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人才

摘要:得益于民族乐器的出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内心情感才得以更加明确的表达。通过这些乐器的演奏,各族人民运用各种乐器,使用各种技巧,描绘出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情感和幸福等等,也是让其他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并认同自己的一种优秀手段。总的来说,我国的民族器乐分为四大类:吹、拉、弹、打,其中也包含了少数民族的器乐。在民族器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能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缺失是阻碍民族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本文讲述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器乐演奏人才。
关键词:培养 优秀 民族器乐 演奏人才
一、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培养现状
不可否认,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水平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素质结构要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地位不容忽视,音乐教育的发展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文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杆。专家告诉我们,音乐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其中还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等内容。随着市面上各种音乐培训班的纷纷出现,民族器乐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局面。但是,冷静分析下来才知道,其实民族器乐的发展还是非常不乐观的。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九成以上的学习者只是为了习得一技之长,方便以后谋生,并非为了发展民族音乐本身。
除了以上介绍的这个问题以外,当前我国民族器乐教学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问题。详细来说:首先,就是民族器乐的学习者普遍文化素质较差。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民族器乐学习者基本上都是“赶鸭子上架”,在考试之前突击才学习的音乐。因此,学习对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学科知识了解的不是很多,总体人文素质较差。第二,学习者过分追求自我造成音乐性的丧失。很多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仅仅局限的是课堂上的演奏教学内容,完全没有掌握其中的内涵,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追求肆意、标新的演奏方式,造成了音乐本性的缺失。
尽管,当前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但是,我国民族器乐演奏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越来越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选择民族器乐培训班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多。另外,很多成年人为了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也渐渐开始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来学习,尤其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因此,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小区、社区还是广场,生活中到处都能够听到民族器乐响起的声音。但是,由于学生的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基础不同,演奏方式也不一样,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也各有特点,所以在民族器乐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入调研,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奏素养和内涵
(一)注重学生正确技巧的培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族器乐教育,在方式上“填压式”色彩还是异常鲜明的。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演奏民族器乐的时候,都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的任务而进行的。因此,根本谈不上内心深处的体会,平时更是很少练习,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很难表达出音乐本身的内涵和情感。要知道,乐曲的演奏不仅仅是将所有的音符连接起来这么简单,没有情绪的音乐根本不是真正的音乐,也失去了音乐演奏的实际意义。
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并重视这个问题,应该用多角度的思维去架构和考虑教学的过程和方式。本人认为,民族器乐的教学者可以在课堂上展开一些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民族器乐的各种风格,发挥想象力,描述音乐的意境和场景,为更好地演奏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音乐之道不在自我熏陶,更重要的还是它的社会功能。我们要让民族器乐遵从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民族器乐演奏者,在学习的时候是很少练习的。因此,在人少的时候可能演出会很成功,一到了重要场合或者人多的时候,演奏就会出现问题,心里紧张造成演出的效果达不到预期。此外,有句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想要在舞台上呈现出完美的演奏效果,必须经历舞台下千百遍的练习和锻炼。一场成功的演出,必须包括演和奏两个方面,只奏不演和只演不奏都不是明智的做法。所以,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增加学生当众演出的机会和舞台,经常锻炼学生,不断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学生的演出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学生们的音乐素质。
(三)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音乐演奏是学生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结合,一场成功的演出需要成熟的思维活动和稳健的心理活动作为支持。音乐就是一连串音乐符号的结合,能否表达出音乐本身的内涵和意境,就要看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了。观众想要从一场音乐演奏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就需要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作为辅助了。想要培养出学生这种娴熟的演奏能力,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将专业术语生活化,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学生表达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演奏技巧行为化,而不是照本宣读。
三﹑民族器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把握音乐的民族性特点
民族音乐的演奏,自然是针对具有鲜明民族性的音乐了。如果脱离了民族性本身,仅仅一味地追求华丽的演奏,就会让音乐失去原本的生命力。想要音乐演奏活跃起来,就需要把演奏的技能融入到音乐的生命当中。如果学生只是纯粹地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被动演奏,长此以往就会让音乐演奏失去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本身的特点和个性。此外,课本上的知识不是万能的,不要依赖教材。要引导学生从表层的课本知识深入体会和感悟。采用灵活多样和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演奏好音乐。
(二)适度把握音乐与情绪的关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是非常很重要的,过少或过多都不行。演奏过上的话,很容易造成主场演奏的时候怯场,而如果演奏过多的话,可能会造成学生演奏情绪上的躁动等问题,让演奏过程的情感僵硬,做不到情绪的充分发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应该注重照顾学生的情绪,负面情绪要避免,正面情绪要释放,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能从音乐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尽量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曲目演奏,在熟悉的曲目演奏中升华技巧,这样才能让学生稳定进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把握好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则
我们常说,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民族器乐的演奏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做到这样。要知道,每个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个性都不同,演奏习惯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在学生的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教学者们不要总是统一要求他们,要注意让学生自由发展,物尽其用。不要把生理指标,当成是评定学生登记的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要求教学者们因人而异,不过分强调学生的失误之处,不要过分放大学生的不足。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演奏的效果达到最佳。
四、结语
民族器乐的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演奏人才,除了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外,更要摆脱传统的束缚,积极思考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教学者要注意引导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反复练习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在平凡中追求新意。演奏者要注意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音乐之中,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和意境,加强演奏技巧的磨练,将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情绪相结合,将行动和知识有机整合,遵从一定的演奏规律,勤学苦练,这样才能成为顶尖的演奏人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取得一定成就。
参考文献:
[1]姚宁馨.对古筝合奏课实施方案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04).
[2]李杰鹏.传统民族器乐与即兴演奏[J].中国音乐,2005,(02).
[3]牛长虹.民族器乐教学的戏曲化模式[J].乐器,2011,(08).
作者简介:
[1]倪慧娣: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