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王淼

    

    

    

    摘 要: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下重要的课题,在儿童本位的理念下,结合教材和本土资源,由“生”而发,开发建构学生喜爱的“国宝”课程,积极营造“为教而学”“即知即传”“学以致用”的儿童自主美术课堂,以此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改进传统文化教学,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主导、师生交流、合作共赢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国宝课程; 学生本位; 传统;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521?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77-00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当下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然而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却遭遇了困境:

    一、儿童立场的缺失,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瓶颈

    1.教育主体偏离

    当前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多是让教育对象接受传统文化的改造,使其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如教师在备课中对传统文化的知识点、重点的研究依然放在解读教材和钻研教法上,而往往“目中无人”忽视了学生学情,使整体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元认知难以对接,导致教与学完全是两张皮,这种一厢情愿地将成人世界里“好”的东西灌输给儿童,却不管儿童能否接受,实在难以达成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标。

    2.课程内容弱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大体呈现碎片化、虚拟化和泛化的现象,小学美术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也长期呈现松散、碎片化等特点,无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脉络,因此,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缺乏重视,加之自身知识储备欠缺,浅入浅出,泛泛而谈,有的美术教师甚至对教材中欣赏评述领域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回避和缩减,导致传统文化内容更加弱化,造成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积累不够,难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信。

    3.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仍是灌输式,沿袭着老师台上讲、台下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儿童的个性是不被鼓励的,学生只能一味地靠死记硬背去消化、理解知识,教师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只以学习结果论英雄,很少涉及学习过程中思维转变、兴趣激发和学习方法的评价,教学形式单一和固化导致传统文化教学缺少应有的深度与广度。

    归因:目标的偏离、内容的固化、形式的单一,三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都是儿童立场的缺失、对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这一核心要素的忽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對青少年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无疑,儿童需要传统文化教育,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美育最丰富的资源,最基本的根基。然而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儿童应该处在什么位置?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传统文化经典是什么?课程该怎样选择资源,又该用怎样的方式走近儿童?这一系列追问引发我们更加深入思考,当下以“在课堂里寻找儿童,让课堂回归儿童”为主旨的教学改革正开展,打造“学的课堂”,建构“生本课程”成为教师们实践的热点,在此背景下笔者回归儿童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开展探索与儿童一起研究。

    二、由“生”而发:对传统文化资源选择与利用的思考

    1.课程缘起:我们为什么选择国宝

    传统文化资源众多,我们将目光集中到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物——国宝文物上,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中国有一句古话“取法乎上”,要通过对经典艺术珍品的观摩学习、潜心体会,来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国之瑰宝,当之无愧,而国宝和儿童之间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国宝有故事,每一件都刻录着古代生活的鲜活片段,凝结着历史文化的深层记忆,充满传奇色彩,儿童爱听;国宝形制各异,色彩美观,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儿童爱看;国宝更有着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每一件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记载着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儿童需要去感悟,理解和认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珍贵资源,使国宝文物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体验,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国宝成为孩子想象力的源泉,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艺术的终身兴趣,这是我们选择“国宝”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国宝”惠及今天的资源本源。

    2.儿童参与:国宝文化教育的主体回归

    传统文化内容不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要引导儿童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课程资源的选用就由直接呈现结果转变为一种寻找的过程,这就好比我们要将菜做好端给儿童吃的输送,转变为邀请儿童参与到做菜的过程中来,鼓励儿童自己去寻找食材并归类分析,这样的改变调动和发挥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互联网时代为课程资源的选用提供了便捷渠道,当下的影视节目如《国宝档案》《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质量品味都很高,各大博物馆也推出网上展厅,传统文化的APP小软件更是生动有趣,极大丰富了国宝资源。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要初步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段目标中强调,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获得能力与知识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积极鼓励儿童参与其中,摸清儿童喜爱的国宝种类,借助调查问卷、国宝档案卡、收集国宝模型和高清复制品,以及课堂上的交流、展示,使儿童国宝知识储备日趋充盈,课程内容框架愈加明晰。

