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学习视域下企业学习建构与应用研究
【摘要】跨界学习所具有的跨领域融合性,为企业学习的建构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跨界学习的视域下,分析企业学习各系统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建构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丽水A企业为例,设计跨界的企业学习活动,实现企业、学校、员工三方的深度合作互动,以期为提高企业学习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跨界学习;企业学习;创新;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8)05006307
【收稿日期】20171009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5NDJC266YBM;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Y201737655;浙江广播电视大学312人才培养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温蕴(1974—),女,浙江丽水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一、跨界学习概述
跨界学习就是跨出边界,寻求多元素交叉的学习方式。跨界学习的思想来源于“美第奇效应”,这一效应是指,当思想立足于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的交叉点上时,大量不同凡响的新想法得以出现,从而产生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跨界”中的界是指不同领域、行业、模式所界定的概念范围边界,“跨界”并不是简单的等同和叠加,是要发现事物界与界之间内在逻辑联系、共性、规律,从多视角、创新的思维来实现多领域、多元素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产生创新性的成果。跨界学习具有拓展眼界、激发灵感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跨界交叉活动来增加创意的潜在可能性,因此与创新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跨界学习所具有的跨领域融合性,及其对创造力的塑造能力,使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跨界学习的理论、机制和实施框架,加强特定文化背景下跨界学习理论适应性的实践,促进学习过程和方式的变革,推动教育培训的创新发展。
二、企业学习现状
企业学习是组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组织学习的描述是:企业围绕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企业文化,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知识技能以及组织例行公事的一种方式;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员工所掌握的各项技能,从而发展组织效能的一种方式。企业学习并不等同于企业员工的学习,企业学习从个体学习借鉴、引申而来,把企业作为一个学习主体,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和机制,通过知识的获得、增长、积累和创造,不断改变个体、群体以及企业各层次的认知和行为,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
企业学习是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企业学习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以各类学校为依托的企业学习还存在着明显的学历化教育倾向,忽视企业需求和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保持各自的职能和文化,难以深度合作,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目标;企业学习的课程内容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与生产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紧密结合,缺少了实用性和价值性;企业学习机制不完善,不能促进知识技能转化为企业应用,也就无法将学习真正转化为企业员工的绩效表现;非正式学习是企业员工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学校的正式学习中缺少人性化、积极的非正式学习的体验和服务,员工在非正式学习中得到的隐性知识不能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利用。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学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本质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学习的跨界属性,不能突破企业、学校和员工之间的边界障碍,促进多方深入互动,尚未形成一个交叉、融合的企业学习系统。
企业学习是一个处于社会交互中的活动系统,要提高企业学习效果就应该打开学习的视野,通过一系列跨越边界的活动,促进企业、学校、员工三方的深度合作互动,使企业学习在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活动系统中,将知识、应用、创新融为一体,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在跨界学习的视域下,分析企业学习的各个活动系统,建构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企业学习活动并加以应用实践,以期为提高企业学习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三、跨界学习对企业学习的价值
跨界学习对企业学习的价值,源于企业结构和企业学习本身的特性。
1企业的生产活动分布于多个岗位
企业完成一项生产实践活动往往涉及多个岗位,不同岗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大相径庭,因此需要跨界学习为企业员工提供与岗位需求接轨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重视员工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加强各个岗位之间的知识共享、动态交互和协同整合。跨界学习能够促进知识在各个岗位之间的流动和整合,推进员工团队能力的深入发展,建构从客体转化为成果的过程。
2企業面对的是多元的社会
企业不可能单独存在,必然处在社会生态中,要与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交互,这就要求企业对外来领域要进行跨界,以增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比如,在企业学习中,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教学需要跨界;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之间的学习交流形成了跨界;产品的创新变革需要对新旧知识和技术体系进行融合,跨界学习和融合是不可回避的趋势。
3企业学习模式灵活多样
企业员工具有成人学习的特点,因此企业学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来适应成人学习,课堂面授、网络平台学习、微学习、移动学习以及借助各种社交平台的非正式学习等等,都是企业学习的重要模式。各种学习模式本身就引入了新的边界,要融合不同来源、形式的知识,结合不同时间、空间、内容和终端的学习模式就需要跨越边界。缺少跨界学习的体系框架,很难促进各种学习模式的良性结合,大量的知识容易沦为信息的堆砌,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管理和创新
