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与回归
【摘 要】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的经典作品,毛姆以画家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并描述了他挣脱世俗羁绊、追寻原始本真的传奇人生经历。作品深入探讨放逐与回归的主题,尝试寻找现代危机与异化文明的突围之路,表达了回归人性之根的美好愿望。
【关 键 词】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放逐;回归
【作者单位】王落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0.030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知名的英国作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有《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阿金》等。1954年,毛姆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的称号,并成為皇家文学会的重要会员。毛姆的作品不仅体现了19世纪传统的文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还体现了20世纪的批判意识与人性价值。毛姆擅长叙事性描述,常常于个性化语境中批判传统价值观,体现文学的思辨性,引发受众共鸣。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月亮”是皎洁美好的,代表了人们内心遥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则代表现实的物质生活,梦想与现实如何选择,历来争议不断。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生涯为蓝本,塑造了一个愤世嫉俗、追求身心自由的艺术家主人公形象,刻画了主人公遵循内心渴望追逐“月亮”,寻找原始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一、放逐:自主情结驱动下的一场叛逆之旅
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描写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艺术家——画家也好、诗人也好、音乐家也好,以其崇高或华美的作品装点世界,满足了大众审美,但这与人类的本能不无相似,都有其粗野叛逆的一面”。小说开篇,毛姆通过巧妙的叙述指出主人公出走是源于自身神秘力量的驱使。荣格对这类型的人物与情节设计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这源于无意识的自主情结,并提出“艺术创作建立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这种活动无条件地驱使、奴役着艺术家,使其不惜牺牲健康与幸福,以求完成创作。艺术家仅仅是创作的工具,他们不得不服从这种自主情结的调遣”。在荣格看来,自主情结基于集体无意识理论,将心理内容凝聚为个体内心的情结,并潜藏于个体意识之中,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以自主驱动力控制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当个体沉溺于自主情结时,这种情结不但成为灵感与动力之源,也成为个体调节机制的障碍。笔者认为,从荣格的自主情结理论来看 ,《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放逐有其必然性。
很多看似水火不容的性格,如勇猛与胆怯、高傲与谦卑、冲动与冷静可能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形成这个人的多面性格。思特里克兰德从事证券经纪工作,要供养一个沉迷于结交小资文人、拼命向上流社会攀爬的妻子,非常不容易;他是行走在道德钢丝绳上的普通人,很平庸,既无人喝彩,也没有人责难。在毛姆笔下,思特里克兰德“虽魁梧却笨拙,犹如一个装扮后参加宴会的马车夫一样,他也许是位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真诚的经纪人、一个尽责的丈夫与父亲,但在他身上你真没必要浪费时间”。思特里克兰德不受周围的人欢迎,他犹如一杯白开水,令人觉得索然无味;他是一个循规蹈矩赚钱养家的男人,一个在文明统治下道德化了的个体,一个被传统道德枷锁牢牢锁住生机与活力的人;但“他灵魂深处藏着强烈的创作欲,虽被日常生活压抑,却像肌体癌组织般不懈增生,终于将他完全控制,使他难以抵抗,只好行动”。强烈的创作欲望源于潜藏在思特里克兰德意识和人格之中的自主情结,当他跨过40不惑的年龄关卡后,豁然惊醒——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如今是放手拓展生命价值宽度的时候了。在妻子和众人眼中,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昏了头、中了邪的人,但实质上他是在自主情结的驱动下,果断地将自己从已经扎根半生的糜烂文明的土壤中拔起,就算穷困潦倒、名誉毁坏也在所不惜,实在令人钦佩。思特里克兰德斩断了阻碍他前行的荆棘——世俗的欲望与他人审视的目光,“犹如一个饱受煎熬的炽热灵魂,追逐着血肉之躯根本难以企及的伟大目标” 。
二、回归:现代危机下的一场文化寻根行动
西方文坛中不乏以回归为主题的作品,如探讨人性回归的莎士比亚巨作《李尔王》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了一阵以莫言为代表的文化寻根热潮,体现了民族文化与传统意识的回归。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在传承人类文学作品回归主题的基础上,还挖掘了回归的新内涵。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认为,“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类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超越循环体系,即前现代性被现代性超越,现代性又被后现代性超越的体系”。其中,前现代性意指西方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现代性意指以启蒙文化为主的新文化。《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回归,是从现代性到前现代性的逆向发展。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人类由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逐渐清晰。赵敦华教授提出,思特里克兰德40岁以前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幸福的家庭、体面的工作与稳定的朋友圈,但这样的社会也暴露了精神虚无、道德低下的问题,“在这里,女人附庸风雅、阿谀奉承,男人精于世故、阳奉阴违”。毛姆认为,“这里的人并不像真实的人”, 思特里克兰德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众多不真实人物中的一分子。
