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视域下图形—背景理论对杜甫《绝句》的赏析

    【摘要】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诗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文学文本研究方面具有强大的阐释力。本文旨在认知诗学视域下对杜甫名诗《绝句》进行剖析,探讨图形、背景动态转换中对营造诗词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以及对读者感知过程的影响,为该诗的赏析与认知理解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认知诗学;图形背景;杜甫 《绝句》

    【Abstract】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cognitive poetics, figure-ground theory has great explanatory power on literature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Du Fu's Quatrain on the basis of figure-ground theory and to discuss how it functions on artistic conception, poet's emotion and readers 'cognitive process. It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mprehending and appreciating this poem.

    【Key words】cognitive poetics; figure-ground theory; Du Fu's Quatrain

    【作者简介】秦亚男(1987-),女,河北易县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认知诗学。

    一、认知诗学

    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认知诗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将认知科学与文学研究紧密结合,以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作为理论架构,从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与生活经验出发,为文学阅读与文本解析提供了新思路,开启了新方向。“认知诗学”这一概念于1983年由以色列知名学者Reuven Tsur教授首次提出,引起学界的广大关注,后来Peter Stockwell教授的代表著作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Gavins与Steen教授合著的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又将这一学科推向新的高度。Stockwell认为“认知诗学的研究对象不单是文学的写作技巧,而是一个更自然的阅读过程,它提供一种方式探讨如何精确把握文本的脉络走向与意境,同时强调文学阅读的体验性、互动性和文学语境性”。文学的这一认知转向将原型理论、可能世界、脚本-图式理论、概念隐喻、认知语法等认知科学的重要理论有的融合于文本分析,为文学作品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

    发展多年,认知诗学已逐步丰富完善,为国内外学界广泛研究并应用在各个时期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中。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语言与情感的高度凝结,或借景抒情咏物言志,或荡气回肠大气磅礴,或柔美脱俗婉约细致,力求音形意境多维的審美效果,思想内容丰富,艺术形式新颖。值得一提的是,国内认知诗学领域在不断本土化过程中,将该学科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相结合,尤其是将其应用于古典诗词的解读赏析,从意象的建构到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等多方面都有了更全面的阐释。

    二、图形-背景理论

    1.图形-背景这一认知概念源于心理学,由丹麦心理学家Edgar Rubin于上世纪初率先提出。“图形”是焦点部分,是容易被注意和感知的凸显部分,相对而言,“背景”则是作为衬托,是用于突出图形的部分。Rubin的经典研究“面孔/花瓶图”表明了图画中的“知觉凸显”,大脑通常会忽略将注意力集中在凸显的图案,即图形,而忽略周围其他图案。这一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心理认知理论引起了完形心理学家的兴趣,随后应用于知觉与描写空间组织方式的研究。他们认为,图形的确定需遵循Principle of Pragnanz,人的知觉场中图形具有完整结构和形状,清晰可辨,主观上与知觉者的需要、情绪、经验紧密相关。而与其相对的背景,退后为“后景”,作为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则未分化且细节相对模糊。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位置较固定,凸显程度低,可作为参照点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

    2.图形-背景理论非常符合人类的语言习惯和认知规律,认知诗学家认为它同样适用于文学文本的阅读与解析,尤其是诗歌。在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一书中,Stockwell指出阅读是图形与背景不断形成的过程,是不断产生令人震撼的形象和回声的过程,文学的语篇特征、含义和联想意义正是建立在这一动态过程之上。从宏观角度看,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图形,被作者从生活的背景中凸现出来;从微观角度看,在每部文学作品中,人物是图形,场景是背景,主要人物是图形,次要人物是背景,等等。这些都能呈现出图形-背景分离。近几年,国内许多学者开始聚焦这一理论在唐诗宋词中的应用,研究其对诗词现实化的作用。本文尝试在认知诗学视域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杜甫的田园诗作《绝句》进行分析,探讨图形、背景动态转换中对营造诗词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以及对读者感知过程的影响,从读者的阅读角度和心理过程解读作品,并再次验证图形-背景理论对古诗词分析的解释力。

