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行为实践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张迪

    [摘要]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内社会转型,多种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涌入,思想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自由主义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是西方社会生活的基础思想,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服务。自由主义社会思潮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甚至动摇了青年学生的共同理想。从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内涵入手,分析其历史进步性和社会局限性,重点研究其社会局限性对青年学生行为实践的不良影响,进而进一步提出化解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不良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自由主义;社会思潮;青年学生;影响;策略

    自由主义思潮大体成形于17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演变,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跨越了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和保守自由主义三个阶段。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以洛克的《政府论》问世为标志,其后,洛克的同胞斯密丰富了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高扬个人权力,强调自由竞争,要求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权力,主张经济发展要靠市场,靠自由竞争。新自由主义主张必要的经济干预。保守自由主义主张保守自由传统,社会自然演进。

    自由主义社会思潮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是西方社会生活的基础思想,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服务。[1]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一种资产阶级经济主张和主流意识,自由主义思潮对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和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自由主义社会思潮是建立在抽象的人性论的基础上,其价值基础的核心是个人自由和个人主义,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非理性等消极和腐朽的东西。[2]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社会自由初步扩展,各种西方意识形态及其文化附着在中国对改革开放形成的经济和物质流之上不断涌入,使得中国思想界发生了“移情”,进入了一个群雄初起的春秋时代。在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争论很激烈的八种社会思潮,包括官方和民间的思潮,自由主义社会思潮是其中之一。

    随着自由主义思潮的不断浸入,对我国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青年学生不稳定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不成熟的三观形成阶段,为自由主义社会思潮趁虚而入创造了条件,自由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强烈。[3]自由主义思潮之所以在一部分大学生中盛行,就是因为它迎合了部分青年人追求享受、实现个人利益的内在要求,适应了一些年轻人热爱自由、追求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

    一、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与内涵

    自由主义登陆中国是在其成形后的两百年,1902年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翻译了斯密的《国富论》,是系统输入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第一人,并给出了自由的经典定义。除严复外,郑观应等也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自由主义归于沉寂。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思想解放大潮兴起,自由主义与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产生。由此发端,自由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出现了两次起落。[4]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潮有共同的阶段性目标:打破个人崇拜,冲决思想禁锢,扩展个人自由,呼唤民主法治,邓小平理论与自由主义思潮有一段“蜜月期”。但是,围绕“清污”、“反自由化”等问题,决策层与自由主义产生分歧,其后在政治改革问题上,决策层与自由主义渐行渐远。到了80年代末,自由主义主张遭到了严厉批判,陷入低谷,这是自由主义第一次失落。中国在90年代初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自由主义支持改革开放,支持经济领域深入改革,与决策层再次形成共识,成为制衡左倾思潮的力量,自由主义重获新生。当时许多人认识到国家、社会、集体实际上是为公民权利服务的手段与工具,许多重要法律的修订和政策的制定,也吸收了自由主义思想的因素。2003年以来自由主义第二次遭遇低谷,但是自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人心,因而具有坚韧的力量。

    就当下中国形势而言,自由主义有以下基本主张:主张私人产权和自由竞争,建立法治社会,大幅减少政府审批;保障人权,发挥社会力量对权力的监督制衡作用;认为阻碍中国进步的是旧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不赞同毛泽东晚年思想和“文革”;反对“群众民主化”,提倡程序民主和代议民主;不赞同成义和团式排外的民族主义,赞同全球化,支持中国加入WTO。

    但是,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它的极端表现形式是无政府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从其最初产生到后期的演变,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归根结底没有跳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局限,把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其主要的批判对象,不断宣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被当做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武器,妄想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试图实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5]自由主义思潮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倡导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很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和腐朽的东西。[6][7]

    二、当代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行为实践的影响

    自由主义社会思潮高扬个人权力,特别强调并大力维护个人的尊严和权力,提倡个人自由,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有一切行动的自由,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外在干预,这些主张满足了部分青年寻求自我实现和发展的内在心理需求,对青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实践产生颇深的影响。

    一方面,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合理因素对青年学生群体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生价值观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了青年学生的创业和投资意识,强化了竞争意识;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法治观念,强化了民主观念和平等意识,深化了权利观念;丰富了青年学生文化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充盈了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理念,鼓励青年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利益。

    另一方面,自由主义具有其社会局限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非合理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心理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青年学生群体,对其产生了颇深的负面影响。再加上,青年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很容易受到这种思潮的侵蚀,盲目崇拜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物质生活方式,主观地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动摇了部分青年学生的社会共同理想信念,滋长了部分青年学生的个人本位倾向,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导致行为实践边缘化和庸俗化,不利于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1)盲目追求个人自由和利益,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

