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心墙 携手同行
王佳佳
家校合作,广义上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融合;狭义上来讲,就是各科任老师和各家长教育理念的碰撞。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年轻班主任,我看到,在新时代背景下,这些融合和碰撞,多少折射出引人深思的矛盾点与不和谐,仿佛是筑起了一道道“心墙”。
究其原因,我觉得这是时代发展中的自然现象。首先是有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缺失,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过度承担了教育责任。双方角色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家校共育中的不和谐现象。我们的班级中,有工薪阶层的家长,也有个体户的家长,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的原因,有些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角色缺失,甚至双方角色都缺失。有的隔辈带娃,有的只能把孩子交给“小饭桌”等机构,总之家庭教育无法开展更无从开展。其次是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毕竟双方立场不同、修养不同,却又常常习惯于“依赖”对方。有些家长在孩子表现较好的时候不联系教师,当孩子出现成绩下降或者犯错误的时候就想到联系老师了,这样几次下来,间接地把家校联系变成了“打小报告”。另外老师把一些课后作业“放权”给了家长:听写、默写、检查背诵、检查算式等等,把家长压得喘不过气。家长“依赖”学校管孩子,老师“依赖”家长做教育,双方教育责任的过度承担也成为阻碍家校合作的一个矛盾点。
那如何寻找更佳的切入点来开展家校合作呢?
一、搭建家校合作的平台,优化家校合作关系
可以成立家庭讲师团,选拔综合素质较高、在教学合作中表现优异的家长进入家庭教育讲师团,接受专业培训,继而对其他家长进行培训教育,利用少数人的力量带动大部分人。可以设立家长接待室,温馨的环境可以让双方静下心来慢慢聊,分析原因找准对策,合力教育。可以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儿童节等等邀请家长一起和孩子“走红地毯”。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制定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案,指导亲子阅读,减少作业负担。可以开展亲子运动会,唤醒家长和孩子共处的合作体验。可以利用新媒体开展评选“最美家长”活动,调动家长合作的积极性。
二、开展家长体验系列活动,唤醒家长的互动感悟
学校要充分信任家委会,充分依靠家委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寒暑假和重大节假日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可以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每季度、每月、每周均可。还可以确定家委会“驻校办公日”,安排家长义工进行志愿服务。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中来。例如,我校作为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一直致力于开发我校的书法课程体系,如果能够有家长参与进来,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相信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认同“创造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润泽教育”的办学理念。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创新家校合作的媒介
在大数据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利用新媒体创新家校合作的途径是大势所趋。前些年我们依赖QQ,后来用微信,接着层出不穷的App,家校通、作业盒子、一起作业等等,里面不乏新鲜的功能。但是我们的老师和家长还是沉浸在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中,有急事打电话,没急事下个群通知,即便是运用了这些新媒体,也变成了布置作业的工具。在这些新媒体中,可以上传家庭教育微课程,可以克服家长没时间到校参加培训的弊端。在我的班级中,我运用希沃系统自带的班级优化大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家长在家长端便可以实时接收到教师评价。再例如作业盒子中,拥有问卷调查、名师直播课等功能,想在学校或班级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不必再大费周折打印纸质版让家长填写,直接打开手机即可完成,自动展示出调查结果,形成汇报稿。所以,学校对教师和家长进行新媒体的培训势在必行。
我们现如今的家长大部分是“80”后,他们普遍拥有新的思想理念,受过高等教育,在我们一起走的过程中,不应该仍旧被这一堵堵“心墙”所禁锢。学校和家庭之间要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多措并举来优化教育关系的生态平衡,改善当前的局面。当然,这非一朝一夕之力能够达到,我们要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让家校合作呈现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