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建设阻力及其消解策略研究
【摘要】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背景下,学分银行建设作为多方共赢的终身学习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但学分银行的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伴随着各种问题和冲突的。文章利用文献法与调查法,归纳了学分银行建设的阻力并对此进行了归因,提出了通过立法明确学分银行权力、促进教育机构协同办学、推进民间资本进入改善质量、顺应创新创业潮流鼓励学习者参与等策略,消解学分银行建设阻力。
【关键词】学分银行;建设阻力;消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2000906
【收稿日期】20170420
【基金项目】2016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以学分银行为沟通载体的重庆终身学习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为2016YBJY058;重庆市2015年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互联网+时代高职生职业素养结构变迁与形成途径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GX038;2016年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优化研究”,课题编号为16YB105
【作者简介】吴南中(1984—),男,湖南新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职业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深入,学分银行作为“各方多赢、功在社会、利泽百姓”的好事备受重视,[1]其建设成为各国政府发展教育的重要策略。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以各种形式建立学分银行或者是与学分银行功能相似的制度体系和运行体系。[2]我国关于学分银行的官方提法最早出现在2004年的教育部文件《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进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0号)里,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学分银行建设是国家教育规划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项目。随后,学分银行在全国层面逐渐铺开,重点落在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和部分政府、联盟、学校和企业。按照周晶晶等人的分类,我国的学分银行分为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市民学分银行、联盟学分银行、成人高校学分银行、职校学分银行、企业学分银行和其他学分银行项目七大类。[3]教育部在2016年的《推进学分认定和转化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学分认证、转换试点的意义,明确试点学分银行建设,学分银行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但学分银行的实践却不是理论构想的一帆风顺,学分认定主体不清、学分积累能力不济、学分转换需求不足等原因多次被相关学者在多种场合提及,隐匿在学分银行建设背后的阻力到底有哪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消解策略,降低学分银行各方面的阻力,促进学分银行发展呢?
一、阻力与学分银行建设阻力
(一)阻力的词源前溯
阻力在物理学上用来描述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力。比如空气阻力、滑动阻力,阻力是物质世界运动可控的支撑,失去阻力地运动整个世界会失控。阻力也经常出现在心理治理领域,常用于描述个体有意无意地做出抵抗,出现不愿意甚至反对消除症状的现象。应用到社会研究领域,指的是推进改革或者事务进展所产生的阻碍,通常由改革冲突产生,是面临改革现状的压力时维持现状的一种力量。[4]阻力的存在并不是坏事,在社会实践中,阻力是组织发展中一种健康和必要的现象,是保障事务朝向正确方向变革和消解潜在危害的积极力量。对于方向正确的改革而言,消除阻力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和精力,但是能引起改革倡导者在推进改革时的周密思考和明智选择,避免出于个人选择、偏好和个人审美产生改革偏差;对于方向不正确的改革,阻力能起到在危害发生之前扼杀变化的作用。因此,消除阻力并不是要扼杀阻力来源,而是要建立协同机制,通过多元话语,清晰事务发展目标,理顺事务发展路径,实现组织和目标的协同。
(二)学分银行建设阻力
学分银行建设阻力指的是在学分银行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由于学分银行会触动相关利益、引起原有工作程序不适和制度建设滞后等原因,产生阻碍学分银行正常推进的压力和阻碍力量。从学分银行的功能来看,学分银行建设的目的在于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参与竞争,形成优质成果呈现的平台。这种方式冲击了传统的学校运行体系,也没有形成专门的制度体系,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吴钧认为学分银行建设存在主体含糊、换算技术障碍、校级互认壁垒等问题,[5]杨晨提出学分银行建设三大问题,[6]实际上指学分银行阻力导致的困境。破解学分银行建设的难题,应该直面学分银行建设阻力,从消除阻力入手,推动学分银行建设。
二、学分银行阻力来源及其归因
(一)学分银行阻力来源
1制度建设滞后带来的阻力
学分银行是一种制度体系,有学者将学分银行定义为一系列关于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的体系。纵观学分银行运行状态,取得一定成效的学分银行建设,必定是制度建设与发展同步,立法先于制度设计。比如欧盟在上世紀90年代出台了推进终身学习的政策和措施,制定了认证各类学习成果的原则,成为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行动指南。在此铺垫下,2007年启动了欧洲终身学习资格框架,通过设计八个资格等级,规定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维度,有效认定各类学习成果,促进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流动。[7]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用法律来保障学分银行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1997年韩国政府颁发的《学分认证法案》将正规教育体系以外的六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并规定通过积累达到相应要求就可以获取本专科证书。我国台湾地区也是先行立法的先驱,2002年就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推动学分认证。在没有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的美国,由于其特别的转学通道和学分认可机制及各类合作协议,为学习成果流动及认证提供了便利。综观其他国家、地区先进经验,我国在制度上的滞后性明显,至今没有形成一套终身教育的立法,各种制度的系统性和相互支撑能力非常薄弱,导致学分银行的美好愿景规划在执行时找不到主体,更没有依据。
