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记录抗疫英雄的档案

    庞晨

    

    在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中保存着这样一份档案,它是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追认丁秀兰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函。2003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根据民政部《关于在防治非典型肺炎斗争中做好烈士审核报批工作的通知》精神,向北京市民政局致函,追认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光荣牺牲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党支部书记丁秀兰为革命烈士。

    2002年底,广东省出现第一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随后这次名为“非典”的疫情席卷中国,持续了长达6个多月的时间,直到2003年5月才基本得到控制。

    在这次阻击“非典”疫情的战斗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生了一场悲壮的遭遇战。自2003年4月5日医院接诊第一名“非典”患者后,不到20天,全院共93名医护人员被感染,4月23日,整座医院被隔离。

    丁秀兰同志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副主任、急诊科党支部书记。她所在的急诊科是医院的第一道防线,而她也是站在第一道防线最前沿的人。当社会上谈“疫”色变,当人们对发热病人本能地退避三舍时,她却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成为24小时在岗的发热门诊主检大夫。当发热病人大量涌来时,下级医生经常“越级”来寻求她的指导,她明知多接触一次发热病人,就多一分被感染的危险,却还是像平时一样,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她像平时一样认真询问病人的病情,一丝不苟地进行查体工作,和年轻的医生们一起认真地开具医嘱。在当时的情况下,她的工作量和压力都非常大,危险系数也相当高。

    

    看着被SARS病魔击倒的年轻护士,她心如刀绞,总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她们。她像大姐姐一样劝慰她们,鼓励她们战胜病魔,为她们认真查体,细致到连每个人的眼睑和咽部都要认真检查一遍,并亲自书写病历。在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她坚守着医生的职责和共产党员的信念,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匆忙的脚步、熬红的双眼……她就是这样忘我地忙碌着,以共产党员的行动鼓舞着大家的士气。

    4月14日,极度疲倦的丁秀兰开始感觉身体不适,但是她无暇顾及自己,仍拖着带病的身躯坚持工作,直到当天下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躺在病床上的她仍不忘自己是一名医务人员,不失时机地与前来查房的“非典”疾病诊疗专家探讨病情,详细地将自己的患病感受、病情发展情况都记录下来。她说:“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料,出院以后我还要好好研究。”为了减少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的次数,防止交叉感染,她总是不停地“撵”走前来巡视的医护人员:“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自己盯着输液,护士们劝她,她总是说:“你们不能太劳累,不然会抵抗力下降,我反正晚上也睡不着,无所谓的。”

    4月22日,丁秀兰被转到北京地坛医院。在说话已经很困难的情况下,她还让医生转告其他同志:“用呼吸机时,要多抹石蜡油……”5月2日,丁秀兰呼吸困难加重。11日,她已处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状态。13日凌晨4时15分,虽经专家奋力抢救,丁秀兰同志还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不幸牺牲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

    2003年,北京市政府追认丁秀兰为革命烈士,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她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时光荏苒,在今天西城区的红墙意识党性教育基地里,丁秀兰同志在抗击“非典”疫情中展现的伟大担当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她带领医务人员战斗在一线,奋不顾身、以身殉职的事迹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國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这样评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抗疫功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道出了14亿中国人民的心声。白衣为甲,逆行出征。面对疫情,是这群最美天使在国家与人民危难之时毅然地冲上前,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舍生忘死的精神将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