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黄豆”运动学习案例的幼儿运动学习特点与方式分析

    彭盛斌 刘静 缪洋

    摘 ?要: 运动是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相当重要的。笔者在观察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幼儿运动学习特点进行剖析,进而总结出幼儿“三段式”运动学习方式,即放手尝试阶段、引导调整阶段、提升转化阶段。

    关键词: 幼儿;运动学习特点;运动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8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5-00-02

    一、“小黃豆”的运动学习过程观察

    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中,“小黄豆”双手紧握着绳子,双脚悬空不断交替地蹬着木质斜坡,试图登上斜坡的顶端。但是“小黄豆”脚底就像抹了油一样,始终停留在原地,艰苦而漫长的1分06秒过去了,最终还是因为双手支持不住掉了下来。看见身边的同伴顺利登顶,“小黄豆”非常羡慕,于是决定再次进行尝试!看见“小黄豆”如此坚持不懈,老师也站在了他身后,不时地鼓励与指导他:“脚往上蹬,手往上抓,加油!坚持!”可是结果不出所料,“小黄豆”再次从斜坡上滑了下来。显然,当前任务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水平。

    在整个过程中,虽然看到了任务失败的“小黄豆”,但是更看到了认真专注、不怕困难、锲而不舍、敢于探究和尝试的“小黄豆”。他正在经历一次自己无法看到的运动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精准地评价幼儿的运动行为?又该给予怎样有针对性的支持呢?知晓幼儿的运动学习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将会启发我们如何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提升及推动幼儿体育活动更加有效开展。

    二、从“小黄豆”的运动学习分析幼儿运动学习特点

    为了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五个领域分别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了解幼儿运动学习特点提供了理论参考。“小黄豆”的运动学习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为了解幼儿运动学习的特点提供了实践参考。

    (一)幼儿运动学习需要时间和空间作为基本保障

    《指南》提到:“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由此可见,运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要保证幼儿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可分段进行。“小黄豆”在攀爬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每次尝试都耗费了一定的时间。教师并没有因为“小黄豆”的失败,让他停止尝试,抑或让他放弃攀爬去其他运动区域,而是给予了他充足的运动学习时间。当然,运动时间也不是越久越好,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在运动中的身体状况,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安排运动时间。

    足够的运动空间是幼儿运动学习的另一保障。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园都是将户外场地作为运动区域。在设置场地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体现趣味性、教育性和挑战性。“小黄豆”攀爬的大型攀爬架就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多次尝试和付出努力才能完成,不仅能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而且能养成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此外,对于一些班额多、场地小的幼儿园,要充分挖掘空间条件,利用走廊、室内运动室、室内墙壁等场所,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

    (二)幼儿运动学习以各种身体活动为基础内容

    《指南》指出要“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身体活动包含的基本动作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幼儿运动学习的基础内容。为了提高幼儿运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运动学习的质量,往往将各种基本动作融入到游戏当中,从而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灵敏性、协调能力,并使其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对于一些技能性比较强的活动,如篮球、足球、跳绳等,可适当降低技能的难度,简化活动的规则,淡化活动的竞技性,不能过于注重成绩和采取机械训练。

    “小黄豆”的学习案例,以攀爬为主要学习内容,借助绳索用双手和双脚向斜上方运动,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相对于在水平面上进行的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来说,形式较复杂,可以发展幼儿手臂、腿部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三)幼儿运动学习以培养兴趣和满足需求为基本目标

    《指南》提到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阶段更是如此。教师要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层次多样的运动材料,创设丰富、有趣的运动环境,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从而体验运动的快乐。

    “小黄豆”的学习案例,在特制的大型攀爬架上进行,由多种攀爬器

    材、滑滑梯和木屋平台组成,可以满足小、中、大班的幼儿和不同运动水平的幼儿进行活动。攀爬轮胎斜坡和楼梯属于最低难度、攀爬斜面网格属于中等难度、借助绳索攀爬木制斜坡属于最高难度,攀爬到顶端平台之后还可以选择通过楼梯或滑滑梯下来。

    (四)幼儿运动学习以安全为基本前提

    《指南》当中关于“安全”的表述总共有23处,其中健康领域有19处之多,安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健康领域的子领域“(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标2“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更是进行了针对性的论述。在运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创设安全卫生的运动环境、提供安全的游戏材料,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措施,发现危险行为及时阻止,以保证幼儿的安全。