蒂姆·阿姆斯特朗在探讨原始主义对现代危机与文明异化的补救作用时提出,“若文明犹如构筑起的审查机制,或因文明背离自然秩序而变得不堪一击,则原始主义能够提供一条回归原初、回归完整自我的途径”。毛姆的创作理念无疑与阿姆斯特朗的理念相契合,在他的笔下,40岁的思特里克兰德突然醒悟,开启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并毅然追随艺术与自由而去。
1.原始伊甸园的回归
思特里克兰德在伦敦和巴黎的生活是现代性的生活,在塔希提岛的生活则是前现代性的生活。从现代性生活回归前现代性生活的过程,就是思特里克兰德以神圣主题代替自我意识、以思辨理性代替工具理性、以情感体验代替科学经验的过程。思特里克兰德奔赴塔希提岛,是“孤独的灵魂怀着不为人知的幻想,向梦寐中的岛屿前行”。当主人公“抬头望见这座岛的轮廓,心里顿然明了,这便是他终生追寻的地方”。思特里克兰德背井离乡,偶然间漂泊到塔希提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他乡好似“祖先鸿蒙初辟时离开的故土”,而故乡却犹如异乡,曾经熟悉的绿荫小巷、嬉戏玩闹的城市沦为沿途的风景。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与土著姑娘爱塔相爱,住在丛林深处的小木屋中,虽简陋而原始,却美得像伊甸园 ……这种似曾相识的体验就是荣格所提出的“源自同类体验的无数过程的凝聚”。至此,思特里克兰德过上了梦想中离群索居的生活,并完成了形式上的回归。
正如18世纪意大利著名美学家维科所提到的“原始人没有推理能力,却不乏旺盛的感知力与生动的想象力”,只有具有神圣文化特点的前现代性社会,才能满足思特里克兰德的创作需求,塔希提岛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梦想之地。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释放了“灵魂深处被现代性利益与规矩压制到潜意识底层的神秘天性”,实现了心中念念不忘的追寻。他的创作欲望疯狂蔓延,绘画的激情终于找到了宣泄渠道——不夹杂任何名利之心与哗众取宠之心,只是全心全意地构筑理想的艺术世界。正如唯一的见证人库特拉斯医生所看见的,“不知走到什么地方来了,仿佛是突然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朦胧中犹如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树下徜徉着赤身裸体的人們。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明了,他所见到的是四壁上巨大的壁画……四面墙上,从地板到房顶,一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巨画奇妙而神秘”。如此惊世骇俗之作令库特拉斯医生“连呼吸都停止了,他的内心升腾出一种难以置信,却又不能分析的情感。若非要描述这一感觉,也许是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所怀揣的欣喜与畏服之感吧。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深入大自然隐秘之中,探索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神秘,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塔希提岛——这座原始的伊甸园使思特里克兰德完成了心灵的蜕变,使他远离现代文明,彻底走向了原始本真,走向了自由,走向了反叛世俗社会的道路。
2.原始关系的回归
在前现代性向现代性发展的进程中,群体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以“共同体”和“社会”两个术语,概括这种转变中的二元对立模式。在前现代性社会中,原始亲密、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关系逐步消亡,被现代社会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取代。在小说中,毛姆借叙述者之口传达了对现代文明热衷请客赴宴之类风气的反感,因为这种表面的欢乐掩饰不了人情的冷漠,“这些人见面时冷冷淡淡,分手时更有如释重负之感,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次社交义务” 。思特里克兰德不禁因“她们深切的情感上投掷的一层不真挚暗影”而感到心里发凉。
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将亲属关系视为原始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亲属关系成为联结群体成员的纽带,行动的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体”,亲属关系在原始社会中至关重要,以至于“所有有意义的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关系都具有亲属特征”。正如书中描绘的温馨一幕,“她(爱塔)正在给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小孩喂奶,另外一个小孩,光着屁股,在她脚底下玩”。在塔希提岛,“存在一种强者对弱者本能而天真的温柔”,这种本能而天真的温柔实质上就是共同体力量。在母子关系中,“孩子天然享受着被保护、养育与教导的关爱;而母亲享受着占有、顺从、帮助的快乐”。患病前的思特里克兰德与妻子之间存在类似关系,这是男女天然力量的差异造成的,思特里克兰德外出打鱼,爱塔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做饭。当思特里克兰德因病要离开爱塔独居山中时,平素温柔的妻子却坚决反对,“我不离开你。你是我的男人,你要是离开了我,我就在房子后面这棵树上上吊……”这番言语令素来冷漠的思特里克兰德潸然泪下。在塔希提岛,即使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也能以亲属关系彼此相待,比如照顾爱塔的老婆婆,甚至连一个“不知从哪里来,与哪个人有亲属关系”的小伙子也可以和爱塔、思特里克兰德组成一个家庭。反观现代社会,亲属关系不断消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究其原因,是“公民的、集体的联结挤压取代了原始的、有机的纽带”。原始社会重视个人自由和自尊,地缘共同体使居所相近者、彼此接触者熟识,形成稳固而亲密的关系。相较貌合神离的现代社会关系,毛姆笔下充满温情的塔希提岛令人向往。
三、结语
与莎士比亚作品的浪漫戏剧风格不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风格平实而严肃。小说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展示了毛姆对返璞归真、回归原始的冲动和向往。毛姆借助思特里克兰德这一文化寻根者形象,尝试寻找现代危机与异化文明的突围之路,表达了回归人性之根的美好愿望。相较劳伦斯的血性意识,毛姆对异化文明开出的药方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温和务实的回归,这是《月亮与六便士》值得反复品读与思考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田俊武,唐博. 自我欲望的满足——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白日梦情结[J]. 广西社会科学,2007(7):106-108.
