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苹果统合防治技术
李普越
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套袋苹果黑点病已成为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针对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笔者经过两年多实践和调查,基本摸清了黑点病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探索出了防治苹果黑点病的一些技术措施。
1危害症状
黑点病多发生在套袋苹果的萼洼和果顶部位,严重时在果实胴部也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针状小黑点,黑点直径不断扩大至直径1-3毫米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的黑色斑点,有些在黑色斑点上有小白点。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口尝无苦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藏期也不扩展蔓延。另外,喷药不当所造成的黑点,多数是果点粗大爆裂后呈黑点状。
2发病原因
2.1果园高温高湿
果实套袋后到摘袋前,如果持续干旱或风调雨顺,没有较长时间降雨或者雨后气温不高,空气湿度不大,此病不会发作。反之则会流行。
2.2配药方法不正确
不管是粉剂还是液态药剂,配药时的二次稀释对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据调查,坚持对药剂进行2次稀释的果园没有发生黑点病。
2.3套袋前使用药物不当
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幼果茸毛刚脱落不久,皮孔敞开未愈合,幼果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若使用乳油类或颗粒粗、悬浮率差,刺激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或杀螨剂,都会引起皮孔细胞死亡堵塞而发生黑点病。
2.4套袋种类
目前纸袋市场极不规范,纸袋来源广,加工渠道多,产品质量和规格标准难以保证。据调查结果表明:套袋种类不同。果实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不套袋的几乎没有黑点病发生,套双层三色优质纸袋的发病较轻,套双层双色优质纸袋的次之,而套劣质袋的发病重。
2.5降雨偏多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时期主要在每年7月中下旬至9月初,此期降雨偏多。导致此病发病重。如果7—9月降雨量较小,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病较轻,一般只有6%左右。
2.6套袋技术不规范
调查发现,正确实施纸袋下部通气孔打开,果袋口封得严密。纸袋口向下弯折等套袋技术的,黑点病发病率一般只有12.6%,而纸袋通气孔在套袋前未打开。纸袋口扎得疏松、封得不严,而且袋口朝上,雨水容易随果柄进入的,袋内高温、多湿、阴暗、黑点病发生率高达64.7%。由此可见,规范的套袋操作对防止苹果黑点病发生有重要作用。
2.7果园郁闭
目前苹果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树干较低、枝量过大,行间交叉,园内密闭、湿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袋内湿度大,通风差,套袋果实发病重,我们对两年间伐的果园与对照园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发现,间伐果园黑点病发病率只有11.6%,而没有经过间伐的果园为42.8%。
2.8施肥不全面
调查发现,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特别是施肥水平较高的果园,黑点病发病轻,而管理水平较差特别是施肥水平较低的果园发病重。连年施用人粪尿和单一施用氮肥的果园,黑点病发生明显偏重,而合理配方施肥的果园黑点病轻。
2.9不同品种问有差异
发病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星、北斗、嘎拉、红富士、小国光、乔纳金。红星最易感染黑点病,而且发病盛期比红富士早1个月左右。乔纳金最抗黑点病,发病期比红富士晚15天左右。
3防治措施
3.1及时进行蔑剪
6—8月份进行疏枝、疏梢、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回缩近地枝、长放枝、内膛过大遮光的辅养枝,防止黑点病发生。
3.2推行果园生草
在果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果园小气候。减轻套袋果黑点病的危害。
3.3加强肥水管理
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和钙肥,防止徒长胃条。促使树势中庸健壮。增加树体的抗病能力。洼地果园雨季来临及浇水后,要及时排除树盘积水,中耕松土。降低果园湿度。
3.4选择优质果袋
优质纸袋要求纸张透气性良好,袋底部具有良好的通气排水孔,抗雨水能力强。一般外袋纸质为木浆,底边折叠封口,内袋红色涂蜡或双压光的纸袋质量较好。
3.5规范套袋操作技术
套袋时要将果袋撑起,使果实位于袋的中央,同时,要把果袋的通风排水孔打开,防止袋内外空气、水分不流通。造成果袋内温、湿度上升。
3.6雨后检查果袋
7月份雨季来临之后,要随时抽查果袋果实黑点病的发生情况,如果发现黑点,应将通气排水孔充分打开,或者将果袋底角剪大。排水通气,使其长度在0.8-1厘米,并在袋底中央剪一边长为0.5厘米的倒三角形孔口。但应注意。绝不能摘除果袋,以免天晴后发生日灼。
3.7喷药防治
