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客家女性革命史研究
李奎原
[摘要]时光回溯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这样一个客家女性群体,她们出身卑微,毫不起眼,却以非凡的热忱投身于中国最伟大的革命事业当中。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百折不挠坚毅如钢,表现出大无畏革命气概,成为战地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线,将客家女性吃苦耐劳、贤良淑德、为国济民的伟大品格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个群体就是——客家童养媳。经初步研究发现,赣闽粤不少革命女性是客家童养媳出身,尤以康克清、李坚真、邓六金三位最为著名。
[关键词]康克清;李坚真;邓六金;巾帼传奇
客家童养媳是饱受封建落后婚姻压迫的女性群体之一。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即便是卑微的童养媳也不例外。但可以预见的是旧时代见识浅显、势单力薄的童养媳无论是反抗的途径还是力度都颇为有限,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然而,当不屈的个体反抗意志与中共领导的妇女解放潮流相遇之时,就足以演绎出不可阻挡的星火燎原,而其中的杰出女性也谱写出了一段段不朽的巾帼传奇。她们是:
康克清,江西万安客家人,出生40天做了童养媳。14岁参加革命,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建国后曾任全国妇联主席,朱德元帅妻子;
李坚真,广东丰顺客家人,出生8个月做了童养媳。19岁参加革命,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建国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邓振询妻子;
邓六金,福建上杭客家人,出生十几天做了童养媳。18岁参加革命,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曾山妻子。
一、特立独行的童养媳——康克清
康克清,1911年秋降生于江西万安罗塘湾的一条破渔船上,诞生之时恰逢桂花飘香,生父康年苟便给她取名康桂秀。康克清出生时家徒四壁,终年在赣江上以捕鱼为业,日夜劳作却依旧饔飧不济。不久,沉重的渔税让一贫如洗的康家雪上加霜,走投无路之下将出生仅40天尚在襁褓之中的康克清送给佃户罗奇圭当了望郎媳(望郎媳的实质是“丈夫”尚未出生的童养媳)。幸运的是,罗家最终添的却是个女孩,且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康克清事实上成为罗家上下关怀备至的养女,连裹脚都幸免于难。在贫苦和睦的罗家,康克清得到了其他童养媳所罕有的家庭温暖。养父罗奇圭粗通文化,能演采茶戏,年幼的康克清在《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戏文故事中完成了初步的文化启蒙,也植下了凌云壮志的幼芽。
渐渐长大的康克清,胆大能干,不畏强势,很快成为了全村童养媳中的“孩子王”。但与康克清相比,其他童养媳伙伴则日日凄惨过活,这让少年康克清心里很不是滋味,怎样为童养媳伙伴们找条“活路”,成为少年康克清心头挥之不去的难题。恰在此时,北伐战争的星星之火在广东燃起,北伐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南方诸省人民在熊熊的革命烈火推动下率先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响应浪潮,毗邻广东的湘赣大地首当其冲。此时此刻,心向国民革命,加入北伐军女兵队成为康克清心中最大的愿望。
1924年底,万安籍共产党员曾天宇回到家乡配合北伐开展革命活动。他联合志同道合的先进青年,通过编演文明戏和开办夜校等多样形式宣传新思想和大革命,提倡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对少年康克清震动极大。在那里,康克清学到了十月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完成了革命思想的初步洗礼。
不久,北伐军节节胜利,越过赣南,兵锋直指南昌和长沙。大革命春风笼罩的万安等地,农民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极大震慑了当地的反动势力。表现踊跃的康克清当选了罗塘湾乡妇女协会常任秘书,并成为当地女性带头剪发的第一人。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各地反动势力闻风而动,卷土重来,万安也不例外。曾天宇等人发动农民军对抗反动武装,一度建立了万安县苏维埃政府,但旋即敌人组织数倍兵力反扑,革命力量损失惨重,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曾天宇也壮烈牺牲,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捕杀害,仅罗塘湾就有200余人被杀。一时万安县人心惶惶,危机四伏,康克清只得到外婆家暂避风头。养父母为了康克清的安全着想,同时断绝她危险的革命念头,决定给她订婚,倔强的康克清执意不从,还发怒赶走了媒人。
外有国民党当地反动武装的搜捕,内有养父母逼迫嫁人,年仅14岁的康克清“走投无路”,私自出逃参加了万安游击队,并“拐带”六名小伙伴一并投奔了红军。
二、幸运眷顾的童养媳——李坚真
李坚真,原名李见珍,1907年出生于广东丰顺小胜乡一个贫苦的佃农之家,家无寸地,过活艰难,李坚真出生仅8个月便以8串铜钱的价格卖给了朱宏跃长子朱日犬做了童养媳。所幸,养父母心地善良,待若亲女,未曾遭受虐待。更加幸运的是,多次“护送”弟弟去私塾读书竟获得了旁听的机会,贫家女子读书,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渐渐长大的李坚真与朱日犬养成了兄妹之情,她心中虽然万分抵触童养媳婚姻,但却无力改变既定的婚姻关系,只好在山上劳作时用山歌抒发心中的郁积。
