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

    [摘要] 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高效互动,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条件。本文回顾了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背景,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效率特征,提出了“双转移”战略实施中产业先导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建议。

    [关键词] 双转移战略 互动升级效率 产业结构 先导转型升级 关键路径 广东

    一、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与基本思路

    基于资源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发展模式,成就了广东经济三十年的辉煌,也给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以牺牲资源、能源、环境为代价,低廉劳动力价格、恶劣劳动条件为基础,加工制造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来难以维系。广东省土地“瓶颈”制约突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数三分之一,远低于联合国的警戒线。广东外省流动就业劳动力达1900万,本省流动就业比重仅占27.5%,远低于江苏66.7%和浙江63.2%。广东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占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34.5%和27.6%。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70%制造业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劳动生产率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省近1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位列沿海省市最后一位,相当于浙江88.9%。珠三角核心区10.7%全省的土地面积,集聚三分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创造了三分之二全省GDP产出;2006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多数地级市人均GDP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珠三角四分之一, 2006年广东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为0.77,高于浙江的0.38和全国平均水平0.67。

    金融风暴使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着最直接的严峻考验,2008年广东省GDP增速和三次产业GDP增速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和劳动力梯度转移,加快产业结构的先导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广东省未来可持续均衡发展关键。2008年,广东省开始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珠三角地区把部分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腾出更大空间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区域产业综合竞争力,降低珠三角外来人口数量,缓解未来面临的人口和社会管理压力;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等工业基础薄弱地区,承接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做大地方经济总量,促进当地工业发展;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加大不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力度,将高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缓解珠三角地区“民工荒”压力,将低素质劳动力向当地第二和三产业转移,优化就业结构,改善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

    二、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升级理论与广东省升级效率

    产业结构是指在区域三次产业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期该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及产业之间产值比重的互相关系。就业结构是指区域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数占当期区域总就业数的比重及产业之间就业比重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代表了区域三次产业发达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就业结构变动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移流动的宏观表现。在经济运行中,产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调整和演进升级的过程。基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地区同一时点横断面数据和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时间序列数据的大量实证研究不断印证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互动关系的存在。相对于劳动力需求结构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适应性调整需要更长时间周期,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进升级过程中,产业劳动力供求失衡、结构性失业、大量低素质劳动力滞留,阻碍传统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象必然增加,将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和进程。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能力和互动效率的要求更高,区域政策制定者必须通过合理有效政策,积极构建最大程度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战略互动,这是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根本条件和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率先省份优势逐步显现,加工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首位不断巩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提升,1985年,广东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位列次席。由于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值增速放缓,而区域经济繁荣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1年,广东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一度超越第二产业位居首位。但是,由于广东省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大,金融、物流等现代化第三产业比重很低,由于“非典”影响,传统服务业产值受到很大冲击,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大幅下降,2003年,广东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重新超过第三产业位列首位。作为广东省改革开放核心区域,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是广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升的关键,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第一产业仍保持了一定就业比重,广东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以传统第一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产值不高但就业人数很高,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服务业需求旺盛,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2000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低于第一产业,位列次位;2003年,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外向经济不断深入,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伴随着珠三角第一产业的转型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转移,广东省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位居首位,由于“非典”原因,广东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急剧下降,第一产业也重新超越第三产业位列次席。伴随着广东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传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恢复性发展,2006年,广东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重新回到次位。

    现在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效率高于全国水平,但互动效率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第一产业一直存在劳动力向外转移压力,结构偏离数绝对值保持在25-30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转移就业劳动力是实现第一产业升级的关键;广东省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低于全国水平,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对外来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之所以吸收大量劳动力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和加工制造业外向型经济高度相关,改进产业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广东省第二产业未来持续发展重点,第二产业升级将排挤出大量低素质剩余劳动力;广东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数高于全国水平,劳动生产率高于全国水平,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服务业仍占广东省第三产业最大比重,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比重很低,传统第三产业向现代第三产业的升级短时间无法实现。从国外经验看,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向“三二一”高级化升级过程是第三产业从低产出、低生产率的传统第三产业向高产出、高劳动生产率的现代第三产业升级的过程,只有传统第三产业升级到现代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成为技术水平最高生产率最高、劳动力吸纳能力最强、就业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才可能由“二一三”向“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升级。

    三、“双转移”战略下广东省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升级是“双转移”战略顺利实施和预期目标实现的关键,由于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动具有周期性和时间刚性,产业结构调整一般先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先导性调整方向与调整效率是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升级的基本前提。根据广东省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客观实际,广东省应重点关注几个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其一,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适度自我转移相结合。把握价值链的核心部分,升级产业价值链,与跨国公司积极合作,改善产业国际分工位次,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OEM到ODM再到OBM的企业升级。其二,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拉动产业升级的火车头。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比重超过60%,发达国家已开始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把握产业融合契机,促进信息、电信与证券、保险、零售、物流、旅游、酒店,传媒、出版等服务行业之间的渗透融合,延伸传统产品和服务,形成新服务、新业务,新产业,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其三,逐步成立、完善富有浓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和创新平台,以产业集群为纽带,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开发,推动技术发展,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摆脱对国外技术设备依赖;利用产业集群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需求,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加速产业链完善。其四,产业升级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传统产业,而是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换代升级,进行工艺流程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工序自动化、高速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注意从传统产业中剥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参考文献:

    [1]徐向龙: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特征与互动效率研究[J].学术研究,2009(5)

    [2]穆怀中: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度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9(2)

    [3]马建会:广东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平衡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7)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