2学习成果的质量问题带来的阻力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投放机制、教育机构自身定位等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交织,导致不同教育机构的学习成果质量不同。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现状,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差别、层级差别(985院校、211院校、一般本科、高职高专等)巨大,就是同一级别的高校,也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别,给学分流动带来了极大的阻力。比如某直辖市集中五所本科院校和五所高职院校的教学负责人协商学分互认的问题,结果是五所本科院校全部不愿意承认五所高职院校的学分,学分银行工作推进难度可想而知。除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自学考试、电大系统的开放教育、各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其质量远远没有达到可靠状态。对于学分银行而言,学习成果的兑换的基本原则就是等值等效,缺乏质量就是缺乏生存的基础。
3办学者认知阻力
学分银行的价值受到教育研究与实践人士的肯定,但落实到具体办学中,还存在认知问题。首先,部分办学者对学分银行认识模糊,并不理解学分银行的价值。学分银行给学习者带来了多元选择机会,对教育机构办学质量形成、特色打造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办学者并没有认识到学分银行对自身的教育体系重塑产生影响。其次,部分办学者对学分银行未来并不看好。比如对学分银行未来持有的悲观情绪影响了对学分银行的关注、资源投入和制度建设,以至于学习活动早已冲破了单一学校的围墙却没有实质性地建立学分银行体系。再次,部分办学者“关门办学”思想严重。尽管受到国际OCW、MOOC、终身教育理念等先进办学行为和思想的冲击,但“开放办学”的思路并没有深入到办学者身心,也没有转换为“开放办学”的实践。部分办学者陷入对自身质量的盲目自信,比如有的对自身的教学质量“沾沾自喜”,没有观察到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对质量的提升作用;有的办学者对“开放办学”存在极端认知,认为各类在线教育资源仅仅是西方国家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教育者的认知导致了学分银行推动过程的观望、无作为甚至抵制。
4学习成果体系质量标准不健全
学分银行的价值是各级各类学习成果通过学分体系认证,这就产生了什么样的学习成果可以认证的问题。在德国,没有资历的劳动者可以凭借其经验参与认证,获取资格。在国内建立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学分银行,许多学分银行研究者借鉴国外资格框架,制定了部分学习成果等级,建立了相关的认证体系,并尝试进行各类成果的认证。但认证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导致了认证难度增加。尤其是非正式学习成果,在标准建设上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框架和制度,要将各类非正式学习的成果纳入学分体系几乎成了无法突破的难题。
5学习者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的阻力
学分银行要实现自身价值,需要影响学习者源源不断参与学分认证,以及进入学分银行的学习者与平台产生黏性,也就是学分银行要有学习者成果认定的需求。从广州大学城2003年建立的 “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效果来看,8年时间里累计的人数不足在校生人数的2%。[8]上海开放大学一直走在前沿,其统合各级终身教育体系的学分银行,运行两年多仅仅130多人自主申请学历教育学分转换。[9]在其他学分银行机构中也没有出现大量的认证转换的需求,与学分银行所承载的使命严重不符合。没有学习者对学分认证产生需求,也就失去了学分银行的话语权和生存生态,极大地阻碍了学分银行继续向前发展。
6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体验不佳
学分银行信息平台是与学习者发生关系的窗口,也是与学习者产生联系的关键平台。对国内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研究发现,管理平台的普遍特征是建立在方便管理者管理的理念下,而不是建立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学习者的目标中。比如某直辖市建立的学分银行,采用的是封闭型菜单模式,管理者为了登记准确的信息,预设了各类学习成果,但覆盖不全。当学习者获取了信息平台非预设成果时,需要联系管理平台工作者进行添加。显然,这种方式能提高管理的便捷度,却把学习者的热情挡在门外。平台需要的基本功能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平台对学习者的智能引导、个性化支持和学习路径推荐、基于“人职匹配”的岗位推荐等后期行为。这种体验不佳的学习银行平台会导致“边缘”的学习者快速失去参与的意愿。
7教师阻力
在学分银行的推进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学分银行对于教师而言,同样是不适“事物”。按照学分银行的要求,课程建设要按照学分银行规定层级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需求进行;还需要打破学科逻辑,按照学分银行所需要的认证模块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甚至是教学实施上都需要按学分银行所规定的标准进行重新设计。以往在内容上的随意性被打破,组织上的学科化被认证模块化取代,导致了大量的课程需要重新建设、大量已有的资源需要推倒重建,这无形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导致了教师对学分银行的无意识抵制。
(二)学分银行阻力归因
1文化层面归因
