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展览理念及价值开发途径新探
摘要:档案价值的挖掘和实现是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服务民生工作最主要、最有力的体现。展览工作作为档案馆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过研究和挖掘馆藏资源举办展览,实现档案价值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本文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展览工作流程,依据相关理论,结合工作实际,以新时代展览理念为支点,探究新时期档案展览价值开发的有效方式和传播渠道。
关键词:新展览理念 档案展览 价值开发
一、新时代档案展览理念
(一)展览选题的中心化
档案展览工作有其政治属性,在选题策划上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研究和挖掘馆藏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档案史料,围绕不同专题或主题进行内容的组合编排,形成具有档案文化特色、宣传和弘扬正能量的展览成果。
在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化治理背景下,档案馆的展览工作更要先行一步,主动靠前,把握时代脉搏,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充分认清档案文化在“一主多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善于发挥档案展览在引领先进文化方面所产生的心理基础、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的作用;三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以档案为特色”的办展理念,学会用档案讲故事的本领,真正让档案活起来、动起来,散发新的时代活力;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展览运行机制,增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展览策划、启动的能力,做好积极、有效的正面舆论引导。
(二)展览内容的特色化
地域人文历史的差异为各地区档案馆馆藏内容贴上了鲜明的特色化标签,不同地域或地区的档案馆保管着本地特有的档案,是反映本地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在这一基础上,展览筹备人员需要结合本地区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挑选出兼具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特色展品。
档案展览工作说到底是档案文化内容的传播,“档案馆有什么,传播什么,怎么传播,达到什么效果”是档案展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首先,要对馆藏内容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全面掌握馆藏的结构和信息;其次,逐步培养把档案历史信息和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讲好档案故事,提炼档案文化元素,为文化产品开发提供借鉴;最后,明确档案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因此,在档案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契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把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档案信息或内容展示出来,传播出去。
(三)展示设计的动态化
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提高和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档案展览正逐渐融入新技术、新媒体带来的创新实践中。展览展示一方面要借鉴和运用新的展示设计理念,在空间设计上要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展示形式,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轻松地、愉悦地介入展示活动;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档案展品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在研究观众观展习惯和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空间叙事,突出重点展品,以声光电等增强可视化效果和感染力,为观众更好地品读档案提供最有效的技术支持。
(四)展览讲解的故事化
从展览工作流程来看,展览讲解属于整个展览过程的服务终端。一个成功的展览只有辅助于精彩的讲解,才能起到画龙点睛和锦上添花的作用。要想讲解引人入胜,首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一是注意讲解词的撰写。在撰写脚本时,就应该从展览的主题定位、受众特点等方面考虑展览讲解词的构思和撰写。二是讲解人员要注重档案历史文化的挖掘和相关知识的储备,既会讲述,又能解读。在生动的讲述中,讲解人员要学会用档案印证历史,丰富讲解的内容和层次,达到以史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讲解效果。三是讲解员要熟练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在讲解中,配以语音语调、手势、表情等进行情景化带入,使观众置身于某段历史长河中,身临其境,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体味风云变幻中的人物情感和爱国情怀。
(五)展览宣传的多样化
全媒体时代,档案展览要有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需要在展览宣传工作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和调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立体、多元化的传播,发挥全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
北京市档案馆新馆开馆展览“档案见证北京”在运作理念上采用了立体式延时宣传。首先,从开展就跟进了以展名命名的“档案见证北京”文化讲座,作为展览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同时,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双螺旋交互式传播,策展人做客广播电台,带记者体验展览,拍摄微视频,发挥了立体传播效应,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
二、档案展览的价值优势
(一)档案展览的开放性
档案展览作为档案馆向社会传播档案文化的窗口,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的开放性。展厅是档案馆唯一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公众只需凭借有效身份证件就可进入观看。二是内容的开放性。展览中所展示的内容一般都是开放档案,观众可以进行开放式阅读。三是展示手段的开放性。现代化档案展陈设计越来越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公众可全方位参与互动。四是传播方式的开放性。目前档案展览传播方式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线下传播为主,多渠道、多视角形成了开放性立体式传播。
(二)展览内容的权威性
“存凭、留史、资政、育人”是档案特殊价值的重要体现。档案展览区别于其他展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它的独一无二和权威性。依據展览流程梳理,从一开始,策展人以馆藏档案为基础进行选题策划,以保证展览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搜集素材过程中,策展人员会结合展览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所选档案进行甄别与鉴定;在形成脚本后,领导和专家会对其内容与历史价值再次进行审核把关,从而保证展览内容的客观性、权威性。
(三)档案展览的可衍生性
