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众创空间活动开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罗雪飞 田勇
摘 要:高校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创业指导、服务、教育培训。但以重庆高校优质众创空间来看,其在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活动开展上,如学生认知度不够、形式较单一、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欠佳等。因此,应实现创新创业活动品牌化、创新创业活动多元化、创新创业活动大众化,确保创新创业活动标准化,从而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高校众创空间;活动开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8-0183-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创新创业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特别重视新生力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依托高校建立众创空间进行创业指导、服务、教育、培训等。为此,2015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教育部于2016年12月印发了《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要求。同时,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及重庆市各高校积极响应,全力推进高校众创空间的布局建设与实体发展。据笔者目前调查了解,市内各高校正雨后春笋般建成众创空间,且依托众创空间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方兴未艾,在新时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一、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整体概况
1.数量较多。截至目前,经过几年的上级大力支持、各校的有力推进、教师的全情投入、学生的踊跃参与,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数量已达101个,涌现出了诸如重庆科技学院的“众创之家”、重庆文理学院的“百川兴邦众创空间”、重庆邮电大学的“E You Space”、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众创e家”、四川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众创空间”等典型代表。
2.四大要件。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在运营过程中关涉几个方面:首先,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大学生提供服务,显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最具创造力的一代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文化、技术,年轻有激情,敢创敢拼等优势;由于涉世未深,缺乏市场经验、社会资源等劣势。他们拥有时代政策赋予其的独特机会,也有“对手”强大、机会流逝的威胁,这是众创空间活动开展所必须考虑的首要对象。其次,服务方式。依托众创空间,围绕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系列指导、服务及活动,实现多样化服务、优质化帮扶、精细化辅助、一对一指导等。再次,服务人员。高校众创空间的服务人员多元化。除从事基础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还引进校内外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提供服务。最后,服务目的。高校众创空间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目的。开展的一切工作都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双创”人才为中心。
二、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出现的问题
目前,由于众创空间的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在所难免出现“粗糙”,甚至不足。就以典型代表的重庆高校优质众创空间来看,其在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活动开展上,如学生认知度不够、形式还比较单一、活动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1.学生的认知度不够。高校众创空间发展这么几年,除了真正参与在其中的师生对其非常认可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师生对其认知不够、或者说“不认识”。高校众创空间具体是什么?要做什么?具体会怎么做等问题还不时地困扰着工作人员。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是否有矛盾?学生在学习时间上是否有冲突,学习精力上如何兼顾?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否能够达到?这也是部分教师的担忧。特别是众创空间开展的系列活动有哪些?这些活动是不是需要的内容?换言之,实用性和针对性如何,具体怎么样参与到活动里才能更好地锻炼提升自己,这是学生普通关心的问题。
2.活动形式较单一。高校众创空间是依托高校建设的,除了高校自身对其建设的目标设定和管理考核的要求,就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督查、考核压力。这也就会出现个别众创空间内开展的多数活动是围绕着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考核标准来“被动”推动,比如完成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项目路演等任务,而无其他方面创新内容,导致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便会出现“分层”现象,即快慢进程。每个项目都会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有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显然,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项目所需要的帮助、知识、资源、技术等都不一样。如果单纯地对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考核要求来开展活动,显然,太过笼统,缺乏精细化、针对性、有效性,是不能完全满足大多数人的不同需求的。
3.学生参与度较弱。众创空间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尚缺乏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先进经验的总结,以至于部分学生“再而衰、三而竭”,殆尽创新创业的兴趣,甚至活动开展信息发布不畅、提醒不足,或者不愿意去获得活动的具体信息,自然也就出现参与人员较少的情况。
4.活动效果欠佳。毋庸置疑,高校众创空间进行的活动,一般而言都會认真精心地准备。而据笔者调查,每一次活动结束都会有学生感觉没有意义、收获不大、需求未得到解决,以及与想象中存在差距等问题。不难发现,参与者的需求跟活动的目标存在着不一样,参与者非自愿参加活动、活动现场次序把握不好、活动后期服务不到位等所致。
三、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对策
