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美学视阈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翟元堃

    【摘要】2017年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以更丰富多元的内容与更接地气的形式,在电视屏幕上掀起了一股内容好、又受观众喜欢的节目新热潮。现阶段的中国文化类节目无论是从形式、内容还是审美意蕴上,都进行了创新,呈现出了颇为丰富的美学品格,提升了节目的思维性、文化性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美学;创新

    中国的文化类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属于阳春白雪,叫好而不叫座。直到2017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使文化类节目摆脱了以往曲高和寡的窘况,几乎个个走红,多个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一同围观,“铁粉”无数,形成了可喜的中国电视文化现象。与早年间的文化类节目不同,2017年以后出现的文化类节目,从形式内容到审美价值都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文化类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新媒体相结合,打破了原先单调的舞台呈现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始终贯穿在节目的各个层面,丰富了美的表现形式,提升了节目的思想性、文化性和审美价值。

    一、文化类节目的形式——“言”

    魏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王弼曾经在《易传》“立象以尽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著名的论点:“得象忘言”与“得意忘象”。将这两个观点归结到艺术作品当中,可以认为“言”对应的是艺术作品的形式,“象”是艺术作品的内容,“意”则是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作为电视文艺节目的一个类别,文化类节目也应该“言”“象”“意”三者具备,既要有自身特有的传达介质、表现手段,更要有思想内容,也不能缺少感人至深的审美价值。2017年以来的电视文化类节目,首先就是在“言”的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

    (一)利用现代科技,完善视觉呈现

    2017年之前的文化类节目,例如《百家讲坛》和《子午书简》,多采用较为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久而久之观众逐渐觉得意兴阑珊、枯燥无趣,导致其慢慢走向衰落。然而可喜的是,我国电视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坚持“四个自信”,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奋斗精神,不断开掘创新源泉。伴随着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文化类节目不断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手段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使受众耳目一新,也让文化类节目摆脱了“说教意味浓厚,节目设置无趣”的刻板印象。

    例如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中,节目环节主要分为四部分:经典诵读人朗诵诗歌、嘉宾解读诗歌、经典传唱人演唱曲目以及演唱结束后的分享与访谈。在进行这些环节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始终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贯穿在节目当中。经典诵读人朗诵诗歌时,屏幕右侧使用中国传统的竹简和书法来呈现诗词内容;嘉宾解读诗歌时,舞台上的LED显示屏也会显示古诗词的内容,让观众能够边看内容边听解读;经典传唱人在传唱时,舞台设计情景交融,如梦如幻,每一个视觉效果都与古诗词的内容紧密相连,宛如“人在诗中游”,整个舞台效果呈现出了鲜明的中国古典韵味,使观众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从而全方位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与美好。

    (二)丰富节目形式,避免审美疲劳

    王国维在《古雅在美学上之位置》一文中提到,艺术的意象必须通过艺术的形式美才能表现出来,艺术雅与俗的区分,就在于艺术形式美的不同。[1]比起单调地讲述与普及传统文化,这些现象级的文化类节目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使得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变得多样而有趣。

    诗词类文化节目中,《经典咏流传》采取的是“和诗以歌”的形式,让经典诗词通过歌曲演唱出来。《中国诗词大会》则是通过“选手+百人团”竞赛的方式让受众感受诗词之美。读书类的文化节目中,《朗读者》采用的是“访谈+读书”的形式,嘉宾围绕每期主题分享自己与主题有关的故事,然后来朗读一本书中的某个片段,以此让观众产生共情,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一本好书》则是通过“话剧演绎+嘉宾解读”的形式,演员直接将书中部分内容以舞台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主持人和学者来解读书中的人物或者情感,让观众获得一种更为直观的体验。文博类文化节目中,《国家宝藏》采取的是“让文物活起来”,通过音乐、舞蹈、话剧、音乐剧等方式演绎文物前世今生的故事,挖掘文物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反思。《上新了,故宫》则是通过将历史文物打造成文化产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在实现社会效益、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联动发展的同时,也赋予了节目新的文化内涵。可以说,现阶段的文化类节目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冯梦龙在论述小说创作原则的时候曾提出小说创作必须通俗化,因为小说要想实现其教化作用,就必须让广大读者受感动,因此小说的创作就必须符合广大读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和文化水平。文化类节目的创作也是同理,文化类节目创作的初衷并不是只做給高学历人群看的,而应该是基本的全民文化普及,文化类节目用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的形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广大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

