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江南水乡

    黄元琪

    

    

    

    

    江南,古时专指苏南浙北,如今泛指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虽然在历史的早期,江南曾是偏离中原的南方穷苦之地,但随着中原战乱,几次重大的人口南迁以后,经济中心也随之南移。在逐渐走向繁荣富庶中,江南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温柔水乡、梦归之地。走进一座座特色古镇,感受着丝丝情雨氤氲着江南的水墨迷离,旅人定会对此流连忘返。

    晴天,光影漫进通透的空廊,虚实相间;雨天,淅淅沥沥的雨滴从瓦片上流下,打湿了铺在地上的石板路。房屋毗连,邻里街坊常有走动,居民摇着蒲扇,坐在藤椅上聊家常,女主人蹲在沿河的石板码头前浣衣,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恬淡。

    浙江湖州的南浔古镇,自古以丝绸重镇闻名,道光咸丰年间,丝市繁盛,南浔得以进入全盛期,这里因此诞生了不少富贾之家。来到南浔,仅是逛历史名人留下的瑰丽建筑,便不止一日光景。

    清末民初,南浔的民族工商业巨头刘镛,拥财而不吝,慷慨捐助慈善,是南浔“四象”之首,他在镇上有一座私家园林小莲庄,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之地。

    小莲庄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式建筑,依地形设山理水,形成内外两园。内园是一座园中园,处于外园的东南角,以山为主体,仿造的是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之意,凿池栽芰,叠石成山。山道弯弯,半山苍松,半山红枫,枫林松径,山路回转,小巧而又曲折,宛然一座大盆景。内园与外园以粉墙相隔,又以漏窗相通,似隔非隔,内外园山色湖光,相映成趣。

    外园以荷池为中心,荷池约十亩,沿池点缀亭台楼阁,移步换景,颇具匠心。所谓“江南小莲庄,十里荷花塘”,初夏的风吹绿了池塘中的荷叶,池水清涟,几尾红鲤鱼穿梭其中,沿池而建的是迤逦长廊,走在其中,凉爽宜人,还能听见风吹过荷塘发出的沙沙轻响,看娇嫩的新荷摇曳生姿;微雨时分,人坐廊庭中,感受晶莹的雨滴砸落在荷叶上。小莲庄的意境,早已远胜园林本身的美感。

    南浔的百间楼是如今最完整、最具水乡特色的沿河民居群落。绵延不绝的白墙黛瓦一眼看不到边,高耸的山墙绘出天际线上的曲线。关于百间楼名字的由来,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朝礼部尚书董份的孙子准备迎娶门当户对的媳妇,女方家称自家婢女有百人,随女嫁过来没地方住,董份却豪爽地回应:“我择地建100间联排房间,让你家的婢女一人住一间。”百间楼因此得名。

    今天,百间楼依然是活的世界文化遗产。晴天,光影漫进通透的空廊,虚实相间;雨天,淅淅沥沥的雨滴从瓦片上流下,打湿了铺在地上的石板路。房屋毗连,邻里街坊常有走动,居民摇着蒲扇,坐在藤椅上聊家常,女主人蹲在沿河的石板码头前浣衣,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恬淡。

    鳞次栉比的沿河民居,家家户户门前都盖有廊檐,铺着黑瓦片,挂着红灯笼,和南方的骑楼有异曲同工之妙。侧面山墙落地开圆拱形过街券门,用来区分每户人家,而檐廊的设计丰富了居民的空间,也形成了前店后家的生活形态。

    清晨时分,人们卸下木板排门,开店售卖早餐。空气中弥漫着橘红糕、定胜糕、猪油百果糕的香甜,以及烧麦、浇头红汤面、熏鱼的咸香。粉丝千张包是当地人的拿手好菜,选取薄且韧的豆皮作为外皮,包入由鲜肉、笋等时令食材组成的馅料,裹成三棱柱形,再放入绿豆粉丝同煮,入口有肉汤的香气,也有粉丝的酥软,一道简单的料理承载了百年来百姓的欢愉……

    当然,南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江南水乡的旧时光和人们生活的浓厚烟火气息,还有那极为有趣的民间风俗。

    在这里,未过门的女婿被丈母娘称为“毛脚女婿”。“喝三道茶,当毛脚女婿”是南浔的重要风俗,也是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仪式。

    这三道茶,第一道是甜蜜的风枵茶,主人以蛋花为底,加入糯米锅糍与白糖,煮出来的茶汤又香又糯,还能填饱肚子,片片雪白锅糍飘在碗中,形态诱人,意谓“甜介甜,甜一年”;第二道是咸味的熏豆茶,它以炒熟的青豆为主料,辅以胡萝卜干、桔皮、芝麻等材料,入口咸津津,城中很少见;第三道是清茶,滚烫清澈的白水注入茶碗,茶叶慢慢升腾,茶香馥郁,入口回甘。民谣:“一碗满口甜,二碗精神爽,三碗促膝拉家常。”丈母娘以茶招待初次上门的“毛脚女婿”,从冲茶的次数及丈母娘的表情,可以看出对“毛脚女婿”的满意程度。

