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
张兴茂
到今年7月,我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整整36个年头了。30多年来,我走遍内蒙古各地:东起大兴安岭茫茫林海、西至苍莽的阿拉善戈壁沙漠,在黄河岸边、在草原田野奔走穿行。领略过辽阔,见识过风雪,仰望过高山,跋涉在塞上。别样的景致、不同的风情都在路上。
记得1985年在巴彦淖尔,我们去采访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专业户。几天的接触走访下来,我决定不写报道了,改写内参《“杨百万”不想当万元户了》。因为我在采访中发现,“杨百万”致富出名后,各地“取经学习”的人蜂拥而至,应接不暇,不堪其扰。这篇内参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很快出台了文件,解决了问题。“杨百万”们再也不烦恼了。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有温度的故事在基层,有力量的报道是在看尽风景之后的思索和探寻中。
有生命力和现场感的报道,是想为所有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的人物与行动留存一个值得记取的维度与刻度。
风景,不仅在脚下,更在眼里、脑中和笔下。
今天的世界与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媒变革,从新华社媒体大脑到《人民日报》“人民号”上线,从中央三台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到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从主力军转战网络主战场到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5字的使命任务……变革中,一些媒体倒在寒冬不再醒来,更有一些媒体正在拥抱春天。相比于“铅与火”“光与电”的时代,现在的舆论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从观念到实践不断铺展,一个真正的全媒体时代扑面而来。
在全媒体的新时代,以一颗真诚的心、一个永远呈奔跑姿态的身影在路上——找寻风景、追寻阳光、探寻真谛、感悟人生,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有的觉悟。
放眼世界,面对全媒体时代的严峻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由最高层亲自谋篇布局,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把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媒体转型像中国这样做得风生水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一变天地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人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工作中,我们应该多给自己打几个问号:知识体系有多久没有更新过了?团队里有多少人会鼓捣H5、打理运营公众号?对人工智能有多少了解?对大数据算法知晓几分?即使是最低要求,我们的发现力、把关力、编辑力及策划力到底在哪个段位?如果从来没有思考过或者思考了没有答案,那么,你就需要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对抗“恐慌区”了!
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媒体人从思想到行动、从观念到实践做好准备,拥抱全媒体时代,投身媒体融合大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无论是提升“四力”,完成守正創新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还是开疆拓土,建设“四全媒体”,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新空间,都需要我们以非凡的脚力深耕新闻土壤,以登高望远的眼力发现万千气象,以大师工匠的脑力编织时代图景,以金翅擘海、力透纸背的笔力传播主流声音。
作为新闻人,我们一直在路上。增强“四力”,路上才有风景。
(作者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