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
【摘 要】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出版概念一经提出就凸显了传统出版不可比拟的优势,引领着出版产业的转型方向。出版编辑工作是数字出版发展的核心,为了适应新时代、新社会和新产业的发展需求,编辑从业者需要从编辑工作理念、职能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实现自我转型,平衡传统出版视域下编辑价值坚守与嬗变的关系,找准数字出版编辑工作转型的着力点,以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行业发展要求,推动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数字出版;编辑人员;转型;策略
【作者单位】欧大伟,海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0.017
一、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工作转型的必然性
1.数字化时代的阅读习惯变迁使然
数字出版时代的阅读习惯是针对阅读载体而言的,它的出现源于新型互联网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取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数字化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数字时代的阅读具有容量大、便携化、交互性和多媒体等优势。数字化终端设备作为阅读载体,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由此,出版社编辑作为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者,其工作只有与受众阅读习惯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市场上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出版社传统编辑亟须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驱动
基于产业角度分析,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巨大的产业驱动力,也为编辑工作转型提供了机遇。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中首次将数字出版内容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序列,对数字出版这一新兴业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持下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日渐完善,为数字出版产业规范化、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明确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责任和义务,为其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自2008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和天津等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先后落地,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亮点,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北京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编辑工作转型迈出了第一步,设立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职称序列——数字编辑,并将数字编辑职称评审纳入北京市职称评审范围。
3.数字出版产品绿色阅读优势引导
基于生态角度分析,数字出版契合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数字出版产品是绿色产品,本质上是一系列数据、代码,其生产、传播和作废等整个过程都不涉及实际资源的消耗,比如,纸张、油墨等,有助于节省资源。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产品在销售层面也无须考虑印刷、运输和库存等传统出版产业配套系统,读者付费之后就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阅读。这样不仅规避了流通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规模消耗,也有助于出版机构及时调整出版方向,满足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绿色营销。
在数字出版产品绿色化引导下,在传统出版产业的基础结构改造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出版编辑业务,其人才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数字出版转型的成功与否。
4.数字媒体对受众阅读体验的优化
作为读者,数字媒体所带来的阅读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图片、视频、音乐和特效等多媒体元素融入其中,远比纸质载体的静态阅读模式更有冲击力。而要满足受众阅读体验不断优化的需求,编辑的知识结构必须升級,遵循数字时代读者阅读的习惯,掌握一定程度的电子文档编辑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和数据库开发技术等,彻底转变传统出版编辑理念,加强对数字化新媒体的了解和运用。
二、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坚守与嬗变
1.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坚守
第一,坚守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无论是数字内容,还是印刷内容,真正的价值仍然包含在内容中,而不是在炫酷的特效、震撼的画面中。对真正有阅读需求的人而言,一部内容粗糙、错误百出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掩盖缺陷。数字出版技术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版式、风格和功能等容易出现同质性,在智能手机作为主要阅读终端的屏幕显示情形下,感官体验优化的创新空间很小。归根结底,数字出版编辑人员只有坚守内容为王的理念,重视对内容的深耕细作,才能形成数字出版产品的优势。
