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摘 要】受西方传统消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实践中,沿袭了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偏重于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显著,偏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陷入了发展的困境。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打造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问题观、积极的目标观、积极的内容观和积极的方法观。

    【关键词】立德树人;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8-0028-04

    【作者简介】曹加平,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23)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见,“立德树人”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和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之一,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人成才,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教育部在2017年12月6日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沿袭了西方消极心理取向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模式,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重心失衡,过分关注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使得教育效果低下,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具体来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

    1.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偏向消极,忽视普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明确了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解析心理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等为主要任务,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焦点多集中在心理问题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这种以预防心理问题、治疗心理障碍、预防危机及处理危机为主要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关注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为主的消极工作目标。在这种目标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对象过于狭窄,只关注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普通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偏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2.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偏见和抵触,不愿寻求专业帮助。

    長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明显的问题取向思维,在这种思维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以消除心理问题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心理科普宣传还是心理主题教育,通常都会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出发点,并以问题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此种导向和做法就会给学生一种印象: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问题学生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越多,就意味着心理问题越多、越严重。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大学生心中俨然成了心理问题的代名词,长此以往,他们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印证,容易关注问题,寻找问题,甚至盲目对号入座,徒增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因此不敢主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教师也敬而远之,生怕由于过多接触被同学误认为有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成为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愿也不敢主动寻求帮助,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和专业的帮助。病急乱投医或拒绝求助的做法,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为心理危机埋下了祸根。

    3.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无法发现学生拥有的资源和品质,不能激活学生的潜能,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效果不理想。

    最好的教育是自主教育,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激活学生的潜能。而激发动机、激活潜能、实现学生自主教育的最佳工作方式就是帮助学生看到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品质、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学生一旦有了远大目标和理想,对未来充满憧憬和自信,就可以化压力为动力,不给心理问题生长的空间和土壤。然而,在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下,学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发现的问题越多,就越容易自我否定,进而感到自卑,也就越难形成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无法燃起实现人生理想的斗志。心理问题乘虚而入,并有了滋生的空间和土壤,如此一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效率必然低下。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陷入困境:一方面,国家、社会、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大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求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难以提升。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关注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可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各类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发生。因此,以“消极”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必须率先改革,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供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立什么德?树怎样的人?要解决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具体来说,需要打造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问题观、积极的目标观、积极的内容观和积极的方法观。

    1.积极的学生观。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培养学生以及能培养出怎样的人才。所谓积极的学生观,就是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的,他们可以成为有用之才。作为教育者,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希望成为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渴望进步、成长、成人、成才,每个学生都希望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每个学生都向往成为一名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的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盯着学生的问题和缺点,致力于纠正问题和改正错误,并不能让学生变得优秀和卓越。需要打造积极的学生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美德,并致力于发展这些优势和美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为这些优势和美德的发展与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空间支持。

    2.积极的问题观。

    传统心理学认为,问题都是不好的,是我们努力克服和解决的对象。积极心理学则认为,问题其实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很多时候,问题是一种信号,问题的发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失眠可能是提示我们“最近压力太大了,太累了,需要适当减压,要对自己好一些”,抑郁可能是提醒我们“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需要寻找快乐,需要寻找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对问题的信号加以重视,就能够以问题为起点,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创造更好的自己。问题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安、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和体验,使我们不会“更加痛苦”。如,社交回避可能是为了防止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出丑,暂时保护了我们的“面子”;考试焦虑可能是为了防止我们考前懈怠,提醒我们努力学习,避免失败。此外,问题通常是从反面告诉我们:在这个地方,我们有短板,需要及时学习提升。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管理人员、专业教师,都应该持有积极的问题观,善待问题,能够学会透过问题发现真相,把问题作为学生成长的新契机。

    3.积极的目标观。

    没有消极,并不等于积极;没有问题,也不等于优秀和卓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树立积极的目标观,即多途径、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努力培养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仅关注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不仅仅抓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

    4.积极的内容观。

    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注意力等于事实”。人们注意到A,A才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暗示和影响;人们没有注意到B,B通常就不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暗示和影响。关注积极,人就容易变得积极;关注消极,人就会变得消极。因此,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从积极的内容切入,加以启发、引导。在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要多一些积极、正向的内容,如“如何获得幸福感”“如何提升人际交往的魅力”等,而不是“如何避免摆脱不幸”“如何避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尴尬”。过分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抑郁症、焦虑、强迫、自杀等,只会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误解和抵触。

    5.积极的方法观。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其实,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性向善还是向恶,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决定的。如果环境可以提供有利于“善”成长的因素,那么,人性将会越来越善;反之,如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有利于“恶”成长的因素,人性就很容易滑向恶的一面。这提示我们:(1)高校要为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不断提供“善”的土壤,如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2)要使用积极正向的语言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如“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如何创造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如何远离抑郁症”“不受欢迎怎么办”等。(3)多关注优势和美德,少盯着缺点和错误。优势和美德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越来越好;盯着错误和缺点不放,只会让学生自我评价降低,丧失自信,感觉越来越糟糕。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基础,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必将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取向和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180-184.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106-108.

    [4]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5]曾秋燕.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200-201.

    [6]桑运川,孙荣山,崔莹.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黑龍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2):84-86.

    [7]张秀敏,杨莉萍.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J].教育评论,2014(7):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