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故事类阅读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年初和一个法语专业的同事聊天,谈起儿童词典,得知很多法国儿童用的是百科式词典。也就是说,孩子查一个生词的时候,会看到词典不仅呈现了这个词的各种语言信息(如发音、词性、词义、用法等),还展示了这个词所指概念的内容信息。如果举个汉语的例子,以词条“狗”为例,词典上不仅呈现了词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还展示了百科信息“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或許还配了彩色的插图。

    我顿时想到了非故事类阅读(non-fiction reading)。这不正是非故事类阅读的一种实践吗?和故事类阅读相比,非故事类阅读是学习者建构相关概念、理解逻辑关联、拓展百科知识、确立学科意识的重要途径。非故事类阅读文本中有很多新事物,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新概念,增加认识的范畴,扩大认知的范围;非故事类阅读文本中的各种命题、陈述、观点,包含了各种概念间的关联,为促进学习者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非故事类阅读文本中丰富的知识内容,是学习者不断探索未知、认识世界、了解自我的中介;非故事类阅读文本若是聚焦于某一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则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学科意识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科问题意识和学科学习兴趣。由此可见,非故事类阅读是立足语言教学、发展思维品质,进而全面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期的“热点·观点”栏目,我们聚焦非故事类阅读教学。钱小芳老师的《非虚构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意义和方法》借鉴了国外阅读研究和教学经验,梳理了非虚构类文本的定义类别,讨论了开展针对此类文本的阅读教学的意义,并总结了促进非虚构类文本阅读理解的教学策略以及课堂教学模式和文本选择标准。朱炎老师的《“三链”驱动下的小学中年级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从情境链、问题链及活动链驱动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小学中年级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施。卞金华老师的《自主英语学习者培养实践研究》则基于一位学生发展科技类语篇阅读能力的自主探究学习叙事,探讨在教师的引领、支持下,学生如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徐静芳老师的《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探究》结合教学案例,依据让学生研读语篇、关注导入环节,激活真实情境等教学思路设计一系列富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活动,探究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徐雨薇老师的《非虚构类文本选取与教学实施路径探究》还针对英语课堂实际教学中非虚构类文本素材短缺、缺乏教法等问题,分析了各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需求,提出了相应的非虚构类读物的选取建议和教学重点,并探讨了独立式、补充式、替换式三种补充读物与主教材融合的方法,讨论在实际教学中选取非虚构类文本和实施教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