企业知识的管理和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创新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出乎意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跨界学习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跨界学习能够指导不同知识体系的构建、融合、升华的全过程,通过各种跨界学习活动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提升组织和个人的创新能力。
四、建构跨界学习视域下企业学习的框架
结合跨界学习的理论,为企业学习建构恰当的实施框架,能够为企业学习的实践提供指导,保障学习的效果。
1跨界学习视域下的企业学习框架
对学习过程的分析,往往基于活动理论。在第一代和第二代活动理论的基础上,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Engestrom)提出了第三代的活动理论。第三代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源于人类特定的文化历史进展,作为一个系统的活动包含六个主要元素: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和分工。恩格斯托姆特别强调,对活动的分析不应局限于单独的个体或封闭的小团体,而应当是处于社会交互中的活动主体,主体与社会二者密不可分,隔离其中一者对另一者的分析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基于活动系统的最小分析单元应当由至少两个系统组成。活动理论注重活动系统中不同声音、不同观念的碰撞,认为矛盾出现时,正是变革和发展的机会,蕴藏创新、改变,从而推动整个系统质的转换。第三代活动理论为学习理论带来变革,提供了跨系统间学习的可能,即扩展学习(Expanding Learning)或跨界学习(Boundary Crossing learning)。
企业学习活动包括了企业生产活动、学校正式学习、员工个体的非正式学习三个活动空间。企业生产活动空间的主体是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通过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交流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学校正式学习活动空间的主体是教师和企业员工组成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制定学习规则,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正规培训和学习,使企业员工系统地掌握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非正式学习活动空间的主体是企业员工,通过网络、社交结识的具有共同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学习共同体,在非正式的时间和地点,在日常生活中以各种形式获取强化自身效能和持续发展的知识。如何让企业员工掌握这三个不同系统空间的知识,形成知识的共享、应用和创造,成为企业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将企业学习活动体系置于整个社会情境中,强调三个系统活动空间可能发生的互动、矛盾,促进不同空间主体的跨界参与,从而化解矛盾、优化互动、促发创新。本文在第三代活动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如图1所示)。跨界学习的边界,源于多个活动系统之间的划分。这个框架将企业生产活动、学校的正式学习、员工个体的非正式学习作为各自独立的活动系统。从活动系统几个关键要素来看,这三个活动系统在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分工、规则上均表现出不同的属性,这些差异构成了三者的边界。当前跨界学习强调,要将边界看作潜在的学习资源,而非对学习过程的阻碍,这种边界的价值性,为跨界提供了可能和机遇。通过这些活动系统边界之间的碰撞、协调和融合,三方根据整体形势不断调整行为和观念,原有活动不断拓展,推动主体走向另一个活动边界形成跨界,最终产生了一个符合社会情境的、客观的新结构活动系统,即企业学习活动系统。企业学习活动系统中的主体和客体都进行了转化,系统中的各参与主体基于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将出现新的分工、规则、共同体,这些要素具备了新系统框架的跨界特性,共同实现高效的企业学习。
2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特点
从第三代活动系统理论的框架中各要素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原先的活动系统,学校正式学习、企业生产实践、员工非正式学习与新创的新系统企业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层次挖掘三者之间的跨界互动过程,有效运用由各要素组成的活动系统理论框架,为企业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提供指导。
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有如下特点:
(1)主体协同互动。企业学习活动系统的主体包括原来三个活动系统的主体:学校、企业和员工,各主体之間形成多重联系,通过跨界活动紧密相连,但是系统中各主体在工作性质、互动模式、产生效率等方面还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各主体进行系统间的跨界活动后还要重新回到各自所属的系统,它们在边界区来回移动,在新要素进入和旧要素产生冲突时,重新反思定位,如此反复,才能寻找到系统间最佳契合点。
(2)共同体持续稳定。共同体是活动系统中主体的集合,是为了特定的活动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的组织或团队。学校、企业、员工作为企业学习活动的主体,根据学习活动不同的场域、时间和空间,形成不同的共同体,比如学校共同体就是以教师、员工为主体共享学习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围绕知识开展的生产活动形成了企业实践共同体;社区共同体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由具有共同愿景和兴趣的学习者组成。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下,多种共同体在企业学习活动中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在生产技术维度、学习任务维度、社会交往维度均得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3)客体高效整合。客体是主体追求的目标,是系统活动的期望,客体激励着主体,驱动系统活动以客体为导向。三个系统活动的客体既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又有各自的针对性和任务。主体对于客体要有系统、全面的统筹能力,对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高效的整合梳理,提供系统、有序、高度提炼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得更有深度的知识,获得更有价值的客体,及时采用评价体系对客体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学习主体向共同体的核心聚集,更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工具多模态性。