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引领,构建“立体开放”的德育模式

    丁冬梅 徐应阔

    摘要:安徽省肥西县肥光小学,创办于1949年。70多年的校史变迁,造就了学校丰厚的历史底蕴,特别是1958年1月6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该校视察,深切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关心,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最珍贵的篇章。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肥光人牢记周总理视察时的谆谆教导:“教师要搞好教学,要好好教育儿童”,肥光小学秉承“让每颗童心在关爱中成长”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崇德向善、健康向上、儒雅向美、聪慧向新的“四向”好少年,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務,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强化引领,努力构建“立体开放、四向共育”的德育模式。

    关键词:引领? “立体开放”? 德育模式

    一、全员参与,构筑德育阵地坚强堡垒

    (一)上好思政课,打造德育最强阵地

    思政课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学校从师资队伍、教材研究、资源拓展、教法创新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使思政课成为德育最强高地,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强化引领,凝聚德育团队力量

    肥光小学现有50个班级,2700名学生。每个班级是一个团队,每个教研组是一面旗帜,在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凝聚团队力量,在班主任培训、教研组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从德育工作目标出发,聚焦问题,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大集体备课和现状研究力度。学校成立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坊,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教学研究,使每一位肥光人成为德育耕耘者和实践者,构筑德育阵地坚强堡垒。

    (三)注重评价,发挥社会功能

    学校改变单一的德育评价方式,将评价由校内延伸至校外,与社区、家庭、社会联动,收集学生在校外的信息,将其纳入评价范畴,启发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引导学生参与和配合社区管理活动,把“禁燃禁放”“节能环保”“文明出行”等专题教育与社区联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每个家庭、每位学生在社区规范、文明地生活。

    二、丰富课程,构建立体开放的德育模式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学校将少先队课程、德育活动、学科德育课程有机整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学校“四向”育人目标,精心设计,通过课程引领、文化浸润、活动体验等立体化、全方位的理念和手段确保德育目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精心设计少先队课程

    少先队课程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各中队在大队部组织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毕业礼、成长礼、入学礼等传统文化活动。学校也可精心设计安全、文明礼仪、感恩、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主题教育活动,将实施路径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涵盖多种主题。孩子们在队旗下快乐成长,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在课程的实施下,内化于学生心中,外化于精彩纷呈的活动中。

    (二)统筹谋划活动课程

    组织开展爱国主义电影、革命传统教育、戏曲等主题校园活动,开展 “援疆手拉手”爱心捐赠、“学习周恩来精神,争做肥光好少年”、向国旗敬礼、少先队建队日等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红色基因得以传承。每年的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活动,是孩子们最爱的文化大餐,孩子们自发书写的观后感,表达了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三)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要素

    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不仅包括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还包括其他学科,教师可通过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来实现育人的目标。精心设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目标,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体现全学科育人的功能。

    (四)扎实推进德育实践课程

    根据《肥光小学“小眼睛看大世界”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组织各年级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为孩子们提供校外实践活动的空间和平台。通过走进检察院、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敬老院等校外基地,孩子们的小眼睛看到了校外的大千世界,不仅收获了知识,更学会了合作、包容、坚强,增强了体验,增进了师生感情。其间的道德教育成效,远胜于任何形式的说教。

    三、擦亮品牌,打造德育文化肥光特色

    (一)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作为周恩来总理曾经视察过的学校,肥光小学一直以来将周恩来精神作为学校的核心精神,引领全体师生牢记周总理视察时的谆谆教导,将革命传统永久地传承下去,形成具有肥光特色的德育文化。走进肥光小学,每天的大课间,“学习周恩来精神,做新时代主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呼号声响彻校园。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整体设计,基于校情和校史,梳理出了德育工作中亟待改进的问题,并围绕问题确定项目的着力点,在德育框架内分步推进,形成规划,将特色文化融入德育实践中。加大推进力度,按照“立体开放、四向共育”德育工作思路,构建由大学、政府、学校组成的U—G—S推进模式,保障科学实施。借助于外部资源,挖掘、整合家长和社会资源,发挥结对学校的人才优势,加强与大学、文旅、宣传、档案等部门的联系,给特色文化实践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学习周恩来精神》校本课程、校史馆、主题雕塑等具有肥光特色的课程文化、形象文化、活动文化,助力革命传统教育深化到每位师生的心中。

    (二)弘扬传统文化,让民族精髓熠熠生辉

    在肥光小学,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精致的腰鼓专用柜,每个孩子一个腰鼓,每位老师都是腰鼓的传承人,形成了全校千人齐打腰鼓的壮观场面。一双鼓槌、一个腰鼓,敲打出的是文化,传递出的是民族精髓。肥光小学在“四向”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积极开展各类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 “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精心设计 “书香、艾香、粽香里的端午”“中秋佳节话团圆”“亲情在身边”等特色活动,引导孩子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国、孝亲、敬老的美德。每年的“你好,寒假(暑假)!”项目,以“关爱”为主题,分年级设置目标,组织孩子外出实践,利用互联网等途径远程指导,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学会自理、感恩、孝亲,体会“文明”的意义,这培养了他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感受到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魅力,助其在心中播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每年的经典诵读节上,师生人人吟诵、同台竞艺,让师生感受到经典的魅力,让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老师们、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一次鞠躬能让美丽的校园变得更加和谐、温馨!

    (三)参与志愿服务,让关爱理念处处闪光

    在上学和放学时段的肥光小学校门口和公交站牌,总会看到一群人身穿志愿者服装,头戴小红帽,疏导校门口秩序,护送学生过马路。他们就是平安校园的守护神——可爱的家长和党员教师护校志愿者,他们是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用爱与责任为肥光的孩子们铸就了一道道温馨的安全之墙。在校园里,在社区中,在敬老院里,在街道上,都会常看到肥光小学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那闪亮的小红帽、耀眼的红马甲,一句句温馨之语、一件件善意义举都在诠释着 “关爱”精神,传承着中华美德。

    结语

    在“立体开放”的德育模式引领下,肥光小学这所有着厚重底蕴的历史名校已然绽放出多彩的光芒!新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也会更加强烈。“办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好学校”,这是新时代肥光人的执着寸心,更是不变的教育情怀。坚守德育阵地,关注每个孩子的核心素养,持续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没有终点!