第二,坚持精益求精的编辑职业操守。出版编辑工作与社会文化发展、知识传播和舆论引导等密切相关,编辑在工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是编辑的基本职业操守。一方面,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要打破自身知识局限性,广泛涉猎、深度阅读、积极思考,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不断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出版趋势;另一方面,编辑人员要善于将自身所学与数字化出版需求结合起来,在坚持职业操守的同时,提升符合数字出版需求的工作能力。
2.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嬗变
第一,编辑策划思维的多样性嬗变。数字出版所具备的传播优势开拓了远比传统出版更广阔的市场。一本电子书可以通过互联网流通到全世界,使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地区的读者均可以阅读、分享和交流。客观上,这就需要编辑不断扩展策划思维,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受众的阅读需求。
第二,用户定制版本的个性化嬗变。数字出版时代,读者具有更大的选择权,每个阅读终端用户(读者)都有着自己的喜好,在阅读终端设备的选择上也存在个性化需求。例如,一些追求便捷性的用户会选择智能手机,一些追求视觉体验的用户会选择较大屏幕的平板电脑或PC。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提供差异化的方案,比如,版式、色彩和字体等方面可以让读者自主选择,甚至可以提供完整版、精简版等不同内容版本。
第三,读者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嬗变。碎片化阅读是对数字出版时代读者阅读状态的写实,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阅读,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帮助人们实现了从“读纸”向“读屏”的转变。这就要求数字出版编辑改变传统书籍的整体性编辑风格,借鉴网络表达方式的段落性特征,在文字方面做到凝练、精简、清晰和实用,同时满足读者的读图需求,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内容的含义。
三、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工作的转型策略
1.转变传统选题思路,丰富选题来源渠道
选题是出版工作的第一步,更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选题优劣直接影响到出版产品,进而关系到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但长期以来,传统出版业的选题工作都有闭门造车之嫌,与外界严重脱节。在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传统出版产品载体、内容和受众均发生了嬗变,由此也需要编辑针对这些新变化不断丰富选题来源渠道。
第一,基于大众传媒信息策划选题。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媒成分更复杂,资讯更丰富,信息更多样,不同媒体关注点也千差万别,这为数字出版选题提供了海量资源。编辑通过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热门出版方向,从而促进编辑工作转型。
第二,基于作者群体的推荐策划选题。作者是出版机构的宝贵资源,也是编辑工作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平台为编辑寻找优质作者提供了广阔渠道,文学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和微博等都是沟通窗口。同时,在数字化办公技术的支撑下,从选题开始,包括立项、审稿、校对等环节,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选题到出版的转化效率。基于此,编辑有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作者数据库,在日常沟通活动中,不断邀请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推荐选题,通过这种形式获取的选题也为编辑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第三,基于读者需求反馈策划选题。在传统出版时代,出版社、读者和作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出版社是作者、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时也垄断了市场资源。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被清除,例如,出版社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就能够挖掘出读者最喜爱的内容,而编辑基于读者需求反馈策划的选题,也往往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
第四,基于小众阅读需求策划选题。数字出版趋势下,印刷环节、运输环节和库存环节等消失了,电子图书的销售并没有大众化、小众化的差异。互联网渠道通过零敲碎打的方式,可以将分散的小众阅读需求集中起来,填充原有小众阅读需求不饱和的市场间隙,开发出全新的市场,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基于内容表现形式策划选题。数字出版摆脱了纸质媒体的约束,一方面,多种元素的融合形成多元、丰富的表达效果,为策划选题提供了新方向。例如,针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编辑可以策划出动画版、有声版,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另一方面,数字出版的最大创新在于交互性,编辑将这一特色与内容呈现相结合,可以提供开放式的选题策划形式,更能够吸引读者,增加选题的含金量。
2.转变传统编辑职能,从被动转为主动
第一,编辑工作流程压缩。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在于工作流程,编辑人员不再需要按部就班地展开流程,组稿、审稿和校稿等流程界线变得模糊,数字内容可以灵活复制,编辑工作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专业文档处理工具可以减轻页面排版、格式转化等工作强度,云文档、云办公等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同步的编辑工作。
第二,编辑职能的范围扩展。随着编辑工作流程被压缩,出版社内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消失。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态下,编辑人员的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处理文稿、联系作者,需要更广泛地接触市场,掌握更多的资源,增强数字出版环境下的综合编辑能力。就目前而言,数字编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职业(岗位),它的职能范围还无法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在职能方面会进一步扩展,成为整合作者、读者、产品和市场的主导者。
