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创融合思想创建《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模型
何香如 龚成勇
关键词 5D-STUDY模型 课程改革 专创融合
作者简介:何香如,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分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经济法及其应用;龚成勇,本文通讯作者,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水工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与可视化优化设计,E-mail:[email protected],cn。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6.332一、高校开展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背景和意义
在“双创”的热潮下,各高校都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育,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也日益被关注[1]。2015 年 5 月 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2]。文献[3]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对滞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它既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又为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研究文献,国家政策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已经明确了高校创新创业的任务和措施,由于我国创新创业起步较晚,迫在眉急的工作很多,进而创新教育相关的工作千头万绪,而创新方法的研究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课程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平台,创新创业教师的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力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就是创新创业重要目标。创新创业教育急需完成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尤其紧需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课程创新的基石和重要支撑,也是课程创新的必经之路。张琼[4]指出创新方法课程不但对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帮助不大,还会反过来阻碍科技进步。
总之,在双创课程建设的浪潮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利用双创思想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重构,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尤其是针对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意义非凡。二、高校创新方法课程建设现状
(一)创新方法课程建设背景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创造学被引入我国,各地高校兴起了一股创造教育、创造发明的热潮,许多有关创新方法、创造发明及其相关领域的专著或教材被引入了高校课堂[5];随着 21 世纪创新教育实施的逐步深入,创新方法的教学日益普及,创新教育的一些成果开始在高校推广。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我国有几十所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教育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6],编写了一批水平较高的学术专著或教材,在实践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备了进一步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发展的基础。
(二)创新方法课程建设现状
创新方法课程以多种样式存在,并逐步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独特模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高校开展了创新方法的教学的同时,部分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成立了创新学院,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研究,展开多期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课程,对课程进行规范化、制度化考核和管理,按照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课程大纲、教学方法、考核制度、教学日志、教学总结等文件。高校开设创新方法的课程的同时,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创建专创融合的课程,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陈晓通[7]在文献中指出,明确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培养体系目标,学院建立了深度融合专业教育的“全覆盖、分层次、菜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部分高校以双创项目的形式,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部分高校是以创新创业项目教学形式,即将创新创业项目分类引入课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专创融合课程[8]。除此之外,以科技竞赛为载体,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袁忠[9]等在文献中指出,学校要高度重视竞赛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积极意义,主动对接竞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打造优秀创业团队、打磨项目来达到以竞赛促進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的。
总之,我国当前的创新方法课程基本形成了以理论课程、专创融合课程、实践操作和科技竞赛等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以这几种形式融合发展并逐步成为多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但是高校创新方法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创新方法重视不够、专门教材缺乏、教学内容适用性不强、教学方法滞后和执行考核方法单一等各个方面。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专业骨干课程《物流法律法规》,进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物流法律法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
由于与本课程相关教材主要阐述物流法原理,不太适合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财经商贸分院物流管理专业,某些法条对高速发展的物流专业来说,缺乏时效性,不能解决现实物流问题,且现用教材缺乏一些新兴、热门业态下的法律相关的内容,甚至处于空白状态。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属于非法律专业的高职学生,因为未开设法律基础相关的课程,针对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的学生而言,繁杂的法律条文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我校选用经典的教材,例如选用的教材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胡兴成主编的《物流法律法规》(第2版),参考教材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庄琳琳和周琳共同主编的《物流法律法规》以及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行,周冬云和谷晓峰共同主编《物流法律法规概论与案例》(第2版)。但是仍然未完全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处于青春期高职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而且观察能力强,绝大多数不太愿意受到束缚,更愿意开展一些创新性和具有挑战性活动,比较反感传统枯燥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如果还是像传统教学一样,以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那么效果自然不好。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课程设计以物流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创设情境化的课程环境,选择符合学生水平的项目,发挥学生形象思维的强项,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庞杂,授课教师已经意识到这样的现状,积极主动采用教学方法的调整,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融入物流法律法规的教学当中,形成由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课本和教师讲授集成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授课体系。但是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枯燥乏味、法律条文比较生硬,知识点较多并与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交错起来变得繁杂,造成学生记忆比较更容易混淆,致使课堂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很难营造能使学生坚持学习、不断思考、勤于拓展的氛围,教学效果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成绩评价方法
