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特征
金平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和舞台实践,我国的民族声乐已经发展成为既注重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大胆吸收欧洲美声唱法,科学的、民族化的演唱方法。其演唱具有音域宽广、声音圆润、运用自如的特点,走向了科学、系统、完美的艺术境界。但是在发展中也还暴露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美声化、咬字吐字不清、去风格化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 咬字吐字 民族风格 声情并茂
在我国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珠。”这是对声乐技法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几句话就说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声腔审美的基本要求。隋唐时期,歌舞盛行,在《乐府杂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臆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即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段话中的‘抗坠之音是对前人的继承,强调了用气在声区贯通中的作用。明清时期,声乐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已成为民族声乐的主要审美标准。
一、 近代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一种是以黄自等为代表的创作歌曲,这些歌曲细腻考究、精致入微,在演唱方法上注重美声风格。第二种是以都市小曲为代表,代表人物是黎锦辉。演唱方法上注重通俗性。还有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群众歌曲,音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艺术性。这三种类型的演唱风格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都各自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客观原因,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因此也制约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民族歌唱艺术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歌唱体系。
解放后,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如王昆、郭兰英等。她们的演唱方法较之于过去的传统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学习和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原理,声音清脆、甜美,讲究吐字韵味,注重民族声乐的表现特点,注重字中有声,以声传情,声、腔、字、情揉为一体,创造了深受欢迎的演唱方法和表现方式,为发展民族歌唱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0年代以后,有很多声乐教育家投入到民族声乐的教学改革中,他们既力求继承传统民族声乐唱法的精华,继承了戏曲唱法中的咬字吐字、丹田气、脑后音和立音等,注重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大胆吸收欧洲美声唱法,经过不断的教学和艺术实践,创造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民族化的演唱方法,即新民族唱法。但是在民族声乐发展的今天,也还暴露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美声化、咬字吐字不清、去风格化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民族声乐演唱审美特征的理解。
民族声乐演唱时的咬字吐字决不能含糊其词、模糊带过。最忌讳的就是言语不清,否则听众听起来将要费很大的精力,同时也会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如演唱《斑竹泪》中委婉、深情的第一部分时,咬字吐字应合理运用五音四呼的要求,咬字吐字清晰连贯,使音乐柔和、抒情、感人。第一个字“山”,有很多歌手在演唱时都处理得不好,有的字头咬不准,字腹过大,导致发出的声音不像“山”字,倒很像“商”字。演唱节奏较快、情绪较热烈的第二部分时,吐字既要轻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粘粘乎乎、拖泥带水。在演唱第三部分高亢、激昂的旋律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另外,还应注意对词句中的重音、弱音、衬字和拖腔的处理。
二、熟悉各音乐要素,把握民族风格
声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作曲家的心血,体现他们对人物情感的倾诉和塑造,演唱者在演唱中只有重视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表情记号,才能按照作曲家本来的意图很好地展示作品。作曲家在创作时,对每个乐句、音符、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安排都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这些要素相互成为一个有机体而发挥着作用。所以,演唱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首先要读懂歌谱,并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 其次,反复视唱歌谱。演唱之前,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领悟各音乐要素的内涵。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在视唱当中,对各音乐要素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只有将歌谱溶化于心,歌词与旋律才可能升华为演唱者的乐思和音乐语言,从而在歌声中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再次,要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就是风格。由于作曲家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的不同,加上创作时主题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其创作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的、民族性的和阶级性。作品的思想内容相对来说较容易把握,而作品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风格相对不易把握。如东北民歌的泼辣、陕北民歌的高亢、江浙民歌的细腻、新疆民歌的热情等等,所有这些风格特点还要结合地方音乐特征才能准确把握。作为创作作品,其民族风格更难把握。在演唱时要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思想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三、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声乐是表演艺术中最难的一门艺术。