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中部分地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分析与对策

    魏宁?桂文龙?李巨银?王俊友

    

    

    

    摘要:通过对苏中部分地区53个行政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现状调查,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学历层次低、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是当前村级领导班子面临的挑战;基于此,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分析原因并提出吸引青年优秀人才举措、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培训、加强思想教育等对策,为破解村级党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的热点难点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乡村振兴;农村党组织;党员干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村级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基层核心和领导力量[1]。其中,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参与主体,他们积极作为、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开展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

    苏中部分地区53个行政村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有部分是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区域。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尤其青壮年劳力出现了大量外流,部分基层党组织队伍也出现了人才流失的现象,基层党组织也因干部队伍结构老龄化而面临系列挑战。为此,我们对这部分地区的村级党员干部队伍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电话访问,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索破解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热点和难点,以期提供参考。

    一、农村党员干部伍建设状况

    (一)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

    数据显示(见表1、表2、图1),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35周岁及以下占比13.97%,低于全国比率24.41%;在36-40周岁年龄段,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占比4.41%,低于全国9.50%。这表明,部分地区村级青年党员干部比率不高,青年后备干部数量不足。

    41-50周岁年龄段中,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占比25.37%,比全国同龄党员19.83%略高;51-60周岁年龄段中,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占比52.21%,比全国17.57%高近3倍;这表明,部分地区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中老龄党员干部较多,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出现明显的老龄化状况。

    统计还显示,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中61周岁及以上的有11人,占比4.04%,表明,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数量不足,有超龄党员参与村级管理工作。

    (二)党员干部学历层次低

    数据显示,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中具有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16.91%,高中学历占比52.57%,大专及以上占比30.51%;计算机掌握情况数据显示,部分地区村级支部书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占比22.64%。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办公系统、手机微信、QQ移动通信等信息化工具已进入日常工作中,但很多基层组织党员干部使用信息化工具比例不高,工作效率较为低下。两组数据表明:苏中部分地区村级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层次较低,获取信息能力有限,存有观念陈旧、思想保守,这也使我们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决策、咨询、监督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农村工作积极性不高

    对影响农村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开展调查,数据显示(见表5),反映“农村事情多、压力大”的占比87.5%, “村民不理解”的占比79.17%,“工资待遇低”的占75%, “自身能力有限”的占比52.08%。上述因素是构成农村党员干部干事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 分析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流失明显

    1、受到国家鼓励富余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影响。“先沿海,后内陆”、“先城市、后农村” 的经济战略决定农村发展迟缓于城市,形成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3]。国内多数城市推出优厚人才落户政策,降低落户标准,增加购房、生活补贴和配套保障等系列吸引优秀人才、劳动力的优惠政策,为其经济发展增加助推力,另外国家也加强了对农民工工作的引导和帮助,给予农民工更多的进城创业和就业机会。

    2、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健全,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一线城市的发展水平够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城市水平,它们在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生活條件、环境等方面要远远高于农村。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涌入,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更好的生活和生存资源,另一方面是为了缩小自身和城市之间的差距[4]。

    (二)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足够吸引力

    农村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发展单一。欠发达地区农业基础薄弱,也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农民仅依靠单一的土地丰产所创造的财富不能满足其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农村产业基础条件缺乏吸引力,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年轻有为的人才离开家乡,并向经济发达地区涌入。

    (三)基层组织工作压力大,待遇不高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5]。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各级党政部门的工作任务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乡村,而在农村往往是要落实到党支部这一层级。在村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们经常需要面临大量的常规工作任务,如村庄环境整治、经济生产、防灾救灾、精准扶贫、社会维稳、三会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党的建设等。虽然不要求这些党员干部天天坐班,即便是坐班,工作也是做不完。但得到的工资补助和待遇却很低,他们付出与所得之间产生了差距。在本次调查中,87.5%党员干部反映工作压力大,75%反映农村工作待遇低,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反映在村里工作不如外出务工挣得多。两项因素的综合结果,降低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些村支部书记感到工作难、生活苦、待遇低,且觉得没希望,工作上缺乏热情以及干事的激情。

    (四)服务意识不够,缺乏群众理解支持

    1、村务公开做得不够扎实。目前,每个村都能按要求设有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公告栏,但部分党员干部缺少公开、透明、服务意识,在涉及村民利益事务如精准扶贫对象认定、帮扶资金使用、评优评先、用工对象选用等方面并没有及时公开,有时为了应付检查而流于形式,群众对村级事务不是很了解,有的群众误认为村干部是为捞取利益好处而故意隐瞒事实真相,造成了干群之间产生了信任危机。