套袋前喷好4次药。第1次药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第2次药在花序分离期,喷施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3次药喷施安泰生800倍液、或易保1200倍液;第4次药在果实套袋前,喷施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易保1200倍液,钙宝2000倍液。果实套袋后很快进入高温季节,使用杀菌剂以1:2:200倍波尔多液或喷克800倍液为主,每隔15-20天喷药1次,连喷3次。能有效控制黑点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电话:13830453208)
随着苹果套袋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套袋苹果黑点病已成为常见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质量。针对套袋苹果的黑点病,笔者经过两年多实践和调查,基本摸清了黑点病危害症状和发病原因。探索出了防治苹果黑点病的一些技术措施。
1危害症状
黑点病多发生在套袋苹果的萼洼和果顶部位,严重时在果实胴部也发生。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针状小黑点,黑点直径不断扩大至直径1-3毫米大小不等的近圆形的黑色斑点,有些在黑色斑点上有小白点。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口尝无苦味。不会引起果肉溃烂。贮藏期也不扩展蔓延。另外,喷药不当所造成的黑点,多数是果点粗大爆裂后呈黑点状。
2发病原因
2.1果园高温高湿
果实套袋后到摘袋前,如果持续干旱或风调雨顺,没有较长时间降雨或者雨后气温不高,空气湿度不大,此病不会发作。反之则会流行。
2.2配药方法不正确
不管是粉剂还是液态药剂,配药时的二次稀释对提高药效有重要作用。据调查,坚持对药剂进行2次稀释的果园没有发生黑点病。
2.3套袋前使用药物不当
苹果谢花后到套袋前,幼果茸毛刚脱落不久,皮孔敞开未愈合,幼果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若使用乳油类或颗粒粗、悬浮率差,刺激性强的杀虫剂、杀菌剂或杀螨剂,都会引起皮孔细胞死亡堵塞而发生黑点病。
2.4套袋种类
目前纸袋市场极不规范,纸袋来源广,加工渠道多,产品质量和规格标准难以保证。据调查结果表明:套袋种类不同。果实发病率存在很大差异。不套袋的几乎没有黑点病发生,套双层三色优质纸袋的发病较轻,套双层双色优质纸袋的次之,而套劣质袋的发病重。
2.5降雨偏多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生时期主要在每年7月中下旬至9月初,此期降雨偏多。导致此病发病重。如果7—9月降雨量较小,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病较轻,一般只有6%左右。
2.6套袋技术不规范
调查发现,正确实施纸袋下部通气孔打开,果袋口封得严密。纸袋口向下弯折等套袋技术的,黑点病发病率一般只有12.6%,而纸袋通气孔在套袋前未打开。纸袋口扎得疏松、封得不严,而且袋口朝上,雨水容易随果柄进入的,袋内高温、多湿、阴暗、黑点病发生率高达64.7%。由此可见,规范的套袋操作对防止苹果黑点病发生有重要作用。
2.7果园郁闭
目前苹果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树干较低、枝量过大,行间交叉,园内密闭、湿度较大,通风透光不良。造成袋内湿度大,通风差,套袋果实发病重,我们对两年间伐的果园与对照园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发现,间伐果园黑点病发病率只有11.6%,而没有经过间伐的果园为42.8%。
2.8施肥不全面
调查发现,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特别是施肥水平较高的果园,黑点病发病轻,而管理水平较差特别是施肥水平较低的果园发病重。连年施用人粪尿和单一施用氮肥的果园,黑点病发生明显偏重,而合理配方施肥的果园黑点病轻。
2.9不同品种问有差异
发病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星、北斗、嘎拉、红富士、小国光、乔纳金。红星最易感染黑点病,而且发病盛期比红富士早1个月左右。乔纳金最抗黑点病,发病期比红富士晚15天左右。
3防治措施
3.1及时进行蔑剪
6—8月份进行疏枝、疏梢、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适当回缩近地枝、长放枝、内膛过大遮光的辅养枝,防止黑点病发生。
3.2推行果园生草
在果园行间种植白三叶草,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果园小气候。减轻套袋果黑点病的危害。
3.3加强肥水管理
多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和钙肥,防止徒长胃条。促使树势中庸健壮。增加树体的抗病能力。洼地果园雨季来临及浇水后,要及时排除树盘积水,中耕松土。降低果园湿度。
3.4选择优质果袋
优质纸袋要求纸张透气性良好,袋底部具有良好的通气排水孔,抗雨水能力强。一般外袋纸质为木浆,底边折叠封口,内袋红色涂蜡或双压光的纸袋质量较好。
3.5规范套袋操作技术
套袋时要将果袋撑起,使果实位于袋的中央,同时,要把果袋的通风排水孔打开,防止袋内外空气、水分不流通。造成果袋内温、湿度上升。
3.6雨后检查果袋
7月份雨季来临之后,要随时抽查果袋果实黑点病的发生情况,如果发现黑点,应将通气排水孔充分打开,或者将果袋底角剪大。排水通气,使其长度在0.8-1厘米,并在袋底中央剪一边长为0.5厘米的倒三角形孔口。但应注意。绝不能摘除果袋,以免天晴后发生日灼。
3.7喷药防治
套袋前喷好4次药。第1次药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第2次药在花序分离期,喷施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3次药喷施安泰生800倍液、或易保1200倍液;第4次药在果实套袋前,喷施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易保1200倍液,钙宝2000倍液。果实套袋后很快进入高温季节,使用杀菌剂以1:2:200倍波尔多液或喷克800倍液为主,每隔15-20天喷药1次,连喷3次。能有效控制黑点病的发生。
(作者联系电话:1383045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