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张永忠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思潮涌现,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和信息的多元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点及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提出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精神文明;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的主要特点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是通信手段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衍生出即时通讯技术如微博、微信、qq、朋友圈、网络空间等社交媒体,突破了以往的信函、电话、电报等传统通信模式,通信手段更为丰富多元。
二是人际交流即时化、互动化。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了即时化,互动化。一方面信息可以从不同渠道得到发布和传播;另一方面,人们可以不分场所、不分时间随时查看信息,信息受众相当广泛,故其影响也更为广泛。
三是传播内容多样化。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价值形态的思想观念都能在互联网领域得到体现,既有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有负面内容。尤其是迷信、色情、暴力、邪教色彩等负面内容,在传统媒体上找不到市场,却在互联网领域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二、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挑战
精神文明建设是塑造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凝聚民族力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时代下,思想空前活跃,观点激烈碰撞,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从形式上来看,长期以来,大多通过活动式、集体式等单向形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这种固定形式固然形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气势,但是影响却不长久,“雨过地皮干”。而互联网凭借其互动性强的特点,实现了人际交流的即时互动。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打破了被动接受的局面。
从空间上来看,网络世界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人际交往可以跨越单位、地区和国界,人们的视野极大开阔,交往空间扩大。那种以单位为主体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难以适应思想流、信息流在网络空间的大规模流动。
从内容上来看,互联网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衍生出更适合大众口味的网络文化。如果还是坚持“高大尚”,不接地气,保持“一个面孔”而没有“温度”,积极向上的文化就难以占领网络文化这个阵地。
三、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创新
习近平指出:“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1]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互联网就是这个时代的前沿,是在人的大脑里搞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对象,努力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入心入脑。
1、适应传播多元化特点,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主体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基在基层,在群众。要改进依靠集体活动等方式推动的老办法,充分利用广大群众喜欢上网的特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搬到“网上”,搭建人人能够参与的平台,采取动漫、动画、或者用网络语言讲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形成线上线下一起动的新格局。可以开展争创“网上精神文明建设标兵”活动,把网民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纳入每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范围,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适应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切实改变单向思维模式,无论是搞活动,还是做宣传,都要把“互动”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例如,善用影视作品宣传精神文明。影视作品对社会风气产生着重要影响。一部好的作品,可以让公众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反之,则会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影视作品是单向的,但是对影视作品的评论却可以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可以在网络空间开辟影视作品评论专区,吸引文学爱好者中的网民参与相关的评论活动,加强对作品播映后的评论,引导网民分清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同时,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持续不断地开展好人好事的宣传。
3、适应传播内容多样化特点,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改变内容上的“高大尚”上倾向和“冷面孔”。网络空间里的内容之所以吸引网民,不只是在语言上接近网民的胃口,在内容上也更易被网民所接受和理解,因此,应该围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气歌”,把建设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故事化,增强对大众的吸引力。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题材上,要结合网络空间的特点,“寓理于消遣休闲之中”。如,可以培养一支网络队伍,专门在网上进行专业宣讲,始终让正能量占领网络空间,切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的讲话.2015-2-28.
[参考文献]
[1]时伟,孙丽丽.刍论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J].理论导刊,2013(12).
[2]孙丽丽.网络虚拟社会阈下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前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23).
[3]王冰.试论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