    3.儿童经验:国宝文化资源的内容甄选

    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首先要有需要意识、目标意识,传统文化教育的对象是儿童,要了解儿童学习的现有水平和真正需求,所以在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选择利用时,一定要眼中有儿童,心中有课标,我们的做法是回归课本,抓住教材中涉及的“国宝文物”。例如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占了相当一部分,纵观教材中内容和大量图片均选取了各大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通过对这些文物的欣赏和表达,了解传统文化,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国宝文物的选择不是另辟蹊径,而是对现有教材中赏析内容的一以贯之,更好地用好教材、用实教材。儿童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还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六朝古都的南京,是历朝人文荟萃之地,沉淀了无数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其中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六朝博物馆等都是我们强大的本土资源,是对国家教材的补充,丰富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材。我们开展金陵文化探寻之旅,孩子们身临其境,增加了感性经验,更真切地感受到“国宝”文物不仅仅在书本中、在博物馆中,更在我们的生活里。

    4.儿童基准:国宝文化教学的评价依据

    在课程视域,评价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紧密相连,评价要依据儿童基准,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教学内容都需要具有差别化的评价方法跟进。美术课程标准中按照学习领域和年龄阶段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标准做出了细致的说明:“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儿童基准的评价标准上,评价还要多元化,加强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儿童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的正向引领,学生的自我反思、合理归因、自我成长,特别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是教育的核心目标,意义深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指向是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国宝课程”的架构与实施离不开儿童的主体参与性,(见表),寻宝——赏宝——创宝,强调与儿童一起研究,基于课程目标和儿童需要,以更贴近儿童、更注重实践、更契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方式,寻求课程建构与实施的不断优化。

    三、国宝课程:用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的有效路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是一种最好不过的学习方式。”教不是老师的专利,让学生当“小先生”学习的效率更高。在国宝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儿童都想做“小先生”的愿望开展教学,翻转课堂中的师生位置,转“学”成“教”,积极给学生提供“潇洒说一会”和“潇洒教一回”的机会和平台,让儿童从被动的听者,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1.基于兒童心理,为教而学,用知识武装自己

    “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前者是学生被动地学,后者是学生主动地学。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使大家承认小孩能做教师,然后教育才能普及,小孩的本领是无可怀疑。”在陶行知的眼里,小孩既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的主人,既可做学生,便可做“小先生”。

    1.1任务驱动,学有动力。学习的最大乐趣和动力是可以教会其他人学习,通过实施“小先生人人制”,以“小先生”的职责作为任务来驱动每一个学生以“教人者教己”的态度“为教而学”和“为交(交流)而学”,为了使自己身上“小先生”的称号实至名归,学生主动做好前期学习和积累。任务驱动,学案导学,研学单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抓手和凭借,学习单的设计具有国宝文物的共性问题,如常规的国宝名片,包括名称、年代、材质等,更有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将“国宝”拟人化,把自己想象成国宝来说话,研学单包括:我是谁?我在哪?我是干什么的?谁创造了我?孩子们用自己的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实现了国宝会说话。如果我们把自主学习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用好研学单就应该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扎得越深,大树才能枝繁叶茂、绿荫常驻。

    1.2带着思考,走进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陶先生所言:“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初步完成研学单,我们鼓励儿童亲自前往博物馆,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精华的储藏室,是一个寓教于乐、增长见识、开拓思维的好地方,孩子正处在求知欲旺盛的年纪,通过假期参观走访南京六朝的石刻风韵,包括石兽、石柱、石碑等,孩子们会现场拍摄图片,录制小视频,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在小小国宝介绍人的带领下,孩子们仿佛乘坐时光机般遨游在“石城”的前世今生中,我们还会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细细品味六朝百态,古城墙、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构件,江宁织造里的云锦等等,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实物传递知识,更可以激发兴趣、引导思考,参观一座博物馆,更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机,参观博物馆就像读一本入门书籍,并不是要孩子去记住所有的内容,也并不是期望通过一次参观就能了解到所有的内容,而是让孩子从中学会主动探究,获得体验,产生疑问,寻求解答,形成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逛博物馆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开始关心身边的同学、家人、邻居等,关心民族文化的未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社会责任感,无形中形成了民族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2.基于儿童需要,即知即传,用仪式重构课堂

    2.1开放讲台,让学生能当“小先生”

    2.1.1讲台吸引“小先生”。陶行知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让孩子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收获或学习诀窍展示给同学,成为“小先生”。儿童走上讲台,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讲的人乐讲,听的人乐听,因为学生当老师是一件新鲜事,出于好奇,同学们会大力支持,或许自己也能当小先生,机会难得,自然就珍惜。由此可以预见,“小先生”的课堂完全有可能胜于教师领衔主演的课堂。