文化通过约束人的行为限定了革新的心理和空间。学分银行的建设阻力有来自文化层面的影响。首先,高等教育领域的不均衡发展理念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层次化,并固化为社会、政府的认知。体现为对各级各类教学成果承认成为教育机构心理上很难克服的障碍,特别是对办学质量较高的院校承认较低水平的院校,全日制院校承认非全日制院校,课堂教学承认在线学习成果。一般来说,占强势的对方可能容易认为自身的文化优于对方的文化,自身的能力优于对方的能力,不屑与对方合作。同时弱势一方会反感这种强势文化并进行抵制。其次,长期以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了各个部门管理的碎片化,教育机构割裂与分离严重,甚至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割裂与分裂。不同的机构不愿意为学分的互认提供实施环境。再次,在“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学习者是管理的对象,忽视了学习者话语权的文化导致在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从学习者需求出发,没有真正按照学习者需求进行制度设计、机制设计、平台设计,无法引起學习者的高度关注。
2社会层面归因
社会作为学分银行的生存环境,其系统运作方式实质性地影响了学分银行的正常推进。首先,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与思想素质发展脱节,导致终身学习需求不旺。国家在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口,教育的重要性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在落后产能缩减不力、社会转型对个体层面影响还没有真切体现、创新意愿不强的情形下,尤其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创造了持续的岗位提供给劳动者,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处于“用工荒”的社会现实中,对资历和学习需求不旺盛,学习者并没有太多意愿参与终身学习。其次,社会运行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支持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的制度。国家并没有形成《终身教育法》或者是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的资历架构,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制度、经济、文化支持不够,比如带薪学习制度,并没有在企业上形成共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再次,对于学校的学习者而言,受制于严格的学籍制度、单一的学分通道、严格的学校等级和固化的社会认知,流动起来较为困难。
3组织层面归因
学分银行受制于组织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等组织层面的制度。首先,学分制没有真正形成。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生取得的学分数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并据以进行有关管理工作。”[10]学分制的精髓是学习者自我选择。从理论上,只要学习者获取了足额的学分,就可以获取学历和资历。学分制是学分银行效用发挥的基本制度,但高等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学分制。其次,学校组织“刻板现象”严重。由于人才培养的可测量性和可评价性偏弱,导致难以测评不同的教育机构对学习者的实际教育效果,影响学校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认识,破坏各级各类学校参与交流互动的文化,形成了学校刻板的组织文化,学校并没有在组织上为学分银行制度运行提供组织支持。
三、学分银行阻力的消解策略
要消除学分银行建设的阻力,需要关注学分银行阻力以及阻力的归因,分析阻力特性,以系统化、制度化、过程化的思想为指导,形成相互配合的策略系统和制度系统,单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结合,消除阻碍学分银行发展的阻力。
(一)加快终身教育立法,赋予学分银行中心权力
参与学分银行认证,实际是需要与“学历”或者其他“职业资格”产生联系。换句话而言,就是学习者需要认证、积累与转换之后,学分银行能给学习者“学历”或者“职业资格”。按照现情,学分银行本身不颁发证书,也没有权利授予学位和资格证书,更没有与学历学位、资格证书相关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通过终身教育法律立法,以企校合作,形成既能有基本质量、又反映行业企业对专业能力和技能要求、还能满足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并按照不同的层级形成转换的标准,学习者学习了相应的课程,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历和资历。或者是借鉴韩国经验,与院校合作建立标准,获取了相应学分,颁发教育部长或协议大学签发的文凭。[11]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分银行权力的赋予,需要有严密的监控和周全的质量保障机制。从社会运行角度来说,学分银行的权力赋予是一个不可逆的教育改革,如果效果不佳,对机制的建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赋予学分银行中心权力的进程中,可以选择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清晰的职业资格和专业进行试点,评估认证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以治理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制度建设,逐步扩大学分银行权力。
(二)促进教育机构协同办学,建设协同供给文化
当“关门办学”成为一种文化时,合作不会产生,学分等学习成果流动就会成为空话。首先,通过协同办学,形成小范围的学习成果共享联盟,促进更多的教育机构参与体验学分银行给学校带来的发展通道。其次,通过共建项目、共享实训室、共同教改等方式,体验教育机构之间的不同管理理念、质量控制方式,实现知识与经验分享,提高学分银行管理水平。再次,通过协同办学,可以节约大量资源,用于自身富有竞争力教育产品的扶持。在传统的思路中,建立学习平台、建立大而全的学习资源成为常态,大量的资源用于重复建设,尤其是完全不受地域限制的网络平台、网络资源建设。协同办学中催生的协同文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无效的资源投入比例,促进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自身特色产品的打造中来,提高资源效率。
(三)大力推进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提升学习成果供给质量和畅通供给渠道
