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美·神足·道正——以优秀节目彰显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占妍
摘要: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体现群众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景德镇广播电视工作者要深耕千年瓷都陶瓷文化,肩负景德镇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形美、神足、道正”的优秀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以此彰显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优秀电视节目 文化自信 瓷都
什么是优秀的电视节目?电视人的答案或许各有侧重。笔者认为,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体现群众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的发展进入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优秀的电视节目更要继承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弘扬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良品质、讲述好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以此彰显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化自信”底气何在?
中国的“文化自信”底气何在?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没有中断传承的文明。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经历了诸子百家、百花齐放,至秦汉时期发扬光大,后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盛唐、宋元明清,称得上文化高峰不断、绵延传承不绝,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
我们还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九十六年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既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再生再造、凝聚升华,在新形势下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着新的营养、新的成分。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更来自于当今中国,已经创造了40年改革开放的奇迹与辉煌,我们还将创造更大的奇迹与荣耀,中华文明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周期,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在世界变革的滚滚洪流之中屹立潮头,如何提高“文化自信”,这不仅仅是中国电视人需要面对的课题,更是全体中国文化人需要面对的课题。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文化领域,包括在电视行业、电视创作领域同样存在,甚至问题更尖锐、矛盾更突出。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发展较缓地区相比,不同区域文化的发展层次不同;城市电视收视人群和农村电视收视人群,不同人群文化的发展层次也不同,这是中国电视人无法回避的尴尬现状。
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当下中国电视人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那就要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同时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提高文化自信的渠道和手段。
景德镇文化与景德镇文化人的责任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是文化大市。从某种意义上或是在某些领域,景德镇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名片之一。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美而有光辉谓之大。”作为文化大市,景德镇的“大”就体现在充实而有光辉上,景德镇文化有内容、有历史、有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处于先进水平,景德镇工匠和艺术大师们也影响着世界手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影响着世界文明进步的脚步,景德镇文化的魅力既有光辉也有内容。然而,景德镇离文化强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景德鎮市委提出要“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以什么来对话?就是文化。
纵观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气连枝、并行不悖。立国短短数百年的美国,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给了美国文化在全球大行其道的实力。反观过去的所谓传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地区战火绵延,“两河流域”文化早已“毛将焉附”;古印度文化受困于印度眼下的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文化脉络也有成“昨日黄花”之虞;还有古代埃及文化,早些年还能在非洲大陆一枝独秀,但随着埃及爆发“颜色革命”,古文化凋敝的颓势正在显现。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时代中国国力的蒸蒸日上,给了中华文化重塑辉煌的底气,也给了景德镇重振世界瓷都的想象空间。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底气,就来自文化,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平台来自于文化,景德镇与世界的差距还是来自于文化。这都给景德镇文化人提出了新的命题,赋予了新的责任。承担起这种责任,推动景德镇城市发展、推动景德镇文化繁荣、推动景德镇陶瓷振兴,众多课题,一一摆在景德镇文化人的案头,期待景德镇文化人去破解。
致力于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作为电视工作者,拍摄、制作好的电视节目,就是自己的本职,创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作品就是电视人的立身之本。《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闻一多在描述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时,认为形美是艺术创作第一位的追求,电视节目创作也是如此。举凡优秀的电视作品,无不是精益求精、符合创作规律,能多方位展现文化魅力的佳作。他们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个“高”字尤为难得,这就是艺术的提炼和加工的结果。另外,神足也很重要,好的电视作品不仅要有画面、有布景,更要有神韵、有精神,要渲染气氛、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引起共鸣,反映出电视人志存高远、勇于思考,探索启迪科学发展。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常年反复播放《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纪录片频道总能见到《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形美”“神足”的优秀电视作品。
而让电视作品真正具有生命力,受到群众喜爱,百看不厌、常看常新的,还需要道正。所谓道正,就是作品文以载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正能量。道正的电视作品一方面能够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喜欢,这是群众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能够紧扣时代,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进步,这是思想性的体现。《亮剑》历久弥香,《西游记》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大会》让人惊喜……都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道正,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好作品。我们要学习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学习柳青写《创业史》在农村和农民生活劳作14年,抱定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坚定执着来开展创作;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大胆创新,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当前,中国电视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抄袭太多、神剧横行。电视人要尊重传统,用作品致敬时代,要勇于打破藩篱,大胆追求理想。我们还应力戒“浮躁”,要培养自己深厚的学养、丰富的积淀,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下苦工夫深入钻研,才能拍出真正的精品力作。我们还要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关在象牙塔里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电视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近距离去感受、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发现美、讴歌美、创造美。
总而言之,在推动文化繁荣方面,电视节目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却也存在异乎寻常的压力。景德镇电视人要充分利用千年瓷都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大师辈出的有利条件,整合资源、精心创作,在电视节目制播、创作实践中,创作出“形美、神足、道正”的电视节目作品,以优秀节目彰显瓷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摘要: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体现群众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景德镇广播电视工作者要深耕千年瓷都陶瓷文化,肩负景德镇文化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形美、神足、道正”的优秀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以此彰显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优秀电视节目 文化自信 瓷都
什么是优秀的电视节目?电视人的答案或许各有侧重。笔者认为,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体现群众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尤其是在当下,中国的发展进入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优秀的电视节目更要继承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弘扬好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良品质、讲述好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以此彰显中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化自信”底气何在?