    而之后的“三茶六礼”则是重要的婚姻礼仪,其中“三茶”即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这“三茶”有甜茶、咸茶和清茶三种风味,寓意生活五味杂陈,期许新人能够同舟共济。

    这些古朴的雕塑,彰显了历史的沧桑,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保圣寺罗汉塑像,筋骨见胸,脉络在手,尽管受着宗教题材的束缚,而现实感却以无限的魄力向人逼来,使人不能不感觉到一种崇高的美。”

    离开浙江后,我来到江苏苏州,前往甪直古镇。甪直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吴王阖闾与夫差都曾在此修建行宫,那时的古镇尚且只是名为“甫里”的村落。江南的历史变迁像风沙般抹去了奢靡行宫的痕迹,但生活气息浓郁的甫里却得以留存,且蒸蒸日上。因为古镇全貌神似一个“甪”字,于是甫里便改名为甪直。

    还未走进古镇,就有一座雄伟的牌楼映入眼帘,牌楼不远处,有一尊叫作“甪端”的石像雕塑,这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专司地方风调雨顺,护卫与辅佐明君,甪直人希望这名为“甪端”的异兽能为这片土地带来吉祥。甪端威风凛凛的形象与古镇柔和的气质相互结合,显示这里不止有江南的温柔情致,也有心怀天下的坚韧。

    1917年早春,一条摇橹船上坐着一位从苏州来的年轻教师——青年叶圣陶应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宾若的邀请,前来任教。他每日踏着油润润、黑漆漆的石板路,走过一座座石板桥,将青春与热忱献给了教育事业。

    

    

    

    

    甪直的秀雅风情和商贾底蕴,为叶圣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在甪直生活的五年,他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经典的文学作品。着名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就是以位于镇内主街的老字号店铺万盛米行为原型创作的,这篇小说揭示了旧世道“谷贱伤农”的黑暗,表达了他对农民群众的深深同情。

    在甪直古镇生活期间,叶圣陶发表的小说、散文多达百余篇,他更是将甪直比作“母亲的乳汁”、哺育自己创作成长的“摇篮”。正如他所说:“甪直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真正的教书生涯是从甪直开始的。”叶圣陶先生的文学世界,也为这里的平静生活增添了春水碧于天的诗意,镇民们柴米油盐的日子也就变得不那幺沉闷。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便存在于世的古镇,甪直留存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例如吴东水乡妇女的服饰。这类服饰以甪直为中心,覆盖周边车坊、斜塘、胜浦等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起源可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农耕经济时期。那时,江南妇女在田间劳作,经常受到水生动植物的侵害与风吹雨淋,为了保护身体和适应生产劳动的需要,她们便将乌黑的头发梳起,盘成髻头,头上包扎双色相间、棱角分明的三角头巾,身穿大襟纽攀拼接衫,系襡腰、襡裙,裹卷膀,穿船形布底绣花鞋,整套服饰干净利落,行走和劳作间给人热情爽朗、飘逸洒脱的观感。

    如今,古镇女性早已不再穿这样的服饰下田农作,不过人们却将其制作技艺传承了下来。不少商铺里,以传统的江南蓝布为底布,加上拼接、滚边、纽袢、带饰和绣花等工艺,做成一只只可爱的挂饰与箱包,当它们挂在店铺檐下随风飘荡,仿佛穿越时空,光景如昨,还能听到妇女在水田劳作时的欢声笑语。

    

    

    

    

    当我在服装店铺闲逛时,店家看出我对这些古老物件的兴趣浓厚,便告诉了我古镇中的一处宝藏,那便是保圣寺古物馆内的“罗汉塑壁”。所谓塑壁,就是将山海云石悬塑于壁,人物等形象高下错落散置其间的雕塑形式,常制作于庙宇、寺院的殿座、楼阁的内部壁面,相传为唐朝雕塑家杨惠之所创。

    保圣寺修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殿内原有十八罗汉塑像,1927年大殿倒塌,仅存9尊。经蔡元培、叶恭绰、马叙伦等倡议,1930年在大殿原址建成“保圣寺古物馆”,修复了幸存的罗汉塑壁。来到古物馆,馆内塑壁犹如一幅气势恢宏的立体画卷,9尊栩栩如生的罗汉像或闭目颔首,或怒目圆睁,或凝神谛听,或张口欲语,或笑容可掬,有呼之欲出的艺术魅力。

    这些古朴的雕塑,彰显了历史的沧桑,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保圣寺罗汉塑像,筋骨见胸,脉络在手,尽管受着宗教题材的束缚,而现实感却以无限的魄力向人逼来,使人不能不感觉到一种崇高的美。”

    “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满鞋香。”我脑海中的歌谣称颂着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它就如此地特产的桂花酒一样越品越香,令人回味。

