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刘思春

    摘要:对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畜禽;免疫失败;原因分析;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8-0024-01

    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危害畜禽健康的各种疫病越来越多,并且变得复杂化,一般由原来的单一型变成了多种病原的混合型,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法就是重视和加强动物的免疫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畜禽免疫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方面

    (1)疫苗质量不稳定,免疫原性差;或是在运输、保管、贮存过程中出现问题;或经反复冻融,造成疫苗质量下降或失效。

    (2)疫苗选择有问题。同一种疫病会因所选用的疫苗的血清型与预防的目的血清型不符合而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如口蹄疫疫苗、禽流感疫苗等;或因选择疫苗毒力的强弱不正确,该选用中等毒力苗的却选择了强毒苗或弱毒苗,如新城疫I系或Ⅳ系等。

    (3)疫苗用量不准确,随意增加或降低免疫剂量,结果造成动物对免疫不应答或免疫麻痹。

    (4)为图方便省事或减少因免疫对畜禽造成的应激次数,偏爱使用多价苗或多联苗,或自己随意使用多种疫苗一次性联防,结果造成疫苗间产生相互交叉干扰现象。导致难以产生或产生较低的免疫抗体。

    (5)过度相信和依赖进口疫苗的质量与效果,不考虑其与当地毒株是否相符,进行盲目购买和接种。

    1.2 免疫程序方面

    (1)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多次重复使用同一种疫苗,或前后免疫日期相距较近,易造成疫苗间的免疫交叉或相互干扰。

    (2)免疫前未对畜禽进行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检测,然后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来确定免疫时间,而是照搬照抄别人的免疫程序,或是根本没有考虑或结合当地疫病的流行情況和自己饲养动物的品种是否一致等因素,造成免疫失败。

    1.3 被免畜禽方面

    (1)同一种畜禽会因品种、年龄、体质的不同造成对疫苗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少数畜禽对疫苗的反应具有先天性的不敏感性,1次或2次的免疫很难达到预防的效果。

    (2)在幼畜或雏禽处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预防接种,产生的抗体效价不确实;或群体中抗体效价高低差距较大,致使抗体消失时间的长短也不一致,造成了免疫时间上的不一致,也会给免疫接种造成一定的困难。

    (3)动物处于患病期、该病的潜伏期、受到惊吓刺激或患病后破坏了中枢免疫器官(如法氏囊病),均能造成免疫机能下降或消失。

    (4)在免疫前后,动物通过饲料或饮水食用了大量的抗菌或抗病毒药物等,未达到休药期即进行预防接种,均可造成接种的菌(毒)疫苗免疫失败。

    1.4 免疫操作方面

    (1)所用疫苗未按要求稀释、口服疫苗时用了含有消毒剂的自来水、用铁质容器盛放时间过长、水温过高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

    (2)免疫用注射器或饮水器具清洗不彻底,致使上面仍附有以前消毒时的消毒剂残渍。

    (3)为了省时省事,擅自改变接种途径或方法,如应该点眼或滴鼻的改为喷雾或饮水、应该肌肉注射的改为皮下注射等。不同的疫苗会因接种的方法和途径不一样,对动物产生的免疫抗体水平也不一样。

    1.5 环境方面

    (1)养殖场距离农村村庄、畜禽交易市场或屠宰加工厂等较近,容易受到野毒或强毒的传染而引起发病。

    (2)在公路、矿山、铁器加工厂等容易突然产生噪音的地方养殖,畜禽经常处于噪音惊吓状态,导致内分泌失调而引起免疫力下降。

    (3)不注意养殖舍内和舍外的卫生清理和消毒灭源工作,畜禽虽经免疫,但仍有可能造成循环反复传染,使免疫效果不明显。

    2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养殖场场址,科学规划场舍,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2)结合本地流行病学情况,正确选择适合当地毒株且质量好的疫苗。

    (3)依靠兽医实验室对被免动物提前进行抗体水平的检测,然后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4)疫苗接种前确实保证免疫对象处于健康状态,且已停用各种能够干扰或降低免疫效果的药物或微生态制剂等。

    (5)对群体进行疫苗接种时应做到剂量准确、方式方法正确、个个免疫无遗漏。

    (6)预防接种时应避开饲料更换期,合理安排时间,如夏季最好选择在早晚凉爽时,冬天选择在中午前后较温暖时;并且在接种时对被免动物应轻抓轻放、禁止大声喧哗等以免对动物造成应激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