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党地区出土墓志为例观其中王书平民化现象
高洁
【摘 要】墓志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随葬品之一,它是用于记述死者的姓名、家族、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等内容的丧葬器物。墓志除了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外,还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选取上党地区出土的行书墓志与《集王圣教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其中所反映的王羲之书法平民化现象。
【关键词】墓志;《集王圣教序》;王羲之;平民化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194-02
隋唐时期,墓志在丧葬礼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出土量特别可观。从现在出土的隋唐墓志来看,大多数墓志为石刻形式。下文选取上党地区出土的行书墓志《李怀慎墓志》(图一),通过将这方墓志与《集王圣教序》对比,分析在这方墓志中所体现的王羲之书法平民化的现象。
一、墓志的基本情况
《李怀慎墓志》(图一)墓志全称《唐故陇西李君墓志铭并序》,于元和十五年(820)正月十八日下葬。《李怀慎墓志》志文20行,行21至28字不等,志石并盖长宽均43厘米。2005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二、怀仁与《集王圣教序》的基本情况
清代蒋衡曾在《拙存堂题跋·圣教序》中记载“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宣和书谱》曾记载释怀仁:“积年学王羲之书,其合处几得意味,若语渊源,固未足以升羲之之堂也。”关于怀仁的相关生平,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在书法方面,至今为止也没有发现其传世或出土的作品,因此除《圣教序》集字外,怀仁书法的面貌并未被人所知。但从后人的评价来看,怀仁应当有很高的书法素养,这也是其集字作品字字精妙的基础。
《集王圣教序》全名《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又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等,因碑首横刻有七尊佛像,又名《七佛圣教序》。它是以太宗所撰序言,李治所作记与玄奘所译心经为内容,由弘福寺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迹中集字而成。自贞观二十二年(648)开始刊刻直至咸亨三年(672),共历时二十五年方完成。北宋黄伯思的《东观余论》中曾说:“《书苑》言,唐文皇制《圣教序》时……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者,纤微克肖。”从黄伯思对《集王圣教序》的评论中不难看出,怀仁集字时几乎还原了王羲之书法的原貌。在唐代,没有现今高效的印刷技术,墨迹版字帖多为双钩摹写版本,无法大规模的传播,且多数王书已收入内府,世人难以窥得王书的真正面貌。《集王圣教序》的完成便成了世人临摹王羲之书法的重要途径。
三、两方墓志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一)地理位置:根据这方墓志的志文所载,墓志的下葬地点为潞州上党郡。根据《古今地名大辞典》中对于潞州、上党的描述可知唐代的潞州上党郡为现在的晋东南长治地区。
(二)历史背景:根据志文所载,两方墓志均葬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在安史之乱之后,唐德宗、顺宗皆没有大的作为,唐朝国势衰落。大唐王朝经历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直至唐宪宗时期,宪宗用兵对付强藩,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他在政治与经济方面实施了许多举措,使大唐出现了中兴局面。政治上的复兴也使得文化艺术方面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另外宪宗培养专门人才,中兴书法事业,使得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复苏。
(三)关于志主的身份:根据志文所载,志主为未入仕为官的平民身份。在志文中也未提及墓志的撰文人与书丹人,可见墓志的书写人是民间写手而非著名书家。
四、与《集王圣教序》的对比
以下将用表格的形式,将墓志与《集王圣教序》进行对比:
通过以上表格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李怀慎墓志》从书法风格上看与《集王圣教序》有极大的相似性,这个相似性主要集中在对字形的处理上。至于在笔划的粗细变化和结构的欹侧变化等方面与《集王圣教序》相比,《李怀慎墓志》则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雖然如此,依旧可以直观看出《李怀慎墓志》的书法风格为《集王圣教序》的风格面貌。
五、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选取的墓志下葬于唐元和年间,出土自山西长治地区。墓志志主并不显贵,志中并无撰写人的相关信息,可见其为民间写手书丹的作品。墓志在书写风格上,明显承袭了《集王圣教序》的风格。从这方墓志中可以看出,在唐宪宗时期的山西长治地区已经出现了王羲之书法平民化的现象。
参考文献:
[1]赵立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M].北京:线装书局,2007.656.
[2]蒋衡.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拙存堂题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678.
[3]佚名.宣和书谱·卷十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205.
[4]王伯敏等.书学集成·汉-宋卷[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453.
[5]臧励和.古今地名大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47.
[6]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60.
作者简介:高 洁(1992-),女,山西太原人,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