    惠山古镇是特别的,和许多民居聚集的江南水乡不同,它的起源与中国祠堂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人重视宗祠与家族。明嘉靖年间,建立宗祠的特权从王公贵族走入民间,朝野达成共识,立祠祭祀,教化社会,人们纷纷在城郊惠山营建家族祠堂,逐渐形成了连绵不绝的建筑群。祠丁是惠山的第一批居民,得益于惠山寺的庇佑与大运河支流的资源,他们开始砍茶挑水、制作泥人,迎接南北往来之人,成为一个独特的阶层。依托茶泉、寺庙、园林和祠堂,惠山古镇逐渐兴盛起来。

    走在布满宗祠家庙的古街上,古藤攀上斑驳的白墙,屋顶上高高翘起的飞檐气势非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仿佛回到了当年飞楼连阁的繁盛。

    最初,宗祠是家族用来供奉祖先,收藏家谱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随着家族意识的越发强烈,族人会聚集在祠堂中讨论重要事务、举行成人礼等仪式;族内小孩也会聚集在此,进行开蒙教育。岁月流转,现代文明加速了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但姓氏与家族观念是融于骨血的牵挂,当快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像一颗陀螺般加速旋转时,总会想着歇一歇,回到可以获得温暖与力量的家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惠山,找寻本姓的宗祠,感受血脉中的归属感。

    别以为旅人参观祠堂的心情只有寻根追溯的庄重,其实也有游玩山水的轻盈。惠山有许多祠堂是园林祠,穿过宗庙前厅,便能来到后花园。花园多为经典的园林布局:假山造景,亭台阁榭,池沼石螭,青苔古桥样样不缺。坐在游廊小憩,看几尾红鲤在碧水中嬉游,扰得一池清波颤颤微微。

    我最爱坐落于寄畅园的八音涧,其妙处在于风雅与听觉的完美邂逅。它的入口石脉分明,重重叠叠,一条曲折幽静的小道让人看不到底,一旦进入,外界纷扰的杂音纷纷消失。第一个转弯处是一条短短的瀑布,水声打在石头上噼里啪啦,有敲击的律动;沿着小道蜿蜒前行,潺潺的泉水挤进石涧,声音变得温柔丝滑,真想就这幺坐在山泉旁冥想;再往前走,流动声变得势微,非得蹲下贴着几乎静止的水流才能感受。闭上眼睛,虽然水声已不可闻,但远处的鸟鸣声却越来越近,我像走进了森林,迎接扑面的清新水汽。这样短而丰富的旅程会随着古人智慧的设计变幻好几次——工匠通过假山与泉水不同的搭配组合,能听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悦耳的声音,令人拍案叫绝。

    

    

    

    探索完祠堂园林,我继续前行,去寻找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的发明源自祠丁们的副业生计。他们在惠山脚下、稻田深处挖出韧性强和延展性好的黑泥,用巧手捏制成一座座色彩鲜艳的泥人,通过运河带去各地,为世人所熟知与喜爱。

    这门手艺流传已有四百余年,王南仙是非遗的国家级大师,她最擅长为泥塑上色。抱着对惠山泥人工艺的浓厚兴趣,我找到了她的工作室,当天是她的儿子——第七代泥人传承人龚琦先生值班。

    工作室中,斜斜的光穿过方格子窗户,龚先生正在为一座戏曲人物泥塑上色。调色盘上的几种颜料都来自于矿石:绿是石绿、赤是朱砂、黄是雌黄。他手持一只细长的毛笔,笔尖流转,人物的眉眼、须发、衣襟、武器瞬间“活”了起来。我之前粗浅地以为,惠山泥人的配色全是大红配大绿般的简单明艳,而在龚先生的手中,恰如其分的高雅配色极大程度地还原了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

    他见我静静等他,停下了手中的活,和我打招呼。“龚先生,我之前看到的惠山泥人都是大阿福(源自沙孩儿传说的一男一女幼童形象),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细的雕塑,哪个题材才是主流?”我好奇地询问。

    “大阿福娃娃是这个产业通俗化的一张名片,泥人最开始的作用也的确是小孩子的玩具。”龚先生推了下眼镜,清俊的脸庞文质彬彬,耐心地给我介绍。“我们的泥人分为模印泥人(大阿福、三胖子等)和手捏泥人。手捏泥人又称细活,是我们匠人取阴干黑泥,用双手创造原胚再上色,是世代传承下来的手艺,以前是送往京城的贡品。”

    “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满鞋香。”我脑海中的歌谣称颂着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它就如此地特产的桂花酒一样越品越香,令人回味。

相关文章!
  • 受人类听觉系统的启发首次通过

    衣服可以像人的“耳朵”一樣,作为声音“ 收集器” 吗?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衣服就能实现接听电话、定位、听诊心肺肠胃等生理信号、帮助听

  • 武汉光谷马鞭草花海在哪里 光

    近期武汉紫色花海火了!这是坐标于光谷边上的马鞭草花海,很适合小姐妹们打开拍照,已经成为网红约会胜地了!目前,光谷马鞭草花海是不收

  • 全球主要氖气供应商关停进一步

    据了解,由于目前的俄乌战事,供给全球50%左右半导体级氖气的乌克兰公司Ingas 和Cryoin,已于近日关闭生产。这两家氖气供应商的关停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