演唱者必须具有分析、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的能力,并能结合自己的艺术修养去体验作品感情,并且会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歌唱者的表现能力是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歌唱是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它要求歌者把自己化为曲中之人,在情的贯穿下,把歌唱者的外部技巧与心理因素统一起来,把心中所想、所思、所感,艺术地转化为眼中所见、口中所唱。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情动、唱心、传神达意,进而使歌唱的品格升华。唱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有真情实感,决不能虚情假意、装腔作势。也不能一味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忽视甚至说是脱离了歌曲原本的意思。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的诗句,表明了古人对“声”与“情”的重视,说明历代歌唱者都强调“声情并茂”。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特别强调通过演唱者的形体身段、手势眼神将丰富的情感情绪外化出来,并结合歌曲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景象,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强调声情并茂的演唱,还要遵循歌曲的要求。一定要服从歌曲的内涵需要,任何违背歌曲原意的表现都只会适得其反。正如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的:“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调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当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美声唱法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被强调,歌者过多注重声音。其次,民歌在现代社会的衰落,所谓新民歌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基于前两种原因,导致很多歌者在演唱民族作品时只重视声音而忽略了情感表现。
因此,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除了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外,只有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汲取艺术的养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进而才能更全面、更完善、更准确地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情”和“声”的统一,做到内外的和谐与统一,才能真正地产生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从而获得歌唱艺术上的最大成功。
基金项目:
该成果系201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阳原生态民歌文化及保护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GH-264。
参考文献:
[1]宋凌波.陕北民歌及其代表作兰花花[J].现代教育教研,2011,(08).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李京玉.《啊,我的虎子哥》的艺术感受及其演唱处理[J].音乐创作,2008,(03).
[4]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摘要: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和舞台实践,我国的民族声乐已经发展成为既注重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大胆吸收欧洲美声唱法,科学的、民族化的演唱方法。其演唱具有音域宽广、声音圆润、运用自如的特点,走向了科学、系统、完美的艺术境界。但是在发展中也还暴露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美声化、咬字吐字不清、去风格化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 咬字吐字 民族风格 声情并茂
在我国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民族声乐的发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珠。”这是对声乐技法的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几句话就说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声腔审美的基本要求。隋唐时期,歌舞盛行,在《乐府杂录》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臆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即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段话中的‘抗坠之音是对前人的继承,强调了用气在声区贯通中的作用。明清时期,声乐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已成为民族声乐的主要审美标准。
一、 近代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一种是以黄自等为代表的创作歌曲,这些歌曲细腻考究、精致入微,在演唱方法上注重美声风格。第二种是以都市小曲为代表,代表人物是黎锦辉。演唱方法上注重通俗性。还有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群众歌曲,音乐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艺术性。这三种类型的演唱风格在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都各自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客观原因,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方法上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挖掘,因此也制约了民族声乐的发展。因此,对于如何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民族歌唱艺术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歌唱体系。