[2]杨昀. 在放逐中开花的艺术——对《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的精神解析[J]. 当代文坛,2008(6):115-118.
[3]郜万伟. 叙事主义视角下《月亮与六便士》的文学思辨性探讨[J]. 戏剧文学,2018(7):79-82.
[4]骆谋贝,陈兵. 传统土壤上开出的现代之花——论 《月亮与六便士》 现代主义叙事技巧[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3-119.
[5]王晓燕. 循心中热望 筑精神家园——试论《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 [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4-67.
[6]骆谋贝,陈兵. 人性的寻根者——原始主义视角下的《月亮与六便士》新释[J]. 广西社会科学,2017(3)163-168.
[7]张伶俐. 论《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回归”母题[J]. 青春岁月,2014(10):12-13.
[8]马庆红. 人类和人性归宿的拯救之路——《乌有乡消息》 与 《月亮与六便士》之主题分析[J]. 东岳论丛,2009(7):110-112.
【关 键 词】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放逐;回归
【作者单位】王落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0.030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知名的英国作家和剧作家,代表作有《月亮与六便士》《人生的枷锁》《阿金》等。1954年,毛姆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的称号,并成為皇家文学会的重要会员。毛姆的作品不仅体现了19世纪传统的文学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还体现了20世纪的批判意识与人性价值。毛姆擅长叙事性描述,常常于个性化语境中批判传统价值观,体现文学的思辨性,引发受众共鸣。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月亮”是皎洁美好的,代表了人们内心遥不可及的梦想,“六便士”则代表现实的物质生活,梦想与现实如何选择,历来争议不断。毛姆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活经历与艺术生涯为蓝本,塑造了一个愤世嫉俗、追求身心自由的艺术家主人公形象,刻画了主人公遵循内心渴望追逐“月亮”,寻找原始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一、放逐:自主情结驱动下的一场叛逆之旅
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描写主人公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艺术家——画家也好、诗人也好、音乐家也好,以其崇高或华美的作品装点世界,满足了大众审美,但这与人类的本能不无相似,都有其粗野叛逆的一面”。小说开篇,毛姆通过巧妙的叙述指出主人公出走是源于自身神秘力量的驱使。荣格对这类型的人物与情节设计做了深入研究,认为这源于无意识的自主情结,并提出“艺术创作建立在自发、自愿的基础上,这种活动无条件地驱使、奴役着艺术家,使其不惜牺牲健康与幸福,以求完成创作。艺术家仅仅是创作的工具,他们不得不服从这种自主情结的调遣”。在荣格看来,自主情结基于集体无意识理论,将心理内容凝聚为个体内心的情结,并潜藏于个体意识之中,成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 ,以自主驱动力控制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当个体沉溺于自主情结时,这种情结不但成为灵感与动力之源,也成为个体调节机制的障碍。笔者认为,从荣格的自主情结理论来看 ,《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放逐有其必然性。
很多看似水火不容的性格,如勇猛与胆怯、高傲与谦卑、冲动与冷静可能会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形成这个人的多面性格。思特里克兰德从事证券经纪工作,要供养一个沉迷于结交小资文人、拼命向上流社会攀爬的妻子,非常不容易;他是行走在道德钢丝绳上的普通人,很平庸,既无人喝彩,也没有人责难。在毛姆笔下,思特里克兰德“虽魁梧却笨拙,犹如一个装扮后参加宴会的马车夫一样,他也许是位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真诚的经纪人、一个尽责的丈夫与父亲,但在他身上你真没必要浪费时间”。思特里克兰德不受周围的人欢迎,他犹如一杯白开水,令人觉得索然无味;他是一个循规蹈矩赚钱养家的男人,一个在文明统治下道德化了的个体,一个被传统道德枷锁牢牢锁住生机与活力的人;但“他灵魂深处藏着强烈的创作欲,虽被日常生活压抑,却像肌体癌组织般不懈增生,终于将他完全控制,使他难以抵抗,只好行动”。强烈的创作欲望源于潜藏在思特里克兰德意识和人格之中的自主情结,当他跨过40不惑的年龄关卡后,豁然惊醒——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如今是放手拓展生命价值宽度的时候了。在妻子和众人眼中,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昏了头、中了邪的人,但实质上他是在自主情结的驱动下,果断地将自己从已经扎根半生的糜烂文明的土壤中拔起,就算穷困潦倒、名誉毁坏也在所不惜,实在令人钦佩。思特里克兰德斩断了阻碍他前行的荆棘——世俗的欲望与他人审视的目光,“犹如一个饱受煎熬的炽热灵魂,追逐着血肉之躯根本难以企及的伟大目标” 。
