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研究

    奚宾 李洁

    

    

    

    【摘 要】 文章探讨了融资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选取2007—2017年我国19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面板分析,探讨融资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分析资本缓冲、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对这一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存款比率提高,银行的融资流动性增大,但是银行承担了更高风险,资本缓冲会限制银行在融资流动性较高时候承担更多风险。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由于银行受到更严厉的监管,同时自身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加厌恶风险,因此融资流动性较高的银行承担的风险较小。研究建议监管机构增加银行流动性的同时要加强对其资本的监管。

    【关键词】 融资流动性; 资本缓冲; 金融危机; 银行风险承担

    【中图分类号】 F8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0)15-0036-07

    一、引言

    近30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人们仍然未能完全走出危机的阴影。我国金融市场中“钱荒”逐渐成为一种常态,2013年的“大钱荒”和2016年的“小钱荒”产生的根源是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的膨胀,在“钱荒”期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曾多次突破6%。2018年的两会和博鳌论坛上,习总书记强调,我国将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大幅度降低市场准入限制。金融业的一系列改革将会扩大银行业规模和竞争。尽管我国金融市场的融资功能不断完善,储蓄向投资的直接转化机制逐步健全,但目前通过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商业银行发挥着社会储蓄向投资转化的中介作用,而对融资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成为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

    为了降低银行体系对市场批发性融资的依赖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巴塞尔协议III全球准则和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对融资流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还无法确定新的要求是否会降低银行的风险,使整个金融体系更加稳定。因此,当全球银行监管改革聚焦于让银行变得比过去更有流动性时,更好地理解银行的融资流动性风险与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潜在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二、文献回顾

    通过资产出售或新借款在短期内以公平价格筹集现金的能力即为融资流动性,债务到期时,银行可快速以低成本筹措资金偿还债务,也可以自有现金偿还债务,两者具有一定替代关系,融资流动性降低了持有现金的比例[ 1-3 ]。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的提高虽然能够改善流动性,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同时得到鼓励,并且其风险承担行为占主导地位时,风险承担的增加抵消了流动性改善带来的好处,导致风险水平上升[ 4 ]。由于存款比率较高,银行的融资流动性风险较低,但其却承担了更高的风险,规模和资本缓冲通常会限制其在融资流动性风险较低的情况下承担更多风险[ 5 ]。

    融资流动性变化会改变银行的经营行为,而经营的调整反过来又会影响银行的融资流动性。银行间融资额取决于流动性冲击的持续性和规模以及银行的流动性需求[ 6 ]。较高的融资流动性会降低银行贷款的增长,随着银行资本的增加,银行贷款也会增加,融资流动性对银行贷款的减少效应会随着资本的增加而变化[ 7 ]。多家银行持股公司(MBHC)管理流动性是为了应对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变化,与非多家银行持股公司结构相比,多家银行持股公司(MBHC)结构的新进入者受益于较低的流动性和以较低的成本筹集存款,表明MBHC以错配风险为代价,享受着较低的流动性[ 8 ],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9 ]。

    银行风险承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资本充足的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相对较低,拥有较小资本缓冲的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资本缓冲来降低风险[ 10-11 ]。法律保护水平越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越高,随着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银行经营业绩随之提高,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却较低,最终导致银行风险上升[ 12 ]。职务犯罪对银行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务犯罪会加剧银行风险;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的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往往不到位,因而受到职务犯罪的影响更大[ 13 ]。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纪律约束的增强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市场纪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净效应则取决于“顺周期”杠杆调整效应与“风险转嫁”效应的相对强弱[ 14 ]。也有学者认为,银行的风险和资本关系是负面的还是积极的,取决于存款保险公司、股东和经理的相对力量[ 15 ]。较大规模的银行风险较小,因为规模增加了银行的稳定性,大银行有更大的能力以非存款或批发融资的形式产生资金[ 16-17 ]。不同监管压力、不同资本水平、不同类型的银行对资本及风险调整的行为有所不同,只有采取差异化的资本监管指标,才能有效调控持续经营下的最适缓冲资本水平[ 18 ]。