中国的“文化自信”底气何在?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没有中断传承的文明。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经历了诸子百家、百花齐放,至秦汉时期发扬光大,后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盛唐、宋元明清,称得上文化高峰不断、绵延传承不绝,这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
我们还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九十六年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既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再生再造、凝聚升华,在新形势下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着新的营养、新的成分。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和创新,更来自于当今中国,已经创造了40年改革开放的奇迹与辉煌,我们还将创造更大的奇迹与荣耀,中华文明一定会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周期,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何在世界变革的滚滚洪流之中屹立潮头,如何提高“文化自信”,这不仅仅是中国电视人需要面对的课题,更是全体中国文化人需要面对的课题。
走进新时代的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文化领域,包括在电视行业、电视创作领域同样存在,甚至问题更尖锐、矛盾更突出。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发展较缓地区相比,不同区域文化的发展层次不同;城市电视收视人群和农村电视收视人群,不同人群文化的发展层次也不同,这是中国电视人无法回避的尴尬现状。
如何在电视节目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当下中国电视人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那就要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同时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文化手段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这是提高文化自信的渠道和手段。
景德镇文化与景德镇文化人的责任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景德镇是文化大市。从某种意义上或是在某些领域,景德镇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名片之一。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美而有光辉谓之大。”作为文化大市,景德镇的“大”就体现在充实而有光辉上,景德镇文化有内容、有历史、有传承,景德镇陶瓷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处于先进水平,景德镇工匠和艺术大师们也影响着世界手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影响着世界文明进步的脚步,景德镇文化的魅力既有光辉也有内容。然而,景德镇离文化强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景德鎮市委提出要“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以什么来对话?就是文化。
纵观世界,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气连枝、并行不悖。立国短短数百年的美国,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给了美国文化在全球大行其道的实力。反观过去的所谓传统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地区战火绵延,“两河流域”文化早已“毛将焉附”;古印度文化受困于印度眼下的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文化脉络也有成“昨日黄花”之虞;还有古代埃及文化,早些年还能在非洲大陆一枝独秀,但随着埃及爆发“颜色革命”,古文化凋敝的颓势正在显现。
发展才是硬道理,新时代中国国力的蒸蒸日上,给了中华文化重塑辉煌的底气,也给了景德镇重振世界瓷都的想象空间。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底气,就来自文化,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平台来自于文化,景德镇与世界的差距还是来自于文化。这都给景德镇文化人提出了新的命题,赋予了新的责任。承担起这种责任,推动景德镇城市发展、推动景德镇文化繁荣、推动景德镇陶瓷振兴,众多课题,一一摆在景德镇文化人的案头,期待景德镇文化人去破解。
致力于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作为电视工作者,拍摄、制作好的电视节目,就是自己的本职,创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作品就是电视人的立身之本。《荀子·天论》中说:“形具而神生”,闻一多在描述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时,认为形美是艺术创作第一位的追求,电视节目创作也是如此。举凡优秀的电视作品,无不是精益求精、符合创作规律,能多方位展现文化魅力的佳作。他们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个“高”字尤为难得,这就是艺术的提炼和加工的结果。另外,神足也很重要,好的电视作品不仅要有画面、有布景,更要有神韵、有精神,要渲染气氛、表达情感、营造意境、引起共鸣,反映出电视人志存高远、勇于思考,探索启迪科学发展。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常年反复播放《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纪录片频道总能见到《舌尖上的中国》《故宫》,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形美”“神足”的优秀电视作品。
而让电视作品真正具有生命力,受到群众喜爱,百看不厌、常看常新的,还需要道正。所谓道正,就是作品文以载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达正能量。道正的电视作品一方面能够深入生活、贴近群众,让老百姓喜欢,这是群众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能够紧扣时代,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进步,这是思想性的体现。《亮剑》历久弥香,《西游记》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大会》让人惊喜……都是因为他们骨子里道正,是老百姓真正喜欢的好作品。我们要学习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学习柳青写《创业史》在农村和农民生活劳作14年,抱定反复推敲、呕心沥血的坚定执着来开展创作;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迁,大胆创新,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
当前,中国电视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抄袭太多、神剧横行。电视人要尊重传统,用作品致敬时代,要勇于打破藩篱,大胆追求理想。我们还应力戒“浮躁”,要培养自己深厚的学养、丰富的积淀,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浅尝辄止,下苦工夫深入钻研,才能拍出真正的精品力作。我们还要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关在象牙塔里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电视工作者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近距离去感受、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发现美、讴歌美、创造美。
总而言之,在推动文化繁荣方面,电视节目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却也存在异乎寻常的压力。景德镇电视人要充分利用千年瓷都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大师辈出的有利条件,整合资源、精心创作,在电视节目制播、创作实践中,创作出“形美、神足、道正”的电视节目作品,以优秀节目彰显瓷都电视人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