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的建议

    【摘 要】中国与俄罗斯是黑龙江沿岸的两个相邻大国,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对黑龙江沿岸的经济开发加速,黑龙江沿岸主要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俄两国合作共同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尤为迫切。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在加强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的环境保护基础上,今后中俄两国应尝试采取在黑龙江沿岸实现环保标准的对接并制定出黑龙江沿岸整体环保规划,建立中俄黑龙江沿岸生态合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及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黑龙江沿岸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合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76-02

    一、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状况

    黑龙江沿岸,主要包括中国黑龙江中上游区域和俄罗斯远东的沿黑龙江所在的四个联邦主体即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17世纪中叶大部分满族入关以后不久,满族统治者对黑龙江沿岸实行了长期封禁政策。这样造成黑龙江沿岸许多地区几乎千里无人烟,所以当时有文人用“遐荒”“绝塞”“绝域”来描写黑龙江沿岸[1](P.242)。19世纪中叶,黑龙江左岸、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被沙俄所占有,黑龙江成为中俄界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俄两国都掀起向黑龙江流域大规模移民的浪潮,迁移到黑龙江流域人口有了很大的增长,随着黑龙江经济发展迅速,黑龙江沿岸城市化进程加速,在黑龙江两岸出现了如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等区域性中心城市。[2](P.93)黑龙江沿岸在移民和城市化过程中,逐渐产生水和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垃圾处理和动植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到现在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环境有逐渐恶化的趋势。

    二、中俄合作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黑龙江沿岸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自然环境区域,大界江黑龙江人为地把它分成中俄两部分,人有国界而动物无国界。在地理单元系统基本一致的客观条件下,保护生态合作是中俄两国保护经济发展的合作,是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合作。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科学家组成综合考察队,对黑龙江沿岸的自然条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80年代后期中俄两国在关系正常化之后,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中俄政治、经济合作相比走在前面。1996年中俄双方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2006年9月成立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境保护合作分委员会,在分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双方共同商定以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和保护三个方面为优先合作领域,并同意下设三个相应的工作组,全面启动了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与保护、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个工作组的工作。中俄黑龙江沿岸生态保护合作进展非常顺利。2009年,中俄两国制订了《中俄黑龙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网络建设战略》,中俄在黑龙江沿岸水资源、大气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3]。

    目前黑龙江沿岸是“一带一路”的战略中中俄开发合作的重要区域。在中俄遠东合作中,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意义重大。首先,中俄黑龙江沿岸生态保护合作为中俄关系进一步友好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其次,促进黑龙江沿岸生态系统平衡的恢复;再次,减少了来自中俄两国的人为破坏;第四,扩展以东北虎为首的野生动物活动区域,促进黑龙江沿岸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中俄在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类多样性是一致的,所面临的生态环保问题也是一致的。中俄两国从保护黑龙江水体开始合作,到保护以东北虎为首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从此中俄两国在黑龙江沿岸环保合作不断深入细致,到目前为止两国合作超越国界,在黑龙江沿岸设置跨境自然保护区。中俄两国环保合作,特别是保护东北虎合作非常成功,受到世界许多环保组织的称赞,也成为两国关系合作的典范。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合作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的思考

    2013年中国高层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其中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俄罗斯的赞同和支持。黑龙江沿岸是“一带一路”战略中中俄重点合作区域,在此区域各项合作中,生态保护的合作具有良性互动及典型示范作用。

    在新形势下,中俄合作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的工作将更加系统和深化,合作前景广泛。

    (一)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可持续发展理念就是综合考虑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适应能力,以确保在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经济实力持续、稳定增长。控制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人口数量合理增长,采用清洁能源和推广循环经济,保障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适应农业发展的地区控制农业污染源,建立生态大农业;在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的工业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老工业基地建立生态工业园;在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地区,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的发展效果[4](P.179-181)。以上措施主要是缩小黑龙江沿岸中俄两国生态环境的差距,以利于中俄在基本相同状态下进行环保合作的实现。

    (二)在科考的基础上实现中俄两国环保标准的对接并制定出黑龙江沿岸整体环保规划

    首先,中俄成立联合调查组织,对黑龙江沿岸进行全面考察,考察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中国境内。全面考察研究后,实现中俄两国环保标准的对接;然后制定出中俄双方都能接受并实施的黑龙江全流域规划。其次,划分生态功能区。在全流域明确的划分水域功能区以及生态功能区,详细规定各区各项环保指标,力求准确详细并与实际结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再次,对接黑龙江沿岸中俄环境评价标准。规划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使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与区域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生态功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对依法限制新建能耗物耗大、污染严重的项目,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三)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中俄黑龙江沿岸生态保护合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

    中俄2006年9月成立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境保护合作分委员会这个高层环保合作协调机制,在分委会下设三个相应的工作组,全面启动了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与保护、跨界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三个工作组的工作。但是中俄环保合作涉及的问题很多,方方面面,所以应该建立各个层次的合作协调机制,每个跨界自然保护区都有相应的中俄合作委员会组织,做到有关黑龙江沿岸中俄两国的环保问题都能及时解决。

    环境保护做得好,一定有非常完善的监督机制。黑龙江沿岸环境保护必然要有完善的中俄合作的监督机制。首先,在黑龙江沿岸中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内容、范围、质量及程度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最好能制定出现实可行的、中俄双方都认可的规章制度或规划,在日常处理黑龙江沿岸生态环保问题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对污染源排污量进行动态监控,分配核定和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污染总量。最后,建立黑龙江沿岸中俄联合环保监察队,联合执法,采用多种手段并举共同发挥环境执法与监督作用,加强惩治力度,对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责任追究到底。严厉打击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的行为,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的措施,保证黑龙江沿岸湿地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对于成熟林采伐,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小规模、适度的采伐,并及时进行补栽。除此之外,还要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严禁捕杀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在中俄黑龙江沿岸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建立跨界自然保护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都非常重视,中俄两国在黑龙江沿岸各自所属区域生物种类丰富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功能退化和栖息地及数量的缩减是野生动物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面对这些原因解决的办法主要是扩大野生动物活动范围。这种情况在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单靠一国之力不容易解决。在黑龙江沿岸中俄在野生动物频繁出没的两国毗邻区建立跨界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物如东北虎,扩大动物的活动范围,保护动物的种群繁殖能力,应对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非常重要。此外,在中俄跨境自然保护区中,中俄双方合作,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用共同的行动制止滥砍滥伐、偷獵盗猎的行为,制定共同的法规进行惩治,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更好地保护黑龙江沿岸的生态系统平衡。

    总之,要实现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国黑龙江沿岸生态问题是由频繁而不科学的人类活动、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等几方面因素造成的。只有实现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才能共同维护好中国黑龙江沿岸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占文.黑龙江省史探索[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1983.

    [2]强连红.试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黑龙江沿岸黑河 城市化进程与教育发展[J].北方文物,2014,(4).

    [3]李平.让环保合作成为中俄战略协作的典范[N].中 国环境报,2013-07-02.

    [4]李全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和尺度 初探[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