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模式:中国广播突围的一个样板
吴星晨
1986年12月5日5点,坐落于广州市人民北路的广东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广东电台)直播间,主持人周郁和黄晞正在播音。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天对于中国广播的历史意义——中国大陆第一家直播广播频率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经济台)正式开播,轰轰烈烈的中国广播改革序幕由此拉开。
珠江经济台采用“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主持人节目为肌体”的形式,每逢半点播出新闻、整点播出经济信息,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听众的收听习惯和生活需要出发,由主持人灵活地将新闻、信息、服务、娱乐和各种话题熔为一炉,多姿多彩地直播。
珠江经济台采用一系列新举措,直接导致了广播从节目到机制再到体制的连锁式变革,成就了日后被国内广播同行一致推崇的“珠江模式”。珠江模式带来的改革春风,也迅速吹向全国各地。
广东电台:唯有改革才能活下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政策指引下,中国广播坚持“自己走路”,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各类节目都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广东属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境外媒体的冲击和国内传统媒体的崛起使广东的电台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广东民众中一度出现这样的局面:打开收音机收听香港的广播,打开电视机看香港的电视节目。因此,广东广播界面临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通过自身改革应对新的挑战。最终,广东广播选择了新的发展战略——开办珠江经济台。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广东电台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开始按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思路,对专题、新闻、文艺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大幅度改革。1979年,开办《大众生活》和《大众科学》节目,将专题节目“大众化”。1980年,率先在全国创办主持人节目《大众信箱》,改变传统广播节目的播音方式。但是,这些改革只是局部的调整,面对香港电台全天候、全频率的竞争,广东电台仍然处于明显劣势。
从1984年下半年起,广东电台几位年轻的同事如陈扬、陈永光、刘绍辉、何穗怡等主动请缨,进行了一次收听调查。没有专门的收听调查机构,没有专业的调查方法,他们从广州市上下九路到北京路,每天去商店和一些住户家里了解居民收听情况。一周之后,他们得到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在广州人口最密集地区,广东电台只有两到三成的收听率。在随即召开的座谈会上,几位老广播人失声痛哭。他们说,办了一辈子广播,没想到临近退休时广播竟然办成了这个样子。时任副台长不久的余统浩深受刺激,下定决心进行改革。
1984年年底,余统浩实地考察了香港电台和香港商业电台。在他看来,广东电台的缺点主要在于陈旧呆板的广播形式和观念。认识到这一点,广东电台随即进行了以台为单位的广播改革,开始用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广播。余统浩向当时的台长陈克提出了将广东电台二套节目办成经济广播的建议。陈克非常赞赏这一建议,两人一拍即合。
1985年珠江经济台筹备小组:从左到右为李一萍、周郁、余统浩、沈云光、陈连峰、罗海岳、陈扬、黄宪辉
改革中的“准生证”与“通行证”
1985年3月中旬,珠江经济台筹备组召开会议,起草了关于筹办珠江经济台的请示报告。在报告中提出试行以台为单位的总体性节目改革,逐步形成以省台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广播频率系列,将现有的广播频率分别办成综合广播、经济广播、文艺广播、教育广播、外语广播,以不同的内容、特点和风格去适应不同类型听众的多方面需要。
这一举措在当时非同小可。为了增加管理部门批准的可能性,筹备组邀请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帮助审议报告初稿。报告中还就珠江经濟台的宗旨、节目内容和形式做了原则性描述,思路清晰,兼顾台内新老架构。
四个月后,广东省委批准了这一报告。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批示:“这个设想很好,请抓紧施行。”时任广东省省长梁灵光批示:“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好的,应予支持。”一个月后,国家广播电视部也批复同意了这个报告。接到批复报告后,广东省广播电视厅迅速行动,成立了以时任厅长蔡辉为首的珠江经济台筹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建设、设备、宣传、人事四组。可以说,是举全厅之力来创办珠江经济台。
筹备中的“攻坚战”
珠江经济台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播,历时22个月,其中有几次重要的“攻坚战”。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改革是要冒一定的政治风险的。为了获得支持,筹备组找到了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因为他熟悉广东情况,理解改革的意义。筹备组先向王震同志提交了公函,公函这样写道:“为了适应广东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为了为珠江三角洲迅猛发展的商品经济服务,同时把境外资本主义广播顶回去,广东正在筹备中国第一个经济电台——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恳请王震同志题写台名。”出人意料的是,广东电台办公室收到了陈云同志的亲笔题字。王震在回信中解释,中国创办第一个经济电台,应当由党内最懂经济的人来题写台名,因此他转请陈云同志题词。随后,珠江经济台又邀请了许多领导同志题词,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广东省的老书记任仲夷等。
一年左右的时间里,珠江经济台先后五次修改节目方案。筹备组人员到工厂、街道、学校征求意见,制作模拟节目,得到试听听众的认可。