    “小黄豆”运动学习的场地是柔软的沙地,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教师也在一旁进行安全保护,保障了幼儿活动的安全。

    三、从“小黄豆”的运动学习构建幼儿“三段式”运动学习方式

    运动是幼儿的必修课,对他们来说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任务和学习发生。“小黄豆”的运动学习过程,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在观察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在运动中的学习不是瞬间成熟或突然产生的行为,而是每次因经验积累、观察模仿或反复练习而出现的持续性的行为变化。根据运动行为发生变化的时间节点,可以将幼儿运动学习方式分为“三段式”,即放手尝试阶段、引导调整阶段、提升转化阶段。

    (一)放手尝试阶段

    动作发展在幼儿阶段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外界的刺激很容易激起他们用身体和感官探究世界的兴趣。在运动学习的初期,应该满足幼儿的天性,给予他们持续尝试的机会,大胆进行各种身体运动,体验各种身体动作的可能性。在尝试的过程中,幼儿可能会因为自身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动作的复杂程度、游戏的难度等原因而受挫或失败。教师不必要或过早地干涉儿童的尝试和行为,无意识地传播对儿童的发展有消极影响的行为方式(如缺乏耐心,对儿童喊叫、辱骂)。比如,当某个幼儿站上“又高又窄”的平衡木上的时候,他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手也情不自禁地挥动,想抓住一些可以扶的东西,他在努力尝试缓缓地向前挪动。看着幼儿身后长长的等待队伍,教师没有长时间地观望幼儿如何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努力向前进,而是打断幼儿的尝试,伸出手牵(或拉)着幼儿尽快地通过平衡木。教师应给予幼儿试错的机会,从而慢慢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前期学习经验,虽然动作还不成熟,但是可以通过自我深入内化,这正是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动机!

    (二)引导调整阶段

    当幼儿在放手尝试阶段形成动作的基本雏形后,需要外因来适当调整学习的方向,使动作更加科学有效和规划化。如果说放手尝试阶段教师要“置身事外”,那么引导调整阶段教师就要“置身其中”了。教师通过演示正确、连贯的动作,幼儿会进行观察和模仿,并对头脑中的动作表象进行检验、充实和修正。当幼儿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需要进行实时的引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游戏出现一定危险性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介入,保证幼儿安全。如果幼儿的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游戏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会大大降低幼儿对该项运动学习的兴趣,影响幼儿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无法形成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

    针对大多数幼儿普遍出现动作错误的共性问题,教师则需要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统一解决,教师的“教”应该放在幼儿的“学”之后。

    除了教师的亲身指导,玩伴的榜样作用也是幼儿运动学习发展的另一外因。年龄较大的幼儿和年幼的幼儿一起玩耍时,年幼的幼儿总是能向较大的幼儿学习,模仿他们的游戏、运动技能。比如,在户外混龄体育自主游戏中,小班幼儿看见大班幼儿在玩滚轮胎的游戏,他们也会有样学样的推着轮胎尾随其后,有的时候还会和大班幼儿一起合作推一个轮胎。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榜样来学习在此阶段有着重大的作用。

    (三)提升转化阶段

    提升转化阶段是幼儿运动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之前,幼儿已经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科学有效的学习活动,动作和技能正在日趋完善。提升转化阶段幼儿的运动学习,需要通过大量重复的练习和游戏的强化,积累丰富的运动经验,以达到精益求精。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如走、跑,幼儿除了在户外活动,在生活中也会得到练习。对于一些技术复杂或难度大的动作,如助跑跨跳、前滚翻等,教师则需要采用多种手段创设多样的运动环境,支持幼儿的运动学习。让幼儿把自己的运动能力在实景环境中展现出来,利用动作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在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投放了很多体操垫,希望幼儿巩固匍匐前进的动作,但是事与愿违,有的幼儿会在垫子上跑,有的幼儿在垫子上滚,有的幼儿坐在垫子上休息,有的幼儿在垫子上手膝爬,很少有幼儿会主动、自觉地在垫子上练习匍匐前进。分析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没有创造一个让幼儿运用动作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运动环境。例如教师在体操垫上空架一层高40~50cm的绳网,要想通过体操垫,幼儿会进行各种尝试,最后,他们会发现唯有采用匍匐前进的动作才能顺利通过体操垫。

    总之,幼儿园除了营造相对固定的运动环境,教师还需要创设适宜的运动环境,为幼儿创造应用动作技能的条件,提升在实景环境中解决问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默尔.幼儿运动教育手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