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动态
钢结构拱桥首次实现水上90度“转体”整体吊装
随着两艘大型水上浮吊将420吨重的钢结构拱桥从岸边吊起,并成功实现水上90度“转体”,最终稳稳落在300米外的“底座”上,宣告着我市首次实现了钢结构拱桥的整体吊装,也为下一步333省道高邮东段改扩建工程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当天上午,高邮北澄子河的河面上热闹非凡。两艘大船横在河面上,船舱位置固定了500吨位、600吨位的巨型吊机两台。河岸边,两个半圆形的钢铁拱桥已建设完毕,等待着在浮吊的帮助下,与“底座”相连。
清晨8点左右,工人们就开始进行吊装前的准备。首先,将重达420吨的拱桥结构牢牢地绑扎到吊机上,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两艘在水中的船舶开动起来,先将拱桥平移至水面上,再慢慢调转船身的方向,带动拱桥在水面上实现90度转体。随后,再由浮吊牵引着,运往300米外已经搭建好的“底座”上。
“桥面是由两个这样的拱形结构组成的,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单片钢结构拱桥安装到‘底座上,明天再安装另外一片。”现场项目副经理任义介绍。
上午11时许,经过全体施工人員近3个小时的紧张施工,333省道高邮东段改扩建工程北澄子河大桥主桥的“单片”吊装施工顺利完成,这也是我市首次实现钢结构拱桥的整体吊装。
合肥首个装配式钢结构小区落户城北
作为合肥首个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住宅小区,绿洲凤栖苑就坐落在双凤工业园区,目前正在展开火热建设。近日,记者从城建部门获悉,项目2020年有望竣工投入使用,2112户居民将住进高品质的新家。
据悉,凤栖苑共有21栋高层住宅,分别是22-28层,共2112户。现场项目经理周普介绍,“我们先把梁、板、柱、墙等事先做好的构件想象成一块块积木,在施工现场只需把它们拼合在一起。和搭‘乐高一样,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或所有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和传统的工地不同,工人们要拿着小镜子工作,这是为装配式柱吊装准备的,下部空间狭小,不便于观察,通过镜子的反射原理,方便下层预留钢筋与上层装配式柱孔洞的插接。21栋高层建筑,材料花样繁多,为了减少施工错误,加快工程进度,建筑公司给每个构件都办了“身份证”,它们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ID”号,方便对号入座,也便于质量管理。
水立方冬奥改造最新进展 奥运泳池被钢结构“填满”
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冰壶比赛需要,“水立方”将在保留水上功能的基础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赛大厅中部搭建冰场可转换结构并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形成具有4条标准赛道的冰壶场地——这在冬奥会历史上尚属首次。
国家游泳中心总经理杨奇勇介绍,改造工程涉及冰场可转换结构体系、冰壶场地热湿环境、冰壶场地体育照明、场馆综合节能和场馆建筑声学等5项具体课题。其中搭建冰场可转换结构是“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改造重点。
凭借这套冰场可转换结构和可拆装制冰系统,“水立方”将拥有水上和冰上两种功能。按照规划,日后春、夏、秋三个季节“水立方”可开展游泳比赛、群众游泳水上活动以及文化演出活动;冬天可开展冰壶、冰球等冰上比赛,形成冰上赛季。这意味着“水立方”以后每年可进行一次“水冰转换”,即冰场可转换结构和可拆装制冰系统每年有一次“搭”和“拆”的过程。
北京新首钢大桥今年9月底通车 钢结构用量超过“鸟巢”
随着最后一节梁段徐徐吊起,缓缓放入合龙口,位于长安街西延线上的新首钢大桥实现了钢梁贯通。根据计划,今年9月底,这座全球首例双塔斜拉钢构组合体系大桥将实现通车。
经过3年多的施工,由北京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袂打造的新首钢大桥如今已经飞跨永定河上,连接起石景山和门头沟两区。远眺这座北京地区跨径最大、高度最高的跨河大桥,显得格外雄伟。
从外观看,已亮相的新首钢大桥为倒“U”形双斜钢塔斜拉桥,全长1354米,其中主桥长639米,主跨跨径280米,桥面最宽处54.9米,是目前我国桥梁中最宽的一座钢桥梁,约为南京长江大桥宽度的2.7倍。此外,该桥采用全焊接钢结构,钢结构总量达4.5万吨,一举超越国家体育场“鸟巢”4.2万吨的钢结构用量。由于两座倒“U”形钢塔分别向东﹑西两侧倾斜,从高空俯瞰,仿佛两个面对面席地而坐的拔河健儿,脚抵着脚,手拉着手,各自向后用力拉伸,就如同一座兼具力与美的钢铁艺术品。
青岛绿色建筑产业园平度开建,年产装配式部件20万方
8月16日,青岛绿色建筑产业园在平度市仁兆镇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装配式部品部件20万平方米。
据了解,青岛绿色建筑产业园项目项目位于平度市仁兆镇裕龙食品工业园区,由中建三局绿投、新城市发展、中建科技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一期预计投资5亿元,本项目占地225.7亩,总建筑面积约43210平方米。达产后每年可生产装配式部品部件20万平方米,相应可供应装配式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在青岛市政策和配套项目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预计年产值外加工程总承包产值合计可高达100亿元,可解决300人左右就业并将其培养成优秀的产业工人。该项目作为全国领先的高标准装配式建筑基地,是推广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将为助力平度乃至青岛市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增长动力,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的活力。
辽宁大连百万平方米 “暖房子”工程开工
据辽宁省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近日透露,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既有节能建筑改造要求,推进本市老旧住宅节能减排,切实改善居民供暖环境和居住条件,大连今年继续开展市内四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暖房子”工程),计划完成10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其中中山区12万平方米,西岗区30万平方米,沙河口区8万平方米,甘井子区50万平方米,共改造342栋住宅,惠及16969户居民。