众志成城打实战
1986年3月,筹备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创办珠江经济台的消息公告社会。4月,广东广播电视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珠江经济台筹办实务,由此进入筹办珠江经济台的实操阶段。
8月,为了珠江经济台的开播需要,增设编辑部和经济信息部两个部门。随后,余统浩代表厅、台领导宣布了任命决定:曾广星为编辑部主任,下设业务小组,任命周郁、王少冰、徐晖、李宏图、李一萍、何乃谦、陈连峰为组长;任命罗海岳为信息资料部主任,许耀辉为副主任。除此之外,文艺部负责文艺板块节目,新闻部负责新闻节目,可以说这是“集台内外精英,办一宗广播界大事”。
当时珠江经济台的节目主持人合影
珠江经济台全天十多个板块节目,每个板块根据需要设置1~3名主持人,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主持人群体。为了让主持人发挥所长,珠江经济台出现了一批专门为主持人设计的节目。作为珠江经济台第四业务组组长的李一萍,是《七彩黄昏七彩夜》《双双李时间》的制作人和主持人。她抓住社会发展的脉搏,策划制作了本地粤语歌曲创作的新节目《音乐冲击波》,邀请广东知名作曲家李海鹰、王文光、许建强等谱曲,请广州市民填写粤语歌词,由歌手来演唱。洁玲、骅华主持的《莺歌夜话》,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不同形式、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把听众带入一个浪漫、抒情的气氛里,帮助听众提高审美情趣。不少听众尤其是大学生来信表示,“感谢洁玲、骆华等主持人带给我们的一个个温馨的晚上”。正是由于千千万万听众的支持和拥护,珠江经济台的节目主持人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人物。
珠江经济台连续几年举办“我最喜爱的节目主持人”听众评选活动,每次都能收到数十万以上的听众选票来信。第一年评选活动中,30多万名听众参加投票,嘉欣、周郁、周鸣、李一萍等人入选,盛况空前。崭露头角的主持人被迅速分到适合的节目,多年后,这些主持人回忆,在珠江经济台工作的日子是最有成就感的日子,是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看得见的广播,道不尽的精彩
珠江经济台在开播之前就确立了听众参与广播的理念。
1987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珠江经济台在广州市文化公园举行“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活动。作为珠江经济台第一个大型户外活动,全体主持人在公园集体亮相并表演节目,活动全程直播,听众拨通热线电话就能与舞台上的主持人交流。活动当天,七万多人把公园挤得水泄不通,不少人拿着收音机到现场参加联欢活动,公园门口的交通堵塞了两小时。
中华博览会是珠江经济台当时策划主办的规模最大的活动。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汇集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奇观,还有军事博览、书市、新春演奏会、时装表演等。这次活动集文化、娱乐、贸易于一体,时间跨越1989年圣诞节、1990年元旦、春节、元宵节四个节日,前后历时51天,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0多万人。
1989年12月,珠江经济台第一次离开广州到外地举办大型活动,联合广东肇庆电台举办“珠江欢乐传万家”大型联欢活动并组织多次现场直播,活动轰动了整个肇庆地区。活动当天,肇庆市到处洋溢着欢快的气息,等待主持人签名的听众排成20多条长龙。活动举办期间,公园人山人海,市内宾馆爆满,餐饮收益再创新高……
此后,珠江经济台平均每年举办250多场户外直播,把电台主持人和记者推到听众面前,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得见”的广播。
“珠江模式”遍地开花
珠江经济台的成功,是中国广播改革突围的一个典型。珠江经济台先后获得“模范集体”“广东改革开放十年十件大事”称号。1987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在广州召开专题研讨会,就“珠江模式”的成功经验展开探讨。之后一年,国内20多批记者对珠江经济台进行了报道,100多批同行前来参观学习。为了推广珠江经济台的改革经验,国家广播电视部政策研究室举办“广播电台台长、主持人讲习班”,全国40多位广播电台的台长和主持人参加学习。
一两年后,各地经济广播相继出现,三五年后,新闻、文艺、教育、信息、儿童等专业广播频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开播的专业广播频率在节目形式上都部分地借鉴了“珠江模式”。“珠江模式”从诞生到普及,只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进入21世纪,媒介生态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广播面临严峻的竞争,原本在广东地区收听排名首位的珠江经济台,位置排名也逐步下滑。在这样的形势下,广东电台总结历史与现状、优势与问题,投入到新一轮的改革实践中,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改革思路。
“珠江模式”的核心是创新,广东电台一直秉承着“珠江模式”的改革创新精神。
广播改革永远在路上!
注释
周国芳:《回首珠江模式看广播的未来发展》,《今日湖北》,2013年第10期。
余统浩:《为广播魅力的升腾喝彩——关于珠江经济台诞生的历史记忆》,https://wenku.baidu.com/view/d2842bf79e314332396893f3.html.
④覃繼红、刘浩三、吕晓红:《珠江经济台开播始末》,《中国广播》,2012年第4期。
徐南铁、陈桥生:《南方,南方!》,花城出版社 , 2013年版,第164页。
⑨白玲:《广播的跨越 广东广播插图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1页、第117页。
钱峰:《珠江模式的文化意义》,《中国广播》,2017年第3期。
白玲:《追寻广东广播人那段火热的峥嵘岁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编,《宣传技巧与跨文化传播——第八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获奖作品精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年版,第79页。
曾广星:《重振广播雄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求索奋进20年回眸》,《新闻战线》,1999年第2期。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