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图书馆智能化的潜在张力与发展趋势

    王建伟?刘广燕

    

    【摘要】? 信息时代,智能化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应用于各领域中。传统图书馆应加大智能化建设,发挥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张力,强化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战略布局,增加智能化技术的利用度,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以推动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

    【关? 键? 词】图书馆智能化;潜在张力;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王建伟,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刘广燕,河北省廊坊师范学院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2.028

    传统图书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如今,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涌现使传统图书馆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一形势下,传统图书馆亟须进行智能化转型,加强图书馆的智能化技术灌输,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一、传统图书馆智能化的潜在张力

    1.促进技术运用与人文关怀的融合

    在传统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技术起到的是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通过线性方法,可探索传统图书馆智能化技术运用与人文关怀的关系。智能化技术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经过社会需求所催生的产物,该需求是传统图书馆使用和更新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原因,它是整顿、引领和管控智能化技术使用及推广的主要途径。人文关怀一直是引领智能化技术运用的指路灯,并引导智能化技术始终跟随传统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智能化技术和人文关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在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辩证关系、融合路径等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1]。此外,要注重智能化技術使用的过程性研究,遵循当下技术运用的实现需求和发展规律,以解决智能化技术运用以及在人文关怀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平衡隐私保护与用户行为分析之间的矛盾

    图书馆面临的隐私内容主要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用户的活动信息,其中,还包括用户在图书馆中的注册信息、用户在图书馆中的阅读信息以及网上查阅书籍对互联网使用信息等[2]。大数据时代,隐私信息的保护和监管日益困难。即使用户仅在平台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数据信息,但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保护依然无法得到保证。对于传统图书馆中用户的隐私信息,须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来加以保护。如对用户信息载荷价值进行公开透明化,明确告知用户被搜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以及所要承担的风险;防止挖掘和分析单个用户信息,从多用户信息方面进行用户行为分析,降低对个体信息的渗入;对用户数据信息使用的过程加大监管力度,赋予用户对其隐私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或添加等权利;依托现代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用户获取和使用隐私信息的保密等级制度;加强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对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方面的教育培训[3]。传统图书馆通过对用户的借阅行为、社会关系等进行信息整合和探索进行准确的预测行为,以此为传统图书馆智能化运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二、传统图书馆智能化存在问题

    1.观念相对滞后,经费相对欠缺

    截至目前,传统图书馆的经营模式相较于之前已经较为成熟,但包括工作人员在内的大多数人,对传统图书馆的整体观念仍停留在传统阶段,认为传统图书馆依然是一个收集书籍、借阅书籍的场所,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书籍收藏中心”。但实际上,传统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因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这种服务观念在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今天,应朝着全方位、多功能方向转变,以此拓宽当下传统图书馆的职能[4]。我国大部分传统图书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观念,依然按照之前的传统图书馆发展观念来经营。随着信息化时代下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原本收藏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服务要求。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绝大多数传统图书馆经营经费相对欠缺,利用有限的经费保证传统书刊的供应量已实属不易,没有多余的经费来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扩充,以及对据有文化价值资源的实时供应,经费的缺失使传统图书馆的转型与运作更加困难[5]。

    2.信息化相对缺失,利用率相对走低

    如今 ,绝大多数传统图书馆已经摒弃人工操作,利用智能信息化技术,实现了采编、流通、检索等业务的一体化管理。虽然大部分传统图书馆在使用该模式,但总体来看,这种一体化的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全面的、执行力强的系统。当前,能够提供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资源和虚拟性资源仍供不应求,具有文化价值的数字化资源占比偏低,大部分接入互联网的资源仍处于各收藏资源数目层面,能用到的实际性信息资源相对匮乏[6]。这种阶段的智能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信息资源的储备,无法满足人们对传统图书馆高效、便捷的阅读需求,导致传统图书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产生巨大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局限性较大,所针对的基本是一般文献信息,对那些具有实际价值的碎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不足,导致信息实用性较差;二是文献信息的整理周期较长,更新不及时,导致内容陈旧、实用性较差;三是图书馆信息量大,内容范围广,用户在查找过程中费时费力,使其针对性和便捷性较差;四是流通渠道单一,传播速度缓慢,造成信息沟通能力较差。