    2、部分些党员干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平时走访、调研群众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对群众所需、所想、所困等缺少关心和帮助,也会使干群之间产生情感上的隔阂。当党员干部需要群众配合工作时,必然会出现部分群众不予理睬,甚至有过激言行,党员干部工作得不到群众广泛支持,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3、少部分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在涉及修路、造桥、建坝、建路灯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项目上提出不合理诉求,干扰甚至阻止项目施工建设,给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带来困扰,影响了工作情绪,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五)自身能力不足,工作缺乏创新意识

    在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党员干部存有消极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上级布置下来的任务只是起到传话筒作用,有的则以行政命令方式要求当事者做好工作,遇到问题要么就轻避重,要么敷衍了事,并没有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思考和落实,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当前信息化时代,自动化办公系统、微信、QQ等已成为最常用的办公工具,调查发现,党支部书记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系统的不足23%,这些都亟需要加强培训,提升村级党员干部的信息化办公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如党员干部之间的协调与分工不合理,党员干部家庭产业经营的影响,上级单位指导不到位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农村基层党员工作难做的原因。

    三、对策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基层核心和领导力量。其中,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参与主体。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工程,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队伍中出现的热点难点以及对其原因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积极应对。

    (一)多措并举,吸引青年优秀人才

    1、社会公开招聘。直接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基层工作,并有志于到农村施展才华的青年人才进入基层党组织队伍。待遇上给予他们合理的薪资福利,政策上给予他们晋升职称或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重点吸引返乡大学生、优秀退役军人等充实到党组织队伍。

    2、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中青年干部培养。提供职业培训、主持产业发展项目等机会,通过优化个人绩效考核办法,推优晋升富有干事能力的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一职,并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干事热情。

    3、进一步做好青年后备干部储备工作。善于发掘在共青团队伍中选拔能干事、热心服务农村的优秀青年,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把他们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

    4、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筑巢引凤。支持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大中小企业、返乡创业青年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础项目建设或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并在土地使用、资金贷款、税收、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吸引有能力、有作为的优秀青年投身到农村建设中来,为他们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支持。

    (二)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待遇

    通过政策优化,完善激励机制,解决好村支书及其他党员干部的后顾之忧,适当提高他们的工作待遇,认真落实从优秀村支书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的相关规定,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干有所获、老有所养”。同时,要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目标,建立健全良好的监督机制,使党员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加强培训,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面对村级党组织干部老龄化问题,如何提升他们自身能力水平是开展基层工作的关键。培训是提升和保证现有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的一条重要路径,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党校、高等院校、网络学习等条件对村级党员干部开展定期培训。在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做好最新中央会议精神、农村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党的建设、信息化工具使用等培训。形式上可以灵活多变,既可以分批次选派党员干部外出培训,也可以邀请专家来村进行指导,或通过网络开展在线培训,亦可由本村优秀青年团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培训要与党员干部绩效挂钩,促使党员干部重视培训,并在培训中真正提升工作能力水平。

    (四)加强思想教育,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1、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使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的责任就是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以他们的使命和责任的感知为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借助“三会一课”、“固定学习日”、“听老党员讲故事”等学习活动,不断夯实他们的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注重优秀党员干部事迹宣传报道工作。利用网络、党员先锋E家微信群、QQ等媒体平台,把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在为民服务方面的事迹做好宣传,树立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增强他们服务工作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提高他们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继续发扬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对待群众,党员干部要多一些“劝服”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协调”少一些“干预”。党员干部经常性地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帮助村民解决生活困难,不仅可以深得村民们的信任、拉近感情,增强村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还能打开村民的心扉、畅所欲言地为村级发展献计献策,并在开展村级事务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村民的支持和拥护。

    (五)开展村民文化教育活动,树立家国情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借助本地文化站、大中小学校等社会资源优势,经常性地邀请他们以文艺汇演、话剧展演、戏曲、播放电影等形式为村民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坚持开展本村典型选树和先进事迹分享活动,利用朋辈影响、榜樣示范等引导村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村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国家、爱集体意识,树立家国情怀,不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惠乾. 当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2] 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EB/OL]. 共产党员网,

    2019-06-30. http://www.12371.cn/2019/06/30/ARTI1561860413392572.shtml

    [3] 张鹏越, 杨剑. 基于农户调查的空心村形成原因初步分析[J].乡村科技, 2019(34):33-34.

    [4] 曹文龙.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对策[J]. 乡村科技, 2019(31):27-28.

    [5] 贺雪峰. 独特的农村基层组织[J]. 中国乡村发现, 2008(2):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