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探讨

     党峥峥 李学农 刘文 朱沛雨

    

    

    

    摘 要:研究选取江苏省3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乡村小学教师共329人,使用《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进行调查,从人际关系、躯体健康、师生关系、工作情感、工作动机与成效感六个方面考查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结果表明:乡村小学教师身体健康不佳,职业幸福感较好,与城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没有整体上的差异。但没有编制的、曾经或正在担任班主任的、刚入岗或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专学历的、没有职称的、工资高的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相对较高。建议乡村小学教师保持身体健康与追求进步、提升学历与职业意义、活在当下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5-0040-06

    新时代背景下,要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机制,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1]。而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动力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探讨尤为重要。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指乡村小学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体验到的与教育有关的积极、快乐或有意义的情感。乡村教师的动机实践和良好教学效果对学生动机行为的影响较大[2]。这说明相对城镇教师,乡村教师的言行举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发挥以身示范的作用。而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同龄人和社会压力的影响[3],由此可推测长辈或学校教师可能更容易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产生影响,其认知模式与情感模式可被低龄儿童观察并模仿,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提高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能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教师专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对象的筛选、研究工具的确定、共同方法偏差的检验、数据处理四个方面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分别从江苏省5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抽取了591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其中329名为乡村小学教师,作为主要调查对象;262名为城市小学教师,作为对比调查对象。施测过程中,团体集中匿名施测,由研究者读指导语,教师现场作答完毕并交给研究者。共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与异常数据,最终获得591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5%。

    (二)研究工具

    第一部分为自编基本信息表。第二部分采用姜玉明在2012年编制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共有22个题项组成,包括人际关系、躯体健康、师生关系、工作情感、工作动机与成效感等6个因素5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除第5、6、7、8、13、14、15、16题反向计分外,其余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职业幸福感水平越高[4]。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系数α为0.87。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选择的被试均来自于江苏省北部,为了排除共同方法偏差,使用Harman单因素法对所有项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5个特征值均大于1,解释68.26%变异量,其中第1个公因子方差解释比为32.85%, 低于40%[5]。证明统计分析可继续进行。

    (四)数据处理

    首先对数据进行人工检测,删除没有认真作答的调查对象的数据,然后使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与F检验。

    二、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结果

    通过实证研究,获得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量化总体状况与城乡差异、编制差异、班主任差异、教龄差异、学历差异、职称差异、工资差异等情况。

    (一)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

    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量表均分及除躯体健康之外的各维度均分都在常模3分以上,说明乡村小学教师的总体职业幸福感水平较高,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工作情感、工作动机与成效感都高于平均数。但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水平较低,这提示他们在认真工作的同时,需要珍惜健康(见表1)。

    (二)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1.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对乡村与城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二者的职业幸福感没有出现显著差异;但职业幸福感中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工作动机与成效感这些维度均分,乡村显著高于城镇小学教师;而躯体健康与工作情感均分,乡村显著低于城镇小学教师(见表2)。

    2.不同编制状况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不同编制状况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二者的职业幸福感出现显著差异,且非在编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人际关系、躯体健康、工作情感、成效感这4个维度均分显著高于在编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均分(见表3)。

    3.是否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是否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二者的职业幸福感出现显著差异;而且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其职业幸福感、人际关系与工作动机均分均显著高于不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均分(见表4)。

    4.不同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不同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職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不同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有显著差异。对其进行事后检验发现,1到2年与6到10年、11到15年的均值差分别为0.72(p=0.01)、0.81(p=0.000);3到5年与11到15年的均值差为0.62(p=0.01);11到15年与20年以上的均值差为-0.50(p=0.00)(见表5)。

    5.不同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不同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不同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有显著差异。使用DunnettT3对其进行事后检验发现,没有学历的和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的均值差分别为0.40(p=0.04)、0.41(p=0.000)、0.54(p=0.000)(见表6)。