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以闭卷考试进行考核,造成学生需要死记硬背法条,为了改善学习效果,减轻学习任务,适应学生轻松学习这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和法律意识的形成,将本课程改成综合考核,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意识较为薄弱,针对综合考核或考查类的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的学习不主动,学习笔记记录较差,课堂互动敷衍对付,课后作业抄袭较为严重,案例分析千篇一律网上下载,文不对题,考核方式没有起到激励学习的作用。
总之,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创新人才的需求,本门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就首先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四、课程改革与组织实施
(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
任何改革都需要全盘考虑,课程改革的影响关系较大,主要由于教学过程属于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与载体、实施策略、教学反馈与监管、教学评价和教学进化与发展等各个内容和环节,教学效果的达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课程改革成功的主要依据就是教学内容的适宜、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且可靠有效、教学过程能调控和被监督且能量化,不大幅增加教学团队额外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学生学习状态是善学乐学、耗费资源较少,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显著提高。本课程组通过经验总结、查询文献、调查研究、资源统筹分析等手段,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重构并优化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因材施教。
(二)课程改革主要成效
1.课程内容重构模型的要素
分析本课程由教学团队、学生、教学环境、教学素材、教学实施与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维度,解析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阅大量文献,针对本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其教学实施模型。由于本模型关注的是教学的全过程、动态性和多元性等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将模型定义为多维度的教学实施模型,将多维度进行直观表达为“空间”,并重构教学中心任务、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相关内容。
2.专创融合思想下课程重构模型的要素重构
根据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和原则,利用已经构建的模型要素,突出学生学习能动性、主动性和可挖掘性,将教学内容的重构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上来,不仅仅是强调短时期学习——Learning,更强调学生长时间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形成长效性和持久性学习——Studying,若引入这样的思想,显然重构教学内容的任务就是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来进行的,因此构造课程改革的中心就是持久的学习,即Studying。将这样的思想移植到教学改革过程中,由于教学维度是多维的,引入“多维性(Multi-Dimensional,简写为M-D)”概念代表教学维数含义,为了简化模型,结合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数量,并考虑到Study字母的数量均为5,那么模型的维数为5D,并且学习行为需要持续,可以将改革的模型雏形为5D-Studying,同时,采用五个动词的首字母来替代单词Study中的每一个字母,采用代数中分配原理,将进行时给每一个单词进行分配,得到五个单词的进行时态,并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模型,至此构建出课程重构模型,即5D-STUDY。
为了更好地将模型作為课程重构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操作性,不仅需要给模型的维度进行对应处理,更需要将模型各维度的重构内容进行组合与分解,形成具有真实含义的模型指标,即课程内容重构模型5D-STUDY(Stimulating +Tamping+Unifieding+Debating+Yearning)其具体意义如下:
(1)重构教学内容后教学各环节能激发学习兴趣,即S(Stim ulating interest in learning:激发学习兴趣)。动力是学习的前提,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一环,而兴趣又是动力的一种[10]。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付钧认为[11]造成学生不学习的主要原因包括:僵化的教学方式、滞后的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差,教师未能唤起学生内在需求。因此作为系统工程的课程改革,教学各环节首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一般而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教学实施阶段,二本课程组教师认为教学资料本身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不能忽视,因此教学内容重构过程中,对教学素材进行收集分类、构造梳理、整合加工、优化处理等操作,形成具有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立足创新意识、着眼现实热点、服务学以致用等特点的教学知识点,并有利于 “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教学模式开展,进而形成立足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保障的,具有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和教学反馈与闭合性的特征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学内容重构的灵魂、思想和关键,定义为第一维度。
(2)重构后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达到专业能力的培养,即T(Tamping Professional Basic knowledge: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处于信息新时代,碎片化学习方式已经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效补充,但是该学习方式自身还存在的缺陷,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不够,甚至会断章取义,基本原理和脉络不够清晰,造成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所学知识容易产生混淆,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因此在本课程教学内容重构过程中,考虑到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同时,注重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构建:本课程面对的学生是未有法律基础知识,以模块式进行教学内容重构,各模块之间通过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进行整合优化,科学合理的采用以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导向和专创融合的为时代特点的新思维,构造符合“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活性,增强课程学习效果。这是教学内容重构的重要保障,定义为第二个维度。
