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主任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经验
郭奎廷+黄秋凤+韩亚平
摘要:通过分析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病因、辨证要点、玉屏白术散的方义、验案举隅等,总结了何平主任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经验。此证型的咳嗽主要病因为外邪犯肺、经久不愈损耗肺气,脏腑阴阳失调、累及肺脾,禀赋虚弱或者医源因素。辨证要点为病程较长,咳嗽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嫩,脉细无力。何平老师从肺脾论治,方选玉屏白术散加减治疗。
关键词:肺脾气虚;小儿咳嗽;玉屏白术散;何平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29-02
何平,教授,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刘以敏教授,在治疗儿科疑难杂病方面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何平老师学习岐黄之术,有感于老师应用玉屏白术散治疗肺脾气虚型咳嗽疗效显著,特与同道分享。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气管炎、支气管炎。肺脾气虚型咳嗽病程一般较长,多属西医慢性咳嗽范畴,常见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后期,也可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患儿多因反复感染,导致该病缠绵难愈。西医除按照常规的咳嗽治疗外,常配以免疫调节剂、抗过敏类等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针对肺脾气虚型咳嗽的治疗独具传统医学特色,且有一定优势。
1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病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肺在变动为咳,” 咳嗽的病位在肺,若肺在未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之前,即本脏未受邪之前,是不会构成咳嗽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寒温不能自调,易感受六淫之邪;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发咳嗽,咳嗽经久不愈,则损耗肺气,导致咳嗽缠绵难愈;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小儿,肺常不足,一旦受邪,无力抗邪外出,常久咳不愈。《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导致咳嗽。《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曰“有儿乳饮失宜,至脾胃不和,停滞其饮不散,留结成痰,若随气上干于肺而嗽者此为痰嗽”指出小儿乳饮失宜,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停而聚湿成痰,上输于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咳。
另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常用大量抗生素,病情大多被控制,但症状常不能完全消除。咳嗽咳痰时轻时重,精神状态差,胃纳欠佳,大便稀薄,肺部啰音吸收不好。再继续使用抗生素已无效果。一般属中医的正气已虚,邪气留恋,肺脾之气已伤,咳嗽缠绵难愈。
2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辨证要点
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临床表现常为: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1]。何平老师认为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以病程较长,咳嗽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嫩,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何平老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重视肺脾论治,方选玉屏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
3玉屏白术散方义分析
3.1立方依据玉屏白术散由玉屏风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而成。玉屏风散由白术、黄芪、防风组成,最早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中医经典名方。黄芪能补肺气、益卫气,具有走表达实之性。黄芪、白术相须为用,鼓舞脾胃运化,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黄芪、白术还共具固表止汗之效。《赤水玄珠》谓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芪术合用,即可补脾胃而助运化,又能补肺气而实肌表,使营阴循其常道,如此则汗不外泄,邪亦不内侵。黄芪可补肺气,外可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两者相配益气固表止汗。黄芪得防风,则不虑其留邪,为补中兼疏;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为散中寓补。综合本方具有补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组成。人参甘温、益气补脾;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藿香芳香,和胃健脾;木香辛苦温,健脾行气;葛根辛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之气上行;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增强机体自由基能力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腹泻的作用。何平老师认为,本方是钱乙治疗小儿脾胃虚弱的代表方剂,所以针对辨证以脾虚为主的疾病临床应用甚广。两方合用,玉屏风散益卫固表补肺气,七味白术散健脾益气补脾土,诸药相配,补脾益肺,升阳达邪,用于肺脾气虚型咳嗽疗效卓著。