工具是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并在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包括物质工具和心理工具,在跨界活动中面对实际问题,主体会根据具体情境对工具进行修改完善。在企业学习活动系统中,学习方式从传统课堂延展到网络、移动设备、企业的生产基地,学习工具呈现多模态性,学习主体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交流分享知识、技能、问题,激发兴趣和热情,为实施跨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5)分工畅通有序。分工指的是共同体内横向的任务以及纵向的角色分配,不同的共同体在实现客体转化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分工,企业学习活动系统中的分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教学管理任务分配;二是企业、学校、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分解和职能分配。分工可以相互协商完成,也可以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共同体经过一定的分工作用于客体,形成畅通有序的活动过程。
(6)规则严谨完善。规则是活动系统中共同体行为的规范和标准,约束主体和共同体朝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企业学习过程的动态和复杂性,使得建立完善的规则体系尤为重要。规则分为显规则和隐规则,显规则是已经成文的制度、条例,隐规则是共同体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意识、行为规范,并被成员共同遵行。共同体中主体为了共同目标进行协商和讨论,跨越边界,共创规则。随着企业学习活动的深入,主体参与程度加大,使合作的规则更趋于严谨完善,确保共同体能高效长久运行,实现客体向目标转化。
五、跨界学习视域下企业学习活动设计
以具有跨界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为基础,设计企业学习活动。在企业学习的跨界活动中实现五个对接,学校与企业、课程与工作、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知识与应用、评价与员工绩效,通过五个对接实现跨界融合,使得企业学习和跨界学习有了实质性的“铆接点”。
本文以丽水A企业为例,开展企业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该集团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龙头企业,共有员工20 000余人,拥有现代化的流程控制系统和严密成熟的管理规程,一直走在市场前沿。A企业希望开展的企业学习能真正实现员工发展、组织发展及职业发展的统一,不断提高企业学习能力,保持竞争的优势。根据企业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先期对负责生产流水线的机械和电工维修岗位的技术人员开展学习。这些员工目前主要从职高和中专院校的学生中招聘,经过岗位培训后上岗。在工作中发现,员工的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成熟提高,但因为缺乏后续专业化学习,在岗位创新和发展上体现出后劲不足,不能维持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局面,影响了所在岗位业务的拓展。针对员工的知识现状和企业发展需求,以电大开放教育数控技术专业为试点开展企业学习活动。
1学校与企业对接
学校和企业应该形成一个跨界合作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共同对企业学习进行管理运作,学校和A企业分别在目标、资源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跨界合作。
(1)目标的跨界。学校和企业培养目标相互渗透融合,达成共同的目标,即实现企业知识增长,服务企业战略,助推企业变革创新,使知识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学校立足A企业的需要和利益,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诊断,分析岗位能力要求;结合绩效,对员工素质能力进行评估,考察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A企业的管理部门改变思维,强化主体意识,深度融入人才培养链,和学校一起参与人才、岗位的需求评估,课程体系设计,培养方案制定,双方呈现出一种深入合作的局面。
(2)资源的跨界。不仅是学校拥有学习资源,企业也存在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充分利用A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学校和A企业在师资队伍上进行了合作,聘请企业高管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和讲座,并且对专业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习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企业工作环境、仪器设备、实习场所等物质资源,以企业生产活动为基础开展“做中学”等项目;文化资源是指企业的培训教材、技术标准、操作手册等等,学校将这部分资源作为确定需求、制定目标的重要参考,并且纳入到日常教学中。
(3)制度的跨界。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跨界合作应该形成规范、有序、长效的机制,保障企业学习的组织和实施。以学校和A企业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出发构建机制,建立了《企业学习管理条例》、《学员培训制度》等管理制度,促进学校、企业、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建立了《资源共享和开发制度》、《学习评估制度》等激励机制,将员工绩效、职业发展和学习挂钩,形成薪酬和学习相互促进的局面;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管理机制,把创新成果纳入到绩效奖励中,鼓励来自不同视域的新思想能够相互交流、碰撞和启发。
2课程与工作对接
以跨界思维来进行课程设置,将课程体系和工作过程对接,以企业活动为线索设置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内容,构建立体化、实用性的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包括五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特色课程、订单课程和生产实践,这五类课程形成一个阶段性推进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践技能的循序渐进过程。
目前,学校为数控技术专业建立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设计如下。
(1)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这两类课程资源以学历要求的标准建设,形式以精品课程、微课程为主,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