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在移植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依附发展”的模式,[12]学校依附政府政策发展、教学依附制度指令发展、内容依附强势文化发展等等,根据政治、经济利益设计并输出系统性的教育教学的体系,表现为任何问题靠请示,任何发展靠政策,甚至在发展过程中为获取政策和政治支持,放弃办学原则。通过激励、宣传、减免税收等具体手段,引导民间资本通过管理创新、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创新冲击僵化的教育体系,并逐渐形成社会影响力,促使社会人士认识到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逐渐向教育本体施加影响,帮助传统教育体系打开思路、开门办学。同时民间资本在向教育本体的进发过程中,通过学分银行形成影响力,成为教育供给的新兴力量。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教育机构形成特色,打造自身学习成果品牌,与新兴民间教育机构竞争,促使教育机构不再着力“大而全”发展,而是追求“特色发展”、“精品发展”、“锚定方向发展”。这样,学习者成长所需要的其他教育资源必须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良性互动的形势就会清晰明确。最终拓展学习成果的来源和提升学习成果的质量,同时也加大了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对学分银行的黏性。
(四)顺应万众创业潮流,鼓励学习者参与终身学习
不得不说,社会人士参与学分银行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环境并不急切地需要他们更新知识体系。笔者造访香港、东京等创新与创业氛围较为浓厚的区域发现,地铁阅读、博物馆学习等让人印象深刻。在李克强总理等人的号召下,教育部等多个部门积极参与,事实上推动了全国的创新创业热潮,一大批有志气的年轻人投入到创新创业的环境中。但创新创业显然不是依托号召就能完成的使命,而是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群体,积累和创新专业知识,形成创新产品和创新模式,再投入市场与市场原有产品形成差异精准竞争,[13]这就蕴含了大量的学习需求。社会舆论以及相应的制度建立引导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利用知识创新、利用技能创业、利用创新产品创业,这就助推了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最终为学分银行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受众”,真正壯大学分银行关注人群。
(五)形成多元治理机制,建立学习成果质量保障体系
保障学习成果质量是学分银行运行的基础。部分机构打着办教育的“羊头”,干卖文凭的“狗肉”;部分机构即便是想做好课程建设,但是受制于指引、体制和人员配置,无法真正产生高质量的学习成果等等。这些问题造成了学分银行如果铺开,就容易降低整个社会文凭和职业资格的诚信问题,冲击教育生态秩序。因此,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质量需要标准体系的支持,需要建立学习成果治理的保障体系。首先,全国性的资历框架必须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明确各级各类资格要求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标准,形成可以指导学习成果、相关课程建设、教学运行、教学评价的质量基准线,并成立质量保障委员会进行第三方评价和实时更新。其次,需要不断研究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与学习者、社会人士一起不断反馈标准的适应和引领情况,不断地更新课程质量标准体系。最后,教师需要自觉意识到学分银行对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积极自觉将学分银行的质量要求转化为工作标准。
(六)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教育机构形成特色产品
特色就是一个“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问题。一个教育生态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大量的参与者,还需要不断形成个别引领性的高质量教育产品,促进教育生态的换代。学分银行的发展,通过接入优质资源引入了竞争机制,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引入市场机制开展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产品建设提供了契机。市场机制指的是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运行方式,通过供需关系和自由交易,扩大自身市场和积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学分银行提供了多元通道,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产品必须有高质量、高标准、高口碑,才能吸引大量学习者,从而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这就需要有意识地优化竞争环境,促使教育机构思考自身特色建设的问题,思考拿什么样的产品参与市场的问题。这种机制的建设,一方面为新进入者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挤出部分不具备教学基本条件的碌碌无为者,优化整个教育生态。
(七)单点突破与系统推进结合,促进学分流动
不得不说,在现行的阻力下,学分银行的系统推进始终是一个难题,必须有策略地从不同的角度发力,促进学分银行的建设。首先,找准单点,快速形成示范效应。学分银行建设所设计的面多范围广,全面发力在目前的情形下似乎是一道难题,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是一个快速打开局面的方式。比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选择职教与远教一体化的学分银行作为打造的目标,试图通过与香港和东盟依托国家的“一带一路”向外输送,促成局域性影响力的提升,就是一个有效的单点。其次,制度、框架等学分银行建设事物需要有系统的思路、长远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所做的工作必须是有条理、有章法、能拓展的。比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分银行建设在资历框架上形成了职教与远教一体化的特色,但是同时注明了与香港、东盟、国开、广开等学分银行框架对接。只有单点切入,才能帮助学习银行迅速扩大影响力;只有系统推进,才能为单点突破找到制度上的系统支持。现阶段学分银行的发展,需要有单点突破和系统推进相结合的思想,促进学分等学习成果的有序流动。
(八)以学习者为中心,搭建大数据内核的信息平台服务终身学习