3.2处方组成玉屏白术散是由玉屏风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而成,具体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防风、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冬花、炙杷叶。黄芪甘温,大补肺脾之气,兼能固表止汗,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二者为君药,共奏补肺脾之功。白术健脾益气,黄芪白术相须为用,鼓舞脾胃运化,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黄芪白术还共具固表止汗之功,赤水玄珠谓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芪术合用,即可补脾胃而助运化,又能补肺气而实肌表,使营阴循其常道,如此则汗不外泄,邪亦不内侵。党参、白术、茯苓为四君子汤,三药合用为健脾益气的基础方。防风解表祛风,黄芪可补肺气,外可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两者相配益气固表止汗。黄芪得防风,则不虑其留邪,为补中兼疏;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为散中寓补。藿香、木香辛温助脾,葛根鼓舞胃气兼解肌,冬花、炙杷叶止咳化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健脾益气,止咳化痰。全方通过培补脾土使肺的功能恢复正常,实为培土生金法的典范。
3.3随症加减若久咳,加百部以止咳;若痰多,合用二陈汤以燥湿化痰;若脾虚甚,加荠菜、红土瓜、兰花参以健脾;若汗出甚者,加浮小麦、小枣、生龙骨、煅牡蛎以敛汗。
4验案举隅
患儿,男,6岁。于2016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儿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经多方治疗,反复不愈,时轻时重。现患儿咳嗽,有痰色白,无发热,无流涕,纳差眠可,自汗盗汗,形体消瘦,大便不调。查体:一般可,神清,面色少华,咽(-),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啰音。舌淡苔白,脉滑。诊断:咳嗽(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补肺,化痰止咳。处方:黄芪10 g,白术8 g,防风8 g,太子参8 g,茯苓10 g,甘草6、藿香6 g,木香3 g,葛根6 g,陈皮10 g,半夏曲6 g,炙款冬花10 g,炙枇杷叶10 g,浮小麦10 g,小枣10 g 3剂,1剂煎3次,分4次温服,日3服。2016年10月27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仍有少许痰,出汗减轻,纳尚可,大便调,舌淡苔白,脉缓。上方取效,原方去藿香,加怀山药8 g,继服3剂。2016年11月1日三诊:药后患儿咳、痰全无,汗出减少,纳好转,眠可,二便调。查体:双肺呼吸音清,舌淡红苔白,脉缓。予上方去防风、木香、葛根、冬花、炙枇杷叶,加枳壳6 g,厚朴6 g,鸡内金6 g,荠菜6 g,红土瓜6 g,兰花参6 g 3剂,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以善后。
按:患儿以“反复咳嗽3月”来诊,伴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自汗盗汗、纳差,辨证以虚为主,咳嗽迁延不愈耗伤肺脾之气。脾虚失运则面色不华,形瘦纳呆;脾虚不能生金,加以久咳耗伤肺气,则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见汗多。故治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方用玉屏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患儿咳嗽减轻,加怀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气。继续服药巩固治疗。三診患儿咳、痰全无,故去防风、枇杷叶等药,加枳壳、厚朴等药以健运脾胃,培土生金为主。
参考文献:
[1]汪受传.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67.
(收稿日期:2017-10-18)
摘要:通过分析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病因、辨证要点、玉屏白术散的方义、验案举隅等,总结了何平主任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经验。此证型的咳嗽主要病因为外邪犯肺、经久不愈损耗肺气,脏腑阴阳失调、累及肺脾,禀赋虚弱或者医源因素。辨证要点为病程较长,咳嗽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嫩,脉细无力。何平老师从肺脾论治,方选玉屏白术散加减治疗。
关键词:肺脾气虚;小儿咳嗽;玉屏白术散;何平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29-02
何平,教授,主任医师,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刘以敏教授,在治疗儿科疑难杂病方面颇有心得。笔者有幸师从何平老师学习岐黄之术,有感于老师应用玉屏白术散治疗肺脾气虚型咳嗽疗效显著,特与同道分享。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称之气管炎、支气管炎。肺脾气虚型咳嗽病程一般较长,多属西医慢性咳嗽范畴,常见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后期,也可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患儿多因反复感染,导致该病缠绵难愈。西医除按照常规的咳嗽治疗外,常配以免疫调节剂、抗过敏类等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针对肺脾气虚型咳嗽的治疗独具传统医学特色,且有一定优势。
1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病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肺在变动为咳,” 咳嗽的病位在肺,若肺在未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之前,即本脏未受邪之前,是不会构成咳嗽的;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寒温不能自调,易感受六淫之邪;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发咳嗽,咳嗽经久不愈,则损耗肺气,导致咳嗽缠绵难愈;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小儿,肺常不足,一旦受邪,无力抗邪外出,常久咳不愈。《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即强调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及肺,导致咳嗽。《小儿卫生总微方论》曰“有儿乳饮失宜,至脾胃不和,停滞其饮不散,留结成痰,若随气上干于肺而嗽者此为痰嗽”指出小儿乳饮失宜,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停而聚湿成痰,上输于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咳。