第三,编辑人员的角色重塑。传统出版时代,编辑人员的定位是较为单一的加工者,由于工作对象只是有限的文稿、作者,所以不需要具备对大量信息数据的筛选、整理和分析能力。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编辑人员处于一个开放性空间中,接收到的资讯数量、规模和复杂程度大幅度提升,如果编辑工作还停留在编的程度,则无法将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因此,编辑人员应主动从加工者向创作者转变,不断增强自身的甄选能力、评价能力,从而推出高质量的作品。
3.转变传统编辑技术,提升数字媒体素质
本质上,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关键是编辑工作人员转型。人作为出版编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转型的程度。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工作能力提出了两个明显要求:其一,编辑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其二,编辑工作人员要具有数字媒体基本素质,广泛接触不同新兴媒体,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整体而言,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知识、丰富技能。其中,编辑技术是一项硬性指标,从数字出版的实现逻辑出发,如果编辑人员不熟悉计算机,不了解互联网,不掌握数字出版工具的操作应用,就不可能在数字出版中发挥作用。出版社要加强对编辑工作人员数字媒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和运营技术等,提升编辑的数字媒体素质,这是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数字出版时代是否需要编辑?这一疑问表明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技术、内容博弈的错误认识。无论是出版产业,还是出版产品层面,两者都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本质冲突。数字出版中的技术对应的是媒体传播,内容依旧与传统出版标准高度一致。化解公众阅读认知迷惘的关键在于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编辑工作人员在坚守传统编辑核心价值的同时,要顺应数字出版发展潮流,主动转变理念,扩展职能,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以更好地胜任数字编辑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冯海潇.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J].中国报业,2018(15):74-75.
[2]曲会. 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的新要求及应对策略分析[J]. 新聞研究导刊,2018,9(13):225-226.
[3]谷记平,翁蔚. 科技期刊出版的两种形式——传统纸质出版与数字化出版[J]. 编辑学报,2017(S1):76-79.
[4]边心超.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数字化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7(12):50-51.
【关 键 词】数字出版;编辑人员;转型;策略
【作者单位】欧大伟,海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0.017
一、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工作转型的必然性
1.数字化时代的阅读习惯变迁使然
数字出版时代的阅读习惯是针对阅读载体而言的,它的出现源于新型互联网媒体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取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数字化终端设备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数字时代的阅读具有容量大、便携化、交互性和多媒体等优势。数字化终端设备作为阅读载体,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从而使越来越多的人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由此,出版社编辑作为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者,其工作只有与受众阅读习惯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市场上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出版社传统编辑亟须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政策的扶持驱动
基于产业角度分析,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为数字出版提供了巨大的产业驱动力,也为编辑工作转型提供了机遇。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的要求。这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中首次将数字出版内容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纲要序列,对数字出版这一新兴业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持下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日渐完善,为数字出版产业规范化、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基础。《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明确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责任和义务,为其良性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自2008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和天津等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先后落地,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亮点,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北京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针对编辑工作转型迈出了第一步,设立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职称序列——数字编辑,并将数字编辑职称评审纳入北京市职称评审范围。