    2.1.2情境烘托“小先生”。“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国宝留言持续更新,请注意查收”这样的开场白自然而然地形成代入感,提醒学生“国宝”讲述开始了!这时“小先生”会把自己所要介绍的“国宝”板书在黑板上,如介绍何尊时“何以为尊,我有中华”这样正能量的主题,也有介绍甲骨文时“因为刻骨、所以铭心”这样网络化语态的主题,甚至还有介绍三星堆青铜人像时“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这样调皮般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加以装饰,教室里会张贴国宝图片,布置小型国宝展示,在这样情境中,“小先生”俨然成为“国宝”的守护人,国宝像是来自过去的老朋友,褪去了他们的神秘,活泼生动,走向大家。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通过图文直观的营造情境激发唤起学生热爱国宝的情感。

    2.1.3学生期待“小先生”。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同”学有时候胜于教师的教。有的学生听不懂教师讲的,却能听懂同学讲的,因为“儿童离儿童最近”,当“小先生”发现同伴听不懂时,会想方设法尝试、寻找或变换讲解方法,例如国宝虽然没有生命没有语言,但每个国宝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历史,小先生会从国宝的故事和历史出发,站在国宝的角度,模拟国宝的神情、动作、语言进行自我介绍,深受同学们喜爱。小先生还会准备神秘小奖品,奖励给参与国宝互动交流的同学,孩子们都特别喜爱“小先生”。

    2.2启发思维,让学生会当“小先生”

    2.2.1问题引发思维——你有问题吗?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了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在美术活动中,我给儿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的机会,给孩子问的自由,让儿童从问题的解答中,增进有关美术知识。“小先生”以教者的姿态组织并参与教学,每课之前必先让同学们提问:“如果国宝会说话,你希望它回答什么问题?”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总结起来不外乎这几中类别:What?这件国宝是什么?Why?为什么会创造这件国宝?Where?国宝来自于什么地方?When?这件国宝是什么时间创造出来的?Who?是谁打造了这件国宝?How?国宝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通过探索式“5W+1H”问题法,打开学生思维的密码,了解文物历史、提升国宝文化的感知力。(见图)

    2.2.2导图深化思维——你会记录吗?在小先生的介绍中,同学们不光用耳朵听、用眼看,还要学会记录,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具体化的方法,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把“国宝”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进行记忆链接,不能用文字表达的地方更可以画一画,并随时记录下所思所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特别适合儿童,能充分呈现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能最大可能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与探究成果,将碎片化的知识深层展现在探索过程中,最终串联成形象化的国宝知识结构图,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随着思维导图的不断展开,不同视角、不同观念、不同质疑的想法都可能被记录。这种技能促进深度学习,彰显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智慧,也为课后的复习巩固提供了依据,在美术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2.3抢答发散思维——你能回答吗?竞赛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每节课的高潮,“小先生”都会围绕本次讲述根据每件“国宝”的文化背景、趣味故事、艺术特点设计几个小问题,问题由浅及深,有应知应会的必答题,也有需要理解的挑战题,还有富于开放性的讨论题,思维正是在孩子们的表述争辩中呈现多元发散,对“国宝”文化的理解不断深化,答题环节还设立了“国宝大奖”,这可是孩子们收集的各大博物馆的文创小礼物,小小的奖品承载的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礼物虽小,价值无限。通过提问环节的抢答获得奖品的孩子们会如获至宝格外珍惜,这种形式的奖励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宝、喜爱国宝,更积极争当“小先生”介绍国宝。

    3.巧借资源,让孩子当好“小先生”

    3.1以实物展示为点,丰富教学资源。实物的展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赏析传世十大名画《清明上河图》时,小先生特意带来了原版等大的复制品,当画卷徐徐展开,我们仿佛跟着镜头走进北宋世俗生活中,“小先生”化身小导游:“汴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宋代的酒店,类似于现代的咖啡馆,而且已经开始有外卖啦!看,图中的外卖小哥正在送外卖”“不好!船快撞上橋了,吃瓜群众还在围观……”生动的讲述与实物画卷相得益彰,同学们边听边在长卷中寻找,无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实物的展示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对“国宝”书画《清明上河图》作品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国宝复制品还可以发给每个同学摸一摸、玩一玩,越王勾践剑、秦始皇兵马俑、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面具都成了我们的教学用具,也成了同学们如数家珍的收藏品。(见图)