基于开放性和多元性,档案展览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均具有创新和进行延展的可能:一是依托展览,举办相关主题的档案文化讲座,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度解读,吸引和培养潜在档案文化爱好者;二是充分利用好展览资源,结合中小学生特点,研究、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打造又红又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大课堂;三是配合展览,进行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提取展览核心主题展品进行创意设计和产品开发,让抽象的档案文化内涵融入具象的文创产品中,使每一位消费者在使用该产品时,能用一种更加轻松和有趣的方式去解读档案文化内涵,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展览传播的多元性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档案展览的宣传和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和新媒体的兴起,展览的宣传也从策略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与适应:一是与展览筹备同步跟进,从展览选题开始,植入宣传理念;二是有意识培育策展人、释展人,对展览进行有意义的阐释;三是多渠道、分步骤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展前、展中、展后对展览进行媒体宣传和关注;四是创新思路,通过讲座、文创产品、社会大课堂等软性传播,对展览进行辅助性宣传。
三、档案展览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档案展览价值的实现基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一关系决定了档案展览这一客体是档案文化价值的物质承载者,档案展览只有向社会推出,与社会公众这一主体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够进入价值化过程。因此,档案展览的价值不是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展览与社会公众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展览价值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价值实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多元。
(一)提升展览时效性
展览的时效性是衡量档案工作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档案展览将成为档案馆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工作最便捷、最有效的窗口。
为此,档案展览工作要提升四个能力:一是增强对社会热点和重大突发事件谋划展览选题的能力;二是提升展览资源数据库的储备和管理运用能力;三是强化部门间联动和统筹协调能力;四是深入研究馆藏、传承档案记忆,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打造展览文化IP
打造有影响力的展览品牌是档案展览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在长期办展过程中,各级档案馆相继打造了一些既有地域特色又有影响力的展览品牌。这些展览资源聚集了一定人气,如果加以创新利用,形成展览文化IP,将会在价值提升上产生助推作用。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为知识产权。档案展览文化IP,可以概括为:基于档案展览文化资源特征进行打造的,具有鲜明档案特色和广泛传播力,既能传递文化价值又让人喜闻乐见的形象和品牌。文化IP有两个核心:一是有好的内容;二是有追随者,即线上线下的粉丝和流量。档案展览文化IP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联动,需要策展人和专业团队合作,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深挖档案价值,推出既有创意又有吸引力的主题活动、微视频、文创产品等。
(三)提升展览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公共服务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工作模式已不能适应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档案馆的建设要求。作为档案展览从业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展览服务在建设公共档案馆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转变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突破固有模式,创新服务机制,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首先,以服务意识为先导的工作理念,有助于提高展览的软实力。从策展、筹展开始就植入公共服务思维,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比如注重展品的选择、互动体验项目的设置、讲解词的撰写、语音讲解、网上展览等。其次,以科学谋划为主导的现代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图,熟悉展览各个环节和重要节点的操作规程,做到人员合理化配置,进行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管理。
(四)推进展览与媒体聚合
媒体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助推器。新时代的档案展览宣传工作将会延续、拓展和创新蕴含人文情怀的档案价值传播。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展览宣传要结合线上线下联动,全力打造“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的传播矩阵,打包宣传亮点,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最大化,以价值传播为导向,聚合媒体资源,发挥展览宣传的旗舰效应,带动编研成果、档案文化产品、档案征集等工作的同频共振。
除了传统媒体,档案展览可借助微视频、直播间、公众微信平台等推送档案文化,提供在线查档服务,进行档案编研成果展示等。此外,档案展览还可通过辐射面广的移动媒体,比如地铁电视、分众传媒、城市公交等进行宣传,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五)建立展览科学管理机制
优质、高效的档案价值传播有赖于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档案展览是注重团队合作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全面的统筹协调和个体的分工协作是一切工作得以展开的基础。
档案展览工作应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梳理展览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运用科学思维和系统思维,把人员管理与策展、筹展、接待讲解等业务工作全盘纳入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实现人员分配使用与各个工作环节的有效合理化对接,从而推动展览工作的标准化实施和科学化运作。
(六)增强能力素养和职业自信
全国范围内的档案系统机构改革已落下帷幕。局馆分设后,档案馆的业务职能得以进一步强化。从发展定位上看,档案馆的业务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在此前提下,档案人应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相互交织应用的多元化的开放式格局。档案展览部门应顺势而为,及时跟进,主动融入,立足檔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充分挖掘档案价值,善于运用新媒体、新科技、新理念,为档案文化的传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式。
档案展览人员要有危机意识,特别是年轻档案从业人员,应该重新审视新时代档案人的责任和担当,提升业务能力,在展览业务岗位上有所创新和作为,并有意识地将职业自豪感融入工作中,打造更多的档案展览精品,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示新时代档案人的精神风貌,争做档案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许静.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宋鑫娜.论档案展览中的叙事表达[J].北京档案,2019(1):22-24.
[4]曾静怡,牛力.数字赋能视角下的档案价值创新研究[J].山西档案,2018(3):7-10.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