3.数字出版产品绿色阅读优势引导
基于生态角度分析,数字出版契合了低碳、环保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一方面,数字出版产品是绿色产品,本质上是一系列数据、代码,其生产、传播和作废等整个过程都不涉及实际资源的消耗,比如,纸张、油墨等,有助于节省资源。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产品在销售层面也无须考虑印刷、运输和库存等传统出版产业配套系统,读者付费之后就可以在线浏览或下载阅读。这样不仅规避了流通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大规模消耗,也有助于出版机构及时调整出版方向,满足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实现绿色营销。
在数字出版产品绿色化引导下,在传统出版产业的基础结构改造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出版编辑业务,其人才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数字出版转型的成功与否。
4.数字媒体对受众阅读体验的优化
作为读者,数字媒体所带来的阅读体验令人耳目一新,图片、视频、音乐和特效等多媒体元素融入其中,远比纸质载体的静态阅读模式更有冲击力。而要满足受众阅读体验不断优化的需求,编辑的知识结构必须升級,遵循数字时代读者阅读的习惯,掌握一定程度的电子文档编辑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和数据库开发技术等,彻底转变传统出版编辑理念,加强对数字化新媒体的了解和运用。
二、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坚守与嬗变
1.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坚守
第一,坚守内容为王的编辑理念。无论是数字内容,还是印刷内容,真正的价值仍然包含在内容中,而不是在炫酷的特效、震撼的画面中。对真正有阅读需求的人而言,一部内容粗糙、错误百出的作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掩盖缺陷。数字出版技术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版式、风格和功能等容易出现同质性,在智能手机作为主要阅读终端的屏幕显示情形下,感官体验优化的创新空间很小。归根结底,数字出版编辑人员只有坚守内容为王的理念,重视对内容的深耕细作,才能形成数字出版产品的优势。
第二,坚持精益求精的编辑职业操守。出版编辑工作与社会文化发展、知识传播和舆论引导等密切相关,编辑在工作中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是编辑的基本职业操守。一方面,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要打破自身知识局限性,广泛涉猎、深度阅读、积极思考,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不断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出版趋势;另一方面,编辑人员要善于将自身所学与数字化出版需求结合起来,在坚持职业操守的同时,提升符合数字出版需求的工作能力。
2.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价值的嬗变
第一,编辑策划思维的多样性嬗变。数字出版所具备的传播优势开拓了远比传统出版更广阔的市场。一本电子书可以通过互联网流通到全世界,使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地区的读者均可以阅读、分享和交流。客观上,这就需要编辑不断扩展策划思维,尽可能多地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受众的阅读需求。
第二,用户定制版本的个性化嬗变。数字出版时代,读者具有更大的选择权,每个阅读终端用户(读者)都有着自己的喜好,在阅读终端设备的选择上也存在个性化需求。例如,一些追求便捷性的用户会选择智能手机,一些追求视觉体验的用户会选择较大屏幕的平板电脑或PC。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提供差异化的方案,比如,版式、色彩和字体等方面可以让读者自主选择,甚至可以提供完整版、精简版等不同内容版本。
第三,读者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嬗变。碎片化阅读是对数字出版时代读者阅读状态的写实,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阅读,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阅读终端帮助人们实现了从“读纸”向“读屏”的转变。这就要求数字出版编辑改变传统书籍的整体性编辑风格,借鉴网络表达方式的段落性特征,在文字方面做到凝练、精简、清晰和实用,同时满足读者的读图需求,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内容的含义。
三、数字出版趋势下编辑工作的转型策略
1.转变传统选题思路,丰富选题来源渠道
选题是出版工作的第一步,更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选题优劣直接影响到出版产品,进而关系到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力,但长期以来,传统出版业的选题工作都有闭门造车之嫌,与外界严重脱节。在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传统出版产品载体、内容和受众均发生了嬗变,由此也需要编辑针对这些新变化不断丰富选题来源渠道。
第一,基于大众传媒信息策划选题。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媒成分更复杂,资讯更丰富,信息更多样,不同媒体关注点也千差万别,这为数字出版选题提供了海量资源。编辑通过从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出热门出版方向,从而促进编辑工作转型。
