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技术 聚焦数学素养
丁净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教师应善于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数学问题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数学知识。本文结合实例重点阐述在小学课堂上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素养
一、白板操作直观形象 数感的建立水到渠成
数感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数感较差,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例如,很多同学对于0.1和0.01到底有多大,理解得不够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借助于希沃助手画出一个正方形,将这个正方形的大小看作“1”。接下来继续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动态显示整个平均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一份的大小表示这个正方形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在此基础上,继续借助于希沃白板将所画的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那么,其中一份的大小表示这个正方形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在这里通过白板互动操作,学生亲身经历将1等分的过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0.1和0.01的意义,并且很容易得到1,0.1,0.01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的结论。又如,在认识负数时,可以借助于白板显示动态模型:两个小朋友从同一地点向东西两个不同的方向出发,如果向东的方向为正,那么向西的方向为负,在情境中理解正、负数是表示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教师此时可以追问: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6米记作什么?如果向东的方向为正,那么-8表示什么意思?在这里,0表示什么意思?问题出示的同時,显示小朋友按要求行走的过程。一系列的问题在白板互动操作下,很容易得到理解和解决,取得了特有的教学效果,数感的建立水到渠成。
二、动画演绎激发兴趣 符号感的发展顺理成章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应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而恰当地借助于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十分必要。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借助于多媒体放映孩子们喜爱的儿歌视频《数青蛙》。之后提出问题:“几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其实这是找规律的过程。学生先自主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容易得到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然后老师追问:这里的n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这里的n可以换成其他字母来表示吗?问题的解决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在这里,动态视频直观形象,其使用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点,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PPT演示、白板分割相结合? 空间想象力一触即发
空间观念的培养主要建立在图形课程的教学基础之上,也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一课时,我尝试利用课本情境、多媒体软件等,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建立基本数学模型,以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借助于PPT课件闪烁八个处在顶点位置的小正方体,引导孩子观察小正方体有三个面露在外面,这样显示不难看出三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八个。利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出处在棱上的正方体的个数。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探究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这时,可以尝试通过信息技术演示分割正方体的过程,将三面、两面涂色的正方体切开移除,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想象,计算得出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
这样的方式比教师在黑板上画更加直观和形象,容易帮助孩子掌握规律,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了空间观念,使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
四、Excel表格分析展示统计观念的形成事半功倍
统计方面的知识涉及范围很广,小学阶段的统计课程内容比较多样,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数据分段整理》课上,在学生统计好本组成绩之后,对于统计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可以借助于Excel,将学生统计的数据直接输入电子表格中,并制作相对应的条形统计图,直观地把那些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学生分析这些数据。正如一位老师所说:机器能做的事让机器做,机器不能做的事人来做。我们在进行统计教学时,应好好地利用信息技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交流平台展示破难点? 应用意识的增强信手拈来
应用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现行教材的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然而,如何以此解决实际问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借助于信息技术突破难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这一课时,首先问: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通过课件显示长方形的一周边线,进而让孩子在课件上用书写笔描出一周的边线,再指着描出的线说一说此条线为长方形的一周边线,为理解周长概念做好铺垫。引导孩子算出一周边线的长度即为长方形的周长。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意义之后,不难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紧接着通过平台展示长方形周长的三种算法,即顺次相加法、把两条长的和与两条宽的和相加、长加宽的和再乘2。结合学生思路,动态演示思考过程,引导学生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即长方形周长=(长+宽)×2。而后,课件展示长方形菜地的长和宽,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周长。整个过程经历了情景问题—理解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计算器验证方便易行推理能力的形成迎刃而解
推理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课堂上,我们需要关注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推理能力。
在教学《加法交换律》这一课时,可以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①计算多组算式:7+3=10,3+7=10,所以7+3=3+7。还有:38+20=20+38,65+25=25+65,235+768等。
②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的共同点。
③归纳加法交换律,概括出一般的表达式:a+b=b+a。
④有些同学第一次接触字母表示的式子,这些字母是不是可以代替很大的数呢?学生总是心存怀疑,在得到加法交换律公式之后,再借助于计算器或者计算机,对很大的数进行大胆的尝试,进一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
该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极大地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善于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本文对于“借力信息技术,聚焦数学素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有待进一步的思考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