    6.不同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不同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不同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躯体健康与工作情感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使用事后检验发现,没有职称和小二、小一、小高职称的职业幸福感均值差分别为0.37(p=0.004)、0.22(p=0.016)、0.27(p=0.001);没有职称和小一、小高、中高职称的躯体健康均值差分别为0.78(p=0.000)、0.47(p=0.000)、0.66(p=0.001),小一和小二、小高职称的躯体健康均值差分别为-0.46(p=0.027)、-0.31(p=0.025);没有职称和小一、小高、中高职称的工作情感均值差分别为0.45(p=0.001)、0.42(p=0.001)、0.46(p=0.008)(表7)。

    7.不同工资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

    对不同工资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发现不同工资的乡村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与成效感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使用事后检验发现,工资高与工资低的师生关系均值差为0.60(p=0.019),工资中等与工资低的成效感均值差为0.24(p=0.039)(表8)。

    三、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证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知悉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质化总体状况与编制职称状况、班主任担任情况、教龄与学历、工资差异等因素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情况。

    (一)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

    除了躯体健康不佳外,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其他五维度得分均高于均值,说明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与城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体相比没有区别,但乡村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工作动机与成效感得分高于城镇小学教师,说明乡村小学教师更在乎周围的关系,更易对工作产生自豪感,更可能从工作中获得自信;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与工作情感得分低于城镇小学教师,说明乡村小学教师更易遭受躯体健康的困扰,在工作中遇到不顺时更易产生挫败感。

    (二)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1.编制、职称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没有编制、没有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较高。他们一般都比较年轻,躯体较为健康,追求人际关系的高亲密度,追求进步,热爱教育事业,也能从工作体验中感受成就感;他们为进编、为早日评上职称而奋斗,对未来有明确的目标感,工作有盼头,能自觉维持职业幸福感;他们更在乎工作,外在社会要求也高,所以工作情感较高。相反一些有编制、有中级职称的乡村小学教师,觉得自己工作已成铁饭碗,就有了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态度没有以前认真,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也逐渐减少;觉得自己已經到达职称顶峰,不会再有更高的进步,所以对工作也不会有较高的热情。

    2.班主任担任情况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较好,工作动机较强。因为改善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6]。这两点都离不开班主任对工作上多方关系的协调。从外部因素来看,担任班主任是评职称的条件之一,所以要想获得职业发展与职业幸福感,就须有一定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内部因素来看,担任班主任的乡村小学教师一般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好管理工作,所以人际关系较好;需要保护好学生的安全,并和其他小学乡村教师一样做好教学工作,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所以工作动机较强。

    3.教龄与学历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不同教龄与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水平均在均值以下,健康状况堪忧。6到15年教龄的乡村小学教师的躯体健康水平最低。此教龄段乡村小学教师属于骨干教师,有进取心,工作态度认真,能积极应对工作中繁杂琐事。工作进步与躯体健康不能两全,多数乡村小学教师取得优秀成绩是以牺牲躯体健康为代价。而中专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躯体健康稍好一点,他们年龄大,教龄在20年以上,已评过职称,没有大的追求,能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健康上。本科学历的乡村小学教师躯体健康水平最低,他们学历高,在乡村小学任教,心态不平衡,对工作不适应,所以会影响到躯体健康程度。

    4.工资对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

    工资高的乡村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较好。他们具有优越感,年龄较大,控制情绪能力强,在和学生多年互动中总结出一套积极的相处法则与模式,更易获得学生的尊重,促进学生积极自我认识,迅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父母参与度高的乡村儿童可体验更高质量的师生关系,这反过来又与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关[7]。说明工资高的乡村小学教师更易促进师生关系的良性循环。工资中等比工资低的乡村小学教师易获得工作成效感,他们大多属于中层教师,工作年限在十年左右,有丰富教学或管理经验,学校重视,社会地位高,压力小,再加上个人追求中高级职称的评定,所以主动性强,工作动力足,成效感较强。

    四、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建议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分析与讨论,建议乡村小学教师从平衡健康与成就、学历与价值、现实与目标这三个方面来提升职业幸福感。