不久,一条山区人民口口相传的奇闻轶事传进了李坚真的耳朵。海丰县一位叫做澎湃的财主少爷,主动焚毁自家田契,将田产分给贫民,还带领农民成立了农民协会,禁止地主欺压佃农。这个离经叛道的财主少爷的“中邪”举动在丰顺等地传播开来,引人瞠目结舌的同时,也荡起了人们心头的阵阵涟漪。
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统一战线的确立使得革命形势日趋明朗,工农运动也在湖广大地如火如荼地席卷而来。澎湃等人成立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提出“耕者有其田”、“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等先进主张,在广东所到之处掀起了阵阵飓风,滋养着人们封闭而干涸心灵。这些梦寐以求的蓝图勾画在少年李坚真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日夜翘首等待农民协会的到来成为她生活的最大期盼。
无巧不成书。1926年5月,已是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委的澎湃来到丰顺县考察农民运动,指导和帮助当地筹建农民协会,竟然就留宿在李坚真家!他向李坚真等人讲述革命的道理,他的言论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对于李坚真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最后他还鼓励李坚真动员妇女一道参加农民协会。与澎湃的这次会面虽然短暂,可李坚真的革命之心却是因此变得“坚贞”不移了。
澎湃走后,村子就成立了农协小组,李坚真当选了副组长。她还四处宣传农会,当选为第四区农民协会委员。
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农民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胆大的李坚真带头参加了农民自卫军。9月,李坚真加入共青团。11月,李坚真担任了农民自卫军常备队团支部书记。在常备队的震慑下,地主民团再也不敢嚣张跋扈,乡村事事需经农民协会同意,成为事实上的乡村政权机关。
在澎湃的引导下,在农民运动浪潮的裹挟中,李坚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时也完全掌控了自身命运。天随人愿,受新式教育和革命思想影响的“丈夫”朱日犬主动解除了与她名义上的婚姻关系。从此,李坚真的革命道路越走越宽阔了。
三、好奇叛逆的童养媳——邓六金
邓六金,1911年9月出生于福建上杭旧县乡新坊村一个贫苦的佃户之家,因家中排行第六故而取名“六金”。邓六金的出生让这个原本就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外加重男轻女的封建落后观念,出生仅十几天的邓六金就被送给一个李姓理发匠家做了望郎媳。幸好,养父母温厚善良,不曾打骂邓六金,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倒也十分温馨。随着邓六金的逐渐长大,李家“等郎”等了十几年也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养父母寻了附近山上一个小道士订下亲事,以便日后奉养晚年。邓六金虽不情愿却敌不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得默默应下。
1927年腊月三十,劳作一整年的李家人还未吃上年夜饭,就被地主家上门催债。就这样,全家在屈辱、饥饿和哭泣中度过了大年夜。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邓六金,为什么穷人终日劳作却依旧衣食不继,而富人却能丰衣足食、仗势欺人?世道的不公给少年邓六金带来深深刺痛的同时,也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29年,村子传来消息,说“朱毛”来了。村民不曾听闻过“朱毛”为何物,茫茫间不知所以,但当地保长地主和国民党武装却惊慌失措。他们将“朱毛”描述为红发绿睛长满长毛的土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甚至还共产共妻。不明就里的村民经谣言蛊惑,纷纷逃往山中躲避。但是,生性好动的邓六金按捺不住好奇,偷偷跑到山下观察,一连数日,这些身穿灰布军装的人既没有放火,也没有私自取拿群众财物,邓六金便壮着胆子上前与一位女红军攀谈起来。如此一来,邓六金成为村子里第一个认识红军的人。红军通过邓六金做通了村民的工作,使他们放下了疑惧,军民间逐渐熟稔起来。邓六金对这支纪律严明平易近人的军队十分有好感,常常往红军那里跑,听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很快,邓六金成了村子里的“红军通”,还带头剪去了长发“闹革命”。
在红军的支持下,邓六金等人在村子里建立了赤卫队、妇女会和儿童团等组织,领导贫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干劲十足。不久,邓六金当选了乡妇女会主席,宣传土地革命和妇女解放。可养父母觉得,一个女孩子成天在外,不做家务,不嫁人生子,实在是“不务正业”。但此时邓六金的革命热情已是无法阻挡了,最后,这个叛逆的童养媳毅然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她“逃婚”了!
1931年春,邓六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2年,邓六金担任上杭县苏维埃妇女部长,次年担任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