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陈秀梅

    识字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区别在于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统编版语文教材,一改过去先学拼音再识字的安排,变为学生先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字,之后再学习拼音。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尊重汉字的规律,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组织学生识字,主要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合理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等方面。一、着力兴趣培养

    低年级学生缺乏自制力,做事凭兴趣,有兴趣的事做起来越做越有劲,没兴趣的事干脆不去想。识字也是一样,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话,即使人坐在课堂上,表面上也在听、读、写,其实心不在课堂上,一节课下来,学生竟然一个字都没学会。如何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教师要关注这一学段学生好奇心强、爱玩游戏等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创设一些新奇的情境,把一些有趣的游戏与识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加入识字学习中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如教学《中国美食》一文时,课文中的“煎、蒸、煮”三个生字属于同一个偏旁,如果教师只是教学生认识字的读音、结构,学生就难以提起兴趣。教师如果提问“谁知道这三个字为什么用相同的偏旁”,也许就会把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来,他们会注意这三个字的特点,结合生活常识思考,这些都是常见的烹饪方法;教师说“烹饪的时候都需要用火”,学生猜四点底就是表示火的;教师指出本课中许多字在表示“用火烧”的意思时,都带有一个“火”字旁,那么,这三个字都带有四点底,这与火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思考之后,觉得汉字很有意思,学习起来自然就有兴趣了。二、着力方法指导

    最好的识字方法是学以致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用得着识字的地方,最急切的是身边熟悉的事物,他们往往在生活中知道了它们的名字或者相应的说法,但把这些名字或说法写成字放在学生面前,他们却不认识。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字的读音学生早就熟悉了,但与字形之间缺乏联系;这也是从熟悉的事物来识字的可行性,学生开始识字之后,有好表现的一面,到处都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识字,可以分阶段以小集中的方式开展。如开学不久,为了让学生集中认识自己学习的课本名稱和课程表上的课程名称,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并突出标注课程名称,再让学生在课表上寻找;学生还可以拿出教科书大声说出那是什么书,用手指读封面上的字,以此巩固对课程名称的认识。又如让学生互相认识同学的名字,不仅能叫出来,而且要认出来,教师可以用两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负责收发不同学科的作业本。每收一次,学生都要认真地看着作业本上的名字读一遍,发的时候如果忘记了就问其他同学,并在把作业本送到主人手中时连说三遍,以此强化记忆。三、着力交流评价

    小学生喜欢群体活动,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这种特点有效地加以运用,即让学生在识字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评价。一方面可以充分体现识字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发挥学生在识字上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则可以借助互相评价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识字上形成互相比拼的意识。在互相交流时,学生可以交流自己有效的独特的识字方法,分享自己识字的收获、体会、经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互相评价时,学生既可以通过指出同伴识字上出现的不足和错误,又可以学习与吸收同伴识字上的好做法。

    仍以教学《中国美食》一文为例,学习课文中的基本生字后,教师先让学生交流“我家的美食”,并把美食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如果里面含有学生不认识的字,教师则要带大家读三遍;接着,学生以“我知道的美食”为话题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把美食的名字写在纸条上,互相传着看一看,写得对不对,有不认识的字则请教他人;之后,教师将小组推荐的最佳美食的纸条贴在黑板上,学生评出三种感兴趣的美食,教师将名称写出来,学生集体认字。在互相评价环节,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食材,让学生选择适宜的烹饪方法:先出示比较熟悉的食材,让学生说出多种适宜的烹饪方法;接着出示学生比较陌生的食材,让学生猜一猜可以用哪些烹饪方法来做美食,以此激发大家对美食的向往,还可以多学习一些独特的生字。

    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把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中体验乐趣,增长知识,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