信息平台是学分银行业务办理的窗口,学分的认证、积累与转换工作需要依托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完成。首先,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要按照学分银行运行体系流程要求,紧扣服务学习者的理念进行。在现行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中,脱离学习者需求的建设方式导致了学习者体验不佳,不适应学分银行服务理念。其次,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建设要有大数据思维。通过布局大数据体系,在数据伦理的允许下,捕捉学习者数据,并从学习成果的获取路径、方式、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学习者潜力判断,并以此推送学习内容、方式、路径,以及对接外部企业进行工作推送,實现以大数据服务学习者的目的。最后,信息平台要建成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拓展的平台。学分银行的发展,一定要适应不同的时代需求。因此,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提供拓展接口,实现学分银行平台的不断优化和功能的不断拓展。
四、结束语
任何教育改革都会引发冲突,产生阻碍改革推动的力量。学分银行建设中的阻力,是学分银行自身不足或者是条件不成熟的表现。但作为代表主流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学分银行建设,尤其是解决我国学习通道的“独木桥”现象和“单向道”路径,解决学校教育发展特色不足、质量不高以及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等现实人才培养问题的价值,受到各级各类教育人士的普遍认可。学分银行的建设阻力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破解学分银行阻力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需要建设者攻坚克难的决心,更需要建设者将阻力作为前提预设、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的基本出发点,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学分银行建设的关键位置,在不断创新建设方式中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学分银行建设引发的阻力和冲突。
【参考文献】
[1][6]杨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10(6):41—46.
[2]张伟远,段承贵.终身学习立交桥建构的国际发展和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9):9—15.
[3][9]周晶晶,孙耀庭,慈龙玉.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6(10):55—60.
[4]程培杰,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1(6):49—53.
[5]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Z1):89—92.
[7][11]王海东,韩民.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相关概念及问题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16(5):61—67.
[8]贺林平.学分互认无人喝彩[N].人民日报,20110718(12).
[10]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402.
[12]袁本涛.依附发展: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0(6):120—124.
[13]吴南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0):20—26.
Research on the Obstacl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U Nanzhong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earning society, credit bank construction, as an integral part of a generally beneficial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credit bank has become a magnet for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credit bank, with problems and conflicts of various sorts, has not always been plain sailing. The paper attempts to employ textual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to give a summary of the obstacles and the causes and also makes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as solutions. Legislation can be employed to clarify the authority of credit banks. Educational institut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undertake coordinated schoolrunning so that private capital can join in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t can also respond to new trends i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encour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learners.
【Key words】credit bank; obstacles; countermeasures
(編辑/樊霄鹏)2018第2期(总第373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2 2018Total No.373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8.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