职责·生命
黎怡宁
近年来,关于视职责为生命的报道总是见诸各类媒体介质,这样的新闻更是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手机屏幕上。是否视职责为生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试验爆炸力学试验工程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林俊德,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强忍病痛整理科研资料上交国家,他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奉献在了工作岗位上!2018年6月,内蒙古汗马自然保护区发生重大火灾,图片上,是他们因高温烫伤浮肿长满大泡的手;2018年8月,电力检修工人身穿绝缘服,冒着五十五摄氏度进行高温作业,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图片中他仰头喝着一瓶矿泉水,目光炯炯有神、果断坚定,令人触目感怀。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快客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面对对向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折、肺、肠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疼痛,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经历了两次大手术也没有挽救出他48岁年轻的生命。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包拯、海瑞等一大批不惧权贵、执法如山的法官。据《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一位典狱长官名叫李离,由于在自己任职期间发现了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立刻主动脱下官袍绶印,让卫兵把自己捆绑起来,主动把自己送到晋文公大殿前,请求判处死罪,当晋文公为他开脱罪名之时,他清晰地讲述了自己的失职之处,说完猛地站起,不顾一切地朝卫兵手执的宝剑扑去,鲜血迸溅、死于堂前,这个故事中像李离这样视职责如生命,以身殉法,拿自己开刀的例子还不多见,但感人的同时,更多的是留给我们以警醒。
这样的故事和新闻触人耳目,大多人会不自觉把自己代入到这些人的身上,想象着,假如是自己,是否会做出与他们一样的抉择。但几番思索后,必定会觉得,太苦、太累,换作自己,无法忍耐这样的艰辛。也一定在诸如此类的困难面前,踌躇满怀,最终选择了放弃。那么,由此看来,视职责为生命真的值得吗?
我认为:这一定值得。现如今格外缺乏的,便是同这些人一样,愿意舍小家顾大家的人。而正是现如今社会的乱象频出,才讓这些对职业怀有基本操守的人,显得弥足珍贵。
多少高官拿着高薪却无所作为,多少执政人员手握权利却只是贪图安逸,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抛诸脑后。全然忘记,他们汇聚起来,肩上背负的是整个民族和国家。
由此看来,视职责为生命必然是一件值得的事情。这不仅体现着职业心与责任心,并且一双双手堆筑的,是从个人到国家的宏图伟业。正是对使命的了然于心,于是有了像林俊德这样的人,至死不渝,坚定执行着自己的准则。因此,如他们这般的人,可以称作“民族英雄”,也可谓是,当之无愧了。
在实现小康的路上,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人,更需要我们所有的公民。即使我们不在科研一线、不在营救一线、掌管着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奋力去做的。只不过,我们要做的,比他们简单得多。把手头的小事处理好、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便是对社会发展最好的贡献。若你的面前是书山题海,那就跨越它,征服它,它会促使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仅仅是“理想”这个牵挂着未来的美好词眼,都值得你拼尽全力。若你的面前是繁琐的项目表和经营方案,那就去更好地操作、规范和执行它们,与数千的员工并肩,必能弥补缺漏、有所广益。
每个人现有的本职不同,能做、想做的事也不同。但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个国家。我们都应炽热的燃烧自己,发出光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每人都是如此,那么华夏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雷锋在自己的日记里也曾这样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生活的岗位?”他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哪里?无论干什么?都要尽自己所能,做出最大的贡献,体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因此,视职责为生命是值得的。当每个人都言出必行,去为自己,去为他人,去为国家不遗余力奋斗的时候。这个国家的鼎盛,必然是近在咫尺的。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