    三、传统图书馆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1.加强战略筹划,加大投资力度

    当前,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智能化创新,首要解决的是传统图书馆在发展战略、功能导向、运作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要精准地掌握和分析传统图书馆的概念[7]。对于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是在坚持传统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创新,要保存原有的信息存储、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最基础性的功能。在定位不变的情况下,对原有的信息服务观念进行转变。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化自助服务,让用户在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下获取资料, 在线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以此达到高效、快捷、方便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从管理层面上来看,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与普通传统图书馆相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管理传统图书馆的手段偏于智能化,用户在信息获取上更加便利,在管理上更加高效,智能化图书馆的双向发展使传统图书馆走得更远。此外,传统图书馆要在互联网大环境下进行运作,加大信息技术投资,提高传统图书馆智能化适应能力[8]。运用信息技术,借助各项融媒平台,实行“立体式”信息服务工作,通过与政府和企业联手,减少资金投入,节省开支。

    2.提升技术敏感性,增加技术利用度

    当前,传统图书馆智能化的智能信息技术主要有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VR技术、移动应用设备及其他智能化设施。通过智能信息技术,传统图书馆将人、物、空间关联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随心所欲地享受传统图书馆智能化所带来的服务。传统图书馆要想实现以上联系,须依靠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是传统图书馆智能化最标志性的体现。首先,传统图书馆要提高智能化信息技術的敏锐度,在恰当的时机及时引入最新的智能技术,增强对新智能技术的预判及掌握能力,并建立智能团队,从整体上提升传统图书馆智能化发展水平;其次,利用智能化信息技术,加强碎片化信息的整理,并利用好这部分信息解决重要问题[9]。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缩短文献的收集加工周期,并对文献信息进行最少一周一次的更新,快速剔除陈旧老化的信息,以免影响用户使用信息的质量。利用互联网对文献信息进行精简加工,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扩充多个渠道。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各种线上活动扩宽信息传播渠道,使用户与用户之间、信息与信息之间实现互通。运用计算机等网络终端,通过网络自行搜索所需的图书信息资源,并在网上进行图书预约。传统图书馆在智能化的支持下,可以提升用户阅读率,强化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

    3.提高人员素质,转变服务能力

    随着传统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迈进,加强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促进传统图书馆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库进行拓展、建立和维护,是信息与用户之间所有交叉关系之间的纽带[10]。而传统图书馆内部的发展动力就是具有高创新精神、高基础素质以及对智能信息技术十分了解的工作人员,培养懂互联网、懂法律、懂智能化信息技术的专职骨干,可强化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发展。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智能化训练的同时,要刻苦钻研业务,优化业务结构,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此外,图书馆应为工作人员提供一年三次以上的学习进修机会。

    传统图书馆智能化服务能力是构建图书馆智能化的重要标志。在人力资源方面,智能化的传统图书馆相比于传统图书馆来说要求相对偏高,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图书馆维护技能和管理技能,还要学习智能化下传统图书馆的内部维护,掌握相应的智能化应用技巧,并对用户隐私信息做到绝对保护。此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清晰的智能化思维逻辑,做到内外兼修[11]。总之,传统图书馆要加强服务团队的智能化人才培养,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和高品质的服务。

    四、结语

    传统图书馆智能化已成为当前社会图书馆步入现代化的关键,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传统图书馆已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加强智能化建设是传统图书馆实现长足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传统图书馆要在业务管理、趋势发展、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转型。同时,提高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对智能化知识的掌握,建立智能化团队,使传统图书馆智能化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爱军. 论我国图书馆学层次化发展[J]. 图书馆,2018(3):40-43.

    [2]刘校静.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图书馆治理变革新思路[J]. 出版广角,2020(6):86-88.

    [3]张兴旺,赵乐,葛梦兰.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图书馆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分析 ——以古代南海海图数字图书馆为例[J]. 图书与情报,2018(5):56-64.

    [4]叶福军. 电子图书馆情报冗余信息智能化管理机制研究[J]. 情报科学,2019(9):37-41+71.

    [5]张义红. 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技术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探讨[J]. 传媒论坛,2018(10):148.

    [6]彭萍莉.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趋势分析[J]. 兰台世界,2020(1):107-109.

    [7]杨文建,邓李君. 图书馆空间发展历程与趋势[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1):27-36.

    [8]徐路,张兴旺. 转型变革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基于2012-2018版《ACRL高校图书馆发展大趋势报告》的解读与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9(12):133-139.

    [9]郭千钰.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J]. 价值工程,2018(9):155-156.

    [10]傅平. 图书馆技术发展新趋势[J]. 新世纪图书馆,2018(2):15-18+22.

    [11]魏大威,谢强. 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展望[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9(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