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鲁荣渔58398”打捞暨我国首次饱和潜水打捞工程解析

杨鹏 段明昕
摘要:2016年5月7日5:35,在舟山朱家尖东南约64海里处,渔船“鲁荣渔58398”被马耳他籍货船“CATALINA”轮撞翻,19名渔民落水,其中2名渔民被姊妹船“鲁荣渔58397”救起(随后抢救无效死亡),其他17人遇险失踪。10日16:07,渔船“鲁荣渔58398”沉入海底。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临危受命,担负起沉船打捞重任。从5月14日船舶设备动员至6月22日船舶设备复员,历时40天,上海打捞局90余精兵强不辱使命,在20个有效工作日内克服种种困难,采用合理的方案顺利完成了难船的打捞及后续难船修补清理工作。本论文对此次我国首次饱和潜水打捞工程作解析。
关键词:打捞工程 饱和潜水 渔船沉没
1沉船概况
1.1 主要参数
全长:43.98 m
型宽:7.25 m
型深:3.80 m
设计吃水:3.00 m
排水量:527.1 t
1.2 水下姿态
经过多波束扫测及潜水员探摸,难船首向262°,沉船初期为右倾20°,后因水流作用,难船恢复正沉状态。船首陷入泥线2.6m,船尾基本在泥线以上。沉船附近漂浮着散开并随着水流飘动的渔网。
1.3 沉船海域
难船失事海域位于开阔海域,该海域水深75m左右,距舟山朱家尖东南约64海里。该处为无遮蔽海域,海况较差。经常会出现恶劣天气,涌浪最高时会超过3.5m。
2打捞工作情况
由于事发水域水深70m多,且沉船四周渔网密布,打捞工程困难重重。上海打捞局局领导经过多次会议商定,决定采用饱和潜水技术进行水下关键操作,局先后调遣4 000hp拖轮“沪救18”、1 200t浮吊船“东南起9号”、30t浮吊“东南起12号”、200m饱和潜水系统和多波束扫测设备等资源进入“鲁荣渔58398”打捞项目。
整个打捞过程,饱和潜水作业13天,共下放潜水钟18钟,顺利完成难船兜底钢丝穿引及起吊钢丝安装等关键工作。6月9日18:10难船由1 200t浮吊船“东南起9号”顺利吊出水面,后经过10余天的钢丝调整、二次挂钩起吊、清理渔网货舱、抽水抽油和破口修补,至6月19日晚浮吊船脱钩,难船靠自身浮力再次漂浮,整个打捞工作基本完成。
此次打捞工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预处理
5月14日至5月17日,局“沪救18”搭载多波束设备从外高桥码头出发,到沉船现场进行了难船扫测定位。完成以难船沉没坐标点为中心的1平方海里范围内的海底扫测任务。在该区域内确定了唯一的难船位置(29°38.91′N/123°37.41′E),之后用船锚对渔网进行了初步清理。
(2)沉船打捞
5月18日至6月9日,潜水员首先潜水对漂浮在难船周围的渔网进行了绑扎固定,为兜底千斤的安装留出安全通道,防止渔网与钢丝、潜水脐带等缠绕。
从5月19日开始,潜水员开始从船尾螺旋桨处穿引钢丝,通过甲板机械和手板葫芦辅助将兜底钢丝分别移动到船首桅杆、难船烟囱和船尾螺旋桨等设计位置并做好限位。6月6日,甲板组和潜水员互相配合开始通过兜底钢丝牵引安装起吊钢丝。至6月9日凌晨所有起吊钢丝安装完成,随后进行挂钩、起吊,至9日18:10,难船上层建筑出水。此时难船主甲板部分出水,但是由于浮吊船吊钩已吊高极限,无法再次起吊。在难船起浮过程中,2名遇难者遗体船随难船浮至海面。
(3)后处理
6月10至19日,“东南起9号”吊难船至10m水深遮蔽海域。经过简单的渔网清理,搜寻人员进入难船生活区共找到8名遇难者遗体并送到岸上交于船东。当晚,浮吊吊放难船至海底,随后施工人员调整拆除部分起吊钢丝,将钢丝缩短。至6月14日再次挂钩起吊难船出水,双钩吊力显示370kN左右,难船水线露出水面。随后,人员登上难船进行紧张的抽水抽油,清理鱼舱和渔网。随着难船重量的减轻,吊机保持吊重缓缓提升难船。6月16日12:50,随着机舱水位的下降,工作人员在机舱花铁板下发现另一名遇难者遗体。随着清理工作的结束,吊机吊难船完全出水,之后施工人员对破损位置进行焊接修补,并下放难船进行封堵测试。经过一晚的测试,封堵效果良好。6月19日晚完成脱钩工作,“沪救18”及“东南起12号”拖带难船至石浦港,打捞工作顺利完成。
