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专业装饰人物色彩课教学探究

    摘要:装饰人物色彩是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目前,装饰人物色彩课学习中存在学生对装饰性认识缺失、综合材料滥用等问题。因此,装饰人物色彩课程教学必须强化专业知识、拓展材料属性、融入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关键词:装饰人物色彩 课程设计 教学

    装饰人物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对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之一,尤其在学生完成服装设计效果图的绘画制作方面作用更大。笔者在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实训经验,同时综合学生及同事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该课程了产生了一些认识。

    一、装饰人物色彩课整体教学思路设计

    (一)教学目的。装饰人物色彩课指导学生通过对色彩原理,特别是服装色彩原理的了解,将其应用于所设计绘画的人物造型、服饰、肌理,配合整体的背景达到装饰的表现效果。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色彩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合理、协调的搭配,同时处理好绘画人物造型、服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尝试适当地运用与表现服饰相同颜色、质地和肌理的综合性材料。

    (三)教学难点。画面的整体性、统一性;运用色彩的搭配和协调;综合性材料的选择、运用,同时协调整体色彩和肌理的表现效果。

    如色彩原理学习方面,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对色彩的原理有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绘画与创作;通过对色彩的概念、要素、分类、影响色彩关系的要素等的学习,让学生能更好、更合理地运用色彩。对色彩原理系统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知色彩,补充之前所欠缺的知识,摆脱高考造成的应试色彩观念的束缚,对提高学生之后的用色及色彩搭配能力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多种材料认识色彩的属性的冷暖色系、对比、同类、近似和协调色系在服饰中的运用效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通过对材料的属性和其蕴含的情感的认识和学习,特别是抽象情感方面,能让学生在接触色彩的同时引发创意联想,让学生在以后的设计色彩方面积累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又如,装饰人物色彩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在人物造型中的表现方式。装饰人物色彩课程教学的主体应该是服饰色彩,而非人物绘画色彩。教学中人物造型又是教学主体的一部分,能更好地衬托出服饰。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应依照服装专业人物的造型比例,加上模特合理的形态、动态进行适当的变形、夸张,或者参考时装杂志或书籍的模特绘画。同时,在色彩设计方面应尽量运用相近色、同类色和协调色,运用两至三种颜色表现出人物的光感和立体感。对人物刻画的重点在于五官的比例、发型的变化,手部与脚部可以相对概括,不需要对人物造型进行过多深入的刻画。服饰作为表现的主体,教学中应该重点突出,根据参考的素材和图片,可以大胆地运用多种色彩,注重材料的装饰性。同时可以运用不同的笔触、工具表现服饰的质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应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协调,与人物的光感、风格是否一致,还应该注意与背景之间的整体关系。

    2.装饰背景的色彩表现。装饰人物色彩的背景同样也是表现其装饰性的要素之一。因此处理好人物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而如何将背景与主体处理得协调、统一,考验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关键。首先,可以运用色彩的明度、纯度及对比度的关系处理背景与人物主体。从色彩明度、纯度上讲,如果主体人物表现为高明度,那么背景可以适当地运用深色调;主体人物表现为高纯度,那么背景可以适当地运用灰色调,反过来也一样。这样能从视觉上产生反差,突出人物主体。而运用色彩的补色对比处理人物主体与背景,则视觉冲击更加强烈。其次,从的视觉效果及绘画方式上,画面背景与人物主体之间表现的“简与繁”的关系,也是处理画面协调性的重点。如果人物主体的服饰,为比较简单或者为单、纯色调,则背景可以加入装饰性较强的图案或者纹样突出主体;如果服饰本身装饰性很强,则背景的处理应该偏向简洁的单色系或者纹样,这样会让作品更具整体性。

    (四)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主要包括布、有色塑料制品、彩纸、颜料、笔、刀具等。服装专业的材料毕竟不是颜料,表现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绘画,作品在服饰装饰性的表现上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运用一些综合性材料。如布料、彩珠、金属等,甚至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废料,只要与服饰所表现出来的质感、颜色相同,都可以作为综合性材料运用到作品当中。在加入综合性材料之后,服饰从视觉效果上呈现出更加突出的质感、肌理,立体效果也更强。在完成作品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让学生在表现时脱离单纯的绘画,让其在材料和工具运用上发挥的空间更大,而且能引导学生对环保创意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立体裁剪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五)实训教学案例。主要包括认识服装颜色与材料;有色塑料制品与材质配合制作服装效果图;以彩纸为主要原材料的服装效果图;彩色布料组合的服装效果图;综合案例制作等方面。