解放后,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民族声乐演唱家。如王昆、郭兰英等。她们的演唱方法较之于过去的传统方法有了很大改进,学习和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原理,声音清脆、甜美,讲究吐字韵味,注重民族声乐的表现特点,注重字中有声,以声传情,声、腔、字、情揉为一体,创造了深受欢迎的演唱方法和表现方式,为发展民族歌唱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80年代以后,有很多声乐教育家投入到民族声乐的教学改革中,他们既力求继承传统民族声乐唱法的精华,继承了戏曲唱法中的咬字吐字、丹田气、脑后音和立音等,注重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大胆吸收欧洲美声唱法,经过不断的教学和艺术实践,创造出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民族化的演唱方法,即新民族唱法。但是在民族声乐发展的今天,也还暴露一些问题,比如过于美声化、咬字吐字不清、去风格化等等,这些都阻碍了民族声乐的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民族声乐演唱审美特征的理解。
民族声乐演唱时的咬字吐字决不能含糊其词、模糊带过。最忌讳的就是言语不清,否则听众听起来将要费很大的精力,同时也会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如演唱《斑竹泪》中委婉、深情的第一部分时,咬字吐字应合理运用五音四呼的要求,咬字吐字清晰连贯,使音乐柔和、抒情、感人。第一个字“山”,有很多歌手在演唱时都处理得不好,有的字头咬不准,字腹过大,导致发出的声音不像“山”字,倒很像“商”字。演唱节奏较快、情绪较热烈的第二部分时,吐字既要轻快、敏捷,又要出口分明、字字清晰,不能粘粘乎乎、拖泥带水。在演唱第三部分高亢、激昂的旋律时,咬字吐字应结实有力。另外,还应注意对词句中的重音、弱音、衬字和拖腔的处理。
二、熟悉各音乐要素,把握民族风格
声乐作品的每一个音符都是作曲家的心血,体现他们对人物情感的倾诉和塑造,演唱者在演唱中只有重视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表情记号,才能按照作曲家本来的意图很好地展示作品。作曲家在创作时,对每个乐句、音符、力度、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安排都是经过慎重思考的,这些要素相互成为一个有机体而发挥着作用。所以,演唱者要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首先要读懂歌谱,并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 其次,反复视唱歌谱。演唱之前,结合曲调进行反复视唱,领悟各音乐要素的内涵。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和声与伴奏的配置。在视唱当中,对各音乐要素都要做全面的了解,只有将歌谱溶化于心,歌词与旋律才可能升华为演唱者的乐思和音乐语言,从而在歌声中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再次,要了解作品的风格特点。一个时代、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就是风格。由于作曲家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教养、思想感情的不同,加上创作时主题形成的特殊性和表现方法的习惯性,其创作的作品便形成不同的风格。而这种风格往往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的、民族性的和阶级性。作品的思想内容相对来说较容易把握,而作品的形式上表现出来的风格相对不易把握。如东北民歌的泼辣、陕北民歌的高亢、江浙民歌的细腻、新疆民歌的热情等等,所有这些风格特点还要结合地方音乐特征才能准确把握。作为创作作品,其民族风格更难把握。在演唱时要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音乐特征、思想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品风格。
三、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声乐是表演艺术中最难的一门艺术。演唱者必须具有分析、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的能力,并能结合自己的艺术修养去体验作品感情,并且会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因此,歌唱者的表现能力是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歌唱是演唱者的“二度创作”,它要求歌者把自己化为曲中之人,在情的贯穿下,把歌唱者的外部技巧与心理因素统一起来,把心中所想、所思、所感,艺术地转化为眼中所见、口中所唱。只有全身心投入,才能情动、唱心、传神达意,进而使歌唱的品格升华。唱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有真情实感,决不能虚情假意、装腔作势。也不能一味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忽视甚至说是脱离了歌曲原本的意思。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的诗句,表明了古人对“声”与“情”的重视,说明历代歌唱者都强调“声情并茂”。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特别强调通过演唱者的形体身段、手势眼神将丰富的情感情绪外化出来,并结合歌曲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景象,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强调声情并茂的演唱,还要遵循歌曲的要求。一定要服从歌曲的内涵需要,任何违背歌曲原意的表现都只会适得其反。正如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的:“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调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当今,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混杂、特色模糊等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美声唱法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声乐教育的技术本位被强调,歌者过多注重声音。其次,民歌在现代社会的衰落,所谓新民歌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第三,基于前两种原因,导致很多歌者在演唱民族作品时只重视声音而忽略了情感表现。
因此,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除了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外,只有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汲取艺术的养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进而才能更全面、更完善、更准确地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情”和“声”的统一,做到内外的和谐与统一,才能真正地产生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从而获得歌唱艺术上的最大成功。
基金项目:
该成果系201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信阳原生态民歌文化及保护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GH-264。
参考文献:
[1]宋凌波.陕北民歌及其代表作兰花花[J].现代教育教研,2011,(08).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3]李京玉.《啊,我的虎子哥》的艺术感受及其演唱处理[J].音乐创作,2008,(03).
[4]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