    自由主义以“自由经济人”假设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认为每一个个体在经济活动中都是利己的,宣扬“自我中心论”价值取向。它适应了一些年轻人热爱自由、追求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在一部分大学生中盛行。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学生把追求个人自由和利益最大化作为生活的唯一宗旨,不惜牺牲集体、国家利益,想当然地将个人的无限自由凌驾于规则与普遍社会准则之上,错误地歪曲社会秩序和普遍社会准则,完全不去遵守。

    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自我主义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青年学生中普遍流行。片面强调自由、平等、个人利益,导致大学生个人化思想情绪严重。一些青年学生认为,在现今社会,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的个体行为最终目的,个人利益应凌驾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上。在行为上表现为,只关心自我的存在,不关心身边人和事,同学之间缺少温情与友爱,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冷漠。

    (2)过度竞争,错误使用言论自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评价基准缺失

    经过自由主义思潮的修饰,“竞争”、“效率”、“公平”等成为青年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追求。达尔文“自然对个体和群体的选择过程”是青年学生的社会活动和准则中首先被强调的,过度的竞争和片面追求效率已经成为影响青年学生行为实践的首要因素。为了追求自我自由和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上,形成所谓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对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误解,使得青年学生往往主观任意的错误选择自己的行为,不考虑这种自由选择对他人及社会产生的影响。用暴力语言任意攻击他人,随意传播或者妄断社会事件或现象。此外,由于过分强调道德的主体性和价值选择的主动性,自由主义可能使个体道德行为、判断失去评价基准,使个体的道德带有某种破坏性和反社会性。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自我为中心的过度竞争,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身边人和事,缺乏社会责任感;遇事明哲保身,不考虑他人,完全忽视个体美德在群体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追名逐利,造成了部分大学生行为取向功利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强调投入与产出比、重视成本与收益的合理统一的经济学思想的传播诱发了青年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功利主义之所以会被一些青年学生所推崇,也是因为它迎合了部分青年人追求享受、实现个人利益的内在要求。只有行为为个人带来幸福、带来利益了,才是有价值的行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忽略精神追求,忽视个人奋斗,坐享其成,追求所谓的捷径,遇到困难和问题就退缩,缺乏勇往直前的毅力与恒心。部分青年学生只注重培养能力和追求物质利益,不断追求大于付出的回报。受此思想影响,部分青年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择业等方面日益功利化,完全忽视了在个人情感方面的培养。

    现在很多青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就业,片面重视英语、计算机、与今后工作直接相关的专业课程等实用性强的知识,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或无直接关联的一些基础和公共课程则消极对待,认为是无用的课程,经常逃课、上课睡觉或聊天等。在人际交往时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只结交对自己有利之人,对自己无利的人绝不浪费时间精力去结交,更不会主动提供帮助。就业时,大部分青年学生只对大城市条件优越的工作趋之若鹜,落后和偏远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完全不予考虑。

    (4)追求享受,造成了部分大学生价值目标享乐化

    自由主义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个人的物质上和感官上享乐成为了其本能需要,诱导人们追求物质、放纵欲望,教唆人们“人生在世,及时行乐”。大学生价值目标享乐化迎合了部分青年人追求享受、实现个人利益的内在要求,被一些青年学生所推崇。一些青年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盛行。一些青年学生上课时间打游戏、看电影,更甚者直接选择逃课打游戏、看电影。一些青年学生过度消费出入高级洗浴中心,严重忽视了个人奋斗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性价值。

    三、遏制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不良影响的策略

    在当前的国内和国际大环境下,为了遏制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行为实践产生的不良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当代青年学生理性的认识和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增强青年学生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自由主义思潮主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其自身及其本质都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不相匹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主流意识形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影响力和渗透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西方社会思潮。必须坚定“三个自信”,坚决抵制“三个否定”,提高理论素养,增强青年学生的自身辨别能力和自觉分析能力,正确认识自由主义的本质,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2)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加强理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精神文化建设是整个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源泉,要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凝练和锻造大学精神、提炼精神内涵,以先进的、优秀的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战胜西方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

    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之间的关系,以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为己任,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坚定社会主义远大志向,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做起,立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两个世界的存在是现代社会不争的事实。网络快捷化、虚拟化等特征,迎合了青年学生追求自由、新鲜的特点,使得网络已经成为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渠道。[8][9]因此,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充分重视对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

    [注释]

    [1]余科杰.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11):77-83.

    [2][4][6][8]张志鹏.自由主义思潮发展历程及对青年学生的影响[J].南方论刊.2014(3):64-66.

    [3][7][9]王静.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15.

    [5]邱卫东,郝楠晖.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3):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