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及预后评估

    魏博文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肿瘤好发部位前三名从高到低一次为贲门、胃体和直肠。患者大多表现为腹痛或不适、黑便或便血。全组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33%、46.67%。神经内分泌癌的转移率高于神经内分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类NEC、病理分级G2、G3、浸润深度T3-4、淋巴结转移是降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贲门、胃体和直肠,NEC恶性程度高,更易复发或发生远处转移,比NET预后差。

    【关键词】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02

    近年来,国内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报道逐渐增多,但比较缺少系统的调查和详实的实验分析数据。NEN病人的发病症状各有不同,部分临床医师又对该病缺少足够的了解,使该病具有较高的误诊率[1]。此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来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胃肠道NEN病人的临床资料,对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特征和病人预后作出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9月~2019年9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NEN病人作为研究素材,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5~68岁,平均(47.23±9.89)岁。纳入标准:符合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者;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官肿瘤者;在随访中死于自然意外或者其他疾病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或者同意参与后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根据WHO 2019年新分类标准,将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三类:神经内分泌瘤(NET)、神经内分泌癌(NEC)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NEN)。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等资料,包含病人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肿瘤位置、复发情况、存活情况。出院后,全部病人需接受定期复查和研究人员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可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本资料

    在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男性患者在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9.70%(23例)、51.52%(17例),女性患者在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78%(21例)、40.74%(11例);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6、x2=2.338,P>0.05)。患者年齡35~68岁,50岁及以下者(37例)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27%(26例)、54.05%(20例),50岁以上者(23)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26%(18例)、34.78%(8例);50岁及以下者与50岁以上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6、x2=2.338,P>0.05)。全组出院后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33%、46.67%。

    2.2 肿瘤部位

    60例患者中,肿瘤好发部位从低到高依次是结肠3例,胃底3例,十二指肠4例,胃窦7例,直肠10例,胃体12例,贲门21例。肿瘤发于胃部共43例,出院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63.64%(28例)、40.91%(18例);发生于肠共17例,出院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12例)、52.94%(9例);肿瘤发于胃部与肠部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4、x2=2.338,P>0.05)。男性发生于胃27例(81.82%),肠6例(18.18%),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001,P<0.05);女性发生于胃16例(59.26%),肠11例(40.74%),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60,P<0.05)。

    2.3 临床表现

    60例患者均为无功能性,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非特异性症状或者肿瘤局部占位症状。肿瘤发生于胃的患者,主要表现出排黑便、腹痛、嗳气、反酸、消瘦;肿瘤发生于贲门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述症状+吞咽困难;肿瘤发生于十二指肠的患者,主要变现为腹痛、排黑便、呕吐、黄疸;肿瘤发生于直肠和结肠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排血便、腹痛、腹泻。

    2.4 复发情况

    所有病人随访四年,45例神经内分泌瘤病人中有4例病人出现肿瘤复发(8.89%),2例病人出现腹腔转移(4.44%)。15例神经内分泌癌病人中,3例发生腹腔转移(20.00%),3例发生肝脏转移(20.00%)。神经内分泌癌的转移率高于神经内分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762,P<0.05)。

    2.5 生存率相关因素

    病理分类NEC、病理分级G3、浸润深度T3-4、淋巴结转移是降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起源于干细胞能够产生生物活性胺或多肽激素的异质性肿瘤,可发于全身诸多器官,其生物学特征、恶性肿瘤及预后差异较大[2]。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数据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高达7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消化系统,如直肠、胰腺及胃等。本研究中,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生于直肠和胃,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或不适,黑便或便血。NET复发或转移较NEC低[3]。病理分类NEC、病理分级G3、浸润深度T3-4、淋巴结转移是降低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存率的相关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贲门、胃体和直肠比较多发,NEC比NET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容易远处转移或复发,比NET预后差,因其病理特征各不相同,需早做诊断和治疗,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为患者带来健康。

    参考文献

    [1] 弋东敏,肖 伟,周胜理,等.266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8,27(04):84-89.

    [2] 汤旭山,张建清,舍 玲,等.98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026(007):1059-1062.

    [3] 韦耿周,李 勇,王 玮,等.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032(010):828-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