    3.2以节目资源为线,支持精准学习。“小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国宝”的故事,用高清的图片赏析国宝的整体与局部,还从制作精良的文化类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寻找视频素材,丰富的影像资料、现代科学技术,能再现当时的制作工艺、还原文物原貌,建构起历史与现在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介绍“何尊”时,提到从它所刻的铭文中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但深埋于地下3000年,何尊的外部严重锈蚀,底部的铭文也氧化黯淡,节目通过采用全新的3D扫描技术和全息传存拓技术,让观众360度无死角地看到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节目资源帮助我们精准学习,教师还可利用视频做成微课,分享给班级群里的每个同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课前研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3.3用团队合作为面,打造特色课堂。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当时小先生的活动方式是“以集体生活之不断地自新创造的过程来教育儿童,使儿童团结起来做即知即传的小先生”。教育的本质即交往。“小先生制”,正是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在学习中交往,基础教育已不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而是把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尤其是合作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小先生”并非个体,主讲人还会邀请他的团队共同表演一段国宝故事,大家简单化妆,带好头饰,演绎的有模有样,讲台成了舞台,团队合作,促进了更多同学走上讲台,感受教的乐趣,不管是主讲的同学还是在座位上聆听的同学都热情高涨,随着经验的积累,后面越来越多的同学的表现会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学期结束时同学们会投票选出班级最佳组合授予“最佳国宝守护团队”称号。我们相信,当优秀传统文化与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和儿童兴趣形成有效对接后就更容易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定向,积极的情感定将引领儿童更加主动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解。

    4.基于儿童表达,学以致用,用创作活化传统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小先生制”正是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明证。

    4.1摹写国宝物象。在欣赏绘画类国宝时,我们主张将动脑与动手,知识输入与创造力输出相结合,为孩子造型表现的提升打下基础。例如《千里江山图》我们这样摹写:①用绿色的油画棒勾勒出山的轮廓。②接着用草绿色的油画棒涂抹底色。③用深蓝色的油画棒和深绿色的油画渐变法涂抹山峰,做出青绿效果。④最后用湖蓝色的油画棒在深蓝色的山峰上提色。短短几分钟,同学们就能快速完成了局部的临摹,大家将作品联结起来,《千里江山图》重现它的风貌。

    4.2仿制国宝工艺。书画类国宝易于临摹,而青铜、玉石等立体的国宝大多工艺精湛,我们尝试用特殊材料创意仿制。例如汉画像砖是流行于汉代的一种经模印、雕刻烧制而成的建筑用砖,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承载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记忆,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拓印术自古有之,是印刷术的雏形。我们结合儿童年龄特征尝试拓印,运用身边常见的树叶,将其纹理结构打拓在纸上。“国宝”工艺在孩子的作品中延续。

    4.3开发国宝文创。文创就是文化创意产品,当下的各式文创产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去博物馆除了观看国宝,孩子们一定会购买喜爱的文创产品,大家会在美术课上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文创产品也是我们国宝介绍环节不可缺少的实物展示和答题奖品。通过对文创产品的收集和研究,我们从中发现了它们的设计要领,那就是要将国宝元素巧妙运用到物品中,让生活用品如贺卡、纸盘、纸伞、扇面、树叶、服装等充满传统文化与审美气息。例如将敦煌藻井的概念延续到丝巾上,以“层”的叠加变化创作丝巾图案,让它们既保留了原味,又符合当代审美。文创的创意最为重要,而创意从哪里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具体的每一件“国宝”呀!“国宝”文创的方法和创意是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需要我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总结、应用,再现“国宝”风采,传承“国宝”精神。

    笔者结合教材和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建构学生喜爱的国宝课程,积极营造“为教而学”“即知即传”“学以致用”的儿童自主的美术課堂。总之,从儿童出发,用适合儿童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我们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寻找到适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路径,丰富传统文化资源,改进传统文化教学,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学生主导、师生交流、合作共赢的互动教学模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儿童水墨画“再传统”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L/2020/012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振理.陶行知“小先生制”教育思想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A版),2015年第7期54-57,共4页

    [3]张健.“小先生制”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文摘,2019年第12期8-9,共2页

    [4]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5]严晓丽.博物馆地理课程开发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6]刘阳.以文物看文明,以文明扬自信[N]人民日报,2018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