    二、文化类节目的内容——“象”

    清代美学家刘熙载在论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曾说过:“文尚华者日落,尚实者日茂。”意谓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果一味地追求形式,那么其艺术创作将会失去其生命力而逐渐走向衰落,反之,注重内容的艺术创作则会日渐繁荣。

    (一)内容垂直细分,挖掘小众文化

    除了传统的书信、古诗词等内容之外,文化类节目还将目光放在了一些小众文化上,比如湖南卫视推出的《声临其境》和《声入人心》。前者瞄准了配音领域,将许多“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幕后配音工作者推到台前,向观众展示配音、拟音等工作的内容。后者聚焦国内冷门的音乐剧和歌剧领域,采用将流行与古典结合的方式,普及音乐剧和歌剧,从而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和歌剧的发展。东方卫视的《喝彩中华》是中国首档原创戏曲类文化类节目,将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尤其是很多几近失传的戏曲艺术,用年轻观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一下子拉近了传统戏曲艺术与年轻群体的距离。

    这些栏目挖掘小众文化、关注传统文化,通过当代先进的电视技术和手段,使小众文化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将传统文化包装成了现代艺术,使小众文化逐步向大众文化演变,使传统优秀文化成为年轻人时尚的精神文化营养。也正因为此,这些聚焦小众文化的文化类节目不仅没有遭遇“收视滑铁卢”,反而博得了满堂彩,充分展现了电视文化类节目融合运用现代高科技制作技术和手段进行节目内容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二)注重观众互动,吸引年轻群体

    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在论述艺术欣赏活动时,便已经认识到艺术欣赏活动不单纯是被动地接受,还伴随着主动抒发,他讲学习《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电视节目要想避免观众对“综N代”的热情减退,就必须注重节目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获得一种亲身融入节目的参与感,从而使观众对节目内容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朗读者》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朗读亭”来与观众互动。朗读亭外观简约古朴,具有中国古典特色,内部设置有摄像机和一套完整的录音设备。朗读亭的玻璃可以在制作人员的操作下变成毛玻璃的状态,让朗读者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朗读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且,普通人在朗读亭中朗读的作品,也有机会出现在节目当中。《经典咏流传》中,“和诗以歌”的节目主题也充分体现在了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上,观众可以通过扫描节目的二维码,对着手机朗诵出古诗词,便能自动将录音转化为歌曲,让观众亲自体验将喜欢的古诗词唱出来的快乐。

    这种互动方式大大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距离,使观众有了真正参与节目的感觉,因此也提升了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改善了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心理距离。[2]随着现代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孤独的个体,都会有强烈但经常压抑在心底的倾诉与交流的欲望,无论是在朗读亭里读书,还是通过手机体验“和诗以歌”,针对的都是满足观众想要抒发自己感情的需求。同时,为了更贴近年轻群体碎片化的阅读与观看习惯,文化类节目的内容普遍可以切割成更适合手机观看的小视频,方便在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传播,观众也能够通过评论、转发、发弹幕等方式与节目互动。

    这些与时俱进的互动方式,不仅为文化类节目吸引了很多年轻群体的目光,也让电视节目制作者从观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中产生新的创作灵感,更代表着文化类节目不再以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与观众见面,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和观众交流。现阶段的文化类节目唤起了受众内心学习传统文化的渴望,受众范围几乎可以达到“全民覆盖”,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介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

    三、文化类节目的审美意蕴——“意”

