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传统图形的心灵乐章

    摘要:中华传统图形几千年来得以继承,不仅仅因为它是历史图腾,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灵魂传承,串连着历史与将来,并且折射出人们生活上的审美趣味及求安心理,久而久之无形中成为全体华人共赏共通的视觉符号。现代视觉设计时应顺应潮流,自觉与世界现代艺术相融合,与时俱进,传承传统图形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这将会开拓现代视觉设计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现代视觉设计只有充分借鉴先辈们的智慧,才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产生出不可估量的效益。

    关键词:传统图形 视觉设计 传承创新

    目前,中国的视觉设计氛围是空前活跃的。中国设计师可以有意识地积极参与各种展览活动、国际设计交流,有些不仅获得了奖项,而且不乏高规格的,甚至有部分设计师已荣获“国际设计大师”殊荣。专业院校的学生在国内、国际的设计比赛中也能够主动参与,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但是,在视觉设计语言问题上,大多数设计作品还存在某些怪现象有必要让我们引起重视,比如,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和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成灾。这一怪象应当引起我们对现代视觉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回望,并能够让传统图形所赋予的价值及文化内涵得以迅速地传播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视觉设计如何面对“全球化”和

    “国际化语言”

    我国社会文化和中国现代视觉设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时刻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全球化全方位影响着中国现代视觉设计,中国的现代视觉设计也出现了质的飞跃,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很快就使中国与国际接轨了。 “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网页、电视、印刷品等“国际化”的特征尤其显得突出。

    中国的视觉设计一直深受西方视觉设计的影响,从设计形式到视觉语言都是如此。抽象的视觉符号快速取代了中国传统的图案造型元素。如,专业设计院校的设计基础课程,“三大构成”已经取代了传统图案基本训练课程的地位,学生只能在美术史中了解中国传统图形,这种局限性与笼统性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图形的认识越来越少。

    当代的中国文化,传统艺术已经不是主流,而是被大众文化所取代,传统艺术越来越被边缘化。而邻国日本在这一点上就做得不错。早在二战后,日本政府就制定了《文化财产保护法》,从法律上对有形、无形的传统文化严加保护,所以日本的传统文化才得以良好继承。因此,才有了后来麦当劳在京都设店遭到拒绝的事件,原因是麦当劳鲜艳的色彩无法与京都的灰色系相协调。但在我国,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北京紫禁城,却可以让星巴克开进故宫!中国的文化哪去了?中国人只有在受到韩国人申报“端午祭”为本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激下,才有人突然发醒想起要捍卫我国的传统佳节美誉。可是到头来却发现,我们的端午节并没有继承传统文化,只是沦为“吃的节日”了,其他传统节日境况也是一样。同样在设计领域也是如此。例如,现在很多国内的设计作品,尽管面对的是中国的读者,仍然以突出英文为主,努力缩小汉字的比例,哪怕是用汉语拼音字母也要将其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以此来衡量设计作品是否具有“国际语言”和“视觉冲击力”。完全西化的视觉设计评价标准,几乎找不到在本土文化角度上的自我评判。

    二、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前世与今生”

    (一)何谓“传统图形”

    传统图形是指由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艺术风格的“传统纹样”,它们可能是存在于建筑、青铜器、碑刻、器物、服饰等物品上的,这些物品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让我们与世界上其他地域的古老文明得以区别的重要因素,成为唯一的延续数千年而不曾中断的文明。它包含有自然与动植物图形、社会风土民情图形、历史经典故事图形、宗教神话传说图形、文字与戏曲图形、文字与符号图形。

    (二)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的造型分析

    传统图形程式化的设计思维:

    传统图形中具有装饰性的形象必然是程式化了的形象。程式化不是将图形限定在某种特定的造型中,而是一种与现代设计相接轨的艺术特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图形设计的抽象化

    从具象的鱼形变为抽象的三角,从水、火、太阳的形象特征中,变化出同心圆、波状线、折线等。在这些纹样的变化中,存在着一个从象形向几何符号演化的规律,正如雷圭元所言,“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是图形规律之一,是中国图形自古以来的一种惯用的表现手法,是装饰的需要。画之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图形之美,在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2.图形形态的典型化

    传统图形设计是对现实形象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特征加以提炼简化、夸张变形后,呈现为较抽象的纹样。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由古钱纹饰经过简化、提炼后演化而来。承载了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传统图形的设计造型、文化意象表现到极致。

    3.透视的平面化

    传统图形的平面化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典型特性。形象变化中要淡化透视关系,削弱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将复杂的结构关系、空间转折变化归于平面,使自然物象以平面化的形式呈现,以便能够全方位地展现物象的整体特征。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如图1),使用的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将凤鸟的结构、比例淡化,并结合传统纹饰中“喜相逢”结构形式,两只凤鸟旋转相对,动感十足,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象。

    三、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视觉设计中传承与创新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视觉语言。在中国传统图形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的创新成果。对于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来说,如何传承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佛、道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