作为新生事物的高校众创空间,需要精心呵护其成长壮大,通过改进服务活动开展的不足,更好地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成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家园港湾。
1.实现创新创业活动品牌化。首先,创新创业活动品牌化。定期开展系列有品质、有特色、有影响的创新创业活动塑造品牌形象,有助于提高师生对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方便师生之间的传播,加强学生的记忆。一个高校开展的各式各样活动非常多,有学术讲座、学生社团活动、专业技能比赛等等,每名学生每天都会有各种活动信息“扑面而来”,但是如何有效快速地辨别出活动属性,则需要对创新创业活动取一个品牌名字,也就是提高辨识度。如四川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众创空间开展的“创艺川美”系列活动,无论是成色度,还是亮度、影响度方面都是很好的体现。这需要众创空间的相关管理人员,结合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学科专业、学生特点等,并听取相关人员的意见,注入进鲜亮的校园文化,从而凝练出活动的名称。诸如“创艺川美”是活动品牌名字,久而久之,师生一看到这个名就知道这是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并可以快速将其与其他活动区别开。其次,众创空间通过塑造活动品牌,并专注于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定位。显然,有清晰的品牌形象后会加深全校师生对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的认知,并且可以通过这个品牌来有效锁定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品牌名字方便师生之间传播及快速了解活动的具体信息。
2.实现创新创业活动多元化。创新创业活动形式和内容多元化。在具体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时候,除了围绕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考核要求开展相关的活动以外,更多需要深度调研处于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团队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需求,结合不同的人员类别、不同的需求展开多元化的活动。比如还在萌芽阶段对创新创业“一无所知”的学生,他们在学生人数的占比最大,各种疑问最多、各种需求最广。因此,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基本认知的培训、现场典型团队展览、网上典型团队事迹传播、创业者的分享会(交流会)、创业团队(创业基地)参观考察、优惠政策的宣讲等活动,达成一个初步的创新创业认知。针对初创阶段可开展工商注册、税务法律知识、团队组建、项目筛选、商业模式分析、市场营销、创新创业思维、专业技术指导、定价策略等相关内容的活动——主要形式可以是培训班、交流会(分享会)、讲座、导师指导等。而面对发展阶段的团队可开展投融资对接、股权结构、项目路演、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品牌打造、“互联网+”思维、创新商业模式、项目展览、行业发展趋势、外部资源对接等相关内容的活动——主要形式可以是学习小组、网络课程学习、导师指导、培训班、路演活动、讲座、分享会(交流会)、考察、展览活动等。成熟阶段的项目,基本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即按照多数高校对众创空间的使用规定,入驻的团队有一定的孵化期。就已经成熟的项目而言,众创空间更多是开展对外交流、拓展、引荐活动,帮助这些项目顺利从学校众创空间过渡到社会环境中。具体形式可以是引进社会孵化空间来现场招商,或带这些项目去社会孵化空间考察。当然,以上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自高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3.实现创新创业活动大众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关键在于调动大众的积极性,这就要扩大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方式,面向全校师生传播创新创业活动。首先,全校职工“形成合力”。不论是校领导、中层干部还是辅导员,抑或公共课、专业课教师都要协助双创工作的开展,主动成为学生双创的参与者、指导者甚至是引领者,不论是在理论的宣传上,而且在实践上可以探索创新课程,服务创新活动。其次,要借助于各种平台、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可通过QQ群、微信群、众创空间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辅导员工作群、班委工作群同步宣传。在学校食堂、各二级学院公示栏张贴活动海报;从新生到校的迎新手册、参加的迎新活动到毕业期间的双选会活动、毕业典礼等。把创新创业的宣传工作贯穿到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在线上线下的宣传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活动的QQ、微信群,把真正感兴趣的同学汇集到一起,从而提供事前、事中、事后指导服务。
4.确保创新创业活动标准化。确保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标准化,是提高活动高效化、针对性的必然。为了实现好每一次活动目标,达成较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开展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首先,事先调研。每一次活动之前,要进行相关调研来了解大多数人的需求,从而确定活动内容和形式。在确定好活动主题和目的后,也可通过对参与人员简单的访谈来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与活动开展的目标一致。其次,过程控制。包括每次活动的参与人员的数量都需要严格控制,根据具体活动内容、形式、参与人员来安排合适的活动场地和备齐硬件设备。同时,特别注意嘉宾的遴选、专家的邀请,确保指导的针对性、实用性,而不是泛泛而谈。而要留余足够的时间,以利于学生能就疑难问题进行现场的请教、释疑。所以,严格把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才能让每一场活动效果更加明显有益。最后,事后反馈。活动后要对活动效果进行反馈调查,帮助后期改进。针对每一次活动可建立一个微信群,增加参与者后期的黏度。因为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绝非可以通过一节课、一个讲座、一个交流会就能很快解决的。
诚然,重庆市高校在推进众创空间的进程中,由于自身学科定位、人才定位、服务定位的不同,从而在双创的重心上、方向上也就不尽相同,也因为各自众创空间建立的时间不同而各有特殊性。作为高校众创空间的管理人员,可以依据以上建议,结合学校实际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 胡京飞,彭屹松.众创空间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共生机制研究[J].现代經济信息,2019,(5):428-430.
[2]? 胡宪君,毛情琴.重庆大学城区域内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与运行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8,(27):12-13.
[3]?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7年教育系统众创空间绩效评估情况的通报[R].2018.
[责任编辑 陈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