    已有文献从不同角度对银行融资流动性与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论证。部分学者认为融资流动性的增加对银行风险有正面直接影响;还有学者认为融资流动性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的破产成本,刺激银行承担更多的新风险,降低银行的稳定性;也有学者分析了影响银行融资流动性和风险承担的因素,进而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已有研究虽然有观点不一致的地方,但明确了银行的融资流动性与风险承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然而鲜有文献对两者关系做实证分析,研究结论的稳健性难以保证。存款保险制度下,融资流动性的增加使银行经理对银行短期内不会面临融资流动性危机过于自信,有动机通过大幅降低贷款利率来增加贷款数量,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酬,这反而可能引发银行破产。本文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和政府监管提供参考。

    三、理论分析

    假定银行具有外生给定的资本结构,包括存款D和股本W。储户是银行唯一的债权人,其关注的是存款本息是否可以得到保证,不愿意让银行承担过多风险,并会在银行资产总额低于存款本息时进行挤兑。银行作为理性人会经营风险资产获取高收益,但同时也受到监管和来自储户挤兑的压力,故其不会承担过多风险并高度关注融资流动性。Wagner[ 19 ]提出了银行与储户间的博弈分析框架,其假设一个经济体有以下时间结构:t=0时,银行决定在风险資产上的投资比例,假定全部为贷款;t=1时,风险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得到了解决,银行的储户决定是否挤兑;t=2时,资产收益实现,各方得到补偿。这个分析框架中的前提是存款保证金制度已经运营良好,中央银行不再为商业银行提供隐性担保,储户可以依据银行的经营状况决定是否进行挤兑,银行也会根据储户的反应在t=1时对风险资产进行再调整。显然,我国商业银行较西方国家受到更严厉的监管,储户的利益也受到更多保护,t=1时的博弈会相对弱化,故本文进行简化处理,以期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实践中,多数国家将银行存款视为无风险资产,因此,存款人是风险厌恶的,其注重本息安全,即要求的回报率是1且存款利率是i。存款是在银行决定其风险承担之前进行的,故利率i独立于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相反,利率反映了预期的风险承担,并补偿了存款人因银行违约而遭受的预期损失。更具体地说,银行在t=0时决定投资风险资产和持有准备金的额度,X表示风险资产金额,R表示准备金数额,则式(1)左边表示银行初始资产结构,右边表示银行的初始经营状态。

    D+W=X+R? ?(1)

    准备金是完全流动的,回报率为零,风险资产的回报率为r= + , ≥1。 是资产冲击,它在[-1,1]上均匀分布,概率密度为1/2,期望为0。 为预期收益,因此风险资产的超额回报率大于0。若银行具备对当地企业进行筛选和监督的卓越能力,则其可以在当地贷款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然与该超额回报相对应的是,风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流动性。t=1时,资产冲击的不确定性被消除,r已知。如果储户决定收回存款,而银行的流动性不足以满足储户的要求,银行必须对风险资产进行清算。简单起见,比例折扣视为独立于贷款类型,用 表示,0≤ ≤1,则 为清算成本。假设银行的清算价值为L。

    不发生挤兑的条件(L≥(1+i)D)可以写成:

    (1- )( + )X+R≥(1+i)D? (2)

    清算所有风险资产(1- )( + )X的收入,加上银行的流动资产R,至少等于储户对银行的索取权(1+i)D。代入式(1),式(2)可以表示为:

    [(1- )( + )-1]X+W-iD>0? (3)

    为了不发生银行挤兑,定义最小资产冲击 :

    = -? ?(4)

    如果该银行幸存下来,其股本回报率?仔就是t=2时其投资组合的价值减去支付给储户的款项:

    ?仔=( + )X+R-(1+i)D=( + -1)X+W-iD (5)

    那么预期的股本回报率为:

    E(?仔)= [( + -1)X+W-iD] ( )d? ?(6)

    当银行存续为(1+i)D时,储户不挤兑,当银行违约( < )时,他们接收清算价值L。代入式(1)和式(4),L可以被表示为:

    L=(1+i)D-( - )(1- )X? (7)

    由于存款人需要1的回报率,存款的均衡利率必须满足:

    D= [(1+i)D-( - )(1- )X]?尴( )d + (1+i)D ( )d? ? (8)

    重新定义iD为:

    iD= ( - )(1- )X ( )d? ? (9)

    对于X的选择,从式(6)得到:

    = ( + -1) ( )d -[( + -1)X+W-iD] ( ) = ( + -1)d - ( + )X =0? (10)

    由式(10)可知,当 1/2,W-iD>0时有唯一的解X*。

    为了便于分析,定义保留风险的边际收益MB和边际成本MC:

    MB= ( + -1)d? ?(11)

    MC=? ? (12)

    由式(4)得:

    = × =? ?(13)

    利用式(13),可以简化式(12)MC的表达式为:

    MC= ( + )( - - )? (14)

    由E[?仔]=MB-MC和式(11)、式(14),总微分为:

    = + ( )=0 (15)

    由 <0和 =-( + -1)- ( -2 -2 )=-(2 -1)( - - )<0,且 1/2和 ≤1,得 <0。

    使用式(9)替换式(4)中的iD,得到:

    = + ( - ) ( )d -? ?(16)

    全微分有:

    = + ×dX/d +? ?( )d

    (17)

    求积分并重新排列得到:

    × = + dX/d? ?(18)

    由于 <0和1- ≥0,且 + ≥0,iD≥0,得到 <0。

    当存款D增加,银行的融资流动性增加,清算成本 降低。首先, 的减少对稳定性产生直接且积极的影响,它提高了银行的清算价值,进而降低了最低资产冲击 ,确保储户不挤兑。其次,抵消效应仍一定程度地存在,由 <0和 <0可知,清算成本 的降低,导致最低资产冲击 和风险X提高,因为清算价值的提高意味着挤兑对银行而言成本较低,这将刺激银行的冒险行为,故最低资产冲击 和风险X增加,且其增加量甚至会超过最初对稳定性的有益影响,即融资流动性的增加提高了风险X,降低了银行的稳定性。

    四、模型及实证分析

    (一)理論模型

    1.模型设定

    为了了解不同条件下融资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采用了消除异方差的标准误差的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模型包含多个具有银行特征和行为的控制变量,其可能会影响银行的冒险行为。检验融资流动性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基准模型为:

    Riski,t=?琢Liquidityi,t-1+?茁Controlsi,t-1+ i+?啄t+ i,t (19)

    [11] JOKIPII T, MILNE A.Bank capital buffer and risk adjustment decisions[J]. Journal of Finance,2011,7(3):165-178.

    [12] 张健华,王鹏.银行风险、贷款规模与法律保护水平[J].经济研究,2012,47(5):18-30,70.

    [13] 史永东,王龑.职务犯罪是否加剧了银行风险?——来自中国城商行和农商行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 2017(9):99-114.

    [14] 汪莉.隐性存保、“顺周期”杠杆与银行风险承担[J].经济研究,2017,52(10):67-81.

    [15] JEITSCHKO T D,JEUNG S D.Incentives for risk-taking in banking a unified approach [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5,29(3):759-777.

    [16] MERCIECA S, SCHAECK K, WOLFE S.Small european banks:benefits from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7):1975-1998.

    [17] BERTAY A C, DEMIRG ?覶-KUNT A,HUIZINGA H.Do we need big banks?Evidence on performance,strategy and market discipline[J].Journal of Finance. Intermediation,2013,22(4):532-558.

    [18] 杨新蘭.资本监管约束下的银行最适资本缓冲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8(7):53-63.

    [19] WAGNER W.The liquidity of bank assets and banking stability[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7,31(1):121-139.

    [20] 谭政勋,李丽芳.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与效率:货币政策视角[J].金融研究,2016(6):112-126.

    [21] 彭建刚,黎灵芝,刘波.融资流动性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动态影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5,3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