    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三大要素,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这些传统思想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做设计时也应以这三种思想为基础。否则,想要通过设计来传递中华理念,就好像水中捞月,白费心机。

    1.以中庸之道修身养性

    儒家严格追求个人品格的精进,贯彻完善的伦理道德观念。如水墨画、雕刻中常表现的题材——松、竹、梅岁寒三友,是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用来言志的精神物象。以中庸的儒家思想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主张和谐、平静,强调修身养性,提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发扬光大佛家思想

    佛家哲理是顿悟人生,认为世上一切皆虚幻,快乐、痛苦皆是在执迷中的感识。就像佛所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肉眼可见的形态后面,有着更广阔、更高远的人生体悟。如陈幼坚是大家熟悉的华人设计师,他的作品以糅合东西方文化著称,中国传统图形是他常用的元素之一,由他所设计的茶叶标志可堪称华人设计界的经典之作(如图2)。以佛手为图形的设计,本身就将人带入一种禅的意境,佛拈着一片叶,是茶叶也是菩提叶,拈花微笑的佛的智慧就藏在这手指拈动的瞬间。茶其实是多数现代人每天必饮的饮品,都市人常以品茶作为一种高雅的享受,但他们似乎忘记了品茶的同时也是在品味人生,品味人生的清苦与淡泊,品味人生的苦中有甜。陈幼坚的设计将佛文化与传统图形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唤醒沉沦于日常生活的人们有着积极作用。

    3.领悟道家之“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强调人与万物共生,讲究一个顺其自然,最终达到天人合一。同样是由陈幼坚生先生设计的“香港现代中国艺术家联展海派1988”就体现了这一点,该设计运用了粉彩笔触和水墨重新绘制了的太极图。阴阳互换是东西方艺术交融的表征,以此来表现香港现代艺术注重东西方融合的本质。

    所以,从传统思想出发理解传统图形,是设计师衍生新创意的重要方法。

    (二)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1.设计师应自觉地把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相结合

    其实,对于设计而言,设计师们不单要寻求共性,更要表现个性,要将国际化与地域性特征相融合。不能以单一标准、单一的模式去度量世界。所以,我们自然要考虑传统文化的东西,将传统图形、符号通过造型的改变、色彩的运用,有机地融入现代视觉设计中,用大家都看得懂的国际化语言,来表现我国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法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回去的是与法国文化一样的东西,那他还会再来吗?因此,设计既是国际化的又是多元化的,只有这样生活才不会单调,才会丰富多彩。

    当然,共性与个性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融合。因此,作为青年一代设计师,我们也应贯彻这一设计理念,在学习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

    2.传统图形的现代表现方法

    (1)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

    在现代设计中,我们需要借用传统图形的“内涵”加以引申,使设计具有深度和情趣,利用图形的象征性,表现设计的价值。例如,“万”字图形(如图3),它原本来源于佛教,有轮回长生之意。经历代延续,在民间逐渐将其定位为“连绵不断,富贵绵长”的吉祥寓意。常用于杯子和碟子的边缘,或刻凿于木石上作为图案装饰,也常被用于客房的门上,非常有特色。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的房门设计上,就采用了“万”字图形,围绕着房号与“猫眼”的圆孔,木门上顺势用了一个大圆形,再用铜片组成圆形的“万”字图,经磨砂蚀刻成哑光的金色效果,在聚光灯下,“万”字图形绽放出传统文化的神秘光华。

    (2)创新——承前启后,破旧立新

    传统图形历经锤炼,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风格典雅且内涵丰富。如能保留其神,利用现代设计观念加以演变修饰,利用夸张、简化、添加等现代图形设计手法,使之呈现新的面貌,赋予新的生命力,才能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才能为中国现代设计的本土化特色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图4),采用的是“盘长”的传统图案造型,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曲折轮回的线条象征着现代网络通信设备的发达,表达出联通公司在信息时代的事业井井有条,信息通达八方。

    (3)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

    在中国传统图形中有一个图形,叫做“六子争头”(图5),该图形采用了“共用形”的趣味造型手法,设计者仅画出四个孩童,但在画面中却可让人找到六个孩童。著名香港设计师陈幼坚,就是借用了这一造型手法,设计了个人工作室的标志,灵活生动得再现了中国传统图形的魅力,将传统与现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四、结 语

    不管历史如何发展,中华传统图形几千年来得以继承,不仅仅因为它是历史图腾,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灵魂传承,串连着历史与将来,并且折射出人们生活上的审美趣味及求安心理,久而久之无形中成为全体华人共赏共通的视觉符号。现代视觉设计时应顺应潮流,自觉与世界现代艺术相融合,与时俱进,传承传统图形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这将会开拓现代视觉设计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现代视觉设计只有充分借鉴先辈们的智慧,才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产生出不可估量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杭间,何洁,靳埭强.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 雷圭元.中国图案美[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 滕雪梅,霍康,赵红.图案设计教学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文锦.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赵媛媛,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系助教。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