(2)在课程体系中根据岗位技能要求和课程特点安排部分特色课程,对内容具有较强潜在联系的不同学科或不同岗位之间进行“跨界互涉”。比如把计算机专业的语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融入《数控编程技术》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课程,解决员工在设计作品时与计算机语言脱节的问题;把市场知识融入《数控加工工艺》课程的教学,解决工艺设计与市场脱节的问题。通过跨专业学科的互涉,形成对不同知识技能的跨界学习,满足企业及市场发展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3)订单课程充分对接数控领域的主流技术发展。比如安排了“传感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都是与主流或新兴技术紧密对接的内容;订单课程还可以开设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比如“面向企业班组长素质提升项目”、“面向企业基层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管理项目”等等。订单课程的形式以培训为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行家担任主讲教师。
(4)生产实践类课程注重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比如将 《数控机床辅助功能实现与调试》、《机电设备诊断与维修》等课程与工作实践融合,以工作实践引导课程学习,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深化知识与技能,培养职业能力。
3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对接
员工获取知识的方式有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企业学习是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互融通的系统,正式学习是有组织、有目标的學习方式,比如学校正规学习和培训。非正式学习是员工在工作、生活、社交等情境中,融合自身经验,通过互动交流、网络媒体等非正式的时间和地点接受知识的形式。
A企业的企业学习活动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跨界融通。
(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学校和企业联手构建了网上学习平台,提供基于WebX.0的网络学习环境。混合学习模式根据企业员工的学习情景构建“独立自助”、“群组协作”、“工作中学”和“课堂中学”四种学习活动以及相应的学习社群。线上学习鼓励“用户参与、集体智慧”,线下学习的结合则能够促进群体学习的过程,集思广益,并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理论的内容落地于实践。因此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有助于对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边界的突破,形成良好的跨界能力。
(2)在正式学习中融入非正式学习活动。在正式课程中为企业员工创设基于岗位需求和职业追求的个性化主题学习空间,使学员的非正式学习经验能够运用到课程主题和任务中。学校和A企业开展了跨界学习活动项目,组织员工到标杆企业技术交流、文化体验,鼓励员工开拓视野,了解技术前沿,更深层次理解创新技术,并带回到所学课程中来,开展交流、研讨、实践,将员工的非正式学习体验和课程整合,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的自主性。
(3)社会化媒体支持下的企业学习。社会化媒体提供了开放、参与、分享、创作的个性化空间。学校和A企业建立资源交流共享制度,鼓励员工在各种社会化媒体平台,比如社交网站、微信、微博、论坛上进行实践经验交流,通过共享、沟通等方式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知识之间的转化与融合。学校还可以将员工对解决问题和更新知识结构的诉求,作为正式学习深入探索的切入点,将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的体验和理解融入课程学习内容。企业学习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共同发展,为员工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形成完善的企业学习生态系统。
4知识与应用对接
跨界学习的本质是实现知识与应用的融通,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产生质变性的突出成果。因此知识应用是企业学习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優势的关键环节。
A企业的企业学习通过两种模式来促进知识与应用的转化。
(1)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的协同。企业学习要面对两个维度:横向开拓和纵向挖掘。探索性学习对知识作出横向拓展应用,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市场的探索,旨在开创全新的知识领域。挖掘性学习对知识作出纵向挖掘应用,强调对现有技术和知识的深化和巩固,优化原有技术技能。企业既要深化和升级现有的技术和生产,又要探索和开发新的技术和市场,因此企业学习应该实现两者长期协同模式。比如A企业要开拓个人护理用品市场,引进生产流水线新技术,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研发团队组织一线员工以探索性学习为主,进行研发、实验等活动,在研发新技术的同时需要有原来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原有知识基础越丰厚,消化吸收新知识能力就越强,因此挖掘学习促进了探索学习。随着新技术的积累,个人用品护理生产流水线技术相对成熟,就需要对探索性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提炼和反复应用,聚焦某个关键生产环节,着重开展相关技术的挖掘性学习,提炼并完善技术与操作规范,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学习带来的新旧知识整合,可以激发现有知识的挖掘,因此探索性学习可以推进挖掘性学习。企业学习的协同模式需要平衡探索性学习与挖掘性学习,适时进行调整切换,加强企业知识向应用的转化能力。
(2)工学整合式学习与分散式学习的互补。工学整合式学习是将学习嵌入到工作中,在做中学,随需而学,在特定的组织情境中获取和吸收隐性或显性的知识,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积累,并确保知识的有效转化。比如学校和A企业将《数控机床辅助功能实现与调试》课程的教学过程安排为工学整合形式,根据企业数控机床的实际生产调试过程,将课程要求的学习任务形成完整、真实的工作任务,把相关的知识技能贯穿在工作中。工学分散式学习是工作行为和学习行为分离,企业工作时间之外的学习方式,这种形式自由、灵活。员工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瞄准职业成长的诸多要求,比如处理复杂的工作现场问题、较高的职业素养、协调合作能力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灵活的工学分散式学习完成。企业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员工职业发展将工学整合式与分散式学习进行互补,形成一个生动、有效、完整的企业学习活动体系。
5评价和员工绩效对接
完善的企业学习评价体系可以对企业学习过程进行协调、监控、诊断,促进员工学习的动机、态度和能力改善,是企业学习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企业学习评价体系,将员工在学校中的学习评价和岗位中的绩效评价有效整合,有助于员工学习和绩效的良性互动,形成知识获取、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和员工绩效的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企业学习评价体系遵循以下原则。
(1)动态原则。既要考虑不同课程的教学环节和特点,又要考虑企业发展阶段、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相应的评价内容。