另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常用大量抗生素,病情大多被控制,但症状常不能完全消除。咳嗽咳痰时轻时重,精神状态差,胃纳欠佳,大便稀薄,肺部啰音吸收不好。再继续使用抗生素已无效果。一般属中医的正气已虚,邪气留恋,肺脾之气已伤,咳嗽缠绵难愈。
2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的辨证要点
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临床表现常为: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1]。何平老师认为小儿肺脾气虚型咳嗽以病程较长,咳嗽反复发作,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嫩,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何平老师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重视肺脾论治,方选玉屏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
3玉屏白术散方义分析
3.1立方依据玉屏白术散由玉屏风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而成。玉屏风散由白术、黄芪、防风组成,最早出自元·朱丹溪的《丹溪心法》,为中医经典名方。黄芪能补肺气、益卫气,具有走表达实之性。黄芪、白术相须为用,鼓舞脾胃运化,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黄芪、白术还共具固表止汗之效。《赤水玄珠》谓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芪术合用,即可补脾胃而助运化,又能补肺气而实肌表,使营阴循其常道,如此则汗不外泄,邪亦不内侵。黄芪可补肺气,外可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两者相配益气固表止汗。黄芪得防风,则不虑其留邪,为补中兼疏;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为散中寓补。综合本方具有补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七味白术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组成。人参甘温、益气补脾;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藿香芳香,和胃健脾;木香辛苦温,健脾行气;葛根辛凉,升发清阳,鼓舞脾胃之气上行;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和增强机体自由基能力的作用,具有抗炎、抗腹泻的作用。何平老师认为,本方是钱乙治疗小儿脾胃虚弱的代表方剂,所以针对辨证以脾虚为主的疾病临床应用甚广。两方合用,玉屏风散益卫固表补肺气,七味白术散健脾益气补脾土,诸药相配,补脾益肺,升阳达邪,用于肺脾气虚型咳嗽疗效卓著。
3.2处方组成玉屏白术散是由玉屏风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而成,具体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防风、甘草、藿香、木香、葛根、冬花、炙杷叶。黄芪甘温,大补肺脾之气,兼能固表止汗,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二者为君药,共奏补肺脾之功。白术健脾益气,黄芪白术相须为用,鼓舞脾胃运化,共奏补气健脾之功,黄芪白术还共具固表止汗之功,赤水玄珠谓黄芪得白术则止虚汗。芪术合用,即可补脾胃而助运化,又能补肺气而实肌表,使营阴循其常道,如此则汗不外泄,邪亦不内侵。党参、白术、茯苓为四君子汤,三药合用为健脾益气的基础方。防风解表祛风,黄芪可补肺气,外可固表止汗,防风祛风散邪,两者相配益气固表止汗。黄芪得防风,则不虑其留邪,为补中兼疏;防风得黄芪,不虑其散表,为散中寓补。藿香、木香辛温助脾,葛根鼓舞胃气兼解肌,冬花、炙杷叶止咳化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健脾益气,止咳化痰。全方通过培补脾土使肺的功能恢复正常,实为培土生金法的典范。
3.3随症加减若久咳,加百部以止咳;若痰多,合用二陈汤以燥湿化痰;若脾虚甚,加荠菜、红土瓜、兰花参以健脾;若汗出甚者,加浮小麦、小枣、生龙骨、煅牡蛎以敛汗。
4验案举隅
患儿,男,6岁。于2016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3月余。现病史:患儿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经多方治疗,反复不愈,时轻时重。现患儿咳嗽,有痰色白,无发热,无流涕,纳差眠可,自汗盗汗,形体消瘦,大便不调。查体:一般可,神清,面色少华,咽(-),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啰音。舌淡苔白,脉滑。诊断:咳嗽(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补肺,化痰止咳。处方:黄芪10 g,白术8 g,防风8 g,太子参8 g,茯苓10 g,甘草6、藿香6 g,木香3 g,葛根6 g,陈皮10 g,半夏曲6 g,炙款冬花10 g,炙枇杷叶10 g,浮小麦10 g,小枣10 g 3剂,1剂煎3次,分4次温服,日3服。2016年10月27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仍有少许痰,出汗减轻,纳尚可,大便调,舌淡苔白,脉缓。上方取效,原方去藿香,加怀山药8 g,继服3剂。2016年11月1日三诊:药后患儿咳、痰全无,汗出减少,纳好转,眠可,二便调。查体:双肺呼吸音清,舌淡红苔白,脉缓。予上方去防风、木香、葛根、冬花、炙枇杷叶,加枳壳6 g,厚朴6 g,鸡内金6 g,荠菜6 g,红土瓜6 g,兰花参6 g 3剂,健脾益气,补土生金以善后。
按:患儿以“反复咳嗽3月”来诊,伴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自汗盗汗、纳差,辨证以虚为主,咳嗽迁延不愈耗伤肺脾之气。脾虚失运则面色不华,形瘦纳呆;脾虚不能生金,加以久咳耗伤肺气,则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则见汗多。故治以健脾补肺、化痰止咳,方用玉屏白术散加减培土生金。患儿咳嗽减轻,加怀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气。继续服药巩固治疗。三診患儿咳、痰全无,故去防风、枇杷叶等药,加枳壳、厚朴等药以健运脾胃,培土生金为主。
参考文献:
[1]汪受传.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67.
(收稿日期: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