    南宋严羽在其诗歌理论著作《沧浪诗话》中写道:“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其基本美学规定是“境生于象外”,为了使观众更好地感受优秀文化的力量,作为内容的“象”越简单、越通俗、越容易理解越好,但是“意”要隐,越含蓄越内敛越好,以此来达到“象外之意”,从而使受众的审美观照超越了有限物象的局限,伸向更广阔的宇宙、历史和人生。

    (一)突破“象”的限制,打造象外之意

    与晚会和娱乐节目追求酷炫的舞美、灯光效果不同,文化类节目往往通过与节目内容和主题相匹配的布景、艺术设计等呈现出的特定的艺术空间,创造出超越日常生活的情景想象和艺术境界,这是其超乎其他表现形式之上的高明所在。[3]

    《朗读者》的访谈间,节目组将其布置成了居家风格,柔软宽大的沙发,茶几上精美的茶壶,座位旁燃烧着炭的壁挂炉以及散发出淡黄色灯光的台灯,都给人营造出了一种温馨、舒适的意境。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距离适中,仿佛就是一对坐在家里喝茶聊天的老朋友。同时,访谈过程中大量运用了近景及特写镜头,让观众和嘉宾近距离接触。在这样的环境下,观众和嘉宾一样,都会进入一种放松的情绪状态,受这种情绪感染,嘉宾的访谈少了一分刻意,多了一分动人,观众也能更好地从嘉宾分享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感动。

    在《朗读者》第二季第12期节目中,巴拉格宗村的筑路人斯那定珠在舞台的朗读环节中,背后的大屏幕投射出了巴拉格宗村的画面,宁静村落的夜晚,篝火在一旁安静地燃着,配合斯那定珠的朗读,仿佛一下子把观众带到了巴拉格宗,营造了一种穿越时空般的神奇意境。在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中,观众对于人、事、情的认识与感悟已经由舞台实景跃入了艺术虚空,突破了“象”的限制,观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在节目的意境中都得到了提升。

    (二)营造情景意蕴,升华审美共鸣

    共鸣指的是在审美观照活动中,欣赏者的情感与审美对象的情感达到高度统一,从而产生的一种完全理解审美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文化类节目中,虽然借鉴吸收了很多综艺节目的制作手法,但往往会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恬淡闲适”的安静氛围,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体会节目所传达的情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织的意境中,唤起观众对于家国情怀的文化认同感。

    在《经典咏流传》中,每位经典传唱人与他们演唱歌曲所表达的意境,通过移情的手法呈现在电视屏幕上。例如在《经典咏流传》第二季第5期节目中,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在演唱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改编的歌曲《相聚的路虽遥远》时,与观众分享了他年少父母双亡,由哥哥把他拉扯长大的故事。在全家多数人都反对他独自一人从内蒙古前往北京考大学追求梦想的时候,是哥哥的支持让他有了今天的成就。他在表达对哥哥感谢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因病逝去的哥哥的无限哀思。观众能够从阿云嘎的分享中感受到手足之间的真挚感情,勾起了观众对于个人亲情与家庭情感的认同,使观众在充分理解古诗词含义的基础上,与经典传唱人和节目成了“情感共同体”。

    文化类节目中这样类似的营造文化与情感意境的例子数不胜数。文化类节目通过创新表现形式、内容塑造与舞台呈现等方法,生动形象地演绎了传统文化的写意境界,使传统文化以更传神的样式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营造的美好氛围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升华了节目的主题,让观众从中获得了一种包含着历史感和人生感的深沉美感。

    文化类节目作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宣传阵地,其传达出的价值导向与思想意义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市场中的优秀表现不仅提升了受众的审美品位,也提高了优质节目进入电视市场的门槛,改善了当下娱乐节目泛滥、节目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文化类节目逐步迈入2.0时代,只有以更高的美学内涵和更深层次的历史底蕴相支撑,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學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1.

    [2]刘婧.探究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以《朗读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131-132.

    [3]连冰玉.审美视阈下的电视文化类节目特征探究[J].影视制作,2018,(1):84-87.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生)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