3打捞方案简介
3.1 穿引兜底千斤
设计的三根起吊钢丝分别位于难船的首桅杆、烟囱和螺旋桨处。由于难船有些首倾,尾部翘起,且海底泥质较软,从船尾穿引兜底千斤十分便利。据此,现场决定从船尾穿引2寸过底千斤,再通过甲板机械、手板葫芦和定滑轮辅助将过底千斤移动到设计位置,见图3-1过底千斤穿引示意图。之后潜水员将穿引好的过底千斤端头固定至难船甲板并做好限位措施。
3.2牵引安装起吊钢丝
见图1-2至图1-3,潜水员入水,难船上预埋的2寸过底千斤端部分别连接2寸与5寸钢丝,甲板绞动2寸钢丝,5寸钢丝另一段连接起吊钢丝(9寸双股/13寸单股/15寸单股)。待起吊钢丝琵琶头穿过难船船底至难船甲板位置,克令吊吊另一端起吊钢丝,沿着5寸牵引钢丝入水,至两起吊钢丝琵琶头接触,用150寸卸扣连接起吊钢丝琵琶头。最后回拉调整起吊钢丝,并将起吊钢丝端头固定至浮吊船甲板。当所有起吊钢丝安装完毕,用甲板机械将起吊钢丝移至船首并交给辅助船“东南起12号”进行挂钩。
3.3起吊难船,根据情况调整起吊钢丝
起吊难船出水,根据浮吊船钩头载荷和难船确定是否需要更换起吊钢丝。若吊高不够,难船无法出水,则航行前往10m水深且遮蔽良好的海域。将难船下放至海底,缩短起吊钢丝,重新挂钩起吊难船至主甲板出水。
3.4后处理
难船主甲板出水后,施工人员上难船,进行遇难者搜寻,抽油抽水,卸货和难船破口焊接修补等工作。在此期间,浮吊钩头保持稳定的载荷,缓慢提升难船。待难船修补完毕,进行封堵水密试验。最后4 000hp拖轮带抽水设备守护难船直至交船。1 200t浮吊船“东南起9号”及辅助船“东南起12号”复原返回上海。
4 施工特点
4.1大深度
难船沉没的水域水深有76m,这给施工带来了一些困难。首先深海多为无遮蔽海域,海况恶劣,天气较差。事发海域涌浪较多、较大,对施工作业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此次为期40天的施工作业,因为恶劣天气避风、抗风就花费了近两周时间。
另外大深度打捞起吊钢丝较长,一般浮吊的吊高很难一次性将难船吊出水。如遇到200m或者300m的大深度打捞项目,若采用吊机起吊的方案,需要移船下放难船到不同水深海底并进行若干次的钢丝调整。这大大增加了打捞工程的复杂度和作业时间。
4.2穿引千斤技术
此次千斤穿引方案效率较高。现场根据难船的姿态和海底泥质等情况,确定了从船尾下放千斤,并通过甲板机械、手板葫芦和开口滑车等辅助抽拉的方案安装过底千斤(见图3-1所示)。该方案设计巧妙,耗时小,效率高,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若采用常规方案,通过吹泥,用竹条穿引,完工时间会大大后延。
4.3渔网处理方案
渔网难船周边漂浮很多渔网,且该渔网随着水流运动。潜钟和潜水员的安装受到极大的威胁。由于渔网太多,很多是钢芯绳索,切割效率很低;如果用甲板机械拉扯可能会使渔网散开造成更不可控的威胁。现场决定潜水员将渔网用绳子收紧固定至难船上层建筑,为水下作业清理出安全通道。待难船起浮时,让渔网同难船一同出水。该方法耗时较小,最终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方案。
4.4鱼货清理
难船在遇险之前,舱内装有近100t鱼,而难船在翻扣下沉过程中,舱内鱼货已经部分流失。当难船重新起浮时,舱内剩余1/4舱容的鱼已经高度腐败,加上生活区遇难者遗体的味道,现场恶臭扑鼻。现场清理人员上难船需要顶着恶臭进行工作。他们一面用高压水枪稀释舱内的恶臭,冲碎腐败的鱼货;一面用抽水泵排出舱中的积水及碎鱼。对于装有鱼货的尼龙袋,作业人员用带有倒钩的长铁棍一袋袋清理。最终将难船清理干净。
现场预先准备的防尘口罩效果较差,而防毒呼吸器面罩透气性能不好。所以以后若存在此种打捞环境,需要准备足够多透气性好的除臭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