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韩明 郭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创业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更有助于提升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新时期,创业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如何将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如今必须解决的难题。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技能,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途径、内容及方法,全面提升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8-0186-02
一、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必要性和时代性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创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大学生创业作为就业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更有助于提升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新时期,创业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广泛关注,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情况,如何将创业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如今必须解决的难题。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创业技能,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全面提升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需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随着创业门槛不断下降和民众创业领域的逐渐拓宽,“创业型社会”逐渐形成,为大学生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大学生“五个认同”,“五观”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这是促进大学生成为创业新人才的必要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启大学生心智、培养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教育方式;创业,是把想法变成事業的实践过程。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相结合,是高校培养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二)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应该变革。
知名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认为,“创业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两类:其一,变革组织模式。是指对固有的教育运作模式进行调整或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环境的要求,以此推动大学学科教育成功转型。其二,变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处理好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应用、转化和升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广泛利用政府、社会、企业的各种资源平台,为大学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开拓创业思想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相统一,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面对创业要求的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薄弱环节。
(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但大学生普遍存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误区,他们主观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只要学好专业课,成绩优秀,毕业就能找到好工作,对于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潜能的开发完全没有意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自身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养成。
(二)高校对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尽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开设诸如大学生就业指导之类的课程,但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二者相结合的效果并不理想,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不大。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没有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及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没有真正起到方法论的作用。这种不正确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未能融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并未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大学人才培养方案仅仅是作为一项制度存在,强调专业人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人才理念的培育、知识的系统教育,鼓励学生追踪和把握创业学科前沿,却没有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创新、创意及创业精神,也没有将创业思想融入到大学必修课程中,积极普及和推广创业课程知识,推进大学生创业计划训练等。
三、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一)坚持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关于人的工作,其对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创新教育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新思路。
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创业教育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有针对性地改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特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优良品格的人才。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需要把大学生放在创业者的位置上,培养大学生在创业中的思想政治意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赋予大学生更多的权利,让大学生感受发挥创业意识、参与创业过程的使命感,增强学生“创业主人”的意识,同时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们乐于解决从事创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身份,引导大学生如何创业,而不是禁锢大学生的思想。把大学生内在的创业愿望转化为实际参与的实践行为,还要把学生创业意识能动性转化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动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二)把互动沟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用大合堂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师只负责“传道授业”,这种方式不能时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接受情况,认知情况等,也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屏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单单是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上,更多的是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交流、共同提升。
高校可以以创业内容为主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课堂上用激励的内容引导互动,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情感互动,拉近距离。可以采取:第一,课堂互动。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更加活动、生动的教学方式,做到具体和抽象相结合,实例和概念相结合,将具体创业实例灌输到课堂所授内容中,多开展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使大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构建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第二,网络互动。高校可以在网络上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价值,教师可以借助网络阵地,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信息检索快捷方便等特点,广泛普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应该脱离素质教育另起炉灶,而需要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为目的。其中,道德素质是基本,创新素质是核心,创业素质是要求。新时期,在思想领域,复合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创业情感、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外,还需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法制意识、诚实守信意识等。在知识领域,复合型人才需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转换和终身学习能力及市场适应能力,具备不同岗位需要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技能,乐于发现、积极探索,把发明、发现和创造、创新转化为具体实践。因此,高校应该把培养复合型人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四、结语
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是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政治交流融合的趋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是现代世界文化的一种发展潮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创业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是新时期的一大任务,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头脑冷静,化压力为动力,面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认真总结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健全教育体制,构建创业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阙亚冠.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4.
[2]? 林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应用研究——以福建高校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3]? 安俊达.“微形式”中的高校思政教育——从吉林大学学生思政教育现实看细致入“微”[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 薛媛.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
[5]? 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1):104-106.
[6]? 陈前明.多元化价值观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途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0):26-27.
[7]? 曹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J].继续教育研究,2015,(9):23-25.
[8]? 袁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教育探索,2015,(9):124-128.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