(2)成长原则。既要兼顾员工专业技能和知识存量水平的增长,又要突出员工在工作过程的成长速度和效果。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既要突出终结性考试成绩、项目作品成绩以及专利、论著、获奖等定量指标,又要重视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等定性指标。
(4)激励原则。将企业学习评价的结果与员工的奖惩、薪酬、晋升相结合, 检验企业学习有效性的同时, 也使员工在学习和创新方面所作的努力可以继续贯彻下去。
具体而言,A企业的企业学习评价内容见表1。
A企业数控专业人才培养为期两年半,参加学习的员工已经顺利毕业拿到学历证书。通过调查问卷和收集数据评估学习效果,结果显示跨界学习视域下的企业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的整体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呈现出积极、开拓的良好文化气氛;员工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员工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企业加快了生产流水线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呈现很好的发展势态,生产效率提高。
六、结束语
以企业、员工、学校为主体通过协商和互动形成一个崭新的企业学习活动系统,“跨界”是描述这种互动关系最为关键的概念。跨界学习理论为企业学习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跨界学习视域下建构企业学习,可以打破原有松散的企业学习框架,通过挖掘企业学习背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使跨界互动过程更具情境感和立体感,推动彼此跨界,协作融合,形成动态、开放的、不断保持创新和发展的企业学习活动系统,在具有跨界学习特性的企业学习框架的指导下,实现灵活高效的企业学习,使企业学习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以及企业员工实现知识积累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Dodgson, M. (1993),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som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tudies, Vol.14 No.3, pp. 375—394.
[2]吴刚.活动理论视野下的成人学习变革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6):83—86,111.
[3]吳刚,洪建中.一种新的学习隐喻:拓展性学习的研究: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2(3):23—30.
[4]李松林.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框架:一个活动理论的分析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4—57.
[5]蒋天颖,莫云清.企业学习典型模式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8):116—120.
[6]吴峰.企业学习能否成为终身学习推展的重要抓手[J].中国远程教育,2012(3):16,66.
[7]柯清超,姜淑杰,尤欢欢.企业微型学习设计与评价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5):65—70.
[8]王晓芳.从组织实体到跨界安排:理解大学与学校伙伴关系的两种路径及其综合[J].教育学报,2014(6):118—125.
[9]Venkat H, Winter M. Boundary objects and boundary crossing for numeracy teaching[J].ZDM, 2015(47):575—586.
[10]illiams J, Berry A. Boundary crossing and the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teacher educators in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s[J].Studying Teacher Education, 2016,12(2):135—151.
[11]Tsui A B M, Law D Y K. Learning as boundarycrossing in schooluniversity partnership[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7,23(8):1289—1301.
[12]方颖.“跨界学习”推动中学历史教师专业成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5):68—74.
[13]杨苗,张中芳.跨界学习:医学英语课堂上的合作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68—129.
[14]Kerosuo H, Engestrm Y. Boundary crossing and learning in creation of new work practice[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2003,15(7/8):345—351.
[15]Illeris K. Workplace learning and learning theory[J].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2003,15(4):167—17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Boundary Learning
——Taking Enterprise A in Lishui as an Example
WEN Yun
(Lis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Cross boundary learning has a crossdomain integration, which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 boundary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enterprise learning system and constructs an enterprise learning framework with cross boundary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taking Lishui A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igns enterprise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practice them and realizes the deep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hree sides of enterprises, schools and employe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erprise learning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cross boundary learning; enterprise learning; innovation; integration
(编辑/徐枫)2018第5期(总第376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5 2018Total No.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