(3)教学内容重构需要关注教学实施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教学合力,助推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即U(Unifieding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统一教学思想)。统一思想的意义重大,课堂上没有教学思想的高度一致,师生形不成有机的整体,良好的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有时,教师认为授课过程所设计的教学资料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吸收能力,思维的开拓性,学生的关注点及其敏锐性等要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学目标未能实现。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张吉廷在文献[12]中指出课程改革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水平,提升课程实践的水平。因此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本课程内容重构过程中,遵从教学规律,优选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和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或将较难理解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改造,尽可能满足“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的特点,形成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较强的统一,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思想形成共鸣,思想统一并进行高度融合,进而使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产生对新颖课程内容的热爱,形成乐学的习惯。这是教学内容重构的中心任务,将其定义为第三维度。
(4)课程内容重构要求教学实施过程的对等性和教学过程的匹配,需要师生思想交流、满足学术辩论的基础,即D(Debating Daily for Efficient Learning:每一天的辩论是为了高效地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思想交流持续性过程,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舒[13]强调高校教学相长学风的形成与教师能否做到施教有方存在必然的联系.本课程教师认为教学相长应该是从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的高等教育,教学相长需要师生有谈论的共同话题,要有学术辩论的可能和可实施性。在课程内容重构过程中,应该考虑将与学生的讨论和辩论作为教学内容完善和优化的出发点,使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好推行“趣味化,场景化,生活化,体验化”教学模式,达到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主体,构建通过师生讨论或辩论将知识进行传输的可能,并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案例分析、场景构造、生活经验总结抽象、语言组织,团队协作、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交叉知识合理融合等各项能力,将教学内容重构过程中,立足为师生能进行辩论,形成每一天的讨论均能获得高效学习效果。这是为教学内容重构的强心剂,也影响课程实施,定义为第四维度。
(5)教学内容的重构,要求教学内容有一定拓展性,培养學生渴望,并能成就人生追求,即Y(Yearning to Learn:渴望学习)。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方案的能力。虽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尤为重要,但是作为系统工程的教学,需要实现渴望学习的效果,并非靠教学实施过程能独立完成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其他环节的中心,因此本课程需要培养未来双创技术人才,必须借助一大批创新创业、专创融合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等课程。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本课程的注重专创融合,并赋予渴望学习的思想,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并将其看成教学改革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进而提升课程内容的纵深性、宽度和广度。因此基于专创融合所派生出来渴望学习的思想,可以作为课程内容重构的重要组成。将其定义为第五维度。
图1:基于专创融合思想课程内容重构模型(5D-STUDY)关系分析图
(三)课程内容的重构分析
为了更清晰课程内容重构,理清本课程与专创融合的关系,对上述模型进行功能分析,进一步重构教学内容:课程改革过程中,将课程各环节优化物流法律法规教学内容,植入专创融合基本思想,帮助学生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去认知创新创业,进而传播创新创业基本思想,达到课程与创新创业的有效融合。考虑教学各环节中教学内容的作用,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对课程内容的重构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其功能分析关系图,如图1所示。
(四)基于5D-STUDY对《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
本课程组基于问卷调查和专家头脑风暴的结论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现代物流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结构以物流法规为线索进行设计,包含内外物流操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有关规定,分别对物流管理中涉及的合同、与物流过程密切关联的商品买卖过程、物流过程中直接包括的包装、配送、仓储、装卸、搬运、运送、口岸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理解物流行业创新创业的基本条件和流程,在法律角度看待物流从业人员创新创业的创新机会。成果如表1所示。
表1:《物流法律法规》教学内容重构成果
五、结论与讨论处于信息化时代的学生,传统课堂显然很难引起他们的广泛的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引入专创融合的思想将课程进行重构,提出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原则,论证本课程改革的基本要素并结合课程改革思想重构教学环节中的主要要素,建立课程内容重构模型,对课程内容重构模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课程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得到以下三点结论:
1.在双创思维的视角下,课程改革难度较大,课程内容重构势在必行,若要得到良好的效果,需要系统考虑,多视角论证,遵循教学的自身规律,扎实做好教学各环节工作。
2.建立课程内容重构模型5D-STUDY,具有独创性、理论基础牢、逻辑思维清晰、目标制定明确、操作性强等特点,不仅可以指导类似于本课程的理论课程进行改革和教学实践,也可以指导其他类型教学活动。
3.基于5D-STUDY对《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内容重构。
参考文献:
[1]王晓丹.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8):23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3]黄远征,陈劲,张有明.创新与创业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4]张琼.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大学专业课程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3):62-67.
[5]王续琨.創造学的学科结构和科学定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6):16-20.
[6]冯林,朱泓,刘志军,等.构筑创新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1(2)5-10+62.
[7]陈晓通.构建高职院校跨学科专创融合课程体系[J].四川劳动保障,2019(2):34.
[8]宣翠仙,陈海荣,王成福,张雁平.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02(6):80-83.
[9]袁忠,张善平,黄浩坤.以竞赛为载体的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9(2):20-21.
[10]李秀兰.激发学习兴趣,推进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9(27):80.
[11]付钧.高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134-135.
[12]张吉廷.新课改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作用和定位[J].中外企业家,2018(21):143-144.
[13]刘舒.基于教师谈高校教学相长学风的培养和强化[J].现代交际,2019(7):14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