    (一)乡村小学教师要保持躯体健康与追求进步之间的平衡

    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乡村小学教师,会想方设法地高效完成各种教学与教研任务,须劳心劳力,再加上评职称之前的危机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工作上,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身体,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其身体健康,反过来影响工作。所以需要在保持身体健康与追求进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完成工作任务,实现职业规划,保持职业幸福感。

    (二)乡村小学教师要保持提升学历与职业意义之间的平衡

    随着学历变高,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些乡村小学教师在专心提高学历时,并没有认真发掘乡村教育的职业意义感,自感越有知识,烦恼越多、顾虑越多,导致在提升学历时职业幸福感反而下滑的现象。所以乡村小学教师需要在提升学历的同时,深入乡村教育事业,走入乡村学生心中,寻求更多职业意义感。比如可采用支教方式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不过在实现学校教师素质均等化过程中,不能以把优秀学校转变为普通学校甚至是低水平学校为代价[8]。

    (三)乡村小学教师要保持活在当下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平衡

    年轻的乡村小学教师倾向于为实现目标而做出积极努力,表现为职业幸福感较高。而年老的乡村小学教师倾向于为活在当下而做出消极应对,表现为职业幸福感较低。所以需要通过内外部的努力,为每一年龄段的乡村小学教师提供阶段化的职业目标,并鼓励其在具体活动中进行体验。还可考虑金钱和非金钱激励,包括平等分配学校资源、对辛苦的教师给予额外补偿[9]。另外需为他们实现“教师主导传授与学生主动努力”的职业目标而示范可操作性方法[10],最终使教师保持活在当下与实现目标之间的平衡,实现持续不断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EB/OL].(2020-09-26)https://www.ccps.gov.cn/xtt/202009/t20200926_143631.shtml.

    [2]Hsu H W . A Classroom-Oriented Exploration of Rural High School Teachers Motivational Practice on Student Motivation[J]. English Teaching & Learning, 2019(44):229-254.

    [3]Steinberg L, Monahan K C. Age differences in resistance to peer influence[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43(6):1531-1543.

    [4]姜玉明.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5]熊红星.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05):757-769.

    [6]Cutrerparraga E, Heath M A, Caldarella P. Navigating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Initial Resistance to Literacy Coaching in Diverse Rural Schools[J].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020(03):1-11.

    [7]Gavidia-payne S, Denny B, Davis K. Childrens Self-Concept: Parental School Engagement and Student-Teacher Relationships in Rural and Urban Australia[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15,18(1):121-136.

    [8]Xiaoxin Wu. Narrowing the gap: a Chinese experience of teacher rotation[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20(21):393-408.

    [9]Wei Y, Zhou S. Are Better Teachers More Likely to Move? Examining Teacher Mobility in Rural China[J].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2019,28(2):171-179.

    [10]党峥峥,党静.支架式教学对高校师范生心理学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7):63-66.

    A Probe into the Occupational Well-being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Dang Zheng-zheng1,Li Xue-nong2,Liu Wen3,Zhu Pei-yu4

    (1 & 3 & 4.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Jiangsu 223800;

    2.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4)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329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3 compulsory education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occupational well-being questionnaire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ccupational well-being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six aspec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hysical health,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ork emotion, work motivation and sense of achie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poor physical health and good professional well-being, and there is no overall difference between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urba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owever, the rural teachers who have no system, have been or are serving as head teachers, have just joined the post and have been teaching for more than 20 years, have no professional title and have high salary have relatively high professional well-be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maintain the balance between physical health and progress, improve their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professional significance, and live in the moment and achieve their goals.

    Keywords:new era background; rural teachers; occupational well-being; educational suggestion

    基金項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999);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课题“《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课题编号:C-b/2020/01/11).

    作者简介:1.党峥峥,女,河南周口人,硕士,宿迁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卫生;

    2.李学农,男,四川荣县人,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德育原理、教师教育;

    3.刘 文,女,江苏姜堰人,硕士,宿迁学院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4.朱沛雨,男,江苏邳州人,硕士,宿迁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