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杂交一代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

朱丹泱 丁兰

摘 要:以越蒲1号瓠瓜亲本为材料,进行了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制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母本株距30 cm和40 cm处理的雌花始花、授粉、种瓜采收等生育期基本一致;30 cm处理制种量比40 cm处理的少,平均减产2.4%,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30 cm处理的单瓜种子质量比40 cm处理平均减小约27.0%,单瓜种子数量下降26.7%;种子百粒质量、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相近。因此,瓠瓜制种母本株距以40 cm为宜。
关键词:瓠瓜;密度;制种;产量;种子质量
中图分类号:S6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4)02-0024-02
蔬菜制种的目的主要是保质保量地生产优良蔬菜品种的种子,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制种是否成功,除了与种子是否保持了品种的优良种性有关外,还与制种产量和成本高低有关,后2个因素直接影响制种效益。自改革开放以来,蔬菜种子业发展迅速,与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品种繁多、更新换代快、繁殖系数高低不一、种子质量要求高、价格高等特点。但相关资料表明,目前蔬菜制种普遍存在种子产量低而不稳、种子质量优劣不一、品种混乱等问题[1]。为提高瓠瓜的制种产量、提高繁殖系数、降低生产成本,特进行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影响的试验,以期找出瓠瓜制种更高产的适宜密度,供大家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越蒲1号瓠瓜亲本原种,由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繁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年春季和2013年春季在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提高型8 m宽大棚内进行,土质为壤土,肥力一致,前作为丝瓜。设2个处理(小区),分别为母本株距30 cm和40 cm,行距(连沟)均为2 m,以下简称30 cm和 40 cm,以40 cm为对照(CK)。主蔓1 m以下选留健壮的侧蔓留瓜,单株留种瓜1条。2012年小区面积100 m2,3次重复;2013年小区面积100 m2,2次重复。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的猪粪肥40担(50 kg/担);追肥1次,667 m2施硫酸钾镁肥15 kg。父本与母本分开种植,与母本种植比例为1∶8,比母本提前10 d播种。其他管理常规。1.3 测定指标及标准
雌花始花期,田间30%的植株第一朵雌花开放的时间;小区产量,每个小区面积的合计产量;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每小区随机取30个单株的种瓜测定质量和数量,计平均值;百粒质量,每小区随机取样5份,每份100粒,用感量为0.1 g的电子天平测定,计平均值;水分含量,用LSD-1S水分仪测定,每小区测定5次,计平均值;发芽率,每小区随机取样3份,每份50粒,催芽条件为28℃恒温,发芽1周,计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生育期的影响
从田间观察可知,30 cm处理的植株生长旺盛,群体空间紧密,株与株之间叶片重叠较多,局部通风透光性较40 cm(CK)差,但对开花、挂果和种瓜成熟的时间未造成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30 cm和40 cm(CK)两个处理的母本雌花期、授粉时间基本一致;收种时间均为51 d;后熟时间均为15 d。
2.2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知,30 cm和40 cm(CK)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2012年30 cm处理的667 m2种子产量40.0 kg,比40 cm处理(CK)减少1.4 kg,减产3.4%;2013年30 cm处理的667 m2种子产量为43.4 kg,比40 cm处理(CK)减少0.6 kg,减产1.4%。
2.3 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剖种后,去掉烂种、洗净、晒干、去秕去杂、回潮等一系列的工作,再测定种子质量。2 a测定时间均为剖种后的第20天。从表3可以看出,单瓜种子质量,30 cm处理的2 a分别为20.3,26.4 g,比40 cm(CK)的降低7.6 g和9.6 g,减轻27.2%和26.7%;单瓜种子数量,30 cm处理的2 a分别为178.1、240.0粒,比40 cm处理(CK)的减少64.5粒和87.3粒,降低26.6%和26.7%。两个处理百粒质量差异不明显,2013年相同,均为11.0 g;2012年30 cm处理的为11.4 g,和40 cm处理(CK)的11.5 g相近。种子发芽率,30 cm处理的2 a分别为84.0%和75.6%,比40 cm处理的(CK)降低4.0、4.4个百分点。种子水分含量2个处理相近。
3 讨论与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30 cm和40 cm处理的雌花始花期、授粉时间、种瓜采收期等生育期基本一致。30 cm处理产量比40 cm处理降低,平均减产2.4%,差异未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差异较大,30 cm处理的单瓜种子质量比40 cm处理平均减小约27.0%,单瓜种子数量下降26.7%;种子百粒质量、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相近。
本次试验中,30 cm处理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株数增加,但种子产量下降,原因是单瓜种子质量和数量下降,上述两者降低与种植和气候因素相关。单位面积内种植密度的提高,一是单株养分供给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养分争夺;二是从田间观察来看,局部小气候改变,通风透光性差,植株易徒长,影响光合作用,因此,提高种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的途径必须加强田间管理。瓠瓜制种母本种植株距以40 cm为宜。
从效益来看,30 cm处理在种子、材料、人工以及农药等方面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相对减少。单位面积内成本增加和效益减少的程度需进一步试验明确。
参考文献
[1] 汪炳良.蔬菜制种百问百答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6.
相关文章!
  • 浅谈财政体制改革对农业与农村

    朱钇澜【摘 ? 要】 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近几年来,党中央以及财务部

  • 低盐胁迫对红鳍东方鲀幼鱼肝脏

    孙梦蕾姜志强蒋洁兰王莉苹摘 要:为探讨低盐胁迫下肝脏在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机体免疫中的作用,在肝脏酶活性、组织结构和基

  •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

    陆艳凤++孙国波++张响英++章敬旗++张海波摘要: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开展在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