二、回归:现代危机下的一场文化寻根行动
西方文坛中不乏以回归为主题的作品,如探讨人性回归的莎士比亚巨作《李尔王》等。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掀起了一阵以莫言为代表的文化寻根热潮,体现了民族文化与传统意识的回归。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在传承人类文学作品回归主题的基础上,还挖掘了回归的新内涵。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认为,“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西方文化的三大类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个超越循环体系,即前现代性被现代性超越,现代性又被后现代性超越的体系”。其中,前现代性意指西方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现代性意指以启蒙文化为主的新文化。《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回归,是从现代性到前现代性的逆向发展。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人类由茹毛饮血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历程逐渐清晰。赵敦华教授提出,思特里克兰德40岁以前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有幸福的家庭、体面的工作与稳定的朋友圈,但这样的社会也暴露了精神虚无、道德低下的问题,“在这里,女人附庸风雅、阿谀奉承,男人精于世故、阳奉阴违”。毛姆认为,“这里的人并不像真实的人”, 思特里克兰德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众多不真实人物中的一分子。
蒂姆·阿姆斯特朗在探讨原始主义对现代危机与文明异化的补救作用时提出,“若文明犹如构筑起的审查机制,或因文明背离自然秩序而变得不堪一击,则原始主义能够提供一条回归原初、回归完整自我的途径”。毛姆的创作理念无疑与阿姆斯特朗的理念相契合,在他的笔下,40岁的思特里克兰德突然醒悟,开启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并毅然追随艺术与自由而去。
1.原始伊甸园的回归
思特里克兰德在伦敦和巴黎的生活是现代性的生活,在塔希提岛的生活则是前现代性的生活。从现代性生活回归前现代性生活的过程,就是思特里克兰德以神圣主题代替自我意识、以思辨理性代替工具理性、以情感体验代替科学经验的过程。思特里克兰德奔赴塔希提岛,是“孤独的灵魂怀着不为人知的幻想,向梦寐中的岛屿前行”。当主人公“抬头望见这座岛的轮廓,心里顿然明了,这便是他终生追寻的地方”。思特里克兰德背井离乡,偶然间漂泊到塔希提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他乡好似“祖先鸿蒙初辟时离开的故土”,而故乡却犹如异乡,曾经熟悉的绿荫小巷、嬉戏玩闹的城市沦为沿途的风景。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与土著姑娘爱塔相爱,住在丛林深处的小木屋中,虽简陋而原始,却美得像伊甸园 ……这种似曾相识的体验就是荣格所提出的“源自同类体验的无数过程的凝聚”。至此,思特里克兰德过上了梦想中离群索居的生活,并完成了形式上的回归。
正如18世纪意大利著名美学家维科所提到的“原始人没有推理能力,却不乏旺盛的感知力与生动的想象力”,只有具有神圣文化特点的前现代性社会,才能满足思特里克兰德的创作需求,塔希提岛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梦想之地。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释放了“灵魂深处被现代性利益与规矩压制到潜意识底层的神秘天性”,实现了心中念念不忘的追寻。他的创作欲望疯狂蔓延,绘画的激情终于找到了宣泄渠道——不夹杂任何名利之心与哗众取宠之心,只是全心全意地构筑理想的艺术世界。正如唯一的见证人库特拉斯医生所看见的,“不知走到什么地方来了,仿佛是突然走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朦胧中犹如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树下徜徉着赤身裸体的人們。过了好一会儿方才明了,他所见到的是四壁上巨大的壁画……四面墙上,从地板到房顶,一幅奇特的、精心绘制的巨画奇妙而神秘”。如此惊世骇俗之作令库特拉斯医生“连呼吸都停止了,他的内心升腾出一种难以置信,却又不能分析的情感。若非要描述这一感觉,也许是一个人看到开天辟地之初所怀揣的欣喜与畏服之感吧。绘制这幅巨作的人已深入大自然隐秘之中,探索某种既美丽又可怕的神秘,画出来的是某种原始的东西,是不属于人世尘寰的”。塔希提岛——这座原始的伊甸园使思特里克兰德完成了心灵的蜕变,使他远离现代文明,彻底走向了原始本真,走向了自由,走向了反叛世俗社会的道路。
