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适时”拓展

    王旭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物理教材上的有些内容因为更新换代而慢慢从百姓生活中消失,需要老师适应时代要求将教学内容有所拓展,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契合创新教育的考查方向,使学生真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关键词:“适时”拓展; 兴趣; 创新; 社会进步

    中图分类号:G633.7?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15-002

    由刘炳昇、李容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材(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于2002年11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该教材有许多特色,也陪伴我们近二十多年,而这二十多年来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物理技术使用日益平常,许多教材上的新技术都已走入了百姓生活,而教材上的有些内容也因为更新换代而慢慢从百姓生活中消失。

    比如笔者在教学《照相机与眼球 视力的矫正》这一课时,发现教材上的照相机因为是最基本的相机,像是倒立的,里面有胶片,这些与他们平日所见都不同,学生如今接触最多的是用手机照相,因其智能化设计不怎么需要调节,对学生理解本课最重要的成像调节是非常不利的,笔者在这里进行了如下的尝试,除了常规的教学以外,加入了一块新的延伸内容。

    在讲完视力矫正后笔者展示了2017年厦门的一道中考题,题目如下:

    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

    (1)如图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像(选填“实”或“虚”)。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此时像会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所示。

    (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用“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

    (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

    在和同学们分析此题的第(2)(3)两问时,我们不难发现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u>0.50m时,像距v几乎保持0.5cm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就越接近焦距,故焦距应该为0.005m。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用调节。

    通过这道题的讲解,同学们瞬间就可以把今天所学和自己生活所感联系起来,也能解决心中一个疑问,明白了手机照相机为何不用多大调节,接着我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手机照相是否也有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缺陷?又该如何解决?然后和同学们一起用手机实际操作,大家发现当物距很近时,因为物距无法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像距有明显变化,不能调节的手机马上就拍不清楚,同学们不禁感慨,手机都是“远视眼”患者啊,我就趁热打铁的提问学生应该怎么矫正,同时拿出外置的凹凸镜头给学生们来选,学生们都能迅速选择凸透镜来矫正手机的“远视眼”并加以验证。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马上将所学用在了时下所流行的技术中,使同学们收获满满,教学效果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所以笔者大胆认为当下的教学中,除了要依托教材以外,也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进行一些“适时”拓展,例如笔者在教授温度测量时和大家初步认识了时下用的最多的测温计——红外线测温枪。后面《人眼看不见的光》这一课中和学生们再次了解并一起使用了红外线测温枪,还有凸透镜成像运用中,用胶片做成像物体的幻灯机投影仪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笔者用大纸盒、凸透镜、手机亲自做了一个“适时”投影仪,给学生在班级墙上放映了一段电影小片段,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适时”拓展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枚举了,而“适时”拓展的好处我觉得有如下几点:

    一、“适时”拓展更易引发学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苏科版物理教材本身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方面也是很有特色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本来的有趣问题现在也是学生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不难想象,学生们对于教材上那些他们认为的已经落伍的内容肯定是兴趣索然,所以“适时”拓展可以紧跟时代,展示的内容可以选择学生目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在《光的色彩颜色》一课教学中我给每位同学发了一副3D红蓝眼镜,和学生一起看了一部3D短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迫切想要了解其中的奥秘,整个课堂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类似的还有《平面镜成像》一课中和学生一起看了利用平面镜成像技术的3D全息投影,这一系列的“适时”拓展都紧随新时代日新月异的技术运用,也是最容易引发学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的,学生们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适时”拓展更契合新时代重视创新的考查方向

    综观这些年的中考考试内容,其中重视创新,联系科技成果、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当前当地的热点,是当前中考内容中的一大亮点。而毫无疑问教材的更新肯定是无法跟上当今社会一日一更新的科技进步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们及时把握当前热点技术创新,在课堂上“适时”拓展,以应对中考新风向。

    比如下面是2019年德州的一道中考题

    如圖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画面投射到白墙上来观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本题的易错点是B选项中倒立两字和学生认知中看到的正立的电影画面有冲突,而笔者在课堂上“适时”拓展过这一内容,所以学生会非常有印象,想起老师第一次放手机后,墙上投影是倒立的,老师特地关掉手机的重力感应之后才成功把手机倒置,然后墙上是正常的“正立”画面。

    “适时”的拓展更契合新时代重视创新的考查方向,也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可以应对起创新题也能游刃有余。

    三、“适时”拓展更易完成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联系

    物理教学一贯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实际教学中,很明显从物理走向社会更难一点,其最主要难处在于社会的进步之快是完全超越教材的再版速度的,所以很多学生觉得学了物理主要是用来解题的,特别初中物理上很多涉及的物理技术的确有所落后,比如学生们普遍认为磅秤,案秤等工具在生活中已经很难再看到了,现在用得比较多的应该是电子秤,所以在《压强》一课教学之后我比较详细的和他们介绍了电子秤,并且在和学生探索倾斜放置的电子秤所测准确与否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理解了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所以笔者认为“适时”拓展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让学生能更快更好的把所学知识在平日里就可以使用出来,真正做到所学即可用,比如笔者教导过学生红外线测温枪,在今年疫情防控中其他学科老师转告给我这样一个小插曲让我深感欣慰,学生入学时在校门口由老师用红外测温枪测体温,这位老师在测一位学生时,朝向了学生额头,在旁的家长立刻表示了质疑,认为这个发出红外线照到眼睛了会有伤害,认为老师不专业。恰好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在在旁,马上解释说:“我们初二的时候老教过红外线测温枪是接收红外线的,不是发射红外线。”简简单单一个解释既解决了家长的疑问,也化解了疫情期间风声鹤唳的紧张情绪,最让我倍感欣喜的是孩子们能把所学运用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综上,笔者认为目前的物理教学可以适当地进行适应时代进步的相关拓展,以培养出具备科学素养、能学以致用的新时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