第二,基于作者群体的推荐策划选题。作者是出版机构的宝贵资源,也是编辑工作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平台为编辑寻找优质作者提供了广阔渠道,文学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和微博等都是沟通窗口。同时,在数字化办公技术的支撑下,从选题开始,包括立项、审稿、校对等环节,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选题到出版的转化效率。基于此,编辑有条件建立属于自己的作者数据库,在日常沟通活动中,不断邀请作者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推荐选题,通过这种形式获取的选题也为编辑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第三,基于读者需求反馈策划选题。在传统出版时代,出版社、读者和作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出版社是作者、读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同时也垄断了市场资源。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编辑与读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被清除,例如,出版社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就能够挖掘出读者最喜爱的内容,而编辑基于读者需求反馈策划的选题,也往往是最具有市场前景的。
第四,基于小众阅读需求策划选题。数字出版趋势下,印刷环节、运输环节和库存环节等消失了,电子图书的销售并没有大众化、小众化的差异。互联网渠道通过零敲碎打的方式,可以将分散的小众阅读需求集中起来,填充原有小众阅读需求不饱和的市场间隙,开发出全新的市场,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基于内容表现形式策划选题。数字出版摆脱了纸质媒体的约束,一方面,多种元素的融合形成多元、丰富的表达效果,为策划选题提供了新方向。例如,针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编辑可以策划出动画版、有声版,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另一方面,数字出版的最大创新在于交互性,编辑将这一特色与内容呈现相结合,可以提供开放式的选题策划形式,更能够吸引读者,增加选题的含金量。
2.转变传统编辑职能,从被动转为主动
第一,编辑工作流程压缩。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变化在于工作流程,编辑人员不再需要按部就班地展开流程,组稿、审稿和校稿等流程界线变得模糊,数字内容可以灵活复制,编辑工作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专业文档处理工具可以减轻页面排版、格式转化等工作强度,云文档、云办公等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同步的编辑工作。
第二,编辑职能的范围扩展。随着编辑工作流程被压缩,出版社内部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消失。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态下,编辑人员的职能也不再局限于处理文稿、联系作者,需要更广泛地接触市场,掌握更多的资源,增强数字出版环境下的综合编辑能力。就目前而言,数字编辑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职业(岗位),它的职能范围还无法完全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在职能方面会进一步扩展,成为整合作者、读者、产品和市场的主导者。
第三,编辑人员的角色重塑。传统出版时代,编辑人员的定位是较为单一的加工者,由于工作对象只是有限的文稿、作者,所以不需要具备对大量信息数据的筛选、整理和分析能力。数字出版发展趋势下,编辑人员处于一个开放性空间中,接收到的资讯数量、规模和复杂程度大幅度提升,如果编辑工作还停留在编的程度,则无法将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因此,编辑人员应主动从加工者向创作者转变,不断增强自身的甄选能力、评价能力,从而推出高质量的作品。
3.转变传统编辑技术,提升数字媒体素质
本质上,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关键是编辑工作人员转型。人作为出版编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因素,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转型的程度。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工作能力提出了两个明显要求:其一,编辑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包括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其二,编辑工作人员要具有数字媒体基本素质,广泛接触不同新兴媒体,具有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整体而言,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广博知识、丰富技能。其中,编辑技术是一项硬性指标,从数字出版的实现逻辑出发,如果编辑人员不熟悉计算机,不了解互联网,不掌握数字出版工具的操作应用,就不可能在数字出版中发挥作用。出版社要加强对编辑工作人员数字媒体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数字产品服务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和运营技术等,提升编辑的数字媒体素质,这是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结语
数字出版时代是否需要编辑?这一疑问表明了人们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技术、内容博弈的错误认识。无论是出版产业,还是出版产品层面,两者都没有可比性,也不存在本质冲突。数字出版中的技术对应的是媒体传播,内容依旧与传统出版标准高度一致。化解公众阅读认知迷惘的关键在于数字出版趋势下的编辑工作转型,编辑工作人员在坚守传统编辑核心价值的同时,要顺应数字出版发展潮流,主动转变理念,扩展职能,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以更好地胜任数字编辑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冯海潇. 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现状及优化路径[J].中国报业,2018(15):74-75.
[2]曲会. 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的新要求及应对策略分析[J]. 新聞研究导刊,2018,9(13):225-226.
[3]谷记平,翁蔚. 科技期刊出版的两种形式——传统纸质出版与数字化出版[J]. 编辑学报,2017(S1):76-79.
[4]边心超.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数字化研究[J]. 中国传媒科技,2017(1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