2.原始关系的回归
在前现代性向现代性发展的进程中,群体关系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以“共同体”和“社会”两个术语,概括这种转变中的二元对立模式。在前现代性社会中,原始亲密、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关系逐步消亡,被现代社会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关系所取代。在小说中,毛姆借叙述者之口传达了对现代文明热衷请客赴宴之类风气的反感,因为这种表面的欢乐掩饰不了人情的冷漠,“这些人见面时冷冷淡淡,分手时更有如释重负之感,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次社交义务” 。思特里克兰德不禁因“她们深切的情感上投掷的一层不真挚暗影”而感到心里发凉。
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将亲属关系视为原始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亲属关系成为联结群体成员的纽带,行动的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体”,亲属关系在原始社会中至关重要,以至于“所有有意义的社会、经济与意识形态关系都具有亲属特征”。正如书中描绘的温馨一幕,“她(爱塔)正在给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小孩喂奶,另外一个小孩,光着屁股,在她脚底下玩”。在塔希提岛,“存在一种强者对弱者本能而天真的温柔”,这种本能而天真的温柔实质上就是共同体力量。在母子关系中,“孩子天然享受着被保护、养育与教导的关爱;而母亲享受着占有、顺从、帮助的快乐”。患病前的思特里克兰德与妻子之间存在类似关系,这是男女天然力量的差异造成的,思特里克兰德外出打鱼,爱塔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做饭。当思特里克兰德因病要离开爱塔独居山中时,平素温柔的妻子却坚决反对,“我不离开你。你是我的男人,你要是离开了我,我就在房子后面这棵树上上吊……”这番言语令素来冷漠的思特里克兰德潸然泪下。在塔希提岛,即使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也能以亲属关系彼此相待,比如照顾爱塔的老婆婆,甚至连一个“不知从哪里来,与哪个人有亲属关系”的小伙子也可以和爱塔、思特里克兰德组成一个家庭。反观现代社会,亲属关系不断消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究其原因,是“公民的、集体的联结挤压取代了原始的、有机的纽带”。原始社会重视个人自由和自尊,地缘共同体使居所相近者、彼此接触者熟识,形成稳固而亲密的关系。相较貌合神离的现代社会关系,毛姆笔下充满温情的塔希提岛令人向往。
三、结语
与莎士比亚作品的浪漫戏剧风格不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风格平实而严肃。小说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展示了毛姆对返璞归真、回归原始的冲动和向往。毛姆借助思特里克兰德这一文化寻根者形象,尝试寻找现代危机与异化文明的突围之路,表达了回归人性之根的美好愿望。相较劳伦斯的血性意识,毛姆对异化文明开出的药方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温和务实的回归,这是《月亮与六便士》值得反复品读与思考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田俊武,唐博. 自我欲望的满足——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白日梦情结[J]. 广西社会科学,2007(7):106-108.
[2]杨昀. 在放逐中开花的艺术——对《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的精神解析[J]. 当代文坛,2008(6):115-118.
[3]郜万伟. 叙事主义视角下《月亮与六便士》的文学思辨性探讨[J]. 戏剧文学,2018(7):79-82.
[4]骆谋贝,陈兵. 传统土壤上开出的现代之花——论 《月亮与六便士》 现代主义叙事技巧[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3-119.
[5]王晓燕. 循心中热望 筑精神家园——试论《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 [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4-67.
[6]骆谋贝,陈兵. 人性的寻根者——原始主义视角下的《月亮与六便士》新释[J]. 广西社会科学,2017(3)163-168.
[7]张伶俐. 论《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回归”母题[J]. 青春岁月,2014(10):12-13.
[8]马庆红. 人类和人性归宿的拯救之路——《乌有乡消息》 与 《月亮与六便士》之主题分析[J]. 东岳论丛,2009(7):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