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自由?自主?

    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一位老教师和我说,有的学生上网课时被提问没有反应,实则在玩手机游戏,原先在课堂上被“压抑”的很多行为,在线学习期间都“迸发”了出来。原先只是“神游”,现在则彻底“掉线”了。然而,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做了一项规模性调查,初步发现,很多中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英语学习动机不仅没有减退,反而得到增强。那么,学生到底是变得更加被动了,还是更加自主了?

    在中文语境下,自主的概念并不复杂,简言之就是从心所欲、不受约束。从心所欲则自发,不受约束便自由。然而,自发和自由都只是自主的表象或前提,并不是自主的核心意义。自主的根本体现是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有如《聊斋志异·西湖主》中的“实怜君才,但不自主”。总之,自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自我概念。英文里的autonomy虽和中文的“自主”不完全一样,但两者意义相近,在柯林斯词典中autonomy的解释为:the ability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s about what to do rather than being influenced by someone else or told what to do.

    因此,探讨自主学习或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主,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学生的“自我掌控”能力。自我掌控最重要的驱动力是兴趣和习惯。一个有强烈认知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通常都能很好地掌控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在不少方面都可做可为。一方面,我们选择的学习材料和对学习材料的加工,都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的重要中介。没有好的材料和引导,学生很难自发地投入注意力。而对教师来说,一场没有新内容、不能启发新思考的教师培训,恐怕也只能让人“自发”地分心了。另一方面,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保障。试想,穿着睡衣,吃着零食,开着音乐,接着快递,如此自由,何来自主?自主学习中的自由,是在纪律和规范内的自由,而不是摆脱了良好习惯的自由。因此,教师不能期待学生自发地成长,更不能片面理解自由的含义——自主学习中的自发和自由都是有条件的。

    本期的“热点·观点”栏目中,我们刊载《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梳理、模仿与创作——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英語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实践》《以个性化英语笔记为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可视图提升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五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促进不同学段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