    (六)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学生对作业完成效果、对服装材料的认知、作业的创新效果、学科交流与讨论等方面。

    二、装饰人物色彩课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

    装饰人物色彩课是服装专业学生接触比较早的一门课程,此时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还不全面,容易对教学的思路产生一些误解。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点评,笔者发现教学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装饰性认识的缺失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装饰人物色彩课程的重点在于装饰与色彩,但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对于写实表现手法以外的其他表现方式缺乏认识,导致许多学生只能按固定的技法与色调去表现作品,对装饰性的理解只停留在最基本的客观表现,只能临摹借鉴,缺乏创造性和主观表现能力。学生经常在画设计人物主体之后无法自己加背景,在颜色的处理上也无法协调整体。除了对参考的服饰造型进行客观地表现之外,没有自己的想法;装饰性的图案、纹样也只能照搬,缺乏创意。色彩运用上,许多学生不敢用、不会用,色块之间无法体现出装饰性;其对色调的整体把握也不好,对色彩的纯度、明度关系的处理得不明显,使得画面效果不能突出装饰性。

    (二)综合性材料的滥用

    综合性材料的运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由于可以部分脱离单纯的绘画工具,感觉也比较新奇,所以许多学生愿意花时间去做综合性材料的尝试。但是综合性材料的运用只是表现装饰性,特别是肌理的一种方式,只是作为表现人物服饰肌理的尝试,而并非课程的重点。部分学生理解错误,在人物服饰的表现之外,特别是背景部分过多地运用了综合性材料,使得画面效果喧宾夺主;甚至有些学生将综合性材料当成一种表现肌理效果的捷径和可以快速完成作业的方式,完全不注重绘画和色彩运用,偏离了课程的重点和学习目的。

    三、装饰人物色彩课程教学反思

    装饰人物色彩课程的教学应该更突出服装专业的方向性,应该让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以及学生对服装的兴趣点。在课程教学上老师应该强调学习的重点,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发思维,通过多种材料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强化专业理论知识

    色彩是服装的自然属性,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设计色彩理论知识的应用,装饰性设计需要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实现,尤其在对当代设计色彩观的应用方面,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服装专业理论的重要性,以突出学习效果。

    (二)拓展材料属性

    应试教育造成了艺术专业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较差,而是长时间的固定思维和绘画模式造成了学生在绘画时缺少了思考,在材料运用和画面表现方面受到限制。所以在教学之外,还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有关于服装专业设计和材料方面的书籍和视频资料,如《服装设计师》《面料再造》等,让学生去观看和学习。这样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更进一步加深对本专业设计创意和综合性材料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在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意思维能力。

    (三)融入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色

    中国的民族服饰种类繁多,融合地方性和民族性,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很强的装饰性,让学生多接触和参考一些民族性服饰,能加深学生对色彩和装饰性的理解,进而有利于其将一些民族性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也有利于其吸收一些地方性的特色,如潮绣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等。

    结 语

    当代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笔者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时候,注重对服装审美和服装市场知识的传授。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不断研究服装专业发展趋势、探索新的教学策略。时代在发展,学生的眼界和接受能力在变化,促使我必须适应新的教学、研究、产业。服装设计专业有意思的研究话题非常多,从教学成果展示走向科研是每一位专任老师的职责

    作者简介:

    郑羽,韩山师范学院陶瓷学院校区艺术设计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相关文章!
  • 生活命题的表现范式及其艺术意

    杨锋文学艺术中关于生活的主题,似乎无法避开人的基础生存层面。只有物质基础足够充实,才能建构起“生活的主题”;而“生活的主题”往往聚焦

  • 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摘 要】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育实践很受重视,而情感体验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程产生

  • 18世纪朝鲜后期实景山水与中国

    陆怡佳摘要: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18世纪后期,朝鲜后期(1700-1850)相当于中国清代,试图以“真景山水”画风代表人物的郑鄯的山水画为主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