    3.图形-背景理论框架下对《绝句》的赏析。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诗人和无数传世之作,杜甫便是其中极负盛名的一位,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大唐由盛而衰的特殊历史时期,一生忧国忧民胸怀天下,才华横溢,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大量佳作。现存杜甫诗歌上千首,绝句有138首,虽然数量较少,却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这首七言绝句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诗句两两对仗极其工整,处处刻画细致,精致考究,看似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不加雕琢,细细品读起来却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首句中,诗人用四种景物为读者勾画出这样一幅清丽自然的初春画卷:两只黄鹂鸟成双作对,身姿轻盈地在翠绿的柳条间鸣叫欢唱。一行白鹭排列整齐,迎风展翅飞上青天。从诗句层面来理解,前半句中没有具体的方位词,然而黄鹂与翠柳两个静态意象在动词“鸣”的连接下组成一幅有声的动态图画,并明确指出动态鸟儿的空间地理方位,即在柳树枝叶间。依据图形-背景认知原则,具有完整性结构且形态较小容易移动的物体具有图形的特征,突显为“前景”,这两只黄鹂在一片初春新绿的柳树这一大背景的映衬下,小鸟的灵动与欢唱更加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紧接着随诗人的视线上移,转向更为开阔的天地。后半句中的“上”字兼具动词和介词的功用,带出了白鹭的行动路线及空间位置,而广袤天空如幕布般静止不动,模糊退后为大背景,烘托出一行白鹭整齐列队翩翩翱翔、悠然自在的动态美。此外,诗人选取明丽活泼的色彩,小鸟的鹅黄点缀了一片翠绿,白鹭成群的白色点缀了一望无际的湛蓝。古人用表示颜色的字亦须匹配得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颜色的对比更易引起读者的认知注意,更强调了图形背景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交相辉映中呈现出一片明媚欢快、有声有色的春景,也将诗人闲适自在的心情表达无疑。

    第二句包含的意象更加丰富,构图也更加立体。若说前一句诗人在图画中的角色较为隐形,位置不明,那么这一句虽然仍旧未出现主语,但“窗”与“西岭雪山”由动词“含”连接,首先点明了诗人的方位视角,他凭窗远眺,窗外的大好风光正是镶嵌在窗框里的优美画卷。在图形——背景理论框架下,窗前的观察者突显为引读者感知注意的图形,而窗外一切动静皆宜的风景渐渐模糊退后成为背景。让我们再拉近距离观察,诗中描绘的西岭是位于四川成都西郊的著名雪山,有“成都第一峰”之美称,山上积雪终年不化,“千秋雪”便拉长了时间的维度。眺望远方,连绵的雪山若隐若现,在这一大背景的映衬下,草堂门前的河岸安静地停泊着从东吴万里之地驶来的航船,“万里船”又拓宽了空间的广度。这一句可谓点睛之笔,将一幅错落有致的画中画、景中景展现于读者眼前,读者跟随诗人的视线拉近推远,从诗人本身与窗外景,到船舶与远山,这些意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在图形-背景理论阐释下不断分离转换,不断形成新的感知参照点和关注点。王国维曾曰“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和“画境”的结合即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意境。宏观来讲,时间和空间意识都在诗歌意境的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诗人将自己置身在广阔天地中,思千载观万里,各种实景渐渐虚化退为背景,这又是一种图形与背景的转换分离。在这幅生动壮阔的山水画中,轻松欢快的情感又增添了一份厚重深沉,全诗意境随之升华。

    三、结语

    认知诗学的不断发展为中国古典诗词分析及读者认知理解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方法。杜甫的这首《绝句》流传甚久,精练考究,耐人寻味,是古诗词中的佳作。在认知诗学的视域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加以解析,在圖形、背景动态转换中进一步营造诗歌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激发读者更丰富的阅读审美体验,品味更深的意蕴内涵。

    参考文献:

    [1]Peter Stockwell.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2]UngererF'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London: Longman, 1996.

    [3]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1):1-38.

    [4]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5]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释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1):39-43.

    [6]饶樊莉.试论杜甫绝句诗的艺术特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5-107.

    [7]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