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个性化作业,提升语文教学实效
洪婧
在语文教学中,作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加强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打破传统,创新设计,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在个性化作业引导下展开全新的学习之旅。具体落实时,要突出学生主体,根据其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学生求知欲,以此挖掘其学习潜力。
一、植入式作业,培养语用能力
这一作业模式借鉴植入式广告理念,就是在语文作业中植入一些看似无关的活动,以此增加作业趣味性,让学生在无形中培养语用能力。基于这一目标,在设计时就要结合实际,立足文本,根据学生兴趣展开,让其在训练中体会语文学习乐趣。
在教学胡适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一段有关母亲的文字,之后交给教师审阅,文字内容通过后折成不同形状送给母亲。这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其在自主创作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激发自己对母亲的爱,千言万语汇成最真诚的文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纸片上。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创作的时间,还要鼓励互相交流,在相互合作中,尝试折叠各种各样的纸船,完成之后郑重地交给母亲,以此表达对母亲的爱。借助折纸的形式可将写作无声植入写作训练中,一方面让学生领会了文章主旨,深刻感悟到母爱伟大;另一方面加深学生体验,让其在品析、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书面练习,以此培养表达能力。
通过这一设计,充分将学生从传统作业中解放出来,让其在作业训练中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此激发对文本探究的兴趣。长此以往,能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让其在逐步深入中提升学科素养,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二、展示式作业,增强学习信心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学习上格外在意同学与老师的看法。抓住这一点,在设计作业时就可借助展示激发,让其在公开呈现中增强学习信心,无形中提高学习能力,为后续深入的学习训练奠定基础。
一般展示作业时利用教室后面的展示栏,是公开表扬优秀作业的一种方式。具体落实时,就可根据课标要求,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完成相应内容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将其展示在公开栏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借助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還能使其坚持阅读,在积累中提升文化素养,无形中培养了审美情趣与品味。以名著《西游记》精读和跳读为例,考虑其是长篇小说,一时间难以完成,就可每天布置阅读作业,完成其中一个章回。持续下去,学生在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要联合家长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在自主阅读中逐渐养成习惯。此外,在阅读基础上要在每个章回摘抄200字以上的精彩片段,可以是优美的景物描写,也可以是精彩的打斗场面。这样一来,学生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及时抒发对人物、情节以及语言等方面的感受,达到最大限度地欣赏。每次学生作业上交以后,要精选其中优秀或有进步的展示,促进学生分享交流。
由此,便能借助作业激发学生,让其在“展示”驱动下主动参与,积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良好的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注,经常与其家长交流,尝试借助展示作业激发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三、实践式作业,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很容易与社会生活取得联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实践作业,借此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学科的认识,以此拓展视野,促进自身能力提升。
教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学习资源随处可见,作为引导者,就要充分利用资源激发学生,让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在教学“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时,就可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成立“寻宝小队”,充当“探宝小能手”,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家长走街串巷,对当地的旅游胜地、风景区以及自然遗产等展开调查。这样一来,就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当地文化,在学习中灵活运用,以此提高其感知能力,为书面表达做好准备,奠定基础。再如,讲到“我们的网络时代”综合性学习时,就可组织学生从不同渠道搜集网络流行用语,并对其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对比、欣赏中汲取语文知识。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让其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学会分享,无形中提升学科素养。
借助这一作业形式的设计,就能打破传统,充分调动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在实践中发散思维,以此促进能力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在关键处指导,确保作业效果,让教学得以优化。
总之,个性化作业的实施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发学生,将其从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中解脱出来,还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其在互助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最终落实学科素养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