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策略

    张建平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中意义重大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彻底改变了原营业税、增值税并存情况下纳税人重复征税的情况,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往往受到各种税制和非税制因素影响,导致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本文通过了解纳税筹划的相关概念,探究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的影响,分析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完成纳税筹划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纳税筹划;管理;策略

    纳税筹划是指策划涉税业务,为企业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纳税操作方案,利用合法规范的手段合理避税,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营改增背景下,企业本身如果在纳税筹划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可能带来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由此可知,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直接且重大的影响,企业应当重视营改增背景下的纳税筹划与管理工作,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简述纳税筹划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各类涉税业务为基础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适当范围内完成节税规划,这便是纳税筹划的具体含义。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更大利益。从广义上讲,税收作为成本支出,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必要开支。而国家税收具有强制性,企业要想提升经营利润,就需要通过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方式,有效减少企业税务支出。纳税筹划需要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不固定具体模式,但始终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变动性原则。纳税筹划应当始终处于变动的状态中,不能一成不变,应当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在调整时,也要以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同时了解本地区税收政策的相关变动情况。

    第二,合法原则。纳税筹划工作主要为了合理避稅,因此,该行为应当在法律约束范围内完成,进而达到合理避税目标,避免发生违法偷税漏税行为。

    第三,目的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过程中,应当设定明确的纳税筹划目标,结合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为基础,完成纳税筹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长远健康发展[1]。

    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筹划产生的直接影响

    1.企业税负减少

    从根本上看,营改增政策解决了企业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打通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把营业税的价内税变成了增值税的价外税,“道道征税,层层抵扣”能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营改增政策推行后,新小规模纳税人和原一般纳税人税负是下降的,新一般纳税人选择简易征收的企业,税负也是下降的。选择一般计税,如果有充足的可抵扣进项税,税负也应该是下降的。在这部分企业中,企业税改的预期目标得到实现,能有效降低纳税额度,保障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使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企业税负增加

    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很多企业都需要抛下已经适应的税收制度,因此,刚开始适应营改增政策时,需要处理很多实际问题,面临较大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纳税的压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导致企业税负上升的重要原因,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在同合作商合作时,没有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需求;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这些企业虽然能够以进项税的方式抵扣税负,但企业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途径受限,很难大规模降低增值税税负,而且在调整纳税比例及相关政策出台后,企业还需要缴纳更多税负[2]。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1.重视相关培训

    近年来,国家财税新政日新月异,一波又一波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这要求企业首先要重视领导层与管理人员财税知识培训学习,及时安排财务人员参加税收新政培训,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将企业能够享受到的政策红利用好用足,做好企业税务筹划工作。其次,企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其专业性与高素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全面推动纳税筹划的合理、合法、科学地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必须重视人才作用,建立纳税策划团队。因此,企业需要以自身情况为基础,结合当前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的相关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专业知识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查漏补缺,在准确应用政策的同时为企业寻找合法的节税途径。

    2.重视增值税进项发票管理工作

    在营改增背景下,选择一般计税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抵扣额度会直接影响企业最终需要缴纳的增值税,有效完成企业的进项税管理便是其纳税筹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这类企业需要重视进项税发票的取得,在政策与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全部可抵扣进项税抵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企业需要支付的税额。管理发票是完成企业进项税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讲,企业在选择内部产品供应商之前,一定要有效筛选相关合作商,同愿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建立商业合作关系;应当避免与那些不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合作,以保证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发票,为企业节税创造条件。

    3.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正常情况下,企业在缴纳增值税过程中,其纳税人身份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国家接连出台了若干针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同身份的纳税人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因此纳税人身份将会直接影响到纳税筹划相关工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五、转登记日前连续12个月(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或者连续4个季度(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累计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的一般纳税人,在2019年12月31日前,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对单位而言,若其销售额小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在进行纳税筹划工作过程中,需要以税负对比的方式完成纳税筹划工作,这样能更好确定纳税人资质,并选择更为适合的纳税人身份和计税方式。当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之间进行身份转化时,需要充分考虑会计核算成本,以此为基础保证纳税筹划与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4.发挥税收优惠政策作用

    为有效避免营改增政策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在营改增过渡时期制定了一定的优惠政策。根据2014年提出的营改增“适当补贴”原则,在税制改革后若企业税负加重,经审核后可获得财政部门的相应补助,对于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免税的项目在剩余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内缴纳增值税同样可以免去。这些优惠政策有效减少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纳税压力,企业应当充分运用这些优惠政策,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必然趋势,营改增这一减税政策表现出极为显著的现实意义,企业提升了盈利能力就有可能推动其转型发展,能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化调整。因此,目前企业在营改增政策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纳税筹划方案和管理策略,充分运用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双晴.“营改增”下的企业纳税筹划与管理探析[J].纳税,2018(05):16+18.

    [2]张红红,黄鑫.“营改增”下的企业纳税筹划及管理措施探讨[J].纳税,2018(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