目前,大连市内四区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在市、区两级住建部门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已经全部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今年施工过程中,住建系统将抓好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针对既改工程特点专门制定《质量控制要点》,质监机构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组织质量监督交底,对关键工序及易产生质量问题的控制点给予详细指导;建立质量监管签证制度,要求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前,签证各自的施工部位、粘结饱满度的质量,装入档案,追溯责任,强化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施工进场前,大连施工单位全面组织安全和文明施工教育,采取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全面规范脚手架搭建、防护网设置、安全通道设立、警示标志设置等安全生产要求。目前,沙河口区已经率先完成了样板工程。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施工计划,确保今年11月底全面完工。
2022北京冬奥全部场馆将采用绿色发电
记者近日从北京冬奥组委获悉,2019年7月1日起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園区通过绿电交易平台已经全面采用清洁能源供电。
目前,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的几座办公楼楼顶上,布满了光伏发电装置。由国家电网北京石景山供电公司建设的光伏发电系统已于去年9月起并网使用。
到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预计可减少标煤燃烧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此外,国家游泳中心、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国家体育馆等4家2008年奥运遗产场馆和新建的延庆赛区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张家口赛区“三场一村”也成为首批使用绿色电力的场馆。
据介绍,仅2019年下半年,这些场馆和冬奥组委办公区的绿色电力交易电量共计0.5亿千瓦时,完全满足用电需求,预计可减少标准煤燃烧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万吨,节约各场馆用电成本共计约500万元。
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到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举办前,所有冬奥场馆及相关设施将全部实现绿电使用。
哈尔滨拨付2亿元启动资金进行建筑立面节能改造
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已列为国家、省、市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期,市财政积极筹措拨付启动资金2亿元,支持我(哈尔滨)市二环路等主干街路小区宜居改造,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启动建设。
我(哈尔滨)市结合建筑立面节能改造、更换保温门窗、牌匾广告整治、外挂线缆梳理、楼体灯饰照明、私接乱建拆除等综合治理工作,先期启动了道里区友谊路、道外区南直路、香坊区和兴路、南岗区中山路等路段沿线楼体修补粉刷、清洗等工作,力争在9月20日前完成。本次整治改造,通过居民自筹资金更换门窗,供热企业投入节能改造资金,财政投入清理治乱资金等多渠道落实资金,在消灭城市乱象的同时,优化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城市特质。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年发电48万度
阳光下,“马蹄莲”迎风“绽放”,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每天发电超千度。8月12日,记者在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顶楼往下俯瞰,“光谷大脑”的中枢神经,尽收眼底。
据了解,该院的马蹄莲形状大厦,已投入使用5年,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绿色仿生建筑,占地面积165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马蹄莲形主塔楼、5个树叶形实验室和一个花蕾形展示中心,“花盘”上,太阳能光伏板源源不断吸收着太阳能;“花蕊”中的竖轴风力发电机,一年可发电48万度;即使在地下停车场,也安装了先进的光导照明系统,白天可完全依靠自然光照明,年节电5万度;大楼内,冲洗卫生间和灌溉屋顶花园的用水,38%是“花盘”收集的雨水,每天可节水13吨,每年节水4800吨。这栋楼已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高级——三星奖。而该大厦所处的武汉未来科技城,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被喻为“光谷大脑”。站在马蹄莲上往下俯瞰,不远处就是国家存储器基地,那里有光谷的“芯”希望,未来科技大厦内,包括来自硅谷的科磊半导体等在内全球前五的4家集成电路企业齐聚,它们,向“芯”而来;不远处的华为武研所内,正在进行最新的平板等终端的研发交付;工研院内,一批世界首创、中国首个正在下线;600余个全球创新创业团队、上千家创新企业、2万余名科技从业人员在此为光谷的“未来”探路。
2018年,中国邮政《长江经济带》特种邮票在武汉首发。这一地标建筑“马蹄莲”作为光谷元素登上“国家名片”,入选邮票主图。
青海: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82.9%
据青海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为82.9%,比重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在今年6月发布的《青海能源发展报告(2018)》中显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外送清洁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首次实现电力净输出,青海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发电量居全国前列;新能源装机达到1229万千瓦,居全国第一。从发电量来看,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稳步壮大:水力发电量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6%,全年利用小时数4341小时,同比上升53.3%;风力发电量3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9%;太阳能发电量13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
目前,青海省正在依托丰富的风、光、水、热能资源禀赋,探索走出一条创新引领、网源协调、水光互补、带动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