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仓

    阿 敏 徐 聪

    日前笔者前往丰图义仓,被古人“以民为本”的情怀深深打动。

    丰图义仓与苏州的“丰备义仓”相重一时,驰名久远。义仓,亦称社仓,是民间自发修筑的公共粮仓。据史料记载,公元585年,隋文帝杨坚曾采纳大臣之建议,初建了义仓。谓之:官仓防大灾,义仓防小灾,丰年置仓积谷,灾年开仓赈民。此类义仓常设置于乡间僻壤,民间自治,无需州官管理,如遇灾年荒月,随时可开仓赈济,机动方便,人性化十足,省去了层层上报衙门的周折和不实之虚。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大荔县城东17公里处的朝邑镇南寨子村,东邻黄河,地处秦、豫、晋三省交界之地。据大荔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1882年),著名的“救世宰相”阎敬铭(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倡议捐资修建义仓,民间捐资白银4万两,历时4年建成丰图义仓。据说慈禧太后曾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仓”的匾额,可惜此匾现已不知了去向,但在义仓城墙的顶部,至今留有老婆婆御赐的“龙”、“虎”二字的碑刻。

    如今的丰图义仓不仅具有珍贵的文物和建筑价值,且历经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国现存惟一仍在使用的古代粮仓,每年收储调运粮食两万余吨。远远眺望,义仓为城中城布局,独矗于黄河西岸老崖之上,地势险要,唯我独尊。外城坐东面西,依山势而建,夯土筑围城,此为义仓的第一道防线。义仓虽由民间自建,然防盗防抢仍需壁垒森严。外城墙夯土高8米,厚8米,与内城之间筑有壕沟,由于年久失修,外城墙的土质已颓败残破。

    内城义仓建筑以仓墙合一的形式构筑,城垣坐北向南,东西长约133米,南北宽约83米,高约8米,占地面积20余亩。垣内列有仓廒58孔,均匀排列,可容纳谷物5520吨。义仓的主体仓库建筑以青砖砌成,仓墙厚达1米,仓内四季保持在十七、八摄氏度的相对恒温状态,确保粮食在低温、低湿、低氧的“三低”仓储条件下储存。内城义仓中央置有天井,院落畅快,大如足球场。南垣壁开有东西拱门,一为东仓门,一为西仓门,当中高嵌有“丰图义仓”几个大字。院西南有石阶,可登足仓顶,目穷千里。

    仓廒之外为相互贯通的环形回廊,廊檐既可防雨,亦可方便晾晒。仓房为砖窑式,每仓进深11米、宽4米,储粮近百吨。仓房地面均由松木板铺就,离地40厘米,木板之下仓壁四周有4个气孔,利于空气对流。义仓所设独立小仓,便于各类稻、谷、小麦等粮食按类分储,干湿有别。仓顶四周共筑有12个u型排水设施,向院内天井疏排雨水。据相关人士介绍,在百余年前的同期建筑物中,设计如此先进的排水系统实属罕见。

    1958年,国家兴建三门峡水电站,朝邑实施移民工程,老县城被合并至现在的大荔县,成为大荔的一个古镇,而丰图义仓则改为朝邑镇粮站,成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仓储基地。然而,随着粮食仓储条件的日趋现代化,走过百余年的丰图义仓在大荔县的15个粮食储备库中,其仓储条件日渐落后,加之粮食市场化改革脚步不断加快,义仓已经面临无粮可储的尴尬窘地。2005年底,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朝邑粮站减员增效分流人员,义仓原有的3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自谋出路。2006年6月,丰图义仓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余名职工被返聘回来看护粮仓。昔日车来车往的“天下第一仓”,倏忽变得寂